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宇MedTech

搜索文档
第二届医疗器械研发论坛回顾:从研发源头看产业创新动能
思宇MedTech· 2025-09-26 07:08
2025年9月25日, 第二届医疗器械研发论坛 在 Medtec 2025 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 现场圆满举办。本次论坛由思宇MedTech组织,获得展会主办 方 英富曼集团 的大力支持。作为聚焦研发与制造的专业平台,Medtec 已经在中国成功举办19届,见证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成长与国际化。 赵清,思宇MedTech创始人,在论坛开场时表示:"Medtec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聚焦医疗器械的'源头'环节。这里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推动行业交流与创新的加速 器。" # 开幕致辞:见证21年的医疗器械产业成长 顾晓媛,英富曼会展集团医疗健康&IP授权 总经理 顾总在致辞中强调,Medtec China 作为Medtech全球系列展的重要一站,已陪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二十余年, 是产业的加速器。展会与论坛的结合,正是促进产业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关键形式。 # 医工融合与转化:医院与研发的连接 雷娟,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 理事长/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分会 副会长 雷娟分享了华西医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历程,医院不仅是临床 验证的场所,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通过建立多学科交叉平台和成果转化机制,越 ...
最新!美敦力又一高管变动
思宇MedTech· 2025-09-25 09:09
Dr. Arthur 是国际公认的神经血管领域临床专家,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从业经验。 他本科与医学学位均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在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完成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并在孟菲斯的 Semmes Murphey 诊所与田纳西大学医学中心完成血管神经手术及内血管神经手术的联合培训。这一背景使他成为美国少数能够同时从事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手术的神经外科 医生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Dr. Arthur 聚焦脑动脉瘤、卒中及血管畸形等复杂疾病的手术与介入治疗。他曾主导多项国际多中心研究,在血管内治疗领域留下了深刻印记。例 如,他是 WEB-IT 研究 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该研究推动了新型织网支架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验证与应用。凭借对循证医学与临床试验的深入参与,他在临床研究 设计、患者路径优化以及术后结局改善方面建立了广泛声誉。 除了临床与科研工作,Dr. Arthur 还在多个专业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曾任美国神经介入外科学会(Society for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主席,并活跃于 AANS/CNS 脑血管分 ...
融资3.6亿!慢性疼痛创新疗法
思宇MedTech· 2025-09-25 09:09
Trinity Capital 董事总经理 Kyle Brown 表示,Nalu 在神经刺激赛道中具有差异化的技术壁垒,能够填补当前慢性疼痛治疗的空白,"我们期待帮助其从区域部署走向 全国推广,最终实现这一创新疗法的规模化普及。" # 赛道背景与行 业机 会 2025 年 9 月,投资管理公司 Trinity Capital Inc.(NASDAQ: TRIN) 宣布,将向神经刺激设备企业 Nalu Medical 提供高达 5000 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3.6亿) 的增 长资本,用于支持公司在商业化阶段的快速扩张。 这笔融资紧随 Nalu 在 FDA 获得脊髓刺激(SCS)和外周神经刺激(PNS)适应症的批准,以及 2024 年完成的 8500 万美元 E 轮股权融资之后,成为公司商业化进 程的重要助推器。 Trinity 表示,初始拨款约 2600 万美元,剩余资金将基于患者植入量、收入目标等商业里程碑分阶段解锁。这一结构化融资不仅避免了股权稀释,也保障了公司在 商业化爬坡期的现金流安全。 # 融资用途与战 略意 义 Nalu Medical 将利用本轮融资进一步扩展销售与市场团队、提升生产和库存能力、加 ...
全球医疗“风向标”首落广州!第92届CMEF医博会即将启幕
思宇MedTech· 2025-09-25 09:09
↑点击图片查看门票获取指南↑ ↑长按图片扫码领取门票↑ 广州将首次迎来全球"医疗风向标" 开启医疗科技"湾区新篇章"! 9月26- 29日,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将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本届CMEF以"健康·创新·共享——共绘全球医疗新蓝图"为主 题,展览面积近20万平方米,来自全球近2 0个国家的近4 000家企业将携数万产品亮相,预 计吸引超1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 CMEF首次落地广州,将依托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及雄厚的医疗产业基础,搭建起一 座"链接全球,辐射亚太"的医疗科技枢纽平台。 本届CMEF由商务部批准,国药励展主 办,众行业协会、学会、基金会、科研院校等机构支持,为全球健康产业带来前沿科技与观 点碰撞的医疗盛宴。 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风向标"。历经4 0余年的发展,CMEF已逐渐成为集产品技术、新品 首发、采购贸易、品牌传播、科研合作、学术论坛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医疗器械博览会;通过 多细分展会、子品牌联动形成国际级"会展矩阵",搭建"航母级"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综合性服 务平台。 本次展会重磅推出"首届CMEF健康促进大会"。届时,展会现场将 ...
又一并购完成!打造“医院到家”糖尿病管理平台
思宇MedTech· 2025-09-24 09:09
2025 年 9 月 23 日,全球领先的数字糖尿病管理平台公司 Glooko, Inc. 宣布已完成对 Monarch Medical Technologies 的收购,交易金额未披露。此次收购将把 Monarch 的 EndoTool ® 住院血糖管理系统(Glucose Management System, GMS) 纳入 Glooko 产品组合,标志着公司从门诊和家庭场景扩展至住院血糖控制,构 建覆盖全流程的"医院到家"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平台。 # 收购核心细节 根据 Glooko 公告,短期内 Monarch 将保持独立运作,EndoTool 用户群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长期目标是将 EndoTool 的算法和功能无缝整合至 Glooko 现有平台。 Glooko CEO Mike Alvarez 表示:"此次收购是我们转型的重要一步。通过结合 Monarch 的住院管理专长,我们能够为患者和医院提供连续、个性化且安全的解决方 案,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护理。" # M o n a r c h / E n d o To o l 的 产品亮点 Monarch Medical Technologies 总部 ...
最新临床结果!美敦力全球首个闭环DBS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9-24 09:09
临床试验结果 (ADAPT-PD) - 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单盲、随机交叉的关键临床研究,涵盖美国、加拿大和欧洲10个研究中心,共纳入68名主要队列患者和17名方向性刺激队列患者 [2] - 系统提供两种自适应算法模式:单阈值模式刺激强度快速调整,能在250毫秒内完成响应;双阈值模式刺激强度缓慢变化,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平滑调节 [4] - 在双阈值模式下,91%的患者在"无困扰性异动症的ON时间"上与传统连续脑深部刺激达到等效性标准;单阈值模式下该比例为79% [10] - 症状改善方面,双阈值自适应模式下患者平均每日ON时间增加约1.3小时,OFF时间减少约1.6小时;患者自行选择的自适应模式下ON时间增加约1.4小时,OFF时间减少约1.7小时 [7] - 能量效率显著提升,单阈值模式总电能消耗较传统连续刺激平均降低约15%,双阈值模式也显示出潜在的电池寿命延长优势 [16] - 安全性良好,在整个长期随访中未报告严重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大多数刺激相关不良反应在程控或调整阶段得以解决 [16] - 患者偏好度高,44名进入评估阶段的患者中几乎所有人选择继续使用自适应刺激并进入长期随访 [16] 产品技术特点 (BrainSense™ aDBS系统) - 系统采用闭环设计,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大脑活动并自动调整脑刺激参数,实现个性化治疗 [15] - 通过植入电极捕捉局部场电位,根据β波等特征动态调整刺激,实现实时监测与反馈 [20] - Percept™ PC神经刺激器是全球首款可感知脑信号的脑深部刺激装置,实现"治疗+监测"一体化 [20] - BrainSense™电极识别器有助于提升程控效率,确保在植入过程中选择最优的初始电极接触点,加快治疗启动速度 [17] 产品临床依据 - 临床验证过程循序渐进,2024年9月方法学研究显示84.8%的患者在服药状态下、92%的患者在停药状态下能够检测到有效信号 [18] - 2025年1月基于前期数据,BrainSense™自适应脑深部刺激系统与电极识别器获得欧盟及英国CE认证,成为全球首个闭环脑深部刺激系统 [19] - 2025年9月ADAPT-PD主要终点与临床结果发表于JAMA Neurology,标志着该技术已完成从科学验证、监管批准到临床确证的完整路径 [22][23] 对帕金森病治疗的影响 - 该技术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闭环刺激使患者获得更长的无困扰性ON时间,并减少异动症负担 [26] - 系统能减少频繁程控需求,提升患者日常生活便利性,降低治疗负担 [26] - 能量使用的优化有望延长电池寿命,从而减少设备更换手术次数 [26] - 该技术的成功不仅将改变帕金森病的管理模式,也为抑郁症、癫痫等其他神经疾病提供潜在的治疗路径 [26]
3D软镜来了!国产首款全面解读
思宇MedTech· 2025-09-23 10:3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医学检查手段从平面影像向三维重建模型发展 立体化是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如X光片到CT三维重建、三维超声和3D MRI等[2] - 三维人体结构能释放被平面折叠的信息 提供隐匿在器官重叠影像中的病灶细节 帮助医生更详尽了解病况[2] - 对于内镜诊疗等实时查体手段 3D成像有更大赋能效果 因视野内位置关系直接影响医生检查和手术操作[2] - 实时成像3D化比影像3D重建更困难 2D画面为人体探查套上视觉枷锁[2] 传统内镜临床局限性 - 电子软镜成像质量和图像增强已趋成熟 4K超高清系统成为头部品牌王牌产品 但超高分辨率图像未能突破2D平面束缚[3] - 二维图像存在临床缺陷 扁平细微病变在黏膜上难以识别 存在漏诊可能[3] - 二维图像很难提供内部结构纵深信息 医生难以精准判断器械尖端与组织层面距离[3] - 剥离病灶时剥离过浅可能导致病灶残留 剥离过深易引发穿孔大出血[3] - 二维成像局限源于平面对真实三维世界信息的降维压缩 突破平面桎梏引入深度感知是提升内镜诊疗能力关键进化方向[4] 3D软镜技术突破与临床价值 - 3D软镜出现是对内镜诊疗逻辑的重构 技术难度呈几何级提升 因需在直径仅几毫米可弯曲镜身内集成两套成像链路[6] - 3D视野下早癌细微隆起和轻度凹陷摆脱平面遮挡 立体形态直接呈现 医生无需通过光影变化猜深度[7] - 黏膜表面血管异常增生和腺管结构扭曲在景深衬托下对比度显著增强 平坦型病变检出率大幅提升[7] - 3D视野能清晰显示病灶与镜身空间距离和角度 实现一镜到位 减少无效操作和黏膜损伤风险[7] - 3D图像直观呈现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层次关系 立体凸显血管走向 医生可清晰判断器械与肌层安全距离[7] - 3D内镜从根本上减少穿孔出血等并发症[7] 公司技术创新与产品特点 - 澳华内镜推出国内首款3D超高清软镜系统AQ-400 是我国高端内镜装备自主研发里程碑[6] - 镜身前端搭载两套独立高分辨率高灵镜头模组与图像传感器 模拟人眼双视角[9] - 通过图像处理引擎和增强算法对双路图像进行精准匹配校正和深度信息计算 调整视差呈现高还原3D图像[9] - 延续4K超高清画质搭配3D画面 提供清晰锐利无重影立体视野 组织结构血管走向器械尖端位置关系纤毫毕现[11] - 在光学染色方面兼容高光谱染色技术 在原有4种固定染色模式基础上增加更多波段[12] - 医生可针对不同组织结构选择不同模式 使病变组织得到显著区分[12] 行业竞争与国产替代进展 - 3D软镜市场长期处于空白状态[6] - 国产医疗设备正从追赶到引领核心技术攻关[14] - 面对3D内镜在微型化图像同步实时处理等难题 研发团队历经数年攻坚取得系列突破[14] - 国内首款3D电子软镜问世推动国产替代进度再往前一步[14] - 为平面视界医学探索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开启腔内精准诊疗立体新纪元[14] - 国产自主研发3D软镜可能引领中国内镜诊疗迈向更准更稳更安全新时代[14]
最新!前西门子高管加盟跨国医械巨头
思宇MedTech· 2025-09-23 10:33
上海活动报名: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2025年9月22日, Integra LifeSciences 宣布 任命 Dr. Raymond Turner 为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医疗官 (CMO) 。这位有着二十余年临床与产业经验的神经外科专家,将在全球范围内负责医疗事务和临床开发, 推动企业在循证医学和创新转化上的进一步布局。 # 从手术台到高管层:一位"医生型领导者"的转身 Raymond Turner 拥有超过 20 年的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经历。除在 Siemens Healthineers 任职首席医疗官 (负责血管介入机器人业务)外,他还在 强生 Cerenovus 担任过医疗总监 ,深度参与神经血管器械的临床 研究与商业化路径。 在学术领域,Turner 曾任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住院医师项目主任,并担任 神经科学部门 (神经外 科、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负责人,兼顾科研与教育。他长期为患者提供神经外科诊疗服务,最近则在 Intermountain Health 继续保持临床实践。这种 临床 + 学术 + 产业 的跨界履历,使他成为少数能在手术室 与董事会之间自由切换的高管。 除了任命医学高管 ...
免费报名最后一天!第二届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09-23 10:33
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论坛之后, 第二届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将于 2025年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Medtec China2025) 期间在 上海世博 展览馆 举行。 本届论坛由思宇MedTech与Informa Markets旗下Medtec China团队联合策划,邀请企业创始人、研发负责人、科技成果转化专家等,共同 探讨产品创新的路径与落地机制。 9月23日前报名 是免费的,之后就收费了,请大家尽早报名! 会 议议程 ( 报 名 方 法 附 文 末 ) 日期: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全天 上午: 09 :30-09:35 开幕 致辞 09:35-09:55 《研究型医院医工融合创新与转化工作探索》 雷娟 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 理事长/主任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分会 副会长 09:55-10:15 《介入新技术以及相关专利》 曹刚毅 环心医疗 CEO 10:15-10:35 《打造多层次医疗科技集群:巴塞尔药谷的成功实践》 王翰轩 瑞士PSI科学家 上海大学特聘副研究员 10:35-10:55 《血管损伤修复与再生材料》 王恺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员 10:55-11: ...
美敦力新品获批!尿失禁治疗新突破
思宇MedTech· 2025-09-22 04:20
上海活动报名: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近日,美敦力宣布,其 全新植入式胫神经调控设备 Altaviva 获得美国 FDA 批准 ,用于治疗尿急性尿失禁 (UUI)。这是 首个获批 的植入式胫神经调控装置,有望为数以千万计受尿失禁困扰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 择。 # Altaviva 技术与临床特点 植入方式 :通过踝部的小切口完成,整个过程为微创手术,无需镇静或影像引导,操作相对简便。 装置大小 :仅约半根口香糖的长度,植入位置在皮下筋膜上方,不影响日常生活。 相比传统疗法,Altaviva 兼具低侵入性与长期疗效,特别强调"无需日常维护",降低了患者的使用负担。 # 试验研究数据 Medtronic Altaviva 的上市基于一系列临床研究与真实世界数据积累: TITAN 2 关键性试验(NCT05226286) TITAN 1 可行性研究(NCT04873271) 作用机制 :通过释放电脉冲刺激胫神经,帮助恢复膀胱与大脑之间的神经信号传导,从而改善膀胱控 制。 使用体验 : 植入后疗法立即激活,患者回家即可获得持续治疗; 系统自动工作,无需患者日常干预; 电池寿命可达约 15 年 ; 充电过程简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