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eauty未来迹

搜索文档
定档!2025CAME全新会议手册重磅首发!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8 14:01
行业会议概况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9月25-27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以"科技 品牌 共进"为核心主题 坚持高品质 高规格 高精尖标准[2] - 会议汇聚国内外监管机构代表 院士学者及产业领袖 深度解析全球政策趋势 技术突破与品牌进化路径[2] - 主办单位为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 联合主办方包括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6] 技术前沿与创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等专家将分享合成生物学 神经美容等前沿科技如何赋能产品创新[2] - 会议设置技术创新与前沿趋势交流专题[2] 品牌建设与市场发展 - "2025中国香妆品牌价值大会"将重磅发布多个团体标准[2] - 欧诗漫 珀莱雅等头部企业通过专场活动展现国货品牌突破周期的新逻辑[2]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 - 大会联合欧莱雅 欧盟化妆品协会等机构 提供ESG实践与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方法论[2] - 会议设置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化布局专题[2] 行业生态建设 - 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专题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长期建设[2] - 会议设置展览区[7] 产品创新动态 - 潘婷推出第4代胜肽泡弹洗护产品 宣称根源重塑发芯蛋白 3天持久弹韧亮[12] - 雅诗兰黛肌肤逆龄中心落地 涉及长寿科学概念[12] - 行业存在千元面霜与光子嫩肤的功效对比讨论[12]
深度|中外品牌开卷“院线级”护肤,真相是什么?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8 14:01
行业趋势分析 - 护肤品行业正经历从基础护理向精准修护的升级 日用护肤品通过技术突破直接对标专业医美项目的效果 满足消费者对高效能和安全便捷的双重需求[1][16][24] - 中国轻医美市场在2018-2023年间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上 预计2025年将突破2500亿人民币 未来继续保持15%-20%的年均增速[20] - 双美融合成为行业显著趋势 医美企业与美妆企业加速融合 医美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研发和专业背书 能够为化妆品研发提供支持[22][23][24] 技术路径突破 - 成分同源复刻路径将医美市场验证的核心功效成分移植到日常护肤品中 例如PDRN再生医美经典原料 通过精密调控分子量实现无需破皮注射的类医美功效[4][5][7] - 透皮技术攻关路径通过超分子微球化科技提升皮肤吸收效率 例如将大分子成分压缩成微球 使细胞吸收 宣称6小时内可大幅提升透皮率[9] - 功效实证路径通过人体功效测试和临床功效测试验证产品性能 例如SGS实测报告显示连续使用14天的产品效果与单次热玛吉5代无显著差异[11][13] 产品创新案例 - 优时颜微笑眼霜4.0采用PDRN-850K黄金分子量技术 平均分子量≤850KDa 结合胶原弹技术与促渗剂 实现涂抹式再生抗老[5][9][14] - 雅诗兰黛微雕眼霜运用三重微雕科技 分别模拟肉毒抗皱 热玛吉提拉和玻尿酸填充效果 实测数据显示动态纹减少35% 眼皮弹韧增加13%[7][8][11] - HBN双A醇晚霜3.0通过三维细胞生态网技术 宣称与热玛吉5代4项指标无差异 促胶原I型效率达A醇3.5倍[11][13][14] 市场生态演变 - 院线级内涵从渠道属性转变为功效承诺 不再局限于购买或使用场景 而是指向一种性能标准 宣称家用产品通过持续使用能够对标专业医美项目效果[16] - 品牌通过设立联合临床研究中心和医学美容中心布局械字号品类 覆盖术前 术中 术后全场景 例如雅诗兰黛与嘉会医疗合作 优时颜推出UNISKIN MED银标妆械联合系列[28] - 消费者开始主动追问科学依据和实证数据 市场走向成熟 品牌面临功效验证体系不统一和生态联合的挑战 需要与医美形成互补共生关系[26][28][29]
Off&Relax全面焕新,以「整全愈养」重新定义高端洗护价值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7 10:14
洗护发赛道增长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洗护发品类线上增速达20.67% 领跑美妆大盘 [3] - 消费需求从基础清洁升级至功效靶向、场景细分和情感体验三重维度 [3] - 头皮护肤与发质护理并重成为核心趋势 [3] Off&Relax品牌战略升级 - 品牌定位从"亚洲头皮健康养护专家"升级为"亚洲头皮整全愈养专家" [10][12] - 提出"水之四力"哲学(蕴/净/衡/韧) 对应毛囊滋养、皮脂洁净、屏障平衡及发丝修护四大靶点 [8][10] - 构建"整全愈生体系" 整合科学愈养与香氛疗愈双维度 [10][14] 核心技术体系 - 四维头部愈养体系:通过毛母质细胞线粒体活性、毛囊干细胞17型胶原蛋白表达、毛乳头细胞自噬活性实现防脱 [17][35] - 三大选择性技术:选择性清洗净(精准清除有害皮脂)、选择性抑菌(调节头皮微生态)、选择性修护(发键重建) [20][21][23] - 17型胶原蛋白技术历经三阶段迭代 最新3.0阶段采用3.3%重组17型胶原蛋白溶液 [36] 产品功效实证 - 防脱密发精华液临床试验证实可改善头皮出油、红斑、瘙痒及毛囊炎症 [37] - SGS千人测试显示:使用焕发安瓶14天平均增加8158根头发 28天头皮屏障修护提升15.83% [37] - 防脱密发精华使用28天后发缝减少35.52% 头皮出油减少29.76% 保湿增加51.06% [37] 香氛疗愈体系 - 以水之四力为灵感源 开发草本/木本/果香/花香四类香型对应情绪疗愈 [24] - 通过脑电波设备实时监测香氛对情绪状态的调节效果 [26][27] - 将沐浴过程升华为"感官愈养之旅" 实现功能与情感双维度体验 [10][31] 科研实力与行业地位 - 研发团队超50人 拥有10余位科学顾问及50多项专利 [43] - 与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毛发专病医联体战略合作 发布《亚洲人头皮健康白皮书》 [44] - 共享珀莱雅全球科研体系在微生态、胶原等领域的尖端资源 [47] - 成为国家第一批防脱新规下证产品 [36]
新华网×魔镜洞察:美容仪打响技术战,肤感痛点待破局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6 11:29
行业监管与格局重塑 - 2022年射频美容仪被纳入Ⅲ类医疗器械管理 成为行业分水岭 截至2025年7月国内仅4家企业获批该资质 其中3家跻身主流电商销量前十[4][11] - 政策推动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未获批品牌通过直播+补贴+降价以价换量 头部品牌聚焦价格带分层与功效差异化竞争[4][8] - 三类证加速行业分化 未取得资质的中小品牌被清退 头部效应加剧 获批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抢占射频美容仪主流市场份额[11] 市场规模与渠道表现 - 2024年主流电商平台近一年销售额98.58亿元 销量1912.3万 整体增长动力减弱[6] - 政策缓冲期呈现量增额稳特点 部分未获批品牌通过组合策略刺激消费 带动电商平台销量提升[8] - 射频与微电流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射频类销售额达3929万元同比增长202% 微电流类销售额达1.25亿元同比增长737%[12][14] 技术趋势与消费偏好 - 射频技术形成高关注+高转化双优格局 相关话题声量达8.55万同比增长超15% 微电流凭借即时效果+低门槛展现增长潜力[12][13] - 21-35岁群体TGI近850 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 反映颜值焦虑前置化趋势 年轻群体将美容仪作为轻医美平替[24][26] - 入门级价格带(0-2000元)商品数量占比居首位 0-4000元价格带销售额均突破30亿 契合大众消费力与日常护理需求[15][18] 区域市场特征 - 广东(含珠三角)是美容仪高消费核心区 成熟美妆供应链降低成本 前沿消费理念与高电商渗透率叠加[27] - 四川、山东凭借人口基数与省会消费升级势能 浙江、福建依托经济水平与精致护肤意识 推动需求向非一线市场纵深拓展[29] 行业痛点与发展挑战 - 肤感体验不佳成为突出痛点 部分产品操作时产生刺痛感 引发消费者对安全性及肤质适配性的顾虑[30] - 头部品牌仍面临较多投诉 产品质量把控疏漏影响自身口碑并削弱消费者对品类信任[32] - 行业TOP品牌以价格带分层+功效差异化占据40.2%份额 剩余近60%市场空白待挖掘[31]
从花知晓到圣诺医药,中国美妆资本在押注什么未来?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6 11:29
核心观点 - 中国头部美妆企业正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聚焦前沿技术、内容化品牌和全球资源整合 [4][24][25] - 产业投资呈现大额资金集中化、技术原料驱动和并购合作增多三大特征 [6][7][10] - 中外产业资本逻辑存在差异:国际巨头偏好成熟品牌收购 中国企业更注重战略协同与科技下注 [23][27][28] 投资规模与集中度 - 2025年1-9月国内美妆企业完成13笔投资/收购 披露金额超55亿元人民币 占行业资本流动近60% [4] - 融资额Top3项目合计近52亿元 包括养生堂投资锦波生物34亿元、巨子生物收购丝域实业16.5亿元、华熙生物投资圣诺医药1.38亿港元 [6] 技术领域投资动向 - 华熙生物斥资1.38亿港元认购圣诺医药9.44%股权 看重其小核酸药物研发及PNP平台的非肝脏组织靶向递送技术 [3][7] - 多家企业加码技术端:欧莱雅与纳爱斯投资未名拾光、拉芳家化投肽源生物、丸美追投圣至润合 [10] - 资本密集投向再生医学、RNA、ECM和合成生物领域 技术成为行业新主战场 [7][10][24] 品牌生态与全球化布局 - 珀莱雅投资花知晓 看重其年轻消费群体影响力、产品力及海外过亿营收规模 支持全球化战略 [10][13] - 橘宜集团收购百植萃补齐功效护肤短板 USHOPAL收购法国PAYOT拓展高端功效护肤市场 [10] - 品牌投资门槛提升:关注核心技术、赛道趋势及团队品牌化思维 [10][24] 国际巨头对比分析 - 欧莱雅前9个月完成8笔投资 包括收购Medik8、Color Wow 投资Jacquemus、Amouage及AI广告公司Rembrand [14][16] - 联合利华完成7笔投资 收购Minimalist、Wild、Dr Squatch 投资Ra's Luxury Skincare等品牌 [19] - 国际巨头逻辑为补能力短板、抢占用户入口和搭建可放大生态 [22] 中外资本逻辑差异 - 国际巨头偏好收购成熟品牌 金额大且直接纳入全球扩张版图 [23] - 中国资本强调战略协同与赛道下注 通过技术、渠道、内容嫁接实现增效 [23][28] - 中国企业更倾向投资前沿科技 承担更高不确定性以撬动未来可能性 [24][28] 产业格局影响 - 资本注入抬高行业门槛 淘汰缺乏差异化的中小玩家 为研发型/内容型品牌提供跳板 [24] - 推动产业从数字红利驱动转向资本+科技+内容+全球整合的多维融合模式 [24][25] - 未来将形成科技赋能医美、内容驱动青年品牌、跨国渠道整合三线支撑的新格局 [25]
雅诗兰黛肌肤逆龄中心落地,一个「长寿科学」先驱品牌的野心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5 11:07
长寿科学产业化趋势 - 长寿科学已成为高端美妆品牌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正处于产业化落地关键期 国内外品牌纷纷押注该领域并探索可行落地方式[3] - 长寿科学涉及多学科和多产业交融 但因研究过于超前 行业缺乏可参照的产业化案例 多数品牌仍停留在成分层面理解[4] - 雅诗兰黛作为先驱品牌 通过15年科研积淀引领肌肤长寿科学风向 从全球科研突破到产品矩阵落地 定义科学逆龄新范式[3] 雅诗兰黛肌肤逆龄中心创新实践 - 公司在中国市场首轮落地"肌肤逆龄中心" 进驻北京SKP和南京德基广场两大高奢商圈 打造一站式逆龄服务体系[4][6] - 中心通过AI肌肤检测+黑钻精雕逆龄SPA、光氧疗愈空间与肌龄报告等项目组合 使长寿科学成为消费者可触及的服务[6] - 服务模型通过皮肤衰老生物标志精准检测 实现从"对症治疗"转向"对因治疗" 并通过前后肌龄数据对比验证功效[9] - 服务体系涵盖医美、器械、口服美容等多维度 引入光疗和氧舱等前沿科技 完成美妆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升级[9][12] 技术壁垒与科研基础 - 开展长寿科学检测需长期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支撑 需建立皮肤衰老生物标志和靶点的系统数据库及综合算法[14] - 肌龄检测需足够数据量和长期模型验证 雅诗兰黛拥有23项色提因™科技专利 发布20+篇科研论文及演讲[16][25] - 公司革新色提因™逆龄科技 全链路激活长寿肌因SIRTUIN 从促进蛋白再生、弹性蛋白合成到线粒体修复等多维度修复细胞损伤[16] 产品矩阵与本土化战略 - 科研成果转化为6D眼霜、黑钻面霜及白金黑钻逆龄水等产品 组建专业产品矩阵[18] - 中国市场落地需解决长寿科学本土化问题 雅诗兰黛中国创新研发中心于2025年9月被认定为全球研发中心[18] - 本土化战略精准捕捉中国市场表达 转化为专属产品及服务理念 并验证未来产业版图拓展可行性[18] 产学研合作与行业影响力 - 公司与顶尖学府合作开展长寿肌因研究:2008年与麻省理工学院证实色提因™唤起细胞新生能力 2013年与哈佛大学揭示其抗氧化损伤机制[23] - 2023年12月与斯坦福大学建立长期合作 支持其长寿科学研究中心及"美学与文化"项目[23] - 2023年3月联合Nature Portfolio举办全球首届SIRT长寿肌因抗老科技峰会 同年7月在世界皮肤病学大会发布最新研究成果[25] 市场教育与行业引领 - 通过哥斯达黎加、加利福尼亚、广西巴马等全球逆龄圣地巡礼 深度科普长寿科学 塑造消费者护肤理念[26] - 肌肤逆龄中心使消费者提前体验长寿科学机制 挖掘市场潜能 并为行业提供可参照的产业化样板[29] - 技术突破和产品形态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赛道建设 验证美妆行业未来前景[29]
「肽」卷了,潘婷开启全新胜肽护发时代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5 11:07
行业趋势分析 - 美妆行业多个品类正经历"护肤化"改造 体现为科学化和精准化进阶 [3] - 护发品类功效成分利用率低 受损头发营养吸收率仅为健康头发的50% [3] - 洗护品类属于非驻留型产品 功效成分作用时间短对渗透能力要求更高 [10] 技术创新突破 - 公司筛选出专用于发芯修护的3A胜肽成分 纯度高达98% [12][13] - 胜肽分子大小仅1/8000发丝直径 具备高渗透特性 [13] - 采用微珠包裹技术提升成分活性保持能力和渗透效率 [16] - 创新应用荧光寿命显微成像技术进行功效检测 属护发领域首次 [33] 产品升级成果 - 深水泡弹发膜经历6年研发完成第4次关键升级 [14] - 新产品采用"3A胜肽+PRO-V B5"配方组合 [16] - 消费者试用显示对弹韧亮顺功效平均满意度超90% [16] - 同步推出胜肽嘭嘭瓶洗发水 实现头皮与头发同步护理 [18] 科研实力建设 - 与国内首个多肽研究院联合研发3A胜肽成分 [12] -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Jeffrey C Hall教授加入科研团队 [26] - 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专家签署3A胜肽护发机理专家共识 [31] - 联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推进检测技术创新 [33] 行业影响评估 - 突破护发品类功效瓶颈 打开专业化升级空间 [20][36] - 改变护发产品功效设计思路 从表面修护转向发芯靶向修护 [20] - 建立技术代差优势 具有行业标杆意义 [20][22] - 推动护发品类进入胜肽新周期 [6][36]
千元面霜不如光子嫩肤?高化与医美打响客群争夺战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3 11:50
医美与高端美妆市场竞争格局 - 医美市场与高端美妆市场正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消费者开始对两者进行"质价比"对标[3][4] - 医美行业从"小众消费"向"大众健康消费"渗透 高端美妆市场近4-5年失去200多亿元体量[14] 医美行业发展趋势 - 价格战持续升级 医美机构通过低价策略引流 例如原价18800元的艾维岚童颜针降价至5999元 仅为官方指导价的三分之一[8] - 医美消费人群年轻化 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 同时客单价同比下降10%[12] - 企业竞争加剧 围绕并购和代理权展开争夺 例如爱美客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公司85%股权[13] - 医美市场规模自2020年起以17.4%年增长率扩张 预计2025年达到近3700亿元规模[13] 消费人群迁移分析 - 高端美妆正在失去"入门级"消费者(年护肤支出3000元以下)和小部分中端消费者(年支出3000-8500元) 2022年这两类人群支出分别变动了-9%和-1%[16] - 流失的消费者一方面转向高质价比功效护肤品牌 另一方面流向医美机构 医美机构2024年人均客单价为6500元 同比下降10%[16][18] - 消费者形成"医美+平价功效护肤品"组合消费模式 高端美妆最易流失"功效敏感型消费者"[19][20] 医美项目吸引力分析 - 热门医美项目以平价轻医美为主 光子嫩肤等光电项目针对毛孔、痘痘问题 热玛吉等抗衰项目对应抗衰护肤需求[22] - 消费决策逻辑转变 医美的"即时效果+科学背书"理性消费观冲击高端美妆的"成分故事+情感溢价"体系[23] 高端美妆应对策略 -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推出"院线级"护肤品 例如雅诗兰黛微雕眼霜模拟三大医美项目 赫莲娜黑绷带面霜含50%玻色因浓度[24][26] - 加快医美渠道布局 海蓝之谜推出医美渠道专属产品 爱茉莉太平洋与静和医疗合作 修丽可已形成完善医美术后产品矩阵[30][31] - 走差异化路径塑造品牌价值 例如伊菲丹通过高端SPA服务实现50%会员二次回购率 10%会员三年购买超6次 单个客户平均价值达5000元[33][35] 市场风险平衡 - 医美存在安全风险 我国平均每年"黑医美"致残致死约10万人 存在并发症多、保质期短等局限性[37] - 护肤品的"零风险"优势凸显 部分消费者因安全问题回归高端护肤品[37]
外泌体成美妆研发新风口,但还有两大难关要过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2 10:08
法规动向与行业影响 - 国家药审中心发布《细胞治疗产品注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外泌体纳入"先进治疗药物(ATMP)"体系,明确其作为药品的监管框架 [3] - 新规标志着外泌体正式脱离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模糊地带,未来开发需比照创新药标准执行全链条严审 [31] - 国内现行法规下化妆品宣称外泌体不合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未收录任何"外泌体"相关原料 [29][30] 外泌体技术特性与功效 - 外泌体是直径30-100nm的细胞分泌囊泡,内含蛋白质与核苷酸等生物分子,被称为"细胞使者" [7] - 外泌体具备五大护肤功效:抗衰(使用8周后皮肤弹性提高45%、皱纹深度减少30%)、抗氧化、抗炎、调节色素沉着(使用12周后色素沉着减少55%)、保湿(使用4周后经皮水分流失降低25%、皮肤水分含量提高40%) [14] - 核心优势在于与皮肤细胞的亲和性,可快速吸收起效,安全性高(植物外泌体水溶液安全添加量可达90%以上),并能作为成分载体 [16] 企业布局与市场动态 - 至少17家美妆相关企业布局外泌体研发,包括欧莱雅、雅诗兰黛、爱茉莉太平洋等集团及科丝美诗、诺斯贝尔等代工企业 [5][17] - 植物外泌体成为主流方向(占比超90%),因动物源外泌体存在朊病毒污染风险 [19] - 抖音平台2025年1-6月外泌体相关美容护肤产品销售额达1.646亿元(同比增长359.8%),销量45.96万件(同比增长1168.1%),均价371.46元 [25][26] 技术挑战与行业瓶颈 - 应用存在临床证据不足、分离表征方法差异、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等挑战 [32] - 难以精确解析外泌体中起效成分及协同机制,当前市场信心主要依赖消费者使用反馈 [33] - 植物来源的"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类原料可能面临更严格监管,纳入生物技术类原料范畴 [30] 科研背景与趋势 - 外泌体研究获2013年诺贝尔奖(细胞外囊泡发现)和2024年诺贝尔奖(miRNA研究)背书 [8] - 《时尚芭莎·印度》预测外泌体将成为2025年护肤热门趋势,Cosmetics杂志强调其在皮肤年轻化方面的作用 [9] - 外泌体受众从高端医美群体扩展至轻医美、生美用户及年轻"成分党",但二三线城市线下推广仍较缓慢 [24]
破局居家水光乱象,极萌为何能扛起标准化发展大旗?
FBeauty未来迹· 2025-09-11 10:06
近年来,"居家美容"理念逐步渗透消费心智,家用美容仪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魔镜洞察数 据显示,在"紧致抗老"这一护肤需求中,美容仪的声量排名第一,远远高于精华、眼霜、热玛 吉等产品类型或护肤方式。 近年来,水光类产品已成为美业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极 萌 产 品 总 监 宜 怀 在 研 讨 会 上 透 露 , 我 国 水 光 针 市 场 规 模 从 2 0 1 9 年 的 7 3 . 7 6 亿 元 持 续 增 长 至 2 0 2 4年(预测)的1 8 5 . 7 6亿元,年增速长期维持在11 . 7 1%至2 6 . 8 7%的双位数区间。 极萌产品总监宜怀 新氧数据颜究院更指出,水光在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中占比高达3 2 . 4%,且连续三年位居轻医美 项 目 消 费 榜 首 , 其 市 场 份 额 远 超 光 子 嫩 肤 ( 1 9 . 8% ) 和 玻 尿 酸 填 充 ( 1 5 . 3% ) , 成 为 消 费 者"入门级"的医美首选。 但"高需求"与"优供给"之间存在明显断层。 极萌产品总监宜怀进一步揭示,目前水光针市场依旧存在三大痛点: 有创风险,破皮易导致 皮肤敏感、感染等问题;高成本门槛,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