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涌Waves

搜索文档
明天,我们良渚见
暗涌Waves· 2025-06-10 04:57
活动信息 - 活动名称为WAVES2025,将于2025年6月11-12日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1][2][5][12] - 活动包含投资人会场直播和创业者会场直播 [20] - 活动主题涉及"钱的流向,人的沉浮" [30] 参会嘉宾 -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将出席活动 [3] - 36氪CEO将担任主持 [4] - 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将参会 [7] - Monolith创始合伙人胡博子和XVC合伙人将出席 [9] - 暗涌Waves主编将担任主持 [11] - 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将参会 [13] - 云启资本合伙人、明势创投合伙人将出席 [15] - 高榕创投合伙人将参会 [16] - 暗涌Waves主笔将担任主持 [17] 活动特色 - 活动将进行Let's WAVES直播 [29] - 活动内容与新书相关 [22]
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新融资,他说模型即产品不是真正的产品
暗涌Waves· 2025-06-10 04:57
融资与行业认知 - 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靖亚资本跟投 [1] - 创始人认为行业普遍将AI生成3D视为"模型即产品"的路径是错误的 3D领域目前是PGC生态而非UGC生态 [6][8] - 3D创作者需要的是AI原生工作台而非单纯生成模型 类似程序员使用Cursor而非VS Code [9][10] 产品战略与进化路径 - 发布Tripo Studio一站式3D工作台 提供完整AI工作流 可将模型从80分优化到95分 [10] - 产品进化路径:模型即产品→一站式AI 3D工作台→3D美图秀秀→3D版抖音 [14][16] - 当前重点服务专业消费者(Pro-C) 而非直接面向UGC用户 [12][13] - "3D美图秀秀"将降低创作门槛 让无基础用户零门槛创作可消费内容 [14][15] 行业应用与案例 - 为《燕云十六声》开发"万物太极"玩法 将生成时间从几十秒压缩到几秒 [20] - 3D打印市场潜力巨大 生成技术将潜在用户从几千万扩展到几十亿 [21][22] - 柔性化生产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首饰/鞋服/家居/玩具等多个领域 [22][23] - 可实现小单快返和按需生产(POD)模式 帮助电商平台更好表达用户需求 [23] 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 面对腾讯/字节等大厂竞争 但已在产品/工程/商业化方面领先 [18] - 大厂采取"先看见再相信"策略 而创业公司是"先相信再看见" [18][27] - 与大厂存在合作关系 而非单纯竞争关系 [19] 用户教育与市场前景 - 00后/05后对3D接受度高 无需额外教育 [24] - 3D内容将先于专用硬件普及 类比网络小说早期发展历程 [26][27] - 预计3-5年内将出现"3D版抖音" 比原先预期的5-10年更乐观 [17] 团队与文化 - 公司办公地点始终围绕清华 吸纳大量清华毕业生 [3] - 创始人保持对3D作为下一种内容形态的坚定信仰 [3][29] - 吸引人才的核心在于共同愿景而非物质条件 [28][29]
独家|最早接住 DeepSeek 流量的硅基流动,新获阿里领投数亿元融资
暗涌Waves· 2025-06-09 05:42
融资与战略合作 - 硅基流动完成由阿里云领投的数亿元人民币融资,老股东创新工场等机构超额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阿里云在AI硬件基础设施领域计划投资3800亿元,创中国民营企业该领域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1] - 融资将用于人才招募、产品研发及国内外市场拓展,未来将与阿里巴巴通义千问生态协作,并在算力、市场扩展方面合作 [1] 核心业务与技术押注 - 公司是唯一支持DeepSeek的第三方MaaS平台,访问量一度超越To C应用 [3][4] - 早期押注重编程能力的开源模型DeepSeek,并实现其与国产芯片(华为昇腾)的高效部署 [4][5] - 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中性价比高,公司是唯一用国产芯片提供大规模DeepSeek API服务的供应商 [5] 市场表现与商业化 - 总用户数超600万,企业用户数千家,日均Token生成量上千亿 [8] - MaaS商业模式需解决技术、运营、供应链等难题,公司正探索海外市场以提升付费能力 [9][10] - 公司优势包括算力中立、模型中立、场景中立,创始人认为商业闭环需平衡技术追求与商业化 [11]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 - 创始人袁进辉曾发明全球最快主题模型训练算法LightLDA,并创立开源框架OneFlow和光年之外 [11] - 当前创业聚焦AI推理服务与国产芯片适配,团队从实验室形态转向成熟商业组织 [11] - 爆发式增长归因于正确选择(开源大模型、国产芯片)与团队执行力,认为可持续复制 [11]
对话杭州资本孙刚锋:耐心资本的关键是态度而非时间
暗涌Waves· 2025-06-03 02:03
杭州创投生态崛起 - 2025年以来杭州涌现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等"六小龙"企业,代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路线,使杭州成为全国创投焦点[1] - 杭州模式的成功源于城市禀赋、人才储备、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的协同作用,非单纯政策驱动或政府豪赌[3] - 国资角色从资本供给者转型为创新创业生态构建者,通过苗圃式培育增加投资机会[8] 国资投资机制与策略 - 杭州资本采用"面式"早期投资策略,旗下项目后轮融资成功率超50%,重点布局智能物联、生物医药等五大硬科技产业[13][15] - 投资决策采用德国式团队平衡机制,避免关键人物主导,通过制度优势分散风险[18][19] - 资本运作两端延伸:早期设立杭创营培育生态,后期通过并购等工具赋能控股企业[11] 地方国资定位与边界 - 明确投资第一性原则,不以招商为直接目的,但对带动就业/GDP的项目可接受6-8%的较低收益率[21][22] - 国资擅长确定性强的长周期领域(如高铁),与民营资本灵活特性(如赛车)形成互补[28] - 强调耐心资本是态度而非无限期持有,需适时退出实现资金循环[29][30] 杭州独特优势 - 十年创新资源储备积累关键优势,包括西湖大学、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产学研体系[13] - 民营经济土壤培育市场化活力,政府监管分寸感强,自由裁量空间体现行政能力[23][24] - 国资通过引导基金母基金与GP合作发现项目,不谋求控制权,强化生态协同[6][25]
凯辉完成创新基金三期10亿美元终关,all in AI应用
暗涌Waves· 2025-05-28 06:56
基金概况 - 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完成最终关账,管理规模达10亿美元,成为欧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AI专项基金 [1] - 基金目标规模为10亿欧元,2022年7月首关募资超6亿欧元 [1] - 基金专注于AI在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覆盖数字医疗、金融科技、消费、出行与能源四大产业 [1] 投资策略与方向 - 投资阶段聚焦早期至成长期项目,单笔投资金额500万至8000万美元 [2] - 投资逻辑强调AI技术的场景落地能力,关注系统性解决方案而非单纯技术工具 [5] - 暂未参与通用大模型或底层基础设施投资,坚持"重落地、重生态"策略 [5] - 关注AI Agent类产品的目标用户和使用场景,优先支持具备确定性价值的创业团队 [5] 全球化布局 - 新增南美LP包括淡水河谷和COPEC,此前LP涵盖赛诺菲、道达尔等产业巨头 [1] - 投资区域覆盖中国、东南亚、欧洲与北美,在三大洲设有本地办公室 [6] - 优势包括本土化团队、产业LP资源、出海企业全球客户对接能力 [6] 产业协同案例 - 制药巨头赛诺菲与凯辉被投企业Owkin、AQEMIA等合作推进AI药物研发 [2] - 曾通过创新基金一期投中拼多多,其底层算法与商业逻辑联动被视为典型案例 [3] - 消费共创基金联合欧莱雅、开云集团等,在2023年消费遇冷期表现突出 [2] 行业趋势判断 - AI被视为新产业时代基础设施,将重塑行业底层逻辑 [1] - AI应用投资价值源于供给端(模型能力增强、算力成本下降)与需求端(B/C端成熟)的双向驱动 [5] - 国内AI企业出海面临合规、人才本地化、生态资源对接三大挑战 [7] 长期发展理念 - 将AI视为长期命题,关注真实可落地场景中的系统能力构建 [8] - 强调全球产业LP不仅寻求回报,更需跨市场认知和结构性机会捕捉能力 [7] - 定位为跨文化、跨市场、跨周期的长期连接器 [7]
中国供应链何处去?|暗涌看世界
暗涌Waves· 2025-05-25 06:03
供应链迁移与全球化挑战 - 美国海关启用"原产地核查系统",严查经越南、墨西哥等国的转口避税行为,要求进口商提供三级供应链溯源文件 [1] - 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加速出海进程,即使在中美会晤后90天缓冲期内,生产多元化和本地化仍是未来战略关键 [1] - 供应链迁移是地缘政治导致的被迫状态,美国关税政策加快进程,企业面临下游品牌厂商的订单胁迫 [6] - 中国供应链面临近岸制造和友岸制造的竞争,东南亚、印度正在形成平行供应链,局部取代中国供应链 [8] - 富士康2024年在印度产能接近20%,2025年将继续增长 [10] - 苹果手机大规模向印度迁移,耳机向越南集中,特朗普对印度制造手机进入美国施加高关税 [13] 供应链竞争力与创新 - 供应链竞争力是国家制造能力的总和,需关注"控制力"与"连接力"的结合 [25][26]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改变上游供应链格局,如空气悬架技术突破由浙江孔辉科技、河南中创智领实现 [24] - 安全气囊技术突破依赖主机厂、控制器和芯片三方的知识流动与合作 [29] - 供应链视角强调系统性思维,通过上下游合作实现1+1>2的组合效率 [30] - 国内供应链处于逐底竞争阶段,出海可帮助企业寻找新利润空间 [33][34] 企业出海与并购策略 - 中资企业在海外转移中仍承接大部分产能,如宁波申洲服饰在东南亚布局 [17] - 耐克等品牌标签从"Made-in-China"变为"Made-in-Vietnam",但产品仍由中资企业制造 [18] - 国际品牌较少导致链主保护不足,如海尔在越南难以保护上游中企,而三星、LG在越南投资巨大 [36] - 并购是全球化高效方式,如上工申贝收购德国DA品牌,海信收购古洛尼并成功整合 [39][40] - 海信通过"瘦身计划"和增员强化,最终融入斯洛文尼亚市场 [41][42] 供应链未来趋势 - 供应链迁移导致全球效率牺牲,美国追求广义"供应链安全" [21] - 企业需适应不同国家供应链网络,避免用中国速度横扫世界 [32] - 出海是5-10年长周期战略,国内二流企业可能通过出海获得新机会 [44] - 跨国化进程中需形成新能力,适应本地化挑战 [44]
独家|Airwallex融资3亿美元:AI颠覆银行业
暗涌Waves· 2025-05-21 09:03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 其中1 5亿美元为二次股份转让 投后估值62亿美元 [1] - 上一轮2022年融资1亿美元 估值56亿美元 本次估值略有上涨 [1] - 公司称62亿美元估值不含水分 预计未来5年平均增速不低于50% [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3月年化收入超7 2亿美元 同比增长90% [2] - 全球年化交易支付额破1300亿美元 较2022年500亿美元增长160% [2] - 业务覆盖60+国家/地区 服务15万家企业 95%交易在几小时或当天完成 68%实时处理 [2] 业务模式演变 - 从服务"中国企业出海"转向"全球本土企业出海" 大中华区营收占比从80%降至不足50% [5] - 美洲和EMEA地区毛利润复合增长率超250% [5] - 产品从资金移动网络拓展至发卡等上下游业务 与Visa合作的云汇卡贡献近30%营收 [6] 技术架构与竞争优势 - 被称为"金融领域AWS" 将跨境金融能力模块化为收单 账户 外汇 发卡等标准化服务 [7] - 支持160+支付方式 解决亚太企业支付瓶颈 相比欧美企业更理解本地需求 [7][8] - 案例显示其锁汇和Scheduled Conversion功能帮助客户应对关税危机 [8] AI战略布局 - 利用AI优化开户流程 使误中率降低50% 开户数量提升20% [10] - 构建AI代理金融体系 开发可替代CFO职能的应付账款AI代理 [12] - AI应用聚焦三大维度 技术适配性 效能颠覆性 用户体验 [12] 全球化布局 - 拥有澳大利亚 新加坡 香港等14个市场的支付牌照 为全球牌照最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 [3][6] - 目标成为企业全球化的"金融操作系统" 对标150万亿美元跨境支付市场 [8]
独家|光帆科技三个月融资1.3亿,宁德时代联创、韶音、歌尔入局
暗涌Waves· 2025-05-20 07:01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光帆科技在三个月内完成两轮累计1.3亿元人民币融资 投后估值超5亿元 [1] - 投资方包括柏睿资本 韶音 歌尔旗下同歌创投 兆易创新朱一明旗下清辉投资及零以创投等产业资本 以及鼎晖投资 阿尔法公社 清华系英诺天使及水木清华校友基金等财务基金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AI时代下人机交互将从GUI过渡到AI多模态交互 公司致力于构建面向下一代人机交互的AI可穿戴硬件及通用AI Agent [1] - 核心判断是未来五年内可穿戴AI硬件将从"专用功能"转向"通用智能" 现有软件体系无法支持多模态交互和动态资源调度 [1] - 全球AI硬件市场处于探索期 传统硬件缺乏AI功能 现有AI硬件普遍存在软件体验差 功能少且低频的问题 [2] 产业资源与团队背景 - 投资方韶音在骨传导及开放式耳机市场占50%以上份额 歌尔是可穿戴ODM龙头 兆易创新是存储/存算一体芯片龙头 能为公司提供硬件支持和入口 [2] - 柏睿资本由宁德时代联创李平创办 可提供关键器件 产业资源 上下游生态及资本市场支持 [2] - 创始人董红光是小米89号员工 曾主导MIUI 快应用生态 小米自研手机及汽车OS等业务 具备从0到1自研通用OS的完整操盘经验 [2] - 创始团队来自小米 华为 字节 阿里 腾讯等企业 具有深厚的人工智能软硬件及应用开发能力 [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有13位前大厂高管创业 其中11位选择AI硬件或AIGC方向 创始人背景从BAT扩展到小米 理想及AI六小龙等新一代大厂 [3] - AI硬件创业分为三类:昂贵的具身智能公司 收购成熟硬件团队的大厂 以及依赖敏捷创新的初创公司 [3] - 公司凭借融资速度 资源厚度和团队背景已成为"明星项目" 但需关注产品落地速度和生态号召力 [3]
把VITURE卖到北美第一后,姜公略说AI眼镜应该瞄准游戏玩家
暗涌Waves· 2025-05-20 07:0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专注于游戏玩家群体,认为沉浸感是手机能力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将AI眼镜定位为补充手机短板的产品 [1][4] - 产品通过颈环配件整合零碎设备,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移动场景下的主机游戏体验 [1][7] - 2024年5月推出的VITURE Pro在北美市场占据AR眼镜超50%份额,成为首个入驻百思买的AR品牌 [1] - 2024年底公司决定进军中国市场,认为中美市场在用户画像和场景需求上存在差异 [15] 技术创新与功能突破 - 产品采用3D化显示功能,通过手机NPU实现2D内容实时转3D,推理时间压缩至20毫秒 [8][11] - 颈环设计解决了移动场景下计算主机的hands free需求,成为销量最高的配件组合 [7] - 视觉大模型技术推动2D转3D能力,通过深度图生成实现内容升维 [11] - 发热芯片模块被设计在镜腿外侧,优化佩戴舒适度 [2] 行业洞察与竞争逻辑 - 行业关键指标在于能否替代手机使用时长,若能减少20%手机使用时间即标志突破性进展 [12] - 智能眼镜需在"全天候佩戴"与"场景式佩戴"间抉择,后者更易实现用户接受度 [13] - 公司认为新技术应聚焦用户真实痛点而非技术本身,游戏玩家群体具备明确定义和高体验要求 [4][6] - 行业历史规律显示交互设备更迭本质是切割前代设备使用时间 [12] 设计理念与用户体验 - 创始人强调美学与用户体验的极致结合,产品设计注重细节如发热模块位置优化 [2] - 3D功能获用户积极反馈,例如帮助用户以沉浸方式回顾亲人影像资料 [9] - 公司目标是通过软硬结合打造体验世界的新方式,解决AR行业3D内容匮乏问题 [10] 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 产品获《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发明及工业设计四大满贯奖 [7] - 北美市场成功归因于专注用户体验创新而非技术推销 [14]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在产品心智和形态创新上具备后发优势 [15]
一家FA决定做孵化丨入局
暗涌Waves· 2025-05-19 12:52
光源资本孵化基金概况 - 光源创新前沿孵化基金(L2F)首期募资超预期完成 规模不低于5000万美元 采用双币种形式投资AI及前沿科技领域种子轮和天使轮企业 计划年均投资10个项目 单笔金额30-200万美元[3] - 基金LP构成包括成功互联网/科技企业家 AI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全球化视野企业家家族 并设立顾问委员会为被投企业提供指导[5] - 基金名称L2F寓意双重含义:AI领域Founders' Fund及Leap to Future 体现对生产力革新和人类福祉提升的愿景[5] AI行业投资逻辑 - 当前AI发展阶段类比2009-2014年移动互联网早期 非共识中蕴含大量机会 孵化被视为匹配行业周期的"最佳工具"[7] - AI与移动互联网本质差异在于:AI是生产力本身而非连接工具 具备全产业化和全球化属性 中国AI公司天生具备全球化特质[8] - 市场流动性改善早期是布局孵化最佳时机 中国AI资产正经历重定价过程 未来将有更多资金涌入[9] 孵化项目案例 - 首笔投资落地AI探矿企业凌云智矿 光源全程参与团队组建(地质 AI 资本等跨学科组合) 并提供矿山资源对接及技术验证支持[4] - 深度孵化AI视频生成企业爱诗科技 从方向选择(否决游戏素材生成等路径)到连续投资种子轮至A轮 其产品Pixverse登顶美国Appstore视频类榜首 全球月活1600万[10][11] - 银河通用案例展示光源在people mission fit阶段介入能力 团队组建期即锁定具身智能大模型方向[26][28] 孵化方法论 - 构建"孵化器+L2F基金"双轮驱动模式:孵化器侧重人才挖掘与智力支持 基金专注超早期投资 形成战略协同[24] - 企业0-1阶段拆解为三环节:leads→people mission fit(年筛选1000项目→10个入围) →product market fit→规模化阶段[26][27] - 三大孵化方向:创业孵化(连续创业者/大厂高潜) 科创孵化(产业思维科学家) 产业孵化(产业方AI/全球化转型)[25] 核心竞争优势 - 认知稀缺性:基于移动互联网到AI的周期穿越经验 形成对技术商业化路径的预判能力[11][28] - 资源稀缺性:积累100+上市公司产业资源 可促成创业公司与产业龙头一号位直接对话 案例包括万亿级企业战略合作落地[15][17] - 能力稀缺性:投行团队构建"超级引擎"系统 实现生态链接与资源整合 典型如三一集团案例中资本赋能与产业导入双轮驱动[18][19] 战略定位 - 孵化业务是影响公司未来战略纵深的关键布局 目标打造行业最精品超早期基金 虽规模仅5000万美元但依托投行团队超级动力系统实现高效运作[30] - 历史案例验证早期判断能力:2015年识别B站Z世代文化价值 快手A轮时即预见"10亿用户千亿视频"终局[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