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18省区市“石榴籽手拉手”同心营活动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1:56
8月14日上午,同心营开营仪式在昭君博物院举行,来自18个省区市的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仪 式。 开营仪式上,营员们在庄重的氛围中接过临时中队旗和营旗,共同拉开了"石榴籽手拉手"同心营的 序幕。研学期间,营员们先后走进内蒙古航天科教研学中心、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呼和浩 特城市规划展示馆、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伊利健康谷等地,参加"红领巾爱国防""红领巾爱科学"等系 列实践体验活动,全面了解了呼和浩特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深度感受北疆文化魅力,在传承中华 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践行生态文明中拉近距离、凝聚情谊。 本次同心营还专题策划了少先队交流活动,队员们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青山小学,开展了"传承 红色基因,争做民族脊梁"队课、"红领巾社团互动实践"等活动,让队员们在互动中传承精神,增进友 谊。 与此同时,来自18个省区市的少先队辅导员围绕《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训发展共同体实践研究》课 题展开深度交流,不仅拓宽了工作思路,更凝聚起推动新时代少先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8月14日至15日,呼和浩特市团委、市民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举办"同心聚青城 强国队旗 红"——十八省区市"石榴籽手拉手"同心营 ...
国内首套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在兴安盟上线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1:56
近年来,兴安盟依托创建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积极探索智能化监管新路径、新方法,率先在 科右前旗、扎赉特旗开展智能化监管试验,经过阶段性测试,两地草原草畜平衡指数下降10%。试验成 效显著,不仅验证了智能监管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更为该终端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广应用奠定了 坚实基础。 "此项技术的应用推广,将有力推动我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兴安盟农牧科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玉泉 表示,下一步兴安盟将着力拓展智能监管技术的应用场景与覆盖范围,持续深化与各科研院所、企业的 战略合作,努力打造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兴安样板",引领草原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 方向迈进。 据悉,该监管终端由兴安盟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内蒙古农 牧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终端深度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草原植被实时监 测与载畜量动态评估,助力草原放牧智能化管理与草畜资源科学利用。 8月15日,在兴安盟举行的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现场观摩会上,新研发的国内首套草畜平衡智能 监管终端正式上线发布,标志着智慧监管技术在草原生态保护领域取得新突破。 ...
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成立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1:21
8月14日,在"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阿拉善巴丹 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巴丹吉林沙 漠的保护工作迈入了全新阶段。 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拥有世界最高的固定 沙山、最密集的沙漠湖泊和最广阔的鸣沙区域。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系统,不仅是大自然历经亿万 年雕琢的杰作,更具有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2024年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 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 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后,将秉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承担起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重任。 据悉,在未来工作中,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将联合旅游部门,依据沙漠生态 和景观价值精心规划旅游线路,将沙漠年接待量控制在生态承载力内,推广"不留痕迹"旅行理念,引导 游客文明出行。同时,将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配备气象、生态、水文等各类监测设备,利用"人工巡 护+无人机巡护"的方 ...
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盟召开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1:21
行业动态 - 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兴安职业技术大学召开,主题为"生物育种赋能中国大豆高质量发展",吸引了600余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部门、科技推广机构及企业的代表参与[1] - 研讨会安排主旨报告11场,分论坛报告77场,展示论文摘要25篇,涵盖遗传育种与资源、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主题[1] - 与会专家围绕大豆在遗传育种、栽培耕作、营养品质、光周期反应、抗病性、抗虫性、耐逆性、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深度交流[1] 区域发展 - 兴安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大豆生产基地之一,依托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经验优势,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领域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1] - 兴安盟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生物育种大豆种植基地和全国最大生物育种大豆标准化制种基地,并获批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园[1] - 2024年兴安盟推广生物育种大豆30.53万亩,科右前旗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大豆制种大县"[1] 实地考察 -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将前往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光荣嘎查的万亩生物育种大豆单产提升示范区进行田间观摩[1]
全国马术耐力锦标赛在包头套马沟激情开赛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1:21
赛事概况 - 2025年全国马术耐力锦标赛暨国家马术耐力赛于8月16日在包头市达茂旗套马沟田园综合体开赛 [1] - 该赛事为全国最高水平马术耐力锦标赛与国际马联(FEI)认证耐力赛首次融合举办 [1] 竞赛项目 - 赛事涵盖国际马联1星级100公里和2星级120公里耐力赛 [1] - 包含耐力锦标赛120公里个人赛和100公里团体赛 [1] - 设置耐力达标赛40公里和80公里项目 [1] 赛事规模与特点 - 本次赛事为全国马术耐力锦标赛落户套马沟的第二年 [1] - 报名人数创近年新高,共有人马组合280余队 [1] - 首次实现国际马联星级赛事与全国马术耐力锦标赛结合 [1] 举办地优势 - 套马沟具备得天独厚的赛道条件 [1] - 当地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支持赛事顺利举办 [1]
奔跑在内蒙古,邂逅别样的马拉松之美
内蒙古日报· 2025-08-17 15:49
赛事概况 - 内蒙古自治区正在举办多场马拉松赛事 包括呼和浩特 鄂尔多斯 包头和呼伦贝尔等城市 [1] - 赛事吸引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参与 展现地区活力 [1][3] - 跑步不仅是运动竞技 更是与自然和城市交融的体验 [1][8] 呼和浩特赛事 - 2025敕勒川草原半程马拉松于8月17日在呼和浩特举行 [3] - 跑者在祖国北疆地区进行比赛 [3] 包头赛事 - 包头半程马拉松在南海景区举办 设半程马拉松 健康跑和欢乐跑项目 [5] - 赛道从南海景区"古渡千帆"景点出发 串联湿地景观和城市街道 [5][6][8] - 路线经过巴彦塔拉大街和民生大街 融合自然风光与都市风貌 [8] 鄂尔多斯赛事 - 鄂尔多斯马拉松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展示"暖城"形象 [10] - 赛事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名片 [10] - 赛道连接乌兰木伦湖广场 鄂尔多斯博物馆 鄂尔多斯大桥和兴泰商务广场等标志性地标 [12][13] - 跑者体验"一步一景"的城市景观 [13] 呼伦贝尔赛事 - 2025呼伦贝尔草原马拉松于8月24日在莫尔格勒河景区举行 [21] - 赛道穿越草原 湿地和湖泊 被称为"世界最美的草原赛道" [15][16][19] - 跑者体验草原 牧群 河流等自然景观 形成视觉盛宴 [18][19] - 赛事提供与草原环境深度交融的独特跑步体验 [19]
二连浩特市创新“全链条”调解模式 实现矛盾就地解决
内蒙古日报· 2025-08-17 13:37
银行信用卡逾期处理 - 中国银行二连浩特市分行通过法院诉前调解机制与信用卡逾期客户达成协议 减免部分利息和违约金 客户承诺按期还款 [1] - 银行表示诉讼程序时间长成本高 诉前调解成为快速收回本金的有效渠道 [3] 法院调解模式创新 - 二连浩特市法院推出"全链条"调解模式 贯穿立案、审理、执行全过程 对简易案件优先调解 已成功化解220起纠纷 [5] - 法院通过繁简分流机制 引导当事人选择高效解纷方式 将矛盾化解在诉讼前端 [6] 线上线下协同调解 - 法院采用"线上+线下"协同模式 联合交警、住建等部门设立专业调解室 法官和调解员现场提供法律解答 调解协议当场确认 [8] - "法官+调解员"团队定制调解方案 成功案件即时司法确认 失败案件转入速裁程序 68%纠纷通过调撤方式化解 [10] 司法效能提升 - 法院将调解贯穿各环节 既减轻群众诉累 又提升司法效能 计划继续优化模式以强化边疆治理保障 [11]
2.5万名跑者齐聚蒙泰·2025鄂尔多斯马拉松
内蒙古日报· 2025-08-17 10:45
赛事概况 - 蒙泰·2025鄂尔多斯马拉松于8月16日下午4点30分鸣枪开赛 [2] - 赛事由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办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承办 [2] - 吸引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2 5万名跑者参与 [2][14] 赛事设置 - 设置四个组别:马拉松(42 195公里) 半程马拉松(21 0975公里) 健康跑(10公里) 欢乐跑(5公里) [4] - 赛道设计融合城市风光 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 体现"流动的城市画卷"理念 [4] 比赛结果 - 马拉松男子组:肯尼亚选手以02:25:20夺冠 中国选手游世源(02:35:40)和刘超(02:38:23)分获亚季军 [6] - 马拉松女子组:肯尼亚选手包揽冠亚军 中国选手杨媛以02:57:23获得季军 [6]
2025年“暖城文韵”鄂尔多斯市群众文艺汇演精彩上演
内蒙古日报· 2025-08-17 10:32
活动概述 - 2025年"暖城文韵"鄂尔多斯市第八届农牧民和社区群众文艺汇演于8月15日在西鄂尔多斯文化主题公园举行 [1][4] - 活动汇聚鄂尔多斯市各地农牧民与社区群众文艺爱好者,呈现14个精心筹备的节目 [1] 节目内容 - 演出以四重唱《美丽富饶的鄂托克》开场,展现对家乡的赞美 [3] - 三弦齐奏《我的鄂尔多斯》《十五岁》通过民族旋律传递独特地域文化 [3][8] - 大琴齐奏《鄂托克西边》以激昂曲调呈现当地自然与人文风貌 [3] - 笛子齐奏《瑙门达来、东合尔少布海》用笛音演绎草原故事 [3][8] - 女群舞《吉祥如意》以优美舞姿表达生活祝愿,将气氛推向高潮 [3] - 小品《全家福》作为语言类节目参与演出 [6] 活动意义 - 活动为农牧民和社区群众提供才艺展示平台,体现群众文化繁荣 [8] - 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展现当地积极精神风貌和对幸福生活的歌颂 [8] - 促进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化及地方文化交流传承 [8] 参与媒体 -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及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参与报道 [8][9]
稀土高新区:政银企“联姻”同发展
内蒙古日报· 2025-08-17 10:27
公司动态 - 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内蒙古首家创业板上市的稀土民营企业,专注于磁组件核心领域,持续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生产,已成为华为、小米、微软等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的重要供应商 [2] - 公司计划精进研发生产线、拓展产品领域、扩大生产规模,并已获得3家银行量身设计的融资产品支持,未来将提升现有产品性能、拓宽应用场景,同时发力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开发配套磁器件产品 [2] 行业政策与金融支持 - 稀土高新区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召集150余家企业与19家金融机构,推出专利速贷通、磁材订单贷、稀土人才贷等20余项无抵押创新金融产品,促进企业技术专利转化为资本 [4] - 高新区出台《金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构建"四维一体"信息共享机制与常态化对接平台,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5] - 中国银行包头分行针对稀土产业链布局成立服务专班,利用"稀土产业贷"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差异化授信支持,并以优惠利率为某稀土龙头企业快速核定4.5亿元授信总量 [7] - 蒙商银行包头分行为稀土企业定制信贷方案,推出企融通、创业担保贷、科创易贷等创新产品 [7] 行业融资成果 - 稀土高新区通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双质押模式为45家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促成80笔贷款,融资总额突破40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已投放1.57亿元资金并帮助企业获得市级奖补255万元 [8] - 高新区计划年内实现企业授信资金50亿元,目标融资需求响应率达100%,综合融资利率降低0.5%-1% [8] 产业链发展 - 稀土高新区重点布局"磁材-永磁电机-新能源装备"千亿级产业链,金融机构针对性提供上游原材料、中游深加工及下游应用的差异化授信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