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粉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马铃薯全粉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供需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食品加工消费占比超9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1:27
行业概述 - 马铃薯全粉是以鲜马铃薯经多道工艺制成的含水量在10%以下的粉状或颗粒状产品 极大保留了细胞结构完整性和营养成分 [2] - 马铃薯全粉被营养学家誉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具有低脂肪 低糖分 低热量 高蛋白特性 并保留VB1 VB2 VC及钙钾铁等矿物质 [3] - 产品分为雪花全粉和颗粒全粉两类 雪花全粉呈疏松雪花状 粒径80-120目 吸水性达自身重量2-3倍 颗粒全粉呈细小颗粒状 粒径100-160目 口感更细腻 [4] 市场需求 - 2024年马铃薯全粉需求量达17.07万吨 同比增长10.27% 主要受健康意识提升和新兴应用领域拓展驱动 [1][12] - 食品加工领域占比超90% 烘焙食品 方便食品 速冻食品为主要应用场景 植物基蛋白替代品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新兴领域渗透率逐步提升 [1][11] - 2024年市场规模降至21.38亿元 受产品价格下滑影响 其中雪花全粉占比63.52% 颗粒全粉占比36.48% [1][12] 供给状况 - 中国为全球最大马铃薯产地 2024年产量约1870.8万吨 占薯类总产量超60% 为行业提供充足原材料 [11] - 2022年马铃薯产量从2015年1645.33万吨增至1788.3万吨 持续增产保障原料供应 [11] - 行业呈现"小生产 大市场 小规模 大群体"特征 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 头部企业产能差距较小 [13] 竞争格局 - 前十大企业产能总和仅占全国30.79% 市场集中度较低 代表企业包括雪川六盘山 甘肃爱味客 新疆科赛德等 [13][14] - 张家口弘基农业具备年产全粉2万吨能力 年处理马铃薯12万吨 投资额达4.33亿元 [14] - 山丹县芋兴粉业新建年产1万吨生产线 投资9650.8万元建设产业提升项目 预计2025年5月投产 [15] 技术发展 - 1989年中国创建首家马铃薯全粉加工企业 2002年成功研发颗粒全粉回填加工工艺及成套设备 [6] - 2008年通过测绘仿制技术移植方式快速发展 但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 [6] - 2015年主粮化战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企业开发出马铃薯膳食纤维 马铃薯蛋白等新型产品 [6] 政策环境 - 国家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 规范食品生产质量安全 [7] - 政策引导行业向规范化 高质量方向发展 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7][8] 产业链特征 - 上游为马铃薯种植 收购及设备包装行业 中游为加工企业 下游包括食品加工 家庭餐饮等领域 [9][10] - 下游食品制造业2025年1-7月营业收入12429.4亿元 同比增长1.7% 利润总额983.4亿元 同比增长2.8% [11] 未来趋势 - 个性化定制化趋势推动开发高膳食纤维 低GI值等功能性产品 [15] - 作为优质植物蛋白源在替代肉制品和健康零食中应用增多 [15] - 企业将注重节水型生产工艺改造和碳足迹追溯系统等绿色发展措施 [16]
振兴三题
人民日报· 2025-06-02 21:43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 昌汉白村脱贫户24户56人,其中因病致贫15户,因学致贫3户,缺技术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3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 [4]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住院医保平均报销比例70%,普通门诊报销60%,特殊病门诊报销90% [4] - 旗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应急救助资金,构建6道防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应急救助)防止因病返贫 [4] - 教育帮扶政策覆盖各学段,包括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免学费住宿费+助学金、中高职/大学雨露计划+滋蕙计划+助学金,村集体还发放大学奖学金 [5] 产业振兴与销售模式创新 - 规模化种植甜糯玉米1000亩,亩均产值较普通玉米增加2000元 [9] - 发展订单农业:3200亩马铃薯由内蒙古农业公司订单收购用于深加工(年产36万吨马铃薯全粉/薯片),计划在杭锦旗打造20万亩种植基地 [11] - 建设辣椒加工厂延伸产业链,生产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 [10] - 多元化种植模式:19个大棚同时种植甜糯玉米、甜瓜、西瓜、辣椒等,通过订单试种南瓜新品种 [11] 人才振兴与返乡创业 - 常住人口从2017年1580人锐减至520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60% [14] - 村"两委"班子配备3名大学生+1名"乡招村用"大学生,储备3名后备干部 [15] - 返乡创业案例:退伍军人赵云成立合作社带动11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万元,5年累计助销农产品180万元 [15] - 盐碱地改良项目:袁占飞投资600万元流转1040亩地养殖南美对虾(售价20元/斤)并种植水稻,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突破技术难题 [16] 基础设施与集体经济 - 高标准农田改造使沙化荒地变为稳产水浇地,配套节水灌溉管网 [9] - 村集体通过特色果蔬种植实现年度分红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 [15] - 巴拉贡镇计划在三盛公水利风景区设展销柜台并开设助农直播间 [10]
土豆里的“大食物观”(微观)
人民日报· 2025-05-19 22:01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新形势下,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能只盯着某些品种或环节,而要 着眼于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寻找增量空间、提质潜力。作为一种传统食物,马铃薯 在世界各地已被研究出各式各样的吃法,尤其以"大食物观"来衡量,其开发潜力仍远未穷尽。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马铃薯不仅被制作成淀粉、全粉、预制菜肴,加工副产物也"变废为宝"。提取的马 铃薯蛋白营养价值高、致敏性低,成为植物蛋白市场新宠;马铃薯渣被开发为膳食纤维补充剂或饲料, 价值潜力被"吃干榨净",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小小一颗马铃薯的"变形记",给我们深刻启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将视野从有限的耕地拓展到广袤 的国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引擎,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要大力促进食物新 品种、新领域开发,也要注重以新技术、新思维让传统食物焕发新活力。 放眼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有效拓展食物生产空间边界;以现代科技挖掘食物营养价值,助力群众吃得更 营养更健康;通过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增加值,让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充分释放一类类作物中蕴藏 的能量,就能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