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蛋创新(00400)
icon
搜索文档
硬蛋创新(0040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4:48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报告期间收入为人民币66.765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3.214亿元增长54.5%[7][8] - 公司经营溢利为人民币2.756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282亿元增长20.8%[7][8]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900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691亿元增长12.4%[7][8]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321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127亿元增长17.2%[7]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86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0.082元增长4.9%[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6676.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321.4百万元增长54.5%[29][3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275.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28.2百万元增长20.8%[29][30]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90.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69.1百万元增长12.3%[29][30]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32.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12.7百万元增长17.2%[29][30] - 收入同比增长54.5%至66.7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3.21亿元人民币[51] - 期内溢利增长12.4%至19.0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6.91亿元人民币[5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12,68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075千元人民币,增长17.2%[76] - 除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78,58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18,629千元人民币,增长22.4%[68][69] - 分部总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240,483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46,103千元人民币,增长43.9%[68][6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收入成本为人民币6090.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863.8百万元增长57.6%[29][32]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至人民币106.8百万元,同比增长12.0%[35] - 研发开支增至人民币47.5百万元,同比增长8.9%[3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大幅上升至人民币170.2百万元,同比增长72.6%[37] - 所得税开支增至人民币28.6百万元,同比激增201.1%,实际税率从5.3%升至13.1%[38]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9,528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8,583千元人民币,增长200.0%[74]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5.859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576亿元增长28.0%[7][8]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585.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57.6百万元增长28.0%[29][3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8%,较2024年同期的10.6%下降1.8个百分点[33]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4.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8.2百万元增长73.2%[29][34]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净额录得收益5.0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40.81亿元人民币[52]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83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740千元人民币,增长465.0%[73] - 来自引力金服的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0,58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3,041千元人民币,增长11.9%[6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代理超过80家核心芯片公司的产品,包括Nvidia、AMD-Xilinx、Intel等[12] - 公司整合全球顶尖AI芯片资源,构建覆盖国内外主流厂商的AI算力硬件库[10] - 硬蛋产业学院已成功培育超过8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16] - 科通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包括智能算法库行业专属大模型和大量创新技术专利[13] - 硬蛋科技与华为合作推出基于昇腾910芯片的Deep Seek一体机切入AI服务器市场[15] - 硬蛋科技布局两轮车换电及梯次利用产业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溯源平台[15] - 集团通过双轨策略优化标准化方案和定制化方案提升客户获取效率[18] - 集团依托基础设施加增值服务双引擎提升方案到实际交易的转化效率[19] - 集团计划通过数据积累构建生态数据创造赋能的自我强化循环机制[20] - 科通技术持续研发提升芯片应用方案设计满足高性能芯片和算力新需求[21] - 硬蛋科技通过硬蛋云大数据分析能力加快AI产品应用落地[21] - IC、其他电子元器件、AIoT产品及自研与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300,831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653,438千元人民币,增长54.7%[61] - 科通技术分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042,71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345,756千元人民币,增长57.0%[63][64] - 硬蛋科技分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78,69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30,723千元人民币,增长18.7%[68][69] 市场趋势与行业环境 - 全球芯片市场规模上半年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9]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将达7280亿美元,按年增长15.4%[9] - 收入增长主要受AI技术相关产业芯片需求增长及内存存储模块市场复苏推动[31]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大客户收入占比增加,其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3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 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康敬伟先生一人兼任[87]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D.1.2条 管理层未每月向董事会提供更新资料[8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郝纯一担任主席[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由核数师审阅[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93]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间严格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9] - 公司有关雇员在报告期间未发现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89] - 公司将持续检讨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符合最新标准[88] 资本和融资活动 - 公司於2025年2月以每股1.30港元發行250,000,000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325,000,000港元[82][83][84] - 公司总股本從1,394,262,732股增至1,644,262,732股,增幅17.9%[81] - 净资产负债比率降至23.4%,2024年底为27.8%[43]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722.9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231.5百万元显著增加[47] - 资本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5.9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6百万元[4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260.0百万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881.8百万元,流动比率1.35同比下降4.3%[4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48.6%至9.0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08亿元人民币[53] - 存货增长38.9%至48.7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5.11亿元人民币[5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长67.9%至41.5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4.75亿元人民币[53] - 银行贷款增长35.8%至25.6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8.86亿元人民币[53] - 总权益增长9.0%至48.0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4.09亿元人民币[54] - 應收貸款總額從2024年12月31日的806,49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84,080千元,減少2.8%[77]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從2024年12月31日的2,055,18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86,910千元,增長11.3%[78] - 貿易應付款項從2024年12月31日的2,388,410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090,739千元,增幅71.3%[80] - 受限制股份單位歸屬數量從2024年6月30日的530,000個降至2025年同期的205,000個,減少61.3%[83] - 貿易應收款項虧損撥備從2024年12月31日的89,30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202千元,增加12.2%[78] - 應收貸款非流動部分從2024年12月31日的2,875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7,730千元[77] - 貿易應付款項1個月內到期部分從2024年12月31日的1,891,64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038,636千元,增幅113.5%[80] - 公司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從2024年6月30日的1,370,028千股增至2025年同期的1,544,310千股,增幅12.7%[77] 风险管理和外汇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但会密切监控并在需要时考虑对冲重大外币风险[49] 战略举措和未来计划 - 集团计划分拆深圳市科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申请A股上市已获备案受理[14] 股东回报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4] 报告信息 - 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95]
港股半导体股走强,中芯国际涨超8%,华虹半导体涨超5%
格隆汇APP· 2025-08-28 03:01
港股半导体板块表现 - 港股半导体股整体走强 顺泰控股涨超18% 中芯国际和上海复旦涨超8% 晶门半导体涨6% 华虹半导体涨超5% 宏光半导体涨超3% [1] 个股涨跌幅及市值 - 顺泰控股(01335)涨18.32%至0.155港元 总市值3.77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涨8.98%至61.300港元 总市值4895.62亿港元 [2] - 上海复旦(01385)涨8.77%至37.960港元 总市值311.81亿港元 [2] - 晶门半导体(02878)涨6.00%至0.530港元 总市值13.24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涨5.78%至55.800港元 总市值965.05亿港元 [2] - 宏光半导体(06908)涨3.33%至0.620港元 总市值5.82亿港元 [2] - 硬蛋创新(00400)涨2.87%至2.510港元 总市值41.27亿港元 [2] - 芯智控股(02166)涨2.79%至1.840港元 总市值8.99亿港元 [2] - 英诺赛科(02577)涨2.59%至83.100港元 总市值743.25亿港元 [2] - 中电华大科技(00085)涨1.69%至1.800港元 总市值36.54亿港元 [2]
硬蛋创新(00400.HK)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通过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04:26
公司财务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可能批准派发中期股息 [1]
硬蛋创新(00400)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9 04:09
业绩与会议 - 公司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4] - 会议考虑及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4] - 会议讨论派发中期股息(如有)[4] 公司人员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康敬伟、胡麟祥、郭莉华[5]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忻、马启元、郝纯一[5]
硬蛋创新(0040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4:06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均为500,000,000,000股,面值0.0000001美元[1]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1,644,262,732股[2] 公司计划 - 公司于2023年6月9日采纳2023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5] 人员信息 - 呈交者为执行董事及公司秘书胡麟祥[6]
硬蛋创新(00400):以边缘AI算力“Nvidia Jetson”为基石,赋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1:55
Nvidia与硬蛋创新的合作 - Nvidia与硬蛋创新下属核心平台科通技术联合举办《物理AI和NVIDIA机器人技术在线研讨会》,特邀Nvidia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和科通技术现场应用工程师做专业分享 [1] - 研讨会深度解析人形机器人在"训练、仿真优化、部署"全链路中涉及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推介即将于8月份上市销售的Jetson Thor平台 [1] - Nvidia构建"DGX+Jetson+Omniverse"三大计算平台,重新定义具身机器人公司从训练到仿真优化、再到端侧部署时所需要的全套协同解决方案 [1] - Jetson是人形机器人的算力引擎和基石,置于边缘侧(即人形机器人体内) [1] - Nvidia Jetson是适用于机器人和嵌入式边缘AI应用的先进平台,其硬件通过专为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和自主系统设计的高性能节能模块为边缘AI提供动力支持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人工智能向物理人工智能突破的核心硬件节点 [2] - 2025年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 [2] - 据IDC预测,到2028年全球用户在机器人领域的支出将接近3,7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3.2%,中国市场占比近半 [2] - 以智元机器人(Agibot)、宇树科技(Unitree)、傅利叶智能(Fourier)等为代表的中国明星企业推动着该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 硬蛋创新的业务布局 - 硬蛋创新是AI算力供应链核心供应商及应用技术方案服务商,覆盖"AI基础设施+AI智能终端"领域 [2] - 代理覆盖Nvidia、Xilinx、Intel、AMD、Microsoft等国际知名原厂以及众多国内知名芯片原厂 [2] - Nvidia Jetson已成为硬蛋创新核心代理线,并持续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2] - 硬蛋创新以Jetson系列产品为基石,向边缘AI领域(特别是人形机器人赛道)输出机器人产业应用技术解决方案 [2] 硬蛋创新的未来展望 - 硬蛋创新的经营业绩将受益于Nvidia Jetson产品家族在边缘AI领域的"产品+技术+生态"领导力 [3] - 有利于公司继续巩固自身在AI算力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3] - 支撑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玩家参与全球科技竞赛 [3]
格隆汇个股放量排行榜 | 7月5日
格隆汇· 2025-07-05 09:43
港股放量个股数据 量比显著个股 - 阳光能源(00757)量比达2.35,成交额124.74万港元 [2] - 长城汽车(02333)量比2.21,成交额5.03亿港元 [2] - 郑煤机(00564)量比1.92,成交额6958.45万港元 [2] - 万国数据-SW(09698)量比1.83,成交额4.02亿港元 [2] - 映恩生物-B(09606)量比1.78,成交额1.24亿港元 [2] 中高量比个股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量比1.70,成交额9394.70万港元 [2] - 亚信科技(01675)量比1.60,成交额6904.85万港元 [2] - 中国飞鹤(06186)量比1.40,成交额2.62亿港元 [2] - 锦欣生殖(01951)量比1.40,成交额4.24亿港元 [2] - 泉峰控股(02285)量比1.36,成交额2471.78万港元 [3] 低量比个股 - 快手-W(01024)量比0.89,成交额23.03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R(89988)量比0.91,成交额1130.69万港元 [3] - 赣锋锂业(01772)量比0.63,成交额2.20亿港元 [4] - 天齐锂业(09696)量比0.50,成交额6196.99万港元 [4] - 香港中旅(00308)量比0.32,成交额5.76亿港元 [4] 特殊成交额个股 - 三生制药(01530)成交额10.69亿港元,量比0.88 [3]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18.62亿港元,量比0.67 [4]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成交额6.51亿港元,量比0.88 [3] - 洛阳钼业(03993)成交额5.25亿港元,量比0.84 [3] - 银河娱乐(00027)成交额4.99亿港元,量比0.71 [3] 备注 - 数据覆盖超100家港股公司,量比跨度从2.35至0.15 [1][2][3][4][5] - 金融、新能源、医药、消费等多行业个股均有放量现象 [2][3][4]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291亿元,较2023年的88.634亿元增长14.3%[1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894亿元,较2023年的10.299亿元下降13.6%[13]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4.279亿元,较2023年的4.654亿元下降8.0%[13]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735亿元,较2023年的3.199亿元下降14.5%[13]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899亿元,较2023年的2.107亿元下降9.9%[1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39元,较2023年的0.154元下降9.7%[13] - 2024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0.138元,较2023年的0.154元下降10.4%[13] - 公司报告期收入约人民币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8,863.4百万元增加约14.3%[27][29] - 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889.4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3.6%;经营利润约为人民币427.9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4.5%;除税后净溢利约为人民币273.5百万元,同比减少约8.0%[27][29]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265.7百万元或约14.3%[65][67][70]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9239.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8.0%[65][68][71] - 2024年毛利约为889.4百万元,较2023年降幅为约13.6%,毛利率从11.6%降至8.8%[65][72][75]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约为24.1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8.8百万元或约54.4%[65][73]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86.2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0.5百万元或6.0%[65][74] - 2024年经营溢利约为427.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7.5百万元[65][66][6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约为309.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65] - 2024年年内溢利约为273.5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6.4百万元[65][66][6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189.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0.8百万元[65][66][69]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約2410萬元,較2023年的5290萬元減少2880萬元,降幅54.4%[76] - 2024年銷售及分銷開支約1.862億元,較2023年的1.757億元增加1050萬元,增幅6.0%[77] - 2024年研發開支約1.041億元,較2023年的1.026億元增加150萬元,增幅1.5%[78][82] - 2024年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約2.217億元,較2023年的3.15億元減少9330萬元,降幅29.6%[79][83] - 2024年所得稅約3550萬元,較2023年的4060萬元減少12.6%,2024年實際稅率11.5%,高於2023年的11.3%[81][85] - 2024年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約1.899億元,較2023年的2.107億元減少2080萬元,降幅9.9%[86][89]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3100万元,较2023年的1.68亿元减少1.37亿元或81.5%[93][98]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8%,2023年12月31日约为25.1%[94][99]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2.315亿元及2.877亿元[112][115] - 2024年貿易應收款項虧損撥備約2640萬元,2023年同期為2410萬元[80][84] - 2024年集团完成订单收入约达人民币10,129.1百万元[177][1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依托科通技术与硬蛋科技两大主营业务,深化“芯 — 端— 云”全产业链布局[16]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领域,在两轮换电与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 - 科通技术作为AI算力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服务覆盖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众多AI应用领域[33][35] - 科通技术已代理超80家核心芯片公司的产品,涵盖Nvidia、AMD - Xilinx、Intel等国际知名原厂及国内知名芯片原厂[33][35] - 硬蛋科技专注新能源行业,尤其是两轮车电池换电和再利用领域,开发两轮车电池云服务,瞄准1000亿元市场机会[22] - 科通技术为创新行业数万名下游客户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通过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36] - 科通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AI芯片应用和智能供应链领域具有竞争优势[38]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两两轮车电池云服务,目标抢占千亿元规模的蓝海市场[40] - 硬蛋学堂已成功培育超2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为行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42]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AI、大语言模型和专业行业知识库,为客户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27][28] - 公司主营科通技术和硬蛋科技业务,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172] - 科通技术面向上游覆盖全球超50%主要高端芯片厂商及众多国内芯片厂商,下游覆盖五大领域数千家企业;集团持有科通技术约69.05%及硬蛋科技100%权益[173][175]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美洲、中国与亚太及其他地区的年芯片销售额分别上升44.8%、18.3%及12.5%[30][31] - SIA预计2025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将保持双位数增长,WSTS预测2025年全球芯片销售额有望攀升至6,972亿美元,年增幅达11.2%,其中亚太地区年增长率预计将达10.4%[30][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聚焦智能汽车等五大领域,完善“芯 — 端— 云”产业闭环[20] - 公司将继续增加创新和技术投资,优化升级iPaaS平台,拓展全球布局[24]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收入来源,聚焦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和两轮车电池云服务,打造iPaaS平台服务AIoT“芯 - 端 - 云”产业链[52][53] - 公司计划发展电子制造价值生态系统,拓展供应链融资、保险和云计算等增值服务[54][56] - 公司计划将客户和供应商数据营利化,提供营销、销售等数据导向服务[54][57] - 公司计划提升客户忠诚度,用市场分析工具优化线上线下平台,加强定制内容[55][58] - 公司计划开发新配套服务,投入资源提升服务可靠度和缩短客户回应时间[59] - 公司为新客户主要采购人员提供线上工具等服务,制定营销计划和交叉销售[59]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和收购活动扩充业务,发展新的互补服务[60][61][62] - 科通技术将研发提升芯片应用方案设计,满足AI市场对高性能芯片和算力供应链需求[50][51] - 硬蛋科技通过“硬蛋云”大数据分析能力,整合智能硬件应用方案与产品,推进AI产品应用落地[50][51] - 公司将把握AI技术发展机遇,通过科通技术和硬蛋科技覆盖AI产业链,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预计AI算力供应链加速增长[50][5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创历史新高,首度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第四季度单季销售额达1,709亿美元,同比及环比分别增长17.1%及3.0%[30][31] -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632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9.0%[43][44] - 预计到2030年中国AI产业市场需求将达到5.6万亿元,2024 - 2030年总投资规模将超10万亿元[43][44] - AI技术发展推动AI服务器市场高涨,成为科通技术业务增长主要动力[46] - 中国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集团认为AI产业将迎来增长[47] - 2024年末流動資產約67.4億元,流動負債約47.812億元,流動比率1.41,較2023年末的1.51下降6.6%[87][90] - 2024年末贖回金融負債按贖回價現值6.501億元確認,部分投資者已行使贖回權[88][91] - 2024年末公司無其他債務融資承擔,無違反融資契諾[92] - 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库购网电子商务购回深圳科通约5.58%的权益[96][101] - 赎回完成后,公司持有深圳科通股权将由66.84%增加至72.42%[102][103] - 深圳科通财务顾问申请于2025年3月26日获备案受理,截至年报日期尚未提交正式上市申请[105][108] - 集团目前持有深圳科通约69.05%,其财务报表继续综合入账[110][111] - 2025年2月7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同意认购2.5亿股,认购价每股1.30港元,总金额3.25亿港元,2.5亿股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7.93%,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5.20%[121][124] - 2025年2月20日首批完成落实,已发行1.25亿股新股份,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3.94262732亿股增至15.19262732亿股[125][129] - 2025年3月3日第二批完成落实,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5.19262732亿股增至16.44262732亿股[125][129] - 粤财新兴及创盈健科决定撤销2024年12月行使的赎回权,将赎回权由2024年底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127][132] - 截至年报日期,蚁米凯得等8家投资者与公司达成协定,将赎回权由2024年底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127][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结日至年报日期,无其他重大事项影响集团[13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已讨论并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综合财务资料[135][136]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138] - 康敬伟55岁,201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4年7月18日起任首席执行官,在相关行业有逾25年经验[140][142][144] - 胡麟祥50岁,201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审计及商业咨询方面有逾20年经验[140][143][145][146] - 郭莉华40岁,2022年6月1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6月加入公司,2021年11月起任集团融资部副总裁[140][147][148] - 叶忻61岁,2014年7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等职[140][151] - 马启元68岁,2017年6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30项专利,发表论文200余篇[140][152] - 郝纯一65岁,2018年2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康敬伟1991年7月获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理学学士学位[142][144] - 胡麟祥1997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士学位[143][146] - 郭莉华2007年7月获湖南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09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147][149] - 叶忻1986年6月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1988年5月获美国马凯特大学电脑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51] - 叶忻61岁,2014年7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3 - 2006年任Linktone首席技术官,2006年起任CASEE Mobile Ads首席执行官[154] - 马启元68岁,2017年6月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30项专利,发表超200篇论文[155] - 郝纯一65岁,2018年2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7月18日起任Tristar Acquisition I Corp.行政总裁及董事,2023年5月29日起任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董事[157][159] - 陈剑雄61岁,2014年1月任营运副总裁,2004年4月加入集团[163] - 王巍41岁,2015年9月任副总裁,2015年9月加入集团[163] - 公司于2012年2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170][171] - 公司股份于2014年7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70][171] -
科通技术重启IPO:母公司硬蛋创新曾遭做空,上市之路坎坷
南方都市报· 2025-04-01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科通技术作为硬蛋创新分拆出的核心子公司,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此前IPO因估值飙升等问题终止,虽面临财务压力,但受AI算力需求增加影响业绩回暖,正将业务重心向AI芯片分销领域倾斜 [2][3][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5年康敬伟在深圳创立科通技术,深耕芯片应用设计与分销服务 [2][6] - 2010年科通芯城成立,定位为“中国首家面向中小企业的IC元器件自营电商” [6] - 2014年7月科通芯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更名为硬蛋创新 [6] - 2022年6月科通技术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2024年4月主动撤回材料,IPO宣告终止 [2][3] - 2024年科通技术在深圳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 [2] 公司业务情况 - 与全球超100家芯片原厂合作,获国际和国内知名原厂产品线授权,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 [2] - 此前拟募资20.49亿元,14.47亿元用于扩充分销网络,1亿元投入研发中心建设 [3] - 2024年受AI算力需求增加影响,AI芯片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收入同比增长11.9%至43.214亿元,净利润达1.69亿元,FPGA芯片等AI相关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24% [5] - 推出“DeepSeek + AI芯片”全场景应用方案,能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满足各类AI应用需求 [5] 公司面临问题 - 2022年上会前夕因审核事项被取消审议,深交所重点问询估值飙升、独立性问题与存货激増等方面,2020年7 - 9月估值从约3.5亿元大幅升至24亿元 [2][3] - 2020 - 2022年营收增长但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6%至3.08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低于同行均值9% - 10% [4] - 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36%、77.73%、81.00%和83.42%,逐年上升且远高于同行均值 [4] - 202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为负 [4] 母公司相关情况 - 2017年5月新加坡沽空机构烽火研究发布做空报告,称其存在夸大收入与净利润等问题,预测股价将跌95%,致公司股价短时间内暴跌,单月市值几乎腰斩 [6] - 同年5月30日烽火研究发布第二份做空报告,质疑公司业务模式真实性与市场表现可信度 [7] - 公司多次否认指控,2021年净利润回升,股价回暖 [8] - 康敬伟对公司业务架构调整,分拆科通技术主攻AI芯片分销领域,硬蛋创新间接持有科通技术66.84%股份 [8]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4: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的8863.4百万元增加14.3%[6][7] - 公司2024年毛利889.4百万元,较2023年的1029.9百万元减少13.6%[6][7] - 公司2024年经营溢利427.9百万元,较2023年的465.4百万元减少8.0%[6][7] - 公司2024年年内溢利273.5百万元,较2023年的319.9百万元减少14.5%[6][7] - 公司2024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89.9百万元,较2023年的210.7百万元减少9.9%[6] - 公司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0.139元,较2023年的0.154元减少9.7%[6] - 公司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0.138元,较2023年的0.154元减少10.4%[6]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265.7百万元或约14.3%[24][26] - 2024年收入成本约为9239.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8.0%[24][27] - 2024年毛利约为889.4百万元,较2023年降幅为约13.6%,毛利率从11.6%降至8.8%[24][28]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约为24.1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8.8百万元或约54.4%[24][2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86.2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0.5百万元或6.0%[24][30] - 2024年研发开支约为104.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5百万元或约1.5%[24][31] - 2024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221.7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93.3百万元或约29.6%[24][32]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约为26.4百万元,2023年为减值亏损24.1百万元[24][33]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约为427.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7.5百万元[24][25] - 2024年公司所得税约为35.5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2.6%,实际税率从11.3%升至11.5%[24][34]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899亿元,较2023年的约2.107亿元减少约0.208亿元或约9.9%[35]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资产约67.4亿元,流动负债约47.812亿元,流动比率为1.41,较2023年末的1.51下降约6.6%[36]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约0.31亿元,较2023年的约1.68亿元减少约1.37亿元或约81.5%[38] - 2024年末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8%,2023年末约为25.1%[3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29127亿元,2023年为88.63382亿元[50]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7349亿元,2023年为3.1987亿元[50]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39元,摊薄每股盈利为0.138元;2023年基本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154元[51] - 2024年公司其他全面开支为3.13321亿元,2023年为2.11044亿元[51]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 - 0.39831亿元,2023年为1.08826亿元[51]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8.66542亿元,2023年为26.07882亿元[52]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67.39997亿元,2023年为75.91537亿元[52] - 2024年公司资产净额为44.08884亿元,2023年为45.1472亿元[5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29,12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863,382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属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的客户合约收入为10,088,1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821,606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来自引力金服的利息收入为40,9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1,776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公司总部分部收入为10,129,127千元,2023年为8,863,382千元,同比增长14.28%[70]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09,051千元,2023年为360,465千元,同比下降14.26%[70]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3,407千元,2023年为14,991千元,同比下降10.56%[72] - 2024年银行贷款利息为83,208千元,2023年为65,787千元,同比增长26.48%[72]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3,668千元,2023年为37,598千元,同比下降63.64%[72] - 2024年公司无股息派发,2023年派发末期股息约50,402,000元[73][7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85元,2023年为0.1539元,同比下降9.99%[7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055,183千元,2023年为1,817,723千元,同比增长13.06%[76]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388,410千元,2023年为3,244,183千元,同比下降26.38%[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科通技术客户合约收入为9,568,549千元人民币,硬蛋创新为519,598千元人民币[64] - 2023年科通技术客户合约收入为7,835,381千元人民币,硬蛋创新为986,225千元人民币[65]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芯片销售额达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2025年有望攀升至6972亿美元,年增幅达11.2%[8] -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市场支出规模将达632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9.0%[14] - 中金公司估算到2030年中国AI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达人民币5.6万亿元,2024年至2030年中国在AI产业的总投资规模将超人民币10万亿元[14]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计划 - 科通技术已代理超80家核心芯片公司的产品[9]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两轮到车电池云服务,抢占千亿规模市场[12] - 硬蛋学堂已成功培育超2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13]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服务平台,利用「科通技术 + 硬蛋科技」商业模式组成智能硬件「芯–端–云」的产业闭环[14] - 公司计划把握AI商业落地机遇,拓展AI产业链[14][17]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的收入来源,开拓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布局两轮车电池云服务[18] - 公司打造iPaaS技术整合平台,服务AIoT「芯–端–云」产业链的五大智能硬件领域[18] - 公司计划促进发展服务电子制造价值链的生态系统,扩充平台增值服务[20] - 公司计划将客户和供应商数据营利化,提供数据导向服务[20] - 公司计划提升客户忠诚度,吸引现有客户增加采购量[21] 公司股权与上市相关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购回深圳科通技术约5.58%权益,持股由66.84%增至72.42%[41] - 深圳科通技术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将择机申请于中国适当证券交易所及板块上市[43] - 2025年2月7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同意认购2.5亿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1.30港元,总金额3.25亿港元,认购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7.93%,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5.20%[48] - 2025年2月20日首批完成,发行1.25亿股新股份,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从13.94262732亿股增至15.19262732亿股;3月3日第二批完成,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16.44262732亿股[49]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这些准则对集团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56]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的2020年修订本和2022年修订本对集团负债分类无重大影响[57] - 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准则修订,生效时间从2025年至待厘定日期不等[6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预计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影响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和综合现金流量表列报及披露[6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的守则条文第C.2.1及D.1.2条[82][83]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康敬伟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可确保内部领导一致,后续会适时考虑分开角色[82] - 公司管理层未定期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但已按季及适时提供业务资料[83] - 公司全体董事及有关雇员在报告期及至公告日期严格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5] - 截至公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郝纯一先生[86] - 公司除审核委员会外,还成立了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88] 其他事项 - 因部分投资者行使赎回权,确认赎回金融负债现值为6.501亿元[37]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价值相当于公司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5%或以上的被投资公司投资)[40] - 2024年末及2023年末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2.315亿元及2.877亿元[45] - 2024年末集团及公司均无重大或然负债[46] - 公司选择实际权宜可行方法,未披露分配至截至报告期末未达成(或部分达成)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金额[66] - 公司法定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394,262,732股[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89] - 董事会不建议分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0]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登载,2024年年报将在相关网站登载并按需寄发给股东[92] - 信永中和同意业绩公告中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报表一致,但未发表鉴证意见[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