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药业(00867)

搜索文档
康哲药业:业绩环比上升,创新药将放量再造新康哲
国元国际· 2024-08-16 12:23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21]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2.88亿元,同比下降22.6%,环比增长8.9%;实现净利润9.03亿元,同比下降52.8%,环比大幅增长92.8% [11] - 若剔除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则净利润环比增长16.4%,公司业绩拐点出现,集采影响逐渐消退 [11] 创新药管线 - 3款创新药地西泮鼻喷雾剂、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甲氨蝶呤注射液-银屑病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2] - 第四个创新药维福瑞于24年2月获批,为中国首个铁基-非钙磷结合剂,用于控制透析的慢性肾病患者的血清磷水平 [12] - 第五款创新药亚甲蓝肠溶缓释片于今年6月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 [12] - 公司在近1年内有5款创新药上市,充分体现公司研发的高效率 [12] 创新管线布局 - 公司已在全球布局30款以FIC、BIC为主的创新管线,另有10余项注册性临床试验有序进行中 [13] - 芦可替尼乳膏已在博鳌开始使用,在澳门获批上市,公司正在联合博鳌超级医院推动产品的真实世界研究,有望加快上市进度 [13][14] - 芦可替尼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国III期桥接试验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中国AD患者约2600万,其中轻中度约2300万 [14] 业务发展 - 皮肤医美眼科业务有望快速增长,2022年新引入芦可替尼乳膏等产品 [17] - 公司将聚焦东南亚市场,以新加坡为管理中心,辐射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全面进军东南亚市场 [19][20] - 正在积极推进PD-1等产品的注册上市工作,有望在2026年迎来东南亚市场的大发展 [20]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79.25亿元、89.49亿元、108.85亿元,EPS分别为0.71元、0.80元、1.01元 [21] - 给予目标价10.38港元,对应2025年PE为12.0倍,较现价有56%的上涨空间 [21]
康哲药业(0086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5 14:08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额同比下降21.7%至人民币361.11亿元[4]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25.2%至人民币269.65亿元[5] - 公司期间溢利同比下降52.8%至人民币90.34亿元[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52.3%至人民币0.3734元[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3,611,06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610,12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2] - 毛利为2,696,5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605,89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2] - 期間溢利为903,40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915,95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2] - 期間全面收益總額为819,49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933,643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2] - 銷售醫藥產品收入为2,685,63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278,53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5] - 推廣收入为925,43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331,59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5] - 公司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232,934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66,641千元有所减少[38] - 公司期间溢利为人民币910,426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21,056千元有所下降[44]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73元,计算依据为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2,438,355,600股[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人民币361.11亿元,同比下降21.7%,环比增长6.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人民币90.34亿元,同比下降52.8%,环比增长92.8%[66] - 心腦血管及相關疾病線實現收入人民幣 1,516.8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28.8%[161] - 消化/自免相關疾病線實現收入人民幣 1,345.7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25.0%[161] - 眼科線實現收入人民幣 304.3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3.9%[162] - 皮膚和醫美線實現收入人民幣 275.0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1.9%[163] - 其他產品實現收入人民幣 169.3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12.7%[164] - 三款國採品種全按藥品銷售收入合計為人民幣 1,233.4 百萬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 2,430.2 百萬元,同比下降 49.2%[165] - 公司营业额同比下降21.7%至人民币36.111亿元[196] -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同比下降22.6%至人民币42.875亿元[196] - 毛利同比下降25.2%至人民币26.965亿元[197] -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毛利同比下降24.7%至人民币26.869亿元[197]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5%至人民币14.005亿元[198] - 行政费用同比增加13.7%至人民币3.615亿元[199] - 三款主要在售产品受到国采执行影响,包括黛力新(第七批国采)、波依定和优思弗(第八批国采),导致销售额同比下降人民币11.969亿元,下降比例49.2%[18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391.44亿元[7] - 非流動資產总额为9,371,81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8,936,40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4] - 流動資產淨值为6,728,62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745,64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4] - 總資產減流動負債为16,100,44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5,682,05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4] - 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为15,916,34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5,520,20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5]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为人民币1,137,658千元,扣除信用损失拨备后为1,127,656千元[47] - 公司应收票据为人民币158,490千元,采购预付款为201,188千元,其他应收款项及押金为105,026千元[47] - 公司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中,非贸易性质且不计利息的款项为人民币30,000,000元,贸易性质且不计利息的款项为人民币461,340,000元[52][53]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82,507千元,应付工资及福利为206,607千元,应付其他税项为46,312千元,应计推广费用为116,599千元,应计费用为65,793千元,其他应付款项为14,805千元[55] 股息与支付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507元[8] - 公司股息支付为人民币191,991,000元,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507元,合计人民币364,171,000元[42][43] 创新药与产品 - 公司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40.47亿元,占药品销售收入的56.1%[9] - 公司四款创新药均于2023年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0] - 公司新增一款创新药莱芙兰于六月在中国获批上市[14] - 公司创新产品组合已扩充至五款,其中四款创新药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70] - 公司正在推进约十个项目进行注册性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的临床试验[71] - 公司已顺利推进10余项自主研究项目,其中三款创新药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72] - 公司创新药维图可(地西泮鼻喷雾剂)已纳入《癲癇雜志》和《中華兒科雜志》的专家共识[74] - 公司创新药益路取(替瑞奇珠單抗注射液)已纳入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发布的《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23版)》[77] - 益路取治疗52周PASI 75应答率维持在91.3%[79] - 美泰彤是中国首个皮下给药的甲氨蝶呤预
康哲药业:创新平台扬帆起航,第二增长曲线有望开启
华福证券· 2024-08-15 01:40
公司概况 - 康哲药业是一家高速成长的平台型商业化企业,经历了从进口原研药代理销售到产品权利控制的转型,目前持续重视与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创新产品[3] - 公司业务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进口原研药代理销售为主,中期通过收购产品资产或长期商业化权利实现转型,后期布局临床中后期或已获批上市的创新产品[3] 商业化能力 - 公司拥有超过5万家中国医院及医疗机构、约25万家中国终端零售药店的覆盖,以及4400位的学术推广专员队伍,显示出强大的商业化推广能力[4] - 公司在临床开发与注册方面高效,如亚甲蓝肠溶缓释片和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的开发时间短,凸显其高效临床开发能力[4] 创新管线 - 公司目前拥有约30款创新管线,其中13款为市场潜力大的差异化管线,包括已进入规模化临床应用的4款创新药和2024年成功上市的全球首个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5] - 创新药如地西泮鼻喷雾剂、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等已纳入国家医保,显示出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成果和市场认可[5] 市场表现与预测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20.4/24.9亿元,同比增长-29%/20%/22%,显示出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8]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2024-2026年可比公司平均PE分别为14/13/11X,公司对应PE预计为9/7/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8]
康哲药业:创新药即将快速放量,在研管线丰富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7-17 05:31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10]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未来每年至少3款新药获批上市,未来随着创新药不断上市,2025年业绩恢复到双位数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大幅优化,以创新药为主 [10]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79.25亿元、89.49亿元、108.85亿元,EPS分别为0.71、0.80、1.01元,给予目标价10.38港元,对应2025年PE为12.0倍,较现价有60%的上涨空间 [10] 公司投资亮点 1. 创新药管线丰富 - 公司已在全球布局30款以FIC、BIC为主的创新管线,甲氨蝶呤注射液治疗RA已获得受理;另有10余项注册性临床试验有序进行中 [6] - 芦可替尼乳膏已经开始在博鳌开始使用,在澳门获批上市,公司正在联合博鳌超级医院推动产品的真实世界研究(RWS),这将大大加快芦可替尼的上市推进速度,下半年有望提交NDA [6] - 芦可替尼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中国III期桥接试验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该试验将在全国20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计划入组约19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芦可替尼市场空间是50亿级别的 [6] 2. 创新药持续上市 - 3款创新药地西泮鼻喷雾剂、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甲氨蝶呤注射液-银屑病均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5] - 第4个创新药蔗糖羟基氧化铁咀嚼片(维福瑞)于24年2月获的授权,为中国首个铁基-非钙磷结合剂,用于控制透析的慢性肾病患者的血清磷水平 [5] - 第5款创新药亚甲蓝肠溶缓释片于今年6月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口服亚甲蓝肠溶缓释片 [5] 3. 皮肤医美眼科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 目前康哲美丽产品线不断丰富,2022年新引入芦可替尼乳膏,产品还包括皮肤学记护肤品及玻尿酸及肉毒产品 [7] - 眼科团队超过350人,强化药械布局及商业化能力,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7] 4. 业务发展国际化,着力构建东南亚"桥头堡" - 公司将聚焦东南亚市场对药物的巨大需求,以新加坡为管理中心、辐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全面进军东南亚市场 [8][9]
康哲药业240624
2024-06-26 06:11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发展历程和定位 - 公司从1992年创立,经历三次转型,目前定位为连接医药创新与商业化的开放式平台型企业 [1][2][3] - 公司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创新转型,从2018年开始布局创新管线,已有多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3][4] 财务表现和业绩分析 - 公司过去15年营收和利润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但2022年出现下滑 [5][6][7] - 下滑主要由于3款核心集采品种受到集采政策影响,销售大幅下降 [5][6] - 公司非集采存量品种保持稳定增长,整体业绩下滑幅度有所收窄 [6][7] 创新药管线和商业化 - 公司已有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未来3年计划每年新增3款可销售创新药 [8][9][10] - 创新药管线聚焦中枢神经、心脑、皮肤等专科领域,部分产品已获批并进入医保 [11][12][13][14] - 公司对创新药的销售目标和内部考核指标较为严格 [10] 东南亚业务布局 - 公司在东南亚建立覆盖产品引进、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一体化平台 [20][25][26] - 看好东南亚市场对高性价比原研药和创新药的需求,公司在该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25][2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内容** 创新药商业化推广情况及政策影响 [22] **回答内容** - 创新药商业化进展符合预期,未受到重大政策不利影响 [22][23] - 存量集采品种受政策影响较大,但公司独家药和创新药不会接连进入集采 [32][33] 问题2 **提问内容** 东南亚市场的支付能力和公司优势 [24] **回答内容** - 东南亚市场对高性价比原研药和创新药需求较大,公司在产品权利和业务体系方面具有优势 [25][26] - 公司在东南亚布局一体化平台,可复制国内成功经验 [26] 问题3 **提问内容** 集采品种和其他核心品种的后续风险 [31] **回答内容** - 除已进入集采的3款品种外,公司其他存量品种大多为独家药,不会接连进入集采 [32][33] - 沙尔福等品种虽有仿制药竞争,但暂未触发集采条件,对公司影响有限 [32]
集采下业绩承压,创新管线陆续迎来转化
海通国际· 2024-04-25 01:32
业绩总结 - 康哲药业2023年营业额为80.1亿元,若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为94.7亿元,同比下降12.4%[1] - 康哲药业2023年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下降6.0%[1] - 康哲药业2023年营收为80亿元人民币,基于药品销售收入为95亿元人民币[11] - 毛利率为76.2%,销售费用为25亿元人民币,行政费用为6.57亿元人民币,研发支出为8.16亿元人民币[1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年康哲药业3款产品收入受集采负面影响,销售额保留率约为50%[2] - 康哲药业新增4款创新药纳入医保,预期将实现放量[3] - 预计2024-2026年3款创新产品上市,公司指引峰值50+亿[5] - 预计2024年三款产品的销售收入负面影响将完全消除,四款创新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预计销售额将达到25亿元人民币[13][1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康哲药业面临新药研发、审批、商业化风险,医疗政策变化和产品集采风险[8] 其他新策略 - 康哲药业2024-2025年预计收入为79.2/91.3亿元,净利润为18.2/20.1亿元,同比下降23/+10%[7] - 康哲药业给予12x PE(2024年)估值,对应股价9.90港元/股,维持评级“优于大市”[7]
康哲药业(0086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7 08:46
财务表现 - 公司财报显示,营业额下降至人民币8150.3百万元,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为9472.2百万元[3] - 毛利下降至人民币6053.7百万元,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为6910.5百万元[3] - 年度溢利下降至人民币2384.4百万元,正常化年度溢利下降至2709.3百万元[3]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至人民币0.9792元[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311.1百万元[3]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783元,总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3917元,较去年下降26.7%[3]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19年的11170976千元增长至2023年的17730837千元[4] - 公司负债总额从2019年的9516132千元增长至2023年的15556407千元[4] - 公司资产净额从2019年的1654844千元增长至2023年的2174430千元[4] 创新药物 - 公司创新药品陆续获批上市,包括地西泮鼻喷雾剂、IL-23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和甲氨蝶呤注射液[6] - 二零二三年,康哲藥業成功獲得新一代鐵基非鈣磷結合劑蔗糖羥基氧化鐵咀嚼片(維福瑞)的独家许可权利,成为第四款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物[17] - 二零二三年,康哲藥業推出三款创新药物,包括地西泮鼻喷雾剂(维图可)、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益路取)、甲氨蝶呤注射液(美泰彤),成功获批上市,实现了向“新”蜕变[15] - 康哲藥業在二零二三年持续推动创新发展,成功将三款创新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提升了创新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16] 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全球投资并购经验和商业化经验,为开拓新兴市场奠定优势,深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部署[24] - 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快速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拓展业务网络覆盖东南亚各国[25] - 公司加强国际供应链和生产能力,通过新加坡生产工厂收购加速在东南亚开展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业务[26] - 公司通过国际化商业网络和供应链部署,为全球药企实现新兴市场全球化战略赋能,打造合作共赢的医疗创新生态圈[27] 产品线发展 - 公司已布局约30款具有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创新产品,其中有款成功在中国获批上市并进入规模化临床应用[32] - 公司围绕优势专科领域不断纵深发展,拓展业务至东南亚市场,为全球优质医药产品国际化出海东南亚精准赋能[33] 皮肤医美业务 - 皮肤医美业务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皮肤健康管理公司[22] - 康哲美麗遵循“一體兩翼”戰略,主要以皮膚治療處方產品为主体,皮膚學級護膚品和輕醫美產品为两翼[71] - 康哲美麗持續滿足各年齡層和消費群體對皮膚健康和美的多樣化需求[7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持有公司股份,林刚先生持有46.39%的股份,陈洪兵先生持有2.05%的股份[181] - 羅女士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29年的投资经验[137] - 馮先生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19年的财务和会计管理经验[140]
康哲药业(0086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4:40
公司财务表现 - 營業額下降12.4%至人民幣8,013.3百萬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9,150.3百萬元)[2] - 毛利下降13.2%至人民幣6,109.2百萬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7,035.8百萬元)[2] - 年度溢利下降27.2%至人民幣2,384.4百萬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3,276.2百萬元)[2]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6.3%至人民幣0.9792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1.3281元)[2] - 建議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0783元,使得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總股息為每股人民幣0.3917元,較去年下降26.7%[2] 产品创新与商业化 - 三款創新藥在中國成功獲批上市並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為新產品快速商業化夯實基礎[3] - 皮膚/醫美業務、眼科業務及國際化業務體系日臻完備,為長期穩健發展注入動力[3] - 地西泮鼻噴霧劑(維圖可)為首款治療叢集性癲癇發作的药品,滿足癲癇患者臨床需求[4] - 替瑞奇珠單抗注射液(益路取)為特異性靶向IL-23的單克隆抗體,提供銀屑病治療新選擇[4] - 甲氨蝶呤注射液-銀屑病(美泰彤)為中國首個皮下給藥的甲氨蝶呤預充式注射劑[4] 财务状况与资产情况 - 公司年度溢利为2,384,430千元,较上一年度下降了891,765千元[6]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8,936,402千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2,239千元[7]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8,794,435千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34,941千元[7]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2,048,786千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828,317千元[7] - 公司股本为83,991千元,储备为15,436,217千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15,520,208千元[8] 会计政策与税务情况 - 公司首次应用的新订及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合并财务报表披露没有重大影响[11] - 公司首次应用的修订会计估计的定义对合并财务报表没有重大影响[12] - 未来将不会提前采用已发布但尚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18] - 公司遞延稅項負債为108,973千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6,986千元[8] - 2023年税前溢利为2,873,771千元,按照中国企业所得税率25%计算的所得税为718,443千元[58]
康哲药业(0086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2 14:08
财务表现 - 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1,371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8,374亿美元[97] - 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802亿美元的净利润[98] - 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220,161亿美元的总营收[99] 产品和市场 - 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了新产品Traumakine,取得了5%的市场份额[102] - 公司在2023年计划进行市场扩张和并购[102]
康哲药业(0086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3: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增长3.6%至人民币4,610.1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4,447.8百万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增长7.1%至人民币5,536.6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5,170.0百万元[1] - 毛利增长4.9%至人民币3,605.9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3,436.2百万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增长5.7%至人民币3,567.3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3,375.0百万元[1] - 期间溢利增长6.7%至人民币1,916.0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1,796.3百万元[1]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7.0%至人民币0.7835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0.7325元[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13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0%,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0.2930元[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4,451.4百万元,可随时变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为人民币254.9百万元[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1.4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24亿元[1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2.4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29亿元[1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2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77亿元[1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医药产品收入为32.79亿元,2022年同期为33.31亿元;推广收入为13.32亿元,2022年同期为11.17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67亿元,2022年同期为2.59亿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19.21亿元,2022年同期为17.99亿元[27] - 报告期公司宣告并支付2022年末期股息总计5.92亿元,2022年同期为5.58亿元[25] - 报告期后董事决定支付中期股息合计7.68亿元,2022年同期为7.19亿元[2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所用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4.52亿股,2022年同期为24.56亿股[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及预付款项为195095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43944千元[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9608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3194千元[3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610.1百万元,同比增长3.6%;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增长7.1%至5536.6百万元[39] - 2023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916.0百万元,同比增长6.7%[3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信用损失拨备)0 - 90天为1302237千元,91 - 365天为35949千元,365天以上为15029千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0 - 90天为242229千元,91 - 365天为1948千元,超过365天为933千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增长3.6%至46.101亿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增长7.1%至55.366亿元[10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增长4.9%,达36.059亿元,毛利率为78.2%,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106]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增加4.8%至13.396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29.1%,较去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107][108]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费用增加13.7%至3.18亿元,行政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6.9%,较去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10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总额增加89.6%,为2.389亿元,研发开支总额占营业额比率为5.2%,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111]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增加36.3%,达7570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1.6%,较去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112] - 报告期内购买研发公司权益等资本开支增加131.6%,为1.632亿元,占营业额比率为3.5%,较去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113]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增加22.9%,达到1.337亿元[114] - 报告期内公司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140.0%,为1.978亿元[116] -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溢利增长6.7%,达到19.16亿元[119] - 报告期末存货增加29.2%,达6.164亿元,2022年末为4.772亿元,2023年上半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00天,较2022年增加4天[120] - 报告期末贸易应收账款减少6.2%,为13.532亿元,2022年末为14.42亿元,2023年上半年平均周转天数为72天,较2022年减少2天[121] - 报告期末贸易应付账款增加37.7%,为2.451亿元,2022年末为1.78亿元,2023年上半年平均周转天数为39天,较2022年增加14天[12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4.514亿元,可变现银行承兑汇票为2.549亿元,2022年末分别为43.764亿元和2.696亿元[12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12.815亿元,2022年末为17.833亿元,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2.8%[125]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7.0%和10.0%[126] 创新产品获批情况 - 报告期内,三款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分别是地西泮鼻喷雾剂(6月获批)、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5月获批)、甲氨蝶呤注射液(银屑病适应症,3月获批)[3][4][5] - 公司已布局约30款具有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创新产品,其中3款于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获批上市[35] - 2023年上半年三款创新产品地西泮鼻喷雾剂、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甲氨蝶呤注射液(银屑病)在中国获批上市[42] - 2023年6月,中国首个地西泮鼻喷雾剂获批,可用于6岁及以上癫痫患者的急性治疗[44] - 2023年5月,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益路取)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46][47] - 2023年3月,甲氨蝶呤注射液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皮下给药的MTX预充式注射剂药物[50] - 今年上半年,公司三款创新产品成功于中国获批上市[99] 创新产品临床进展 - 重点创新产品中国临床开发稳步推进,亚甲蓝肠溶缓释片NDA处于CDE审评中,甲氨蝶呤注射液(RA适应症)桥接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德度司他片III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并于8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6][7] - 甲氨蝶呤注射液用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国桥接试验共入组141例受试者[52] - 亚甲蓝肠溶缓释片中国NDA处于审评中,II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1802例受试者[53][54] - 亚甲蓝肠溶缓释片试验组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检出率为51.0%,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 - 德度司他片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8月完成152例受试者入组[57] - 八月,FUBA5200聚焦超声塑身仪完成全部144例受试者入组,其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87] - Y - 3注射液2023年1月完成中国I期临床研究,目前处于中国临床II期阶段[97] 各业务线发展情况 - 皮肤医美业务“康哲美丽”,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与在售产品协同增效,获得“童颜针”中国独家许可权[8][9] - 眼科业务“康哲维盛”,EyeOP1®青光眼治疗仪完成多省市市场准入,I类创新生物制品VEGF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申请获批[10] - 心脑血管线实现收入21.3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5%;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实现收入30.9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55.9%[72] - 消化线实现收入17.7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32.1%[73] - 皮肤和医美线实现收入2.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4%,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4%[74] - 眼科线实现收入2.4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6%,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4%[75] - 其他产品实现收入2.07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0%;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实现收入1.6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3.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哲美丽覆盖中国近10,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79] - 报告期内,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公司正推动其品牌建设与学术推广,同时开展芦可替尼乳膏中国开发注册等筹备工作[81] - 康哲美丽旗下“禾零”已成功研制并上市三款洗润结合舒缓系列护肤品[83] - 报告期内,同品牌小分子玻尿酸在中国获批上市,五月与江苏西宏生物订立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商业化独家许可协议[84] - 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正处中国注册性临床试验阶段,引进该产品填补公司再生类医美产品空白[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哲维盛拥有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EyeOP1®青光眼治疗仪[88] - 康哲维盛主要在售独家药施图伦滴眼液[89] - 用于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I类创新生物制品VEGF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的中国临床试验申请已获NMPA批准,公司正推动其临床开发工作[89] - 康哲美丽形成皮肤处方、医美产品、新零售三大事业部的业务架构,对整体组织架构进行评估与细化[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哲维盛覆盖中国近10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90] 公司合作与授权情况 - 今年3月,康联达健康与君实生物合作,对静脉注射用特瑞普利单抗于东南亚九国进行合作开发和商业化[93] - 八月,公司获得1类新药Y - 3注射液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的永久独家推广权[65] - 2023年8月24日,公司获得抗缺血性脑卒中1类新药Y - 3注射液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独家推广权[9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会向董事提供月度报告使其掌握公司业绩及运营情况[145] - 董事定时收悉相关法规及监管环境发展变化[145] - 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保存培训记录[146] - 公司采纳《董事及有关雇员证券交易书面指引》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47] - 全体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书面指引规定的证券交易标准[147] - 书面指引应用于公司其他指定高级管理人员[147] - 可能管有未公布股价敏感资料的雇员须遵守书面指引[148] - 报告期内无雇员违反书面指引[148] 公司其他信息 - 公司拥有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即医药产品的营销、推广、销售及制造[22] - 公司授予贸易客户的信贷期一般为0至90天,部分选定客户最多可延长至四个月;授予西藏药业90天信用账期;采购货物信用账期为0至120天[28][32][33] - 中国约有640万活动性癫痫患者,每年约30万新发病例,治疗缺口达49.8%,约300万患者未得到合理治疗[45] - 益路取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扩展研究显示,第52周PASI75应答率维持在91.3%,维持期一年仅需给药4次[48] - 中国银屑病患者超700万,约57.3%患者病情已发展为中重度[49] - 芦可替尼乳膏分别于2022年7月和2021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不同病症治疗[60] - PLENITY开发用于帮助BMI为25 - 40kg/m²的成人进行体重管理[63] - 地西泮鼻喷雾剂于2023年6月7日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六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癫痫患者相关发作的急性治疗[64] - 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生物制剂)于2023年5月26日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64] - 甲氨蝶呤注射液于2023年3月24日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对其他治疗方法无充分治疗反应的成人严重、顽固、致残性银屑病[64] - 公司正在积极推动芦可替尼乳膏中国临床开发相关筹备工作,并于四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9] - 公司收到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对于PLENITY上市申请的补充资料通知,已撤回申请并筹备中国临床试验[62] - 公司已建立合规高效、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商业化平台[65] - 公司有自主定制创新近10个中国及海外不同权利区域的在研药物[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推广网络覆盖全国超50,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超20万家终端零售药店[69] - 2022年IQVIA数据显示,黛力新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抗抑郁药物[70] - 2022年IQVIA数据显示,优思弗在中国利胆药物市场占有率居首[70] - 2022年IQVIA数据显示,莎尔福在中国治疗炎症性肠病一线用药氨基水杨酸市场占有率第一[71] -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6项适应症已在中国大陆获批,获美国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1项快速通道认定、1项优先审评认定和5项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