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00857)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249家民企入围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10:17
2025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表现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45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29690亿元和29320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500强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10.15万亿元 较上年保持增长态势 [1]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提升至53.4% [1] 企业研发投入 - 500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提升至1.95% 连续8年保持增长并创历史新高 [1] 企业所有制结构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数量基本均衡 其中国有企业251家 民营企业249家 [1] 头部企业排名及营收(前10位)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收39459亿元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营收29690亿元 [2]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营收29320亿元 [2]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营收21871亿元 [2]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16291亿元 [2]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14199亿元 [2]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14148亿元 [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12647亿元 [2]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营收11608亿元 [2] -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收11588亿元 [2] 重要企业排名及营收(11-20位)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营收11532亿元 [2]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收11408亿元 [2] -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营收10682亿元 [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营收10450亿元 [2]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营收10018亿元 [2] -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营收9997亿元 [2]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营收9963亿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营收9414亿元 [3] -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营收9327亿元 [3]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营收9002亿元 [3] 重点民营企业表现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营收8621亿元 位列第23 [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营收7771亿元 位列第26 [3]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营收6603亿元 位列第31 [3]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营收5748亿元 位列第39 [3] - 小米集团营收3659亿元 位列第76 [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3620亿元 位列第77 [7] - 拼多多控股公司营收3938亿元 位列第70 [7] 金融机构表现 - 除四大行外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5094亿元位列第48 [4] -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4137亿元位列第61 [7]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3511亿元位列第78 [7]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收3118亿元位列第88 [8] 能源企业表现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收7748亿元位列第27 [3]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收5302亿元位列第46 [4]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营收1538亿元位列第175 [16]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8258亿元位列第301 [27] 汽车制造业表现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收6276亿元位列第36 [3]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营收4835亿元位列第50 [4] -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营收4034亿元位列第65 [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收2022亿元位列第135 [12]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排前三,京东第十
新浪财经· 2025-09-15 09:09
榜单基本信息 - 中国企业联合会第24次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1] - 入围门槛达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1][4] - 国企与民企数量基本均衡 分别为251家和249家[1] - 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增长7.46%[4][5] 头部企业格局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1]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收居首 即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2][4] - 前四名企业营收超2万亿元:国家电网(39459.28亿元)、中石油(29690.48亿元)、中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2][4] - 前十名企业包括电网、石油、建筑、银行和京东集团[1][2] 行业与企业分布 - 科技企业排名:阿里巴巴(17)、华为(23)、腾讯(31)、联想(47)、拼多多(70)、小米(76)、美团(80)[4] - 汽车行业表现突出:比亚迪排名最高(26) 上汽(36)、吉利(39)、一汽(41)、北汽(50)、奇瑞(58)、广汽(65)、东风(73)均进入前100[4][6][7]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6家)[4] 规模与盈利指标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4] - 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增长4.39%[4]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5]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5]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增加15万件(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5] - 发明专利占比46.33% 提高2.50个百分点 专利质量稳步提升[5]
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前三!“2025中国企业500强”全名单公布
郑州日报· 2025-09-15 08:11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1]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上升 达到479.60亿元 较上年提升5.79亿元[1]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1]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1] 前十强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5万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2.97万亿元位居第二[1]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93万亿元排名第三[1] - 中国建筑股份以2.19万亿元位列第四[1] - 工商银行以1.63万亿元排名第五[1] - 农业银行以1.42万亿元位列第六[1] - 建设银行以1.41万亿元排名第七[1] - 中国银行以1.26万亿元位列第八[1]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以1.16万亿元排名第九[1]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位列第十[1] 重点行业企业表现 - 金融行业:中国人寿(1.15万亿元)排名第11 中国平安(1.14万亿元)排名第12 交通银行(5457.10亿元)排名第44[1][2] - 科技与互联网:华为(8620.72亿元)排名第23 腾讯(6602.57亿元)排名第31 阿里巴巴(9963.47亿元)排名第17 小米(3659.06亿元)排名第76[1][3] -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7771.02亿元)排名第26 宁德时代(3620.13亿元)排名第77[1][3] - 能源行业:中国海洋石油(9413.57亿元)排名第18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7748.48亿元)排名第27[1][2] - 制造业:恒力集团(8715.21亿元)排名第21 宝武钢铁(9002.04亿元)排名第20[1] 新兴产业企业入围情况 - 拼多多控股以3938.38亿元营收排名第70[3] - 美团公司以3375.92亿元营收排名第80[3] - 抖音系企业北京嘀嘀无限科技(2067.99亿元)排名第133[4] - 荣耀终端(1158.25亿元)排名第227[7] - 蔚来控股(666.08亿元)排名第367[10] 区域与企业类型分布 - 民营企业占比显著提升 京东、阿里巴巴、恒力等民企进入前30强[1] - 地方国企表现突出 山东能源集团(8664.84亿元)排名第22 厦门建发(7238.34亿元)排名第28[1][2] - 制造业企业仍占主导地位 前50强中制造业企业达28家[1][2]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前三,京东、阿里巴巴、华为等上榜
新京报· 2025-09-15 07:55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较上年增加5.79亿元,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6% [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较上年增加45家,其中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1] - 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接近4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均超2万亿元 [1] 经济效益 - 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创新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1.95%的新高,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 [2]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较上年增加15万件,增长16.86%,连续6年保持增长 [2] - 发明专利占比46.33%,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 - 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共39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有6家新入围企业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2] 榜单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4] -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4]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十,是排名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4]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十三 [5]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6602.57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三十一 [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71.0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十六 [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3620.13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七十七 [6]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7:50
规模与业绩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增长7.46% [2]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增长4.39%,收入净利润率为4.27%,提高0.17个百分点 [2] - 入围门槛达479.60亿元,提升5.79亿元,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2] 头部企业表现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459.28亿元居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29690.48亿元和29319.56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3][4] - 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达267家,较上年增加14家,占比53.4% [4] - 前10强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两桶油、中国建筑、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和京东集团 [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1.95%的新高,连续8年提升 [5]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其中发明专利103.96万件,增加15万件,增长16.86% [5][6] - 发明专利占比46.33%,提高2.50个百分点,专利质量明显提升 [6] 产业结构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从23家增长至32家,增加9家,包括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行业 [7] - 房屋建筑和住宅地产行业入围企业数量从56家降低至32家,减少24家 [7]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显示协调发展 [7] 地区分布 - 北京以79家入围企业居首,浙江56家、广东54家、山东52家、江苏38家分列第二至第五位 [8][9] - 500强企业分布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10名地区还包括河北、福建、四川和湖北 [8] 运营效率 - 人均营业收入为349.38万元,连续九年提升,人均净利润为14.93万元,较上年增长0.98万元 [10] - "十四五"以来人均营业收入增长29.89%,人均净利润增长22.48% [10]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15 07:36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位列前三强 [1][2] - 前10名企业还包括中国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和京东集团 [2] 榜单整体表现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2]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 [2]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合计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2] 行业结构特征 - 制造业企业对营收总额贡献40.48% 服务业贡献40.29% 其他行业贡献19.23% [2] - 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行业入围企业从23家增至32家 [2] 企业国际竞争力 - 中国大企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 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差距 [3] -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 原始创新缺乏导致部分"根技术"受制于人 [3] - 产业链存在"卡脖子"痛点 现代企业制度根基不牢且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完备 [3]
2025年1-5月中国石油沥青产量为1481.5万吨 累计增长7%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1:15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石油沥青产量达335万吨 同比增长10.4% [1] - 2025年1-5月累计产量1481.5万吨 累计增长率7% [1] 相关企业 - 涉及石油沥青产业链的上市企业包括国创高新、宝利国际、森远股份、路畅科技、龙洲股份、国联水产、宁波富邦、滨化股份、岳阳兴长、恒逸石化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1] - 行业报告由智研咨询编制发布 [1]
首批200+名单公布丨绿色甲醇年度盛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能建/中煤/华能/壳牌/马士基...
DT新材料· 2025-09-14 16:05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24-26日在辽宁大连举办[2] - 主办单位为DT新能源 支持单位包括绿色甲醇生态联盟及服务平台 吉利控股集团 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2] - 前沿论坛召集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天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2] 论坛议程安排 - 9月24日安排特色专场一: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和特色专场二:液态阳光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4] - 9月25日开幕式后举行主题一:液态阳光产业宏观论坛和主题二:液态阳光甲醇制备关键技术论坛[4][28] - 9月26日聚焦主题四:液态阳光生态建设及应用和特色专场三:绿色甲醇国际对接专场[38] - 同期安排大连港绿色甲醇加注中心参观活动 行程包括大连新港商务大厦和大窑湾北岸[8] 参会企业阵容 - 近40家已布局/计划布局绿醇项目方参会 包括万华化学 中国海油 中国石化 金风科技 正泰新能源等龙头企业[11] - 首批200+参会代表来自清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马士基集团 霍尼韦尔 东方电气等机构[13][14][15] - 参会企业涵盖能源化工 装备制造 科研院所 航运物流等多个领域[16][17][18] 技术研讨重点 - 主题报告涵盖醇氢电动汽车研发 甲醇船用燃料探索 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等技术方向[29][30][33] - 关键技术研讨包括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甲醇 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等创新工艺[35][36] - 绿色甲醇制备技术 甲醇循环经济 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应用场景成为关注焦点[34][35] 产业生态建设 - 论坛设置绿色甲醇国际对接专场 促进产业链国际合作[38] - 探讨绿色甲醇低成本输送关键技术 分布式场景撬装装备技术等产业化路径[39][40] - 航运减排政策与绿色甲醇发展 绿色燃料技术项目进展等话题被纳入议程[42][41]
俄罗斯石油再次大降,中国石油为什么坚持不买?背后原因实属无奈
搜狐财经· 2025-09-13 12:41
俄罗斯石油降价原因 - 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制裁 包括欧盟和美国禁止大部分俄罗斯石油进口并设置每桶60美元价格上限[2] - 俄罗斯转向亚洲市场寻求出口替代 中国2023年进口俄罗斯石油1.07亿吨占总进口量近20% 印度2022年进口量较2021年增长4倍[2] - 2025年全球油价疲软且中国需求增长放缓 美国加强二级制裁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加征关税[2] 俄罗斯石油出口现状 - 乌拉尔原油对布伦特基准折扣扩大至每桶20美元以上 黑海港口船队积压导致出口量下降5%[4] - 2025年第二季度俄罗斯化石燃料收入同比下降18% 创乌克兰冲突以来最低点[4] - 2025年前七个月俄罗斯对中国石油出口量下降10% 出口金额降幅更大 7月进口量不足400万吨较6月减少[6] 中国进口策略调整 - 中国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09亿吨占比20% 但2025年进口量下降[6] - 美国施加二级制裁压力 对印度加征25%关税导致其月进口量从170万桶下降[8] - 中国炼油厂10-11月预订15船俄罗斯西部原油(每船70-100万桶) 主要为填补印度退出后的供应缺口[8] 支付与物流挑战 - 中国银行系统拒绝处理俄罗斯交易 黑河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最后一家接受俄罗斯支付的机构也已停止服务[8] - 航运时间自1月起延长7倍 船只绕行导致运输成本飙升[10] - 俄罗斯重质油与中国炼厂设备兼容性有限 油轮保险和运输被西方公司限制[10] 经济性比较与储备限制 - 俄罗斯原油到港价每桶52-58美元 但加上额外费用后经济性低于中东或非洲原油[10] - 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容量约9亿桶 2023年后接近存储上限[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其他供应商进口增长4.5% 同期从俄罗斯进口下降[12] 能源战略转型 - 中国强调供应多样化 2025年7月俄罗斯石油进口占比降至13.5%[12] - 天然气合作加强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协议签署(年供应500亿立方米)[12] - 国内需求放缓 1-9月石油需求增长疲软 炼厂开工率维持低位[12] 贸易格局变化 - 俄罗斯2023年GDP增长3%进入全球前十 但2025年6月化石燃料出口收入创历史新低[14] - 中国2022-2023年从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疑似转口)进口节省上百亿美元[14] - 当前俄罗斯石油折扣收窄至每桶4.7-5.18美元 但中国进口总量未增加[14]
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蓄势待发
齐鲁晚报· 2025-09-13 09:44
竞赛概况 - 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于9月12日在淄博开幕 来自西南油气田公司 华北油田公司 天然气销售公司所属28家单位的82名选手参赛 [1] - 竞赛由天然气销售公司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联合主办 天然气销售山东公司承办 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协办 是中国石油首次举办的集团公司级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4] 竞赛组织与筹备 - 天然气销售公司编制大赛工作方案并组建工作机构 大赛领导小组高位谋划督导推进 工作专班各司其职积极部署 赛前组织参赛选手进行2日集中培训以熟悉场地设备及规则 [11] - 承办单位山东公司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实地调研 多次召开现场会协调解决问题 组织两次桌面推演 各工作组职责明确协同发力 构建全方位赛事保障体系 [15] - 山东中油天然气有限公司高效完成竞赛场地改造 设备设施采购维护 技术保障与场站形象提升 并负责选手食宿车辆等后勤保障 联动当地消防医疗部门为赛事护航 [15] 竞赛形式与内容 - 竞赛分线上大练兵和现场竞赛两个阶段 线上大练兵已前期完成 现场竞赛于9月15日-17日进行 含基础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7] - 实行"参赛选手随机盲选"机制 推动竞赛与人才队伍建设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实操项目融入956100 昆仑慧享+线上服务功能 创新设计居民用户端点火故障排查(线上服务)及厨房燃气设备销售等考核内容 [7] - 竞赛重点检验选手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及快速准确识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准贴合高效便捷服务用户的实际需求 [7] 竞赛意义 - 竞赛立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三基"工作的总体要求 是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根基 发挥竞赛示范效应 提升技能人才专业能力素质的重要实践 [4] - 竞赛有助于公司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客服"体系 构建"大服务"格局 为守护民生用气安全 提升服务质效赋新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