友邦保险(01299)

搜索文档
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指数下跌0.39%,前十大权重包含阿里巴巴-W等
金融界· 2025-05-23 14:13
市场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指数下跌0 39% 报4751 81点 成交额2716 2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3 93% 近三个月下跌1 21% 年至今上涨7 71% [1] 指数编制 - 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指数由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委托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旨在反映"沪港通"及"深港通"合资格证券整体表现 [1] - 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 基点为2000 0点 [1]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股(8 56%) 阿里巴巴-W(5 77%) 汇丰控股(4 27%) 贵州茅台(2 74%) 小米集团-W(2 36%) 建设银行(2 15%) 美团-W(2 12%) 宁德时代(1 96%) 友邦保险(1 79%) 中国平安(1 59%) [2] - 市场板块分布为香港证券交易所(51 73%) 上海证券交易所(29 68%) 深圳证券交易所(18 58%) [2] - 行业分布为金融(29 70%) 可选消费(16 89%) 通信服务(13 24%) 工业(9 13%) 信息技术(8 37%) 主要消费(6 68%) 医药卫生(4 55%) 原材料(3 56%) 公用事业(3 15%) 能源(2 94%) 房地产(1 80%) [2] 跟踪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大成中华沪深港300C和大成中华沪深港300A [3]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上涨0.65%,前十大权重包含中信证券等
金融界· 2025-05-21 11:22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21%,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上涨0.65%,报3292.09点,成交额131.64亿元 [1]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3.63%,近三个月上涨9.80%,年至今上涨12.54% [1] 指数概况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中选取符合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港股通范围内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1] - 该指数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以3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构成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香港交易所(17.71%)、友邦保险(15.97%)、中国平安(13.53%)、中国人寿(7.95%)、中国财险(7.13%)、中国人民保险集团(6.03%)、中国太保(5.39%)、新华保险(5.13%)、中国太平(2.6%)、中信证券(2.41%) [1] - 从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 从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金融占比100.0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特殊情况下将对该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 如果香港市场新上市相关行业主题企业市值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排名前十并纳入港股通范围,将在其纳入港股通范围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 当港股通范围发生变动导致样本不再满足港股通资格时,将进行相应调整 [2]
33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5月20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01:36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5月20日共有33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737.57万股,金额达7.67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0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和中远海控分别以1.34亿港元和8035.93万港元位列第二、第三 [1][2] - 有赞以1000.00万股成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中远海控和中远海发分别以556.00万股和500.00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10万股,价格区间512.500-517.0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高达220.27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5.650-67.6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0.59亿港元 [1][2] - 中远海控回购556.00万股,价格区间14.200-14.64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9.12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时代电气回购38.45万股,金额1247.1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3.24亿港元 [2] - 网誉科技回购462.00万股,金额554.4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677.78万港元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00.00万股,金额527.34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41亿港元 [2] - 阅文集团回购20.00万股,金额500.39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53亿港元 [2] - 永达汽车回购110.00万股,金额281.28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305.00万港元 [2] - 蒙牛乳业回购15.00万股,金额275.31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997.98万港元 [2] 小额回购案例 - 归创通桥回购0.20万股,金额4.0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212.21万港元 [3] - 亚洲联网科技回购4.00万股,金额3.5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7.18万港元 [3] - 摩比发展回购1.30万股,金额0.1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4.87万港元 [3]
5月20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BlackRock)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于05月14日从5.89%升至6.04%。



快讯· 2025-05-20 09:06
公司股权变动 - 贝莱德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从5.89%上升至6.04% [1] - 持股比例变动发生于5月14日 [1] - 变动信息由香港交易所披露 [1]
38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8.3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02:02
港股市场股份回购总体情况 - 5月19日共有38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3839.41万股 总金额达8.31亿港元 [1]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00亿港元位居首位 回购97.90万股 价格区间503.000-516.500港元 [1][2] - 友邦保险以单日回购1.54亿港元位列第二 回购233.84万股 价格区间64.750-66.400港元 [1][2] - 中远海控以7936.35万港元回购额居第三 回购556.00万股 价格区间14.120-14.400港元 [1][2] 单日回购数量排名 - 捷利交易宝以918.00万股回购量居首 涉及金额587.06万港元 [1] - 中远海控以556.00万股回购量位列第二 [1] - 网誉科技以466.80万股回购量排名第三 涉及金额559.63万港元 [1] 年内累计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15.27亿港元 为港股市场最活跃回购公司 [1][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89.25亿港元 位列第二 [1][2] - 中远海控年内累计回购38.31亿港元 排名第三 [1][2] 特殊回购动态 - 碧桂园服务实现年内首次回购 单日回购14.60万股 金额98.70万港元 [2][3] - 时代电气单日回购119.18万股 金额3903.96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达13.12亿港元 [2] - 阅文集团单日回购60.00万股 金额1463.81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48亿港元 [2]
十大外资机构热议:中国正处国际格局转变与产业涅槃机遇期,中国AI创新引领全球,建议投资者借ETF捕捉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5-19 11:59
会议概况 -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新质生产力 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 [1] - 会议吸引富达 安本 瑞士百达 施罗德 摩根士丹利 AIA 瑞银 未来资产 美银等多家外资机构参加 [1] 中国发展机遇 - 中国正处国际格局转变与产业涅槃机遇期 AI全链闭环和智能驾驶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 政策"三部曲"正在破局低物价循环 深交所以资本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未来有望依托内需升级与统一大市场 构建"中国市场2030"双循环新图景 [2] - 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需要巨额电量 电网 输电 变电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存在投资潜力 [2] - 中国以超半数全球专利申请和70%太阳能板产能等硬核实力重塑全球经济版图 [2] 科技创新优势 - 中国AI创新引领全球 部分领域已超越西方国家 [4] - 人工智能发展可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机器人发展对算力需求大幅提升 [4] - 云计算 芯片 硬件等领域迎来重要投资机遇 [4] - 香港市场表现亮眼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 成为全球表现最佳股指之一 [4] 投资策略建议 - ETF凭借高流动性和低成本优势 成为资产配置的关键工具 [5] - 投资者应借ETF在美元走弱中捕捉亚洲与中国市场机遇 [5] - 需要寻找具备增长潜力和政策稳定性较高的替代市场 [4] - 技术迭代加速 投资需以动态视角捕捉机器人 清洁能源等新场景 [2] ESG发展进展 - 中国在ESG领域进步显著 令国际投资者刮目相看 [6] - 从交易所到上市公司 产品等各层面ESG工作蓬勃发展 [6] - 外资机构可将中国标准带到海外 同时将海外规范融入中国市场 [7]
36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5月16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01:05
港股公司股份回购总体情况 - 5月16日共有36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589.39万股 总金额达2.78亿港元 [1]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友邦保险以1.32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列第一 回购200万股 价格区间65.450-66.200港元 [1] - 中远海控以7776.21万港元回购金额位列第二 回购556万股 价格区间13.760-14.120港元 [1] - 时代电气以2466.97万港元回购金额位列第三 回购75.01万股 价格区间32.800-32.900港元 [1] 单日回购数量排名 - 嬴集团以600万股回购量居首 回购金额39.87万港元 [1] - 中远海控以556万股回购量位列第二 [1]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以250万股回购量位列第三 回购金额651万港元 [1][2] 重点公司年内累计回购情况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87.72亿港元 [1][2] - 中远海控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7.52亿港元 [1] - 时代电气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2.73亿港元 [1]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年内累计回购4.29亿港元 [2] - 百胜中国年内累计回购5.97亿港元 [2] 特殊回购案例 - 华检医疗为年内首次进行回购 当日回购7万股 金额11.35万港元 [2][3] - 友邦保险年内进行多次回购 累计金额87.72亿港元 [2]
100000000元年薪的友邦“打工皇帝”李源祥是怎么炼成的?
36氪· 2025-05-18 03:17
行业趋势与高管薪酬 - 保险行业高管薪酬呈现显著分化,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李源祥2024年年薪达1373.11万美元(约9938.84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2.31%,远超中国平安联席CEO郭晓涛1341.9万元和中国人寿董事长700万元的薪资水平 [15] - 外资保险企业CEO薪酬普遍高于本土企业,美国头部保险企业CEO年薪在1500-2500万美元(如联合健康集团CEO 2350万美元),欧洲同业在800-1500万美元(如安联保险CEO 1680万美元),李源祥薪资约为内地同行的7-10倍 [16] - 高管薪资构成中浮动收益占比高,李源祥1092万美元(约7803万元人民币)花红和股份支付占80%,与业绩弹性挂钩 [17] 李源祥职业轨迹与战略贡献 - 职业经历呈现"三级跳":英国保诚集团高管(1994-2004)→中国平安联席CEO(2004-2020)→友邦保险CEO(2020-至今),具备跨文化管理与国际保险本土化改造经验 [3][6] - 在中国平安期间主导"二元发展"战略划分市场层级,2010年"超人计划"推动平安个险规模保费首超中国人寿,标志寿险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经营 [5] - 转战友邦后实施三大战略:"分改子"突破区域限制(分支机构从5省扩至11省)、科技赋能(AI核保平台使线上化率达95%)、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生态闭环(健康险市占率提升8%) [11][13][14] 友邦保险经营表现 - 2020年面临三大困境:分支机构限制(仅覆盖中国1.2%市场份额)、新业务价值增速持续下滑(2016-2019年增速从28%降至6%)、科技应用滞后(数字化率不足5%) [7][8][10] - 2024年业绩全面反转:新业务价值47.12亿美元(同比+18%),中国内地贡献12.17亿美元(+20%);总加权保费收入413.98亿美元(+10%),中国内地98.74亿美元(+15%);净利润68.36亿美元(+81.62%) [16][17] - 科技投入成效显著:AI核保平台"智核宝"占营收5%,推动新业务价值利润率从52.6%回升至56.1%,远超平安(31.1%)和国寿(21.4%),代理人产能提升12% [13] 中国市场战略突破 - "分改子"改革后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占比从35%跃升至42%,资产规模突破3800亿元,覆盖经济总量超80%的省份 [13] - 生态化布局加速:与微医合作覆盖2000家医院提升客户黏性40%,试点"养老社区+长期护理险"模式贡献15%新业务价值,次标体重疾险产品拉动健康险增长25% [14] - 中国内地年化新保费从2020年11.97亿美元增至2024年24.6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 [17]
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于05月13日从6.01%降至5.88%。



快讯· 2025-05-16 09:15
公司股权变动 - 贝莱德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从6.01%下降至5.88% [1]
港股保险股走高,中国太平(00966.HK)涨超6%,中国太保(02601.HK)、友邦保险(01299.HK)、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中国再保险(01508.HK)均涨超4%,中国人寿(02628.HK)涨近3%,中国平安(02318.HK)涨1.75%。
快讯· 2025-05-14 03:56
港股保险股表现 - 中国太平(00966HK)股价上涨超过6% [1] - 中国太保(02601HK)、友邦保险(01299HK)、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中国再保险(01508HK)股价均上涨超过4% [1] - 中国人寿(02628HK)股价上涨近3% [1] - 中国平安(02318HK)股价上涨1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