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洲国际(00288)

搜索文档
万洲国际(00288)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4-29 21:53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6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0%[9] - 2025年第一季度,EBITDA为7.8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9]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5.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9]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84美分,同比增长20.9%[9] 销售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包装肉类销售量为714,000公吨,同比下降9.2%[9] - 2025年第一季度,猪肉销售量为982,000公吨,同比增长4.4%[9] - 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地区收入占总收入的56.1%[11] 市场价格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平均猪价为每公斤人民币15.99,同比增长7.3%[21]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平均猪价为每公斤1.44美元,同比增长14.1%[21]
港股公告精选|工商银行一季度净赚超840亿元 中国中冶前3月新签合同额同比跌近3成
新浪财经· 2025-04-29 13:56
业绩速递 - 工商银行一季度营收2046.88亿元同比减少2.61% 净利润841.56亿元同比减少3.99% [3] - 建设银行一季度经营收入1859.9亿元同比减少4.76% 净利润833.51亿元同比减少3.99% [3] - 农业银行一季度营收1867.35亿元同比增长0.32% 净利润719.31亿元同比增长2.2% [3] - 中国银行一季度营收1649.11亿元同比增加2.41% 净利润586.44亿元同比减少2.22% [3] - 邮储银行一季度营收894.06亿元同比减少0.1% 净利润252.46亿元同比减少2.62% [3] - 招商银行一季度营收837.31亿元同比减少3.11% 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减少2.08% [3] - 交通银行一季度净经营收入664.4亿元同比减少1.13% 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加1.54% [3] - 汇丰控股一季度收入176.49亿美元同比减少14.95% 除税后利润75.7亿美元同比减少30.15% [3]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一季度营收1565.89亿元同比增加12.8% 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加43.4% [3] - 中国人寿一季度营收1101.77亿元同比减少8.9% 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 [3] - 新华保险一季度营收334.02亿元同比增加26.1% 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加19% [3] - 中国石油股份一季度营收7531.08亿元同比下降7.3% 净利润468.09亿元同比增长2.3% [3] - 中国海洋石油一季度营收1068.54亿元同比下降4.1% 净利润365.63亿元同比下降7.9% [3] -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一季度营收26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14% 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加3.66% [3] - 中国中免一季度营收167.46亿元同比下降10.96% 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降15.98% [3] - 中国国航一季度营收400.23亿元同比减少0.11% 净亏损20.44亿同比扩大22.07% [3] - 中信证券一季度营收177.61亿元同比增加29.13% 净利润65.45亿元同比增加32% [3] - 中国银河一季度营收约75.58亿元同比增长4.77% 净利润约30.16亿元同比增长84.86% [3] - 中信建投证券一季度营业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加14.54% 净利润18.43亿元同比增加50.07% [3] - 华泰证券一季度营收约82.32亿元同比增长34.83% 净利润约36.42亿元同比增长58.97% [3] - 中国铁建一季度营收2567.62亿元同比减少6.61% 净利润51.51亿元同比减少14.51% [3] - 中国能源建设一季度营收1003.71亿元同比增加3.05% 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增加8.83% [3] - 时代电气一季度营收45.37亿元同比增长14.81% 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3.42% [3] - 美的集团一季度营收1278.39亿元同比增加20.49% 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加38.02% [3] - 万洲国际一季度收入6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0% 利润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3] - 澳博控股一季度总收入74.8亿港元同比增长8.1% 净利润310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中远海运港口一季度收入3.82亿美元同比增加14.7% 净利润8390万美元同比增加33.5% [3] - 福莱特玻璃一季度营收40.79亿元同比下降28.76% 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86.03% [3] - 中联重科一季度营收121.17亿元同比增加2.92% 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加53.98% [3] - 赣锋锂业一季度营收约37.72亿元同比减少25.43% 净亏损约3.56亿元同比收窄18.93% [3] - 青岛港一季度营收48.07亿元同比增加8.51% 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增加6.51% [3] - 中船防务一季度营收约36.41亿元同比增长29.73% 净利润约1.84亿元同比增长约11倍 [3] - 白云山一季度营收224.73亿元同比减少2.06% 净利润18.21亿元同比减少6.99% [3] 投资动态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4] - 中国人寿拟出资20亿元成立合伙企业 [4] 合同与业务 - 中国中冶一季度新签合同额2306.6亿元同比降低27.2% 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120.4亿元同比降低35.7% [5] - 新天绿色能源一季度完成发电量454.4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10.37% [6] - 中国电力前3个月总售电量为3074.77万兆瓦时同比增加2.59% 3月总售电量为1096.17万兆瓦时同比增加3.95% [6] - 青岛港前3个月合计完成货物总吞吐量1.77亿吨同比增长2.9% [6] - 复宏汉霖与Sandoz AG订立许可协议 授权其在多个地区商业化HLX13 [6] 公司行动 - 迪生创建获溢价约50.63%提私有化 现金代价最高约为港币10.986亿元 [7] 回购动态 - 友邦保险斥资3.426亿港元回购625.92万股 回购价54.25港元至55.35港元 [8] - 极兔速递斥资924.85万港元回购154万股股份 回购价5.98-6.03港元 [8]
万洲国际第一季度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3.64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快讯· 2025-04-29 09:22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营收65.5亿美元 同比增长6% [1] - 公允价值调整前净利润3.64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1] 价格变动 - 平均生猪价格上升14.1%至每公斤1.44美元 [1] - 平均猪肉价值上升5.9%至2.09美元 [1]
万洲国际(0028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09:1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65.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0%[4] - 经营利润为5.9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9.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64亿美元(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前),较去年同期上升20.9%[4]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稳健增长[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肉制品销量为71.4万公吨,较去年同期下跌9.2%;猪肉销量上升4.4%至98.2万公吨[4][9][10] - 肉制品在中国销量下降17.4%,北美下降4.2%,欧洲上升9.9%;收入减少2.0%,经营利润减少13.6%[9] - 猪肉在中国、北美及欧洲销量分别上升9.0%、2.3%及0.4%;收入增加14.2%,经营利润为1.31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700万美元)[10]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区收入为20.03亿美元,经营利润为2.15亿美元[6] - 北美区收入为36.76亿美元,经营利润为3.30亿美元;欧洲区收入为8.75亿美元,经营利润为5300万美元[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专注核心肉制品业务,在中国推行产品和渠道转型,在美国保持高盈利能力,在欧洲扩大规模和提升利润贡献[12] - 公司将加强猪肉业务,改善生猪养殖运营,提升屠宰附加值[1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中国生猪出栏量同比略增0.1%,平均生猪价格上升7.3%至每公斤15.99元人民币(约2.19美元);美国平均生猪价格上升14.1%至每公斤1.44美元,平均猪肉价值上升5.9%至2.09美元;欧盟成员国平均白条价格下降11.8%至每公斤1.87欧元(约1.96美元)[5] - 2025年1月史密斯菲尔德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独立上市,完成首次公开发行26086958股普通股,占总流通股约7%,发行价每股20美元[11] - 史密斯菲尔德发行13043479股普通股,集团出售13043479股普通股,承销商部分行使期权额外购买2506936股集团持有的普通股[11] - 集团自史密斯菲尔德独立上市获净现金所得约5.34亿美元[11] - 2025年3月28日集团向股东派发特别现金股息每股0.18港元,相当于总金额约23.09亿港元(约2.97亿美元)[11] - 2025年4月8日集团以实物分派若干史密斯菲尔德股份或现金选项方式向股东宣派特别股息约2.15亿港元(约2800万美元)[11]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审阅[13]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万隆、郭丽军、万宏伟及马相杰,非执行董事为焦树阁,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明、刘展天及周晖[14]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为214.02亿美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0.08亿美元[4]
WH GROUP(00288)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9 09: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包装肉销量71.4万公吨,同比下降9.2%;总猪肉销量98.2万公吨,同比增长4.4% [2] - 营收6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EBITDA 7.8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营业利润5.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基本每股收益2.84美元,同比增长20.9%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按业务类型划分 - 包装肉业务贡献49.5%的总营收和83.8%的营业利润;猪肉业务贡献42.9%的营收和21.9%的营业利润;其他业务贡献7.6%的营收,亏损3400万美元 [4] - 中国市场包装肉业务营业利润2亿美元,同比下降202.5%;猪肉业务营业利润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07.8% [8][9] - 北美市场营业利润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2.8%;包装肉业务利润2.66亿美元,同比下降7.6%;猪肉业务营业利润9300万美元,同比增加1.55亿美元 [9] - 欧洲市场营业利润5300万美元,同比下降10.2%;包装肉业务营业利润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7%;猪肉业务营业利润22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4% [9] 按市场区域划分 - 北美业务贡献56.1%的营收和55.2%的营业利润;中国业务贡献30.6%的营收和36%的营业利润;欧洲业务贡献13.3%的营收和8.8%的营业利润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2025年第一季度,生猪屠宰量1.95亿头,同比增长0.1%;期末生猪存栏量4.17亿头,同比增长2.2%;平均生猪价格每公斤15.99元,同比上涨7.3% [6] 美国市场 - 生猪屠宰量3230万头,同比下降1%;平均生猪价格每公斤1.44美元,同比上涨14.1%;平均猪肉切块价值每公斤2.09美元,同比增长5.9% [6][7] 欧洲市场 - 平均生猪价格每公斤1.4美元,同比下降11.8%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巩固全球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坚持“改善产品组合、调整价格、控制成本”的经营理念,实施工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和数字化战略,提升在全球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 [10] - 业务优先事项包括改善猪肉业务、扩大包装肉市场网络、优化业务组合 [10][11] - 公司长期战略是巩固在全球猪肉行业的领先地位,聚焦猪肉业务,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制定垂直整合策略,包装肉业务是核心业务中的重点 [42][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生猪供需相对平衡,美国供需状况同比显著改善,生猪价格从去年同期的低位回升,欧盟生猪价格因供应恢复而同比下跌 [5] - 公司预计2025年包装肉业务利润和销量将保持稳定,家禽和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将同比改善 [19] - 公司认为生猪养殖业务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养殖成本的降低,而非生猪价格的上涨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包装肉业务一季度下滑的原因包括市场需求疲软、客户去库存、市场渠道变化等 [12][13] - 公司采取八项措施推动包装肉业务增长,预计二季度业务将止跌回升,全年实现量利双增 [14][16] - 公司预计生猪价格全年平均将比去年低2元/公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2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中国包装肉业务一季度量利双降的原因、全年销量展望、恢复增长的措施及全年吨利润指引,以及2025年二季度展望 - 原因包括市场需求疲软、客户去库存、市场渠道变化等 [12][13] - 公司采取八项措施推动业务增长,预计二季度业务将止跌回升,全年实现量利双增 [14][16] - 预计吨利润将低于去年,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包装肉业务利润和销量将保持稳定,公司利润增长将主要由其他业务驱动 [17][18][19] 问题2:中国生猪价格一季度反弹,生猪养殖业务改善的驱动因素 - 公司预计全年生猪价格平均将比去年低2元/公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20] - 生猪养殖业务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养殖成本的降低,而非生猪价格的上涨 [21] 问题3:美国业务一季度生猪养殖显著改善,二季度趋势及猪肉业务展望,包装肉业务利润一季度略有收窄,二季度是否会恢复 - 生猪养殖业务一季度改善得益于成本控制和生猪价格上涨,预计二季度行业将盈利,趋势将持续 [23][24] - 包装肉业务一季度利润收窄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复活节假期推迟,预计二季度销量将回升 [26] 问题4:美国包装肉业务2024年二季度吨利润创历史纪录,2025年二季度趋势及长期提升空间 - 2024年二季度的利润受一次性项目影响,2025年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挑战,长期盈利能力的算法未变,但需应对成本上升和消费者谨慎的问题 [30][31][32] 问题5:中国包装肉业务四个专业销售团队的重点领域、KPI及长期贡献展望,以及关税对中国生猪价格、养殖成本和中美生猪价格关系的影响,公司生猪养殖的长期战略 - 四个专业销售团队分别负责高温、低温、冷冻和零食产品,预计高温产品稳定增长,低温产品增长快于高温产品,冷冻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零食产品增长更快 [33] - 关税对生猪价格的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会增加养殖成本,主要影响饲料成本 [34][35][36] - 生猪养殖是支持业务,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的环境、政策和KPI制定垂直整合策略,垂直整合水平不超过50% [37][42][43] 问题6:美国业务生猪养殖业务的复苏是2025年的关键盈利驱动因素,关税战对美国猪肉出口业务、生猪价格和养殖利润率的影响 - 关税对生猪养殖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方面,目前已有所反弹,公司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较强,预计对养殖成本影响不大 [50][53][54] 问题7:包装肉业务工厂销售显著下降,零售端实际销售情况,以及一季度去库存后对二季度销售的影响 - 零售端销售下降约5%,目前渠道库存已接近底部,预计二季度包装肉业务利润和销量将触底反弹 [59][60] 问题8:冷冻和零食产品的预期贡献百分比和零食业务的预期绝对规模 - 冷冻和零食产品目前占包装肉总销量的5%,预计年底贡献将增至8% [61][62] 问题9:中国生猪养殖业务四季度养殖成本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后,是否会扩大规模实现20%-30%的垂直整合,以及实现该水平的时间框架,中国生猪养殖业务中长期利润是否主要由市场价格驱动,美国猪肉业务二季度利润吨是否会改善 - 公司目前没有扩大中国生猪养殖业务产能的计划,将优先提高现有产能利用率,可通过与其他供应商合作或投资少数股权来保障供应 [65][66] - 美国猪肉业务中,生猪养殖业务二、三季度通常盈利,新鲜猪肉业务一、四季度较强,二、三季度较弱,但公司采取措施抵消了部分季节性影响,对两个业务板块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67][68][69]
WH GROUP(00288)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9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包装肉销量71.4万公吨,同比下降9.2%;总猪肉销量98.2万公吨,同比增长4.4% [2] - 营收6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EBITDA 7.8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营业利润5.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基本每股收益2.84美元,同比增长20.9%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按业务类型划分 - 包装肉业务贡献49.5%的总营收和83.8%的营业利润;猪肉业务贡献42.9%的营收和21.9%的营业利润;其他业务贡献7.6%的营收,亏损3400万美元 [4] - 中国市场包装肉营业利润2030万美元,同比下降20.25%;猪肉业务营业利润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77.8% [8] - 北美市场营业利润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2.8%;包装肉利润2.66亿美元,同比下降7.6%;猪肉业务营业利润9300万美元,同比增加1.55亿美元 [8] - 欧洲市场营业利润5300万美元,同比下降10.2%;包装肉营业利润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6.7%;猪肉营业利润22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4% [8][9][10] 按市场划分 - 北美业务贡献56.1%的营收和55.2%的营业利润;中国业务贡献30.6%的营收和36%的营业利润;欧洲业务贡献13.3%的营收和8.8%的营业利润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生猪供需相对平衡,美国供需平衡较去年显著改善,生猪价格从去年同期低位回升,欧盟生猪价格因供应恢复同比下跌 [5] - 中国生猪屠宰数量同比增加0.1%至1.95亿头,期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加2.2%至4.17亿头,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5.99元,同比上涨7.3% [6] - 美国生猪屠宰数量同比减少1%至3230万头,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4美元,同比上涨14.1% [6] - 欧洲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美元,同比下降11.8%;美国第一季度平均猪肉切块价值为每公斤2.09美元,同比增长5.9%,行业市场价差因生猪价格涨幅超过猪肉价值而收窄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巩固全球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坚持“改善产品组合、调整价格、控制成本”的经营理念,以及工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和数字化战略,提升在全球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 [10] - 业务重点包括改善猪肉业务、扩大包装肉市场网络、优化业务组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 [10][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公司将在2025年延续积极的业务态势,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1] - 对于中国包装肉业务,公司采取八项措施促增长,预计第二季度止跌回升,下半年增长将抵消上半年下滑,全年量利双增,但每吨利润会因营销投入和产品策略调整而降低 [14][16][17] - 家禽和生猪养殖业务全年利润预计同比改善约5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已改善约1亿元人民币 [22] - 美国生猪养殖业务第一季度表现良好,预计第二季度行业盈利,包装肉业务第二季度销量将回升 [23][24][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包装肉业务销售团队按产品类别专业化,但不拆分财务数据,高温产品预计稳定增长,低温产品增速更快,冷冻产品预计两位数增长,零食产品预计快速增长 [34] - 关税对生猪价格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会增加养殖成本;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制定生猪养殖战略,中国有政策支持和市场潜力,美国业务规模收缩,欧洲维持现有垂直整合程度 [35][40][4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国包装肉业务第一季度量利双降的原因、全年销量展望、恢复增长措施及每吨利润全年指引,以及2025年第二季度展望 - 原因包括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客户去库存、市场渠道变化且公司对新渠道适应不足 [12][13] - 公司采取八项措施促增长,预计第二季度止跌回升,下半年增长抵消上半年下滑,全年量利双增,但每吨利润会降低,整体利润相对稳定,公司利润增长将主要由其他业务驱动 [14][16][18] 问题2: 中国生猪价格实际反弹,生猪养殖业务改善的驱动因素 - 生猪养殖业务改善并非由价格驱动,而是养殖成本显著降低,预计家禽和生猪养殖业务全年利润同比改善约5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已改善约1亿元人民币 [21][22] 问题3: 美国业务第一季度生猪养殖显著改善,第二季度趋势及猪肉业务展望,包装肉业务利润第一季度略缩窄,第二季度是否会因效率提升而恢复 - 美国生猪养殖第一季度表现好得益于成本控制和猪价上涨,第二季度行业预计盈利;包装肉业务第一季度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复活节假期推迟影响,第二季度销量将回升 [23][24][26] 问题4: 美国包装肉业务2024年第二季度每吨利润创历史纪录,2025年第二季度趋势及长期提升空间 - 2024年有一次性项目影响,2025年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消费者谨慎问题,但长期盈利算法未变,公司将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降低运营成本应对 [32][33] 问题5: 中国包装肉业务专业化销售团队的重点领域、关键绩效指标及四类产品长期贡献展望,以及中国生猪价格受关税影响情况 - 销售团队按产品类别专业化,但不拆分财务数据,高温产品预计稳定增长,低温产品增速更快,冷冻产品预计两位数增长,零食产品预计快速增长 [34] - 关税对生猪价格短期影响有限,长期会增加养殖成本,生猪价格主要由供需平衡决定 [35] 问题6: 美国生猪养殖规模收缩,中国生猪养殖产能增加,公司生猪养殖长期战略 - 生猪养殖是支持业务,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制定战略,中国有政策和市场优势,美国业务规模收缩,欧洲维持现有垂直整合程度 [38][40][42] 问题7: 美国业务生猪养殖业务复苏是关键盈利驱动,关税战对出口业务、生猪价格及下半年养殖利润率的影响 - 关税对生猪养殖成本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收入端,短期内生猪养殖收入有波动但已反弹,史密斯菲尔德仅3%营收来自对中国出口,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 [51][54][55] 问题8: 中国生猪养殖业务当前养殖成本及与行业平均对比,以及美国业务关税影响 - 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小,养殖成本高于行业平均和猪价,但亏损大幅收窄,预计第四季度接近行业平均 [50] - 美国生猪养殖业务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预计盈利,关税主要影响肉类出口收入,史密斯菲尔德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强 [51][53][55] 问题9: 中国包装肉业务出厂销售显著下降,零售端销售情况及渠道库存对第二季度销售的影响,不同产品类别预期贡献百分比及零食业务预期规模 - 零售端销售下降约5%,渠道库存接近底部,预计包装肉业务量利在第二季度触底反弹 [60][61] - 冷冻和零食产品目前占包装肉总量约5%,预计年底增至8% [62][63] 问题10: 若中国生猪养殖成本第四季度接近行业平均,是否扩大规模实现20% - 30%垂直整合及时间框架,以及中长期利润是否主要由市场价格驱动;美国猪肉业务(含鲜猪肉和生猪养殖)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表现是否与生猪养殖一致,第二季度每吨利润是否改善 - 若成本达标,公司优先提高现有产能利用率,而非增加产能,可通过合作或参股保障供应,目前无扩产计划 [66][67] - 美国猪肉业务中,生猪养殖和鲜猪肉业务季节性相反,公司采取措施抵消季节性影响,对两业务前景乐观 [69][70]
万洲国际(002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5 08: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入259.41亿美元,较2023年的262.36亿美元下跌1.1%[12] - 2024年经营利润24.04亿美元,较2023年的14.71亿美元上升63.4%[12] - 2024年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4.71亿美元,较2023年的6.06亿美元上升142.7%[1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12.56美分,较2023年的4.90美分上升142.7%[12] - 2024年公司总体产销规模小幅下降,盈利大幅提升并创历史新高[15] - 公司2024年的收入下跌1.1%至259.41亿美元,经营利润大幅增加63.4%至24.04亿美元[56][57] - 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率为 - 1.1%,较2023年的 - 6.8%提升5.7个百分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1.9%,较2023年提升4.4个百分点[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55亿美元,2023年为11.56亿美元,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53.58亿美元,2023年为55.69亿美元[71]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19亿美元,2023年为16.17亿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2亿美元,2023年为6.63亿美元[73] - 2024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84亿美元,2023年为11.75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23亿美元,2023年为净减少2.21亿美元[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为33.30亿美元,2023年为32.52亿美元,到期情况为2025年占31%、2026年占8%、2027年占18%、2029年占13%、2030年占15%、2031年或之后占15%[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99.8%的贷款为无抵押贷款,与2023年持平[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债务权益比率及净有息债务相对权益比率分别为29.1%及11.0%,2023年分别为30.5%及19.6%;有息债务相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及净有息债务相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分别为1.1倍及0.4倍,2023年分别为1.6倍及1.1倍[78] - 2024年公司财务成本减少13.0%至1.47亿美元[7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贷款余额的平均利率为2.95%,2023年为3.21%[80]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为7.07亿美元,2023年为8.12亿美元[8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约10.2万名雇员,其中中国约4.7万名、北美约3.6万名、欧洲约1.9万名;2024年薪酬开支总额为41.49亿美元,较2023年上升0.9%[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260万头生猪,较2023年下降4.1%;拥有2170万羽家禽,较2023年减少19.9%;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14.41亿美元,2023年为13.63亿美元[83] - 2024年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净额为收益1.48亿美元,2023年为收益2500万美元[84] - 2024年公司因改革美国生猪养殖产生退出成本2700万美元,2023年为1.76亿美元;出售空置农场及闲置土地获净现金所得8400万美元,税前处置收益净额为2900万美元[86] - 2024年公司继续产生退出及重组成本2600万美元,2023年为5400万美元;2023年确认税前处置收益8600万美元[9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除银行透支外)约90.5%为固定利率,2023年为88.9%[96] 各地区业务占比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中国业务占收入及经营利润的32.5%及39.2%,2023年分别为33.3%及64.4%[49] - 2024年公司北美业务占收入及经营利润的53.0%及49.4%,2023年分别为54.0%及22.4%[49] - 2024年公司欧洲业务占收入及经营利润的14.5%及11.4%,2023年分别为12.7%及13.2%[49] 中国市场行业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生猪总出栏量为7.03亿头,较2023年下跌3.3%,猪肉总产量为5710万公吨,较2023年减少1.5%[50] - 2024年中国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7.04元人民币,较2023年上升10.6%,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总量为228万公吨,较2023年下跌15.7%[50] 肉制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肉制品销量3100千公吨,较2023年的3196千公吨下跌3.0%[12] - 2024年肉制品收入增加1.0%至136.55亿美元,经营利润为22.34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9.0%[59][60] - 2024年肉制品销量下跌3.0%至310.0万公吨,中国和北美销量分别下跌6.1%和2.6%,欧洲增加8.0%[59] - 2024年肉制品在中国收入减少7.8%,北美增加0.5%,欧洲上升24.7%[59][60] - 2024年肉制品在中国经营利润增加5.1%,北美增加9.5%,欧洲上升37.4%[60] - 2024年肉制品占公司92.9%的经营利润和52.6%的收入[57] 猪肉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猪肉销量3765千公吨,较2023年的3959千公吨下跌4.9%[12] - 2024年猪肉收入减少4.3%至103.43亿美元,经营利润从亏损4.8亿美元转为盈利3.56亿美元[56][61] - 2024年生猪屠宰总量为4535.3万头,较2023年下跌7.8%,中国和北美分别下跌19.4%和4.0%,欧洲保持稳定[61] - 2024年猪肉在中国收入减少0.2%,北美减少7.8%,欧洲减少0.3%[61] - 2024年猪肉在中国经营利润增加1.9%,北美从亏损6.24亿美元转为盈利1.7亿美元,欧洲上升45.6%[61] - 2024年猪肉占14.8%的经营利润和39.9%的收入[57] - 2024年猪肉外部销量为376.5万公吨,较2023年减少4.9%,收入按年减少4.3%至103.43亿美元[62]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3.56亿美元,2023年为经营亏损4.80亿美元,北美业务猪肉经营利润为1.70亿美元,2023年为经营亏损6.24亿美元[62] - 2024年中国经营利润增加1.9%至5500万美元,欧洲经营利润为1.31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45.6%[62] 家禽及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家禽业务在欧洲及中国合共屠宰约3.48亿羽肉禽,较2023年增加10.9%,其他业务收入为19.43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2.1%[63] 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数据 - 2024年末中国、北美及欧洲肉制品年产能分别约为208万公吨、160万公吨及37万公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7.6%、87.0%及117.1%[64] - 2024年中国、北美及欧洲生猪屠宰年产能分别约为2521万头、3068万头及490万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0.8%、94.4%及115.3%[64] 股息相关情况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末期股息每股0.40港元,全年股息每股0.50港元[12] - 公司已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18港元及实物分派[12] - 董事会建议2025年在已支付中期股息基础上,派发每股0.4港元末期股息,全年股息总额每股0.5港元[18]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向股东派特别现金股息每股0.18港元,总额约23.09亿港元(约2.97亿美元)[160] - 2025年4月8日,公司以实物分派或现金选项向股东宣派特别股息约2.15亿港元(约2800万美元)[160]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40港元(2023年:每股0.25港元)[163] - 2024年股息总额每股0.50港元(2023年:每股0.30港元),派付总额约64.15亿港元(8.25亿美元)[163] - 2023年股息派付总额约38.49亿港元(4.92亿美元)[163] - 董事预期日后派付的中期及末期股息总额不少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净利润)的50%[166] 公司业务变动情况 - 2024年8月,公司完成欧洲业务自史密斯菲尔德中剥离,实现直辖管理三个不同区域的平行业务[87] - 2024年7月,公司从Cargill Meat Solutions Corporation购入位于田纳西州的一所高端干香肠生产设施[88] - 2024年3月,公司完成收购西班牙预制肉类及其他肉制品生产商Argal 50.1%的股权,原股东持有余下49.9%股权[89] - 2023年2月,公司完成收购罗马尼亚肉制品生产商Goodies 100%的股权[91] - 2025年1月,史密斯菲尔德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完成首次公开发行26,086,958股普通股,占总流通股的7%,发行价每股20美元[159] - 2025年2月,承销商部分行使期权,额外购买2,506,936股集团持有的普通股[159] - 扣除费用后,集团自史密斯菲尔德独立上市获净现金约5.34亿美元[160]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回顾期内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日期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1] - 万隆84岁,2007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董事,2010年11月26日起任董事会主席,在肉类加工行业拥有逾50年经验[21] - 郭丽军54岁,2013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8月12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拥有逾20年工作经验[22] - 万宏伟51岁,2021年8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2024年8月29日起任双汇发展董事会主席[25] - 马相杰53岁,2018年3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集团拥有逾28年工作经验[27] - 郭丽军1994年7月自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取得财务会计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文凭,2004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结业证书[24] - 万宏伟2002年6月自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26] - 马相杰1996年7月自河南农业大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毕业,2005年3月自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2010年6月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取得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28] - 马相杰2003年6月取得漯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轻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2019年3月取得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高级经济师资格证书,2020年4月取得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轻工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28] - 万隆为万宏伟的父亲[21][26] - 焦树阁59岁,2006年4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3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9] - 焦树阁2010年11月26日至2018年8月14日担任董事会副主席,2012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31日担任双汇发展董事[29] - 焦树阁2015年7月起担任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担任宁波亚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0] - 黄明61岁,2014年7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96年4月起在多所高校任职[33] - 黄明2014年3月起在京东商城担任独立董事,2011年至2017年在多家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34] - 刘展天68岁,2014年7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担任春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36] - 刘展天2013年前担任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财务副总监,2005年至2010年为越秀房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36] - 焦树阁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后获中国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工程硕士学位[32] - 黄明获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35] - 刘展天取得麦觉理大学应用财务硕士学位[37] - 周暉62岁,2022年6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财务相关任职经历[38] - 周豪59岁,2014年2月起任总法律顾问及公司秘书,拥有逾30年法律经验[41] - 甄锦燕45岁,2021年8月任首席财务官兼公司副总裁,有逾20年财务经验[42] - 周晓明39岁
伊利、农夫山泉、统一们11年财报拆解:存量市场时代,增长该从哪里"抢"?
36氪· 2025-04-14 02:25
文章核心观点 2013 - 2024年中国主要食品饮料企业营收整体增长但有波动,企业通过围绕核心业务布局新增长曲线、打造大爆品、因品制宜建设渠道、用利润换营收、拓展海外市场等方法实现持续增长,同时遵循聚焦核心业务、打造大爆品、保持强渠道力、适时用利润换市场、寻找新市场等法则提升竞争力穿越经济周期 [7][9][24][67] 各部分总结 2024年部分食品饮料企业营收情况 - 统一企业中国2024年总营收303.32亿元,同比增长6.1%;农夫山泉总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康师傅总营收806.51亿元,同比增长0.3%;中国食品总营收414.92亿元,同比增长0.21%;海天味业总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 [1] - 看似微小增幅背后增量体量不小,如统一企业中国增加17.41亿元,康师傅增加2.33亿元,农夫山泉增加2.29亿元 [1] 2013 - 2024年14家食品饮料巨头营收趋势 - 统计样本为预包装食品饮料企业(不含白酒),多元化业务企业只统计预包装食品饮料业务营收,需满足已披露2013 - 2024年营收数据且至少连续两年年营收超200亿元,共14家企业 [11][12][13] - 14家企业增长曲线整体上升,但大多经历阶段性营收下滑和增速放缓,如2016年伊利营收增速放缓至0.75% [14] - 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观察2013 - 2023年增长情况,除娃哈哈和中国旺旺为负,其他12家为正,均值6.48%,能比肩全球顶级企业 [16][19] - 以6.48%为界分为持续领跑型(伊利、蒙牛等7家)和复苏型(康师傅、娃哈哈等7家),部分企业不同阶段增速有变化,如农夫山泉后发优势明显,康师傅等部分企业后期重回增长 [19][20][23] 企业保持持续增长的方法 围绕核心业务提前布局“新增长曲线” - 农夫山泉即饮茶类产品成新增长曲线,自2020年起水类产品营收下滑,即饮茶类上升,2024年分别贡献37.19%和39.04%营收,此前还布局功能、果汁饮料业务 [26][28][29] - 14家企业最少有两条业务线,如康师傅拓展饮品业务且在细分赛道布局,但达利食品业务多元化未带来增长 [30][35][37] - 成功打造新增长曲线需围绕核心业务,有“关联性抓手”,如伊利蒙牛围绕乳制品,农夫山泉围绕水和饮料 [37] 集中资源打造“大爆品” - 大爆品是企业营收增长关键,光明莫斯利安、蒙牛纯甄、伊利安慕希在常温酸奶品类打造爆品,安慕希增长迅猛,2020年伊利近三成营收来自安慕希 [39][40][44] - 打造爆品要关注品类变化,集中资源持续打造,如安慕希口味包装创新、重金营销 [44][45][47] 因“品”制宜建设渠道 - 娃哈哈宗馥莉通过线下渠道“再构造”和“重构”适配渠道使2024年营收增长,农夫山泉两次渠道改革使销售额增长,元气森林重视线下渠道 [48][52][53] - 软饮企业“重仓”线下渠道因产品属性,不同品类企业侧重渠道不同,如乳品和软饮强调渠道下沉,海天味业侧重餐饮渠道 [54][56] 用利润换营收 - 旺旺2021/2022财年营收创新高但利润下滑,主动营销和渠道投入换营收,农夫山泉也有类似手段,该策略常见于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58][60] - 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可能损害品牌溢价和陷入恶性循环,旺旺后期营收和利润同步增长 [62] 寻找新市场,走向国际化 - 万洲国际2013年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肉制品业务营收跃升,增强国际议价和品牌影响力;蒙牛收购东南亚艾雪和澳大利亚Lion - Dairy & Drinks,实现业务增长 [63][64][66] - 国内食品饮料企业海外扩张分出口商品、投资并购、本地化、海外建厂四步 [66] 持续增长背后的5条法则 - 针对核心业务运营投资,增强抗风险能力,围绕主营业务深耕细作实现稳健增长 [68][69][70] - 聚焦资源打造大爆品,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未来需精准创新和洞察市场 [71][72] - 持续保持强渠道力,根据产品特性建设渠道,未来注重精细化运营和全渠道融合 [73][74] - 适时用利润稳定市场份额,在“保份额”和“保利润”间找平衡,掌握竞争主动权 [75][76] -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国际化扩张或产品创新寻找新市场,战略定位清晰并整合资源 [77][78]
A股低开,超5000股下跌,恒生科技跌超5%,日韩股市大跳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9 01:47
市场表现 - 4月9日A股港股及亚太股市集体低开,上证指数跌2.22%至3075.75点,深证成指跌3.04%至9138.12点,创业板指跌3.12%至1782.94点 [1][2][3] - 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下跌,万得全A跌3.42%,中证2000指数跌幅最大达7.14% [3] - 港股恒生指数开盘跌3.81%,恒生科技指数跌超5%,医药股万洲国际跌近10%,药明生物跌超8% [5] - 美股隔夜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指跌0.84%至37645.59点,标普500跌1.57%至4982.77点,纳指跌2.15%至15267.91点 [12] 板块异动 - 反关税概念股逆势上涨,秋乐种业涨逾25%,康农种业、神农种业涨逾15%,荃银高科涨逾10% [4] - 中船防务因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增超10倍高开近9%,潼关黄金复牌涨超16% [5] 资金动向 - 中国铝业控股股东拟增持10亿至20亿元,盐湖股份实控人中国五矿计划增持不低于2.12亿股(占总股本4%) [14] - 4月7日至8日56家A股公司发布增持计划,近140家发布回购公告 [15] - 中央汇金、中国国新等"国家队"持续增持ETF,中国国新首批增持金额达800亿元 [17][19] - 社保基金近期主动增持国内股票并计划继续增持 [21] 政策与机构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放宽险资权益投资比例,央行表态必要时向汇金提供再贷款支持 [17] - 中央汇金明确将均衡增持各类ETF(包括中证500/1000/2000ETF),市场修复风格或更趋均衡 [22] - 机构认为大盘价值及高股息资产短期占优,关税风险大跌或提供布局机会 [23]
万洲国际(002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08:5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为259.41亿美元,下跌1.1%[2][3] - 经营利润为24.04亿美元,上升63.4%[2][4] - 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4.71亿美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1.47美分,分别上升142.7%[2][4] - 2024年公司收入下跌1.1%至259.41亿美元,经营利润大幅增加63.4%至24.04亿美元[17] - 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率为 -1.1%(2023年为 -6.8%),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1.9%(2023年为7.5%)[29]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率为9.3%(2023年为5.6%),净利润率为6.6%(2023年为3.2%)[29]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9(2023年为1.6),资金周转周期为41.2天(2023年为39.7天)[2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55亿美元,2023年为11.56亿美元;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53.58亿美元,2023年为55.69亿美元;可动用的承诺银行融资为27.33亿美元,2023年为27.63亿美元;理财及债务工具结余总额为4.87亿美元,2023年为5.46亿美元;流动比率为1.9倍,2023年为1.6倍[3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19亿美元,2023年为16.17亿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2亿美元,2023年为6.63亿美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84亿美元,2023年为11.75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23亿美元,2023年为净减少2.21亿美元[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33.10亿美元,2023年为32.28亿美元;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为33.30亿美元,2023年为32.52亿美元[39][41] - 2024年有息债务权益比率为29.1%,2023年为30.5%;净有息债务相对权益比率为11.0%,2023年为19.6%;有息债务相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为1.1倍,2023年为1.6倍;净有息债务相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为0.4倍,2023年为1.1倍[47] - 2024年公司财务成本减少13.0%至1.47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贷款余额平均利率为2.95%,2023年为3.21%[48] - 2024年资本开支为7.07亿美元,2023年为8.12亿美元;中国、北美、欧洲2024年资本开支分别为2.01亿、3.5亿、1.56亿美元,2023年分别为3.45亿、3.54亿、1.13亿美元[50] - 2024年集团薪酬开支总额为41.49亿美元,较2023年上升0.9%[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260万头生猪,较2023年下降4.1%;拥有2170万羽家禽,较2023年减少19.9%;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14.41亿美元,2023年为13.63亿美元;2024年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净额为收益1.48亿美元,2023年为收益2500万美元[5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59.41亿美元,2023年为262.36亿美元[82]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18.53亿美元,2023年为8.6亿美元[82]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12.56美分,2023年为4.9美分[8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6.13亿美元,2023年为118.65亿美元[8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82.28亿美元,2023年为73.14亿美元[8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43.91亿美元,2023年为46.58亿美元[8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3.61亿美元,2023年为105.75亿美元[88]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5.19亿美元,2023年为16.17亿美元[89]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12亿美元,2023年为 - 6.63亿美元[8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9.84亿美元,2023年为 - 11.75亿美元[89] - 2024年其他收入9800万美元,2023年为1.38亿美元[105]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4100万美元,2023年亏损800万美元[106] - 2024年财务成本1.47亿美元,2023年为1.69亿美元[107] - 2024年税项为5.57亿美元,2023年为1.97亿美元[109] - 2024年股息分派共5.74亿美元,2023年为4.9亿美元[11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利润为16.12亿美元,2023年为6.29亿美元[113] - 2024年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6.16亿美元,2023年为6.55亿美元[114] - 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为14.41亿美元,2023年为13.63亿美元[116] - 2024年存货总计28.05亿美元,较2023年的29.19亿美元有所下降[11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计8.88亿美元,较2023年的8.73亿美元略有上升[11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12.12亿美元,较2023年的12.40亿美元有所下降[123] - 2024年应计开支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4.43亿美元,较2023年的26.09亿美元有所下降[124] - 2024年银行透支以外的贷款总额为33.05亿美元,较2023年的32.28亿美元有所上升[126] - 公司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40港元,2024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50港元,2023年为每股0.30港元[135] 各地区业务占比情况 - 中国业务占集团收入及经营利润的32.5%及39.2%,北美业务占53.0%及49.4%,欧洲业务占14.5%及11.4%[6] 各地区市场行业数据变化 - 2024年中国生猪总出栏量为7.03亿头,下跌3.3%,猪肉总产量为5710万公吨,减少1.5%,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2.36美元,上升10.6%,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总量为228万公吨,下跌15.7%[9] - 2024年美国整体动物蛋白产量略增0.7%,其中猪肉上升1.8%,猪肉及副产品出口量同比上升4.0%,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2美元,上升4.5%,平均猪肉价值为每公斤2.11美元,上升6.5%[10] - 2024年欧盟猪肉总产量上升0.8%,平均白条价格下跌7.9%至每公斤2.28美元,总出口量轻微下跌0.3%,付运至中国的数量减少3.9%[12] 各业务线收入及经营利润关键指标变化 - 肉制品收入为136.55亿美元,上升1.0%,猪肉收入为103.43亿美元,下跌4.3%,其他收入为19.43亿美元,上升2.1%[16] - 肉制品经营利润为22.34亿美元,上升9.0%,猪肉经营利润为3.56亿美元,扭亏为盈,其他经营亏损为1.86亿美元,亏损扩大[16] - 2024年肉制品收入增加1.0%至136.55亿美元,经营利润为22.34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9.0%[20] - 2024年猪肉收入按年减少4.3%至103.43亿美元,经营利润为3.56亿美元(2023年经营亏损4.80亿美元)[23][25] - 2024年其他业务产生的收入为19.43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2.1%,经营亏损增加[26] - 2024年肉制品收入136.55亿美元,2023年为135.23亿美元;2024年猪肉收入103.43亿美元,2023年为108.10亿美元;2024年其他收入19.43亿美元,2023年为19.03亿美元[98] 各业务线销量及产能关键指标变化 - 肉制品销量为3100千公吨,猪肉销量为3765千公吨,分别下跌3.0%及4.9%[2] - 2024年肉制品销量下跌3.0%至310.0万公吨,生猪屠宰总量为4,535.3万头,较2023年下跌7.8%,猪肉外部销量为376.5万公吨,较2023年减少4.9%[19][22][23] - 2024年末,中国、北美及欧洲肉制品年产能分别约为208万公吨、160万公吨及37万公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7.6%、87.0%及117.1%[27] - 2024年中国、北美及欧洲生猪屠宰年产能分别约为2,521万头、3,068万头及490万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0.8%、94.4%及115.3%[27] 公司评级情况 - 惠誉、标普、穆迪分别授予公司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及优先无抵押评级BBB +级、长期企业信用评级BBB级、发行人评级Baa2级,均展望稳定;惠誉、标普、穆迪分别授予附属公司史密斯菲尔德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BBB级、企业信用评级BBB -级、企业家族评级Ba1级,均展望稳定[37] 公司上市及股息分派情况 - 2025年1月,史密斯菲尔德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完成首次公开招股26,086,958股普通股,占总流通股的7%,发行价每股20美元;2月,承销商额外购买2,506,936股公司持有的普通股[44] - 公司自史密斯菲尔德独立上市获净现金所得约5.34亿美元;预计2025年3月28日或前后派特别现金股息约2.97亿美元,4月8日或前后以实物分派特别股息约2800万美元[46] - 2024年末期股息预期于2025年5月29日或前后派付[135]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2025年1月28日,Charles Shane Smith先生辞任执行董事以及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75] - 自2025年3月25日起,周晖女士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代替刘展天先生),刘展天先生获委任为公司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代替周晖女士)[77] 公司业务运营及重组情况 - 2024年12月,公司与Murphy Family成立Murphy Farms,每年为美国猪肉业务生产约320万头生猪,Murphy Farms接管公司之前拥有的15万头母猪及其生产的商品猪[56] - 2024年美国生猪养殖改革进一步产生退出成本2700万美元,2023年为1.76亿美元;12月出售空置农场及闲置土地获净现金所得8400万美元,税前处置收益净额为2900万美元[57] - 2024年8月,集团完成欧洲业务自史密斯菲尔德中剥离[58] - 2024年7月,集团购入位于田纳西州的一所高端干香肠生产设施[59] - 2024年3月,集团完成收购西班牙预制品生产商Argal 50.1%的股权[61] - 2024年公司继续产生美国西部业务退出及重组成本2600万美元,2023年为5400万美元;2023年出售加工设施确认税前处置收益8600万美元[62] 公司诉讼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1年及2022年支付合共约1.94亿美元,结清反托拉斯诉讼中直接买方、商业及机构间接买方以及消费者间接买方的所有集体索赔[70] - 目前仍有22宗针对公司的个别反托拉斯诉讼案件在审理中[70] 公司可持续发展评级情况 - 2024年,公司持续获选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的成分股并获得A+评级,在ESG评级方面获MSCI评为BBB级[73]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 公司大宗商品投入及产出占比较大,价格波动影响业绩,通过库存管理、进口、价格转移、对冲等方式降低影响[66] - 公司实时监控外汇风险,有需要时对冲重大风险,通过优化债务组合及对冲管理利率风险[67] 公司各地区业务收入及利润情况 - 2024年中国地区肉制品总收入34.10亿美元,收入34.09亿美元,可呈报分部利润9.24亿美元[103] - 2024年北美地区肉制品总收入83.19亿美元,收入83.17亿美元,可呈报分部利润11.74亿美元[103] - 2024年欧洲地区肉制品总收入19.76亿美元,收入19.29亿美元,可呈报分部利润1.36亿美元[103] - 2024年公司总分部收入309.32亿美元,收入259.41亿美元,可呈报分部利润24.04亿美元[103] - 2024年公司净未分配开支6000万美元,生物公允价值调整2.02亿美元,财务成本1.47亿美元[103] - 2024年公司分占联营企业利润600万美元,分占合营企业利润500万美元,除税前利润24.10亿美元[103] - 2023年公司各地区总收入312.25亿美元,扣除分部间收入后为262.36亿美元,可呈报分部利润(亏损)为14.71亿美元,除税前利润为10.57亿美元[104] 公司财务报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