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宇MedTech
icon
搜索文档
请到北京领奖!麦得科科技、星辰海医疗、神络医疗等21家企业
思宇MedTech· 2025-06-26 10:04
颁奖活动信息 - 2024年全球医疗科技新锐奖与2024年全球医疗技术创新奖已进行两次评选 24年上半年获奖企业于6月28日参加颁奖典礼 [1] - 24年年底补录企业可参加2025年7月17日的颁奖典礼补领奖项 需填写信息收集表 不参与视为放弃 [1] - 活动纯免费 公司准备奖牌 企业需自行承担差旅费用 [1] 获奖企业名单 - 2024全球医疗技术创新奖中国获奖企业包括迈瑞医疗 微创医疗 心擎医疗 启明医疗 臻亿医疗 佳视诺德 睿笛生物 安颂科技 永川科技 导向医疗 硅基仿生 [3] 活动参与方式 - 获奖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填写信息收集表 [4] - 可联系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手机号13552754250咨询 也可直接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赵清 Alice Jacky Ziana [5] 其他活动信息 - 思宇将举办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和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5]
新一轮融资!国产眼底设备公司完成C轮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公司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博视医疗完成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南京新工投资、欧普康视与泰煜投资 融资金额未披露 资金将用于眼科诊疗设备领域的产品迭代、市场拓展和全球化布局 [1] - 公司在2024年底启动全球商业化进程 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系统"星镜®"在ARVO 2025年会期间获得超过800万美元意向订单 [1] 自适应光学技术突破 - 公司将天文观测领域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眼科设备 攻克光学设计、眼动补偿、图像重建等关键技术 设备体积缩小至原来的1/50 制造成本降至1/20 [3] - 技术提升眼底影像分辨率至0.7μm 是传统设备的10倍 实现观察活体视网膜单个视锥细胞、毛细血管与神经纤维的可能 [3] 产品临床应用价值 - "星镜®"系统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早期视细胞丢失检测中表现优异 帮助医生在视力明显下降前识别病变 [4] - 系统首次实现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动态观测 可清晰看到血细胞流动状态 获取血管壁细胞影像、管壁厚度、血流速度等量化指标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具有革命性意义 [4] - 系统通过工程化自适应光学实现亚微米级活体成像 在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超早期筛查中展现潜力 [6] 产品矩阵与生态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多维产品矩阵 包括"星镜®"眼底影像系统和"秩光®"眼底智能导航激光设备 [7] - "秩光®"是国内首款集成实时超广角高清图像、高速眼动追踪与人工智能辅助治疗规划的三类医疗器械 突破传统裂隙灯显微镜限制 医生可通过屏幕实现数字化精准激光治疗 [7] - "秩光®"与"星镜®"可实现影像-靶点联动 提高治疗精准度与闭环效率 [7] - 公司研发功能性隐形眼镜产品线 配合影像诊断设备 形成早筛、诊断、治疗与干预的闭环 [7] 行业竞争与商业化策略 - 眼科医疗器械市场存在庞大却服务不足的临床需求 超4000万眼底疾病患者与超过50%青少年近视率构成市场基础 [8] - 公司选择技术原创性为核心抓手 回避同质竞争 采取"科研先行"模式 优先部署产品至顶尖科研机构与三甲医院 [8] - "星镜®"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视觉研究中心成功装机 标志其自适应光学系统在国际眼科研究领域的落地认可 [8]
9亿融资!创新眼科械企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全球有超过6亿白内障患者,但每年仅约3000万人接受手术,美国年手术量仅400万例 [3] - 全球每百万人仅有31.7名眼科医生,白内障手术医生仅14.1人,预计到2035年医生数量将减少12%而需求增加24% [3] - 眼科手术面临亚毫米级操作精度挑战,操作区域通常局限在5毫米内,囊膜厚度仅4-6微米 [6] - 白内障手术平均用时10-15分钟但要求极高稳定性,手部微颤、疲劳等因素可能导致并发症 [6] - 不同医生间手术路径差异导致术后屈光误差等问题,阻碍术式标准化 [6] 公司融资与技术进展 - ForSight Robotics完成1.25亿美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达1.95亿美元 [2] - 融资将用于推进ORYOM™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2] - ORYOM™是全球首个基于AI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微型机器人、AI算法、计算机视觉等组成 [7] - 系统已在猪眼模型完成数百例白内障手术验证,30只眼球无后囊破裂,平均手术时间277秒 [7] - 系统具备14自由度微机械臂,支持亚毫米级操作精度,可消除手部震颤 [11] 技术特点与优势 - ORYOM™专为眼球结构定制,非通用系统改造,具备向青光眼和视网膜术式扩展潜力 [10] - 采用主从式控制结构,医生通过远程操控台操作微机械臂 [11] - 成像系统由术中iOCT与立体显微成像组成,实时回传多层组织信息 [13] - AI算法构建3D结构模型预测组织边界并生成安全路径,支持半自动路径规划 [15] - 系统在角膜撕囊、IOL定位等核心步骤形成机器人优势 [18] 临床与商业化路径 - 公司2024年获ISO 13485认证,计划2025年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16] - 试验可能涵盖10-30例患者,目标评估后囊完整性等关键指标 [16] - 若顺利预计2026年获监管批准,2027年前后开始商业化 [16] - 公司尝试定义"最优术式动作序列",将经验变量化、路径模型化 [17] - 长期目标是开发部分自主执行模块,减少对医生操作技能的依赖 [17] 行业地位与前景 - 眼科手术机器人领域长期空白,ORYOM™针对眼科术式重新设计感知与操作机制 [18] - 行业中无同类系统进入人体试验阶段,ForSight或成首位进入者 [18] - 公司试图通过机器人手术路径为精细眼科术式提供结构性替代方案 [2]
全球首植!自体组织工程瓣膜破局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公司动态 - GrOwnValve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自体经导管心脏瓣膜植入术 [1] - 公司产品AdultValve专为需行多次瓣膜置换的成年患者设计 [1] - 目前已有2名患者成功接受治疗 [3] - 公司由Boris Schmitt博士和Jasper Emeis于2019年创立 [19] - 总部位于德国柏林 [19] - 处于临床前期的初创公司 [19] - 产品线包括AdultValve和ChildValve [19] - ChildValve是全球首款专为生长发育期儿童制造的心脏瓣膜置换产品 [19] 产品技术 - AdultValve集自体组织工程技术、生物可吸收设计和微创植入于一体 [1] - 瓣叶来源于患者自体心包组织 [11] - 结合3D成像技术(MRI或CT数据)定制制造 [11] - 具备输送系统可经导管植入 [11] - 核心优势包括自体来源、终身植入与功能自适应、微创经导管植入、生物可吸收锚固支架 [13] - 产品采用患者自体组织通过组织工程与3D打印技术制成 [7] - 可生长、可适应的瓣膜 [7] - 标志着向"终身瓣膜"迈出关键一步 [7] 临床试验 - GECT-DZHK28研究由德国心血管研究中心发起 [15] - 评估GrOwnValve经导管肺动脉瓣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 [15] - 使用患者自体心包组织结合三维数据制造个性化心脏瓣膜 [15] - 特别适合儿童患者 [15] - 动物实验(绵羊模型)显示优异长期效果 [15] - 研究由Boris Schmitt博士领导 [17] - 研究经费约418966欧元 [17] - 目标招募57名患者 [17] - 术后每3个月随访总时长5年 [17] - 已进入早期临床研究阶段 [18] - 术后患者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18] 行业背景 - 全球每年约16万名新生儿患有肺动脉瓣缺陷 [5] - 心脏瓣膜疾病治疗面临瓣膜耐久度与患者长期预后两大难题 [6] - 传统生物瓣存在退化、钙化和免疫排斥问题 [6] - 机械瓣需终身服用抗凝药增加出血与中风风险 [6]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存在血栓风险、内皮化不足及免疫反应等挑战 [6] - 临床对更安全、长效、微创的瓣膜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6]
开放日报名!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欢迎参观交流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活动安排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14:00 [4] - 活动地点在北京朗诚大厦 [4] - 预计规模为20人左右 [4] - 活动对象包括希望了解验证中心、探讨合作机会的各界朋友以及医美企业创始人、投资人、行业从业者 [4] 活动流程 - 14:00-14:30在一楼大厅集合并参观验证中心 [2] - 14:30-15:00在会议室进行自我介绍 [4] - 15:00-15:30介绍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及转化成果 [4] - 15:30-16:00为自由交流时间 [6] 验证中心介绍 - 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 [6] - 该中心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6] - 聚焦材料、器械、药械结合类创新 [6] - 为医生、企业、研发团队提供从概念到产品的支持与协作网络 [6] 报名方式 - 可通过复制链接到IE浏览器填写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 [6] - 也可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 [6]
中国医疗器械成熟赛道研究|从超声刀开始,看见那些“不性感但值钱”的赛道
思宇MedTech· 2025-06-25 09:06
行业研究背景 - 公司发起《中国医疗器械成熟赛道研究》系列白皮书项目,旨在系统性分析成熟医疗器械产品的商业逻辑和结构性机会 [4] - 研究聚焦于那些已构成中国医疗系统基础骨架但被忽视的成熟产品,如超声刀、吻合器等 [3][15] - 目标不是追逐热点,而是通过深度分析挖掘确定性赛道中的价值重估机会 [4][13] 超声刀行业现状 - 软组织超声手术刀是首个研究对象,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产科等微创手术,兼具切割与凝血功能 [5] - 已完成进口替代路径,渗透率高且为术中刚需,但技术壁垒尚未完全瓦解 [5] - 行业进入集采阶段导致价格重构,国产品牌实现快速增长 [5][11] 白皮书核心内容 - 覆盖20+国内外厂商,分析产品注册证、技术特征及术式适配能力 [8] - 五大关键章节包括:进口替代进程、价格战后的竞争格局、裂缝型创新、出海路径、投资价值重估 [11] - 重点回答市场天花板、价格战后创新点、新进入者机会等核心问题 [10] 目标读者群体 - 医疗器械企业市场/战略部门、投资机构分析师、政府招商团队 [12] - 医院采购/设备管理部门及专注确定性赛道的创业者 [12] - 为投资人提供稳定确定性的参考锚点,辅助决策 [13] 行业活动规划 - 2025年将举办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和第三届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3-5日) [1][16] - 后续研究可能拓展至吻合器、输注泵、止血夹等成熟器械品类 [15]
数亿元融资!血管介入械企龙头完成D轮
思宇MedTech· 2025-06-24 09:06
公司融资动态 - 2025年6月18日完成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阳光融汇资本、未来资产及奇点资本跟投,星桥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2] - 2020年高瓴创投领投数亿元C轮融资,融资周期仅四个月 [18] - 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782.0355万人民币,10年内完成5轮融资 [2][18] 行业地位与技术积累 - 国内最大血管介入球囊导管生产企业,产销量占比超50%,出口量占70%以上 [4] - 覆盖冠脉介入、外周介入、血管通路、神经介入四大领域40余个产品系列 [4] - 持有全球360余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含CE、FDA、PMDA认证),产品行销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 [4] - 国内获得31款注册证,其中球囊产品17款 [4][5] - 核心团队为全球顶尖冠脉球囊导管技术团队之一,拥有150余项知识产权 [8] 产能与研发实力 - 2024年全球总部基地一期封顶,投产后预计实现千万级台套年产能,年产值达数十亿元 [8] - 拥有广东省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CNAS认证实验室 [8] - 技术领域以球囊扩张导管为核心,覆盖冠脉球囊导管、高压非顺应性球囊等先进技术 [6] 创新合作与国产替代 - 2025年2月与国际医疗器械公司Cordis合作推进外周血管药物球囊本地化生产,聚焦"零掉粉"技术开发 [9][11] - 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372.04亿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1401.79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5.88% [13] - 冠脉支架国产化率超80%,但冠脉球囊导管导丝等产品仍由外资品牌主导,国产占有率不足外资1/3 [16] - 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外资市场占有率高达95% [16] 产品布局与市场前景 - 核心产品线集中在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包括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血管通路及介入配件等领域 [5] - 产品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等复杂心血管疾病治疗 [6] - 投资方高度认可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期待在医疗健康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
新董事加入!美敦力引入顶级医院CEO
思宇MedTech· 2025-06-24 09:0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和医美科技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即将召开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7月17日)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2025年9月3-5日) [1][11] Joon Lee博士任命 - 美敦力任命Joon Lee博士为董事会新任独立董事,自2025年6月18日起生效 [1] - Lee博士现任美国埃默里医疗系统CEO,领导年收入约56亿美元的医疗系统,涵盖11家医院和250个医疗点 [4] - 他在医疗政策、医院运营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有显著贡献,曾成功提升埃默里医疗系统对COVID-19的响应能力 [4][6] Joon Lee博士的职业履历 - 现任埃默里医疗系统CEO(2021年至今),推动心血管、神经科学、癌症治疗和数字化医疗领域的卓越表现 [4] - 曾任埃默里大学医学院麻醉与重症监护医学副教授,专注于临床和学术工作 [5] - 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工作超过25年,担任执行副总裁和医生服务总裁等关键职位 [5] - 获得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的研究员资格,拥有心血管疾病认证 [5] 加入美敦力的意义 - Lee博士为美敦力带来医疗服务提供者视角,帮助理解医院采购决策和临床需求 [7] - 将推动美敦力产品(如Micra无导线起搏器、Evolut TAVR系统和Hugo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医院中的采用 [7] - 美敦力董事长Geoff Martha评价Lee博士在临床研究、学术领导和医疗行政管理方面拥有深厚专业知识 [8] 美敦力公司概况 - 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成立于1949年,拥有超过95000名员工 [8] - 创新解决方案覆盖70余种重点疾病领域,每秒有2位患者受益于其医疗技术或疗法 [8] 美敦力近期动态 - 分拆糖尿病业务(包括MiniMed胰岛素泵)为独立上市公司,预计2026年11月完成 [12] - 投资Hugo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和脉冲场消融(PFA)技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12] - 在印度浦那开设糖尿病全球能力中心(GCC),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创造600个就业岗位 [12] - 董事会由12名成员组成,Lee博士的加入填补了医疗系统管理与心血管专长的空白 [12]
最新!又1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6-24 09:0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召开 [1]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5日举行 [1][24] 肺动脉栓塞(PE)疾病概况 - 肺动脉栓塞是致死率位居心血管疾病前3的急重症,未经治疗死亡率达20-30% [4] - 全球每年肺栓塞病例超过1000万例(50-200/10万人) [4] - 常规抗凝和药物溶栓治疗对大面积PE患者效果有限且出血风险高 [4] 肺动脉取栓系统产品组成 - 由FlowTriever取栓支架、Triever抽吸导管、FlowSaver血液回收装置等5个组件组成 [3][7] - FlowTriever是全球首款PE机械血栓清除系统,2015年获FDA批准 [8] - 采用自膨胀圆盘设计,由镍钛合金制成,具有高弹性和生物相容性 [10] 产品技术特点 - 结合机械取栓和抽吸取栓两种理念,应对不同类型血栓 [10] - 大口径设计能快速吸出血栓,减少血液损失 [10] - 第二代产品改进导管可控弯曲和激光切割支架,提高通过性 [12] - Triever抽吸导管采用大口径设计(16F/20F/24F),前端有低摩擦亲水涂层 [14] 临床研究数据 - FLARE研究显示98.7%患者在48小时内无重大不良事件,RV/LV比率从1.53降至1.15 [13] - FLASH研究显示30天内死亡率仅0.4%,主要不良反应率1.3% [13] - PEERLESS试验显示比导管溶栓显著减少临床恶化和ICU入院 [13] - FlowSaver装置使平均失血量减少至250-300mL,93.2%患者无需输血 [18] 英纳瑞医疗公司概况 - 2011年成立,专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器械开发 [21] - 核心产品包括FlowTriever系统、ClotTriever系统和Artix血栓切除系统 [21] - 2021年纳斯达克上市,2025年被Stryker以49亿美元收购 [21] - 与即通医疗达成战略合作,授权大中华区经销权 [21] 其他获批产品 - 2025年3月获批外周静脉取栓支架系统,用于DVT治疗 [23] - 还拥有RevCore、Artix、LimFlow System等多款明星产品 [23]
获批CE!新一代颈动脉支架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6-24 09:06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医美科技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召开 [1]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5日举行 [1] InspireMD公司动态 - 公司新一代颈动脉支架CGuard Prime获CE批准上市 [2] - 该产品是CGuard支架的升级版,优化了递送和释放性能 [4] - 采用独有的MicroNet微网技术,可防止斑块脱出和栓塞 [4] - 计划2024年晚些时候在美国上市(需获FDA批准) [6] 颈动脉支架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25亿美元 [10] - 2026-2033年CAGR为9.2% [10] - 美国约有1820万成年人患有冠状动脉疾病 [9] -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患病率上升和医疗技术进步 [9][12] CGuard Prime产品特点 - 采用SmartFit技术:利用镍钛合金记忆性能自动调节尺寸 [17] - 双层设计:结合开放式和闭合式网格结构 [19] - MicroNet技术:PET材料制成,孔径150-180µm [19] - 临床优势包括降低中风风险、优化手术效果等 [28] 临床试验结果 - C-GUARDIANS IDE研究纳入316名患者 [24] - 12个月随访显示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仅1.95% [25] - 创所有类似枢纽试验最低纪录 [27] - 6个月内原发通畅率达100% [28] 公司背景 - InspireMD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以色列 [30] - 201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30] - 专注于MicroNet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 [30] - 主要产品为基于MicroNet的颈动脉支架系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