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鄂尔多斯闻“汛”而动全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内蒙古日报· 2025-08-20 00:27
极端天气事件影响 - 鄂尔多斯市北部8月18日至19日出现强降雨 多个旗区累计雨量超100毫米 康巴什区最大降雨量达199.5毫米[1] - 强降雨导致城区部分路段积水和小区雨水倒灌 引发应急抢险救援行动[1][7] - 前期强降雨使土壤湿度饱和 后期降水极易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4] 应急响应措施 - 康巴什区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应急/消防/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救援[1][3] - 东胜区气象局和防汛抗旱指挥部于8月18日分别启动暴雨三级和防汛三级应急响应[3] - 达拉特旗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8日12时启动全旗防汛四级应急响应[4] 基础设施维护与抢修 - 加强对水库水位/大坝安全等关键指标的监测分析 保障设施设备维护保养[4] - 准格尔旗对薛家湾城区水毁路段进行路面抢修/清淤/清障等修复工作[7] - 旗应急指挥中心实施全旗雨情/水情/汛情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4] 防汛工作部署 - 各旗区闻"汛"而动 全面部署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对准备等工作[1][7] - 制定常态长效管护措施和应急处置准备 保障群众出行安全[7] - 通过汛期指南提醒市民在恶劣气候下做好人身安全防护[7]
鄂尔多斯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日报· 2025-08-19 14:40
试点建设与政策创新 - 鄂尔多斯市协同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入选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的地级市 [3] - 构建"重点领域协同治理、重点行业深度减排、重点园区示范引领、重点企业创新实践"的工作格局,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3] - 出台《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鄂尔多斯市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办法》等政策,强化顶层设计 [7] 投资与经济效益 - 84项重点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0.99亿元 [3] - GDP达到6363亿元,实现"十四五"以来第3次千亿级跨越 [3] - 单位GDP能耗下降25.8%,碳排放强度下降13.6% [3] 新能源与生态治理 - 创新"光伏治沙"模式,建成光伏治沙项目近1000万千瓦,治理沙化土地超30万亩 [4] - 在建拟建光伏治沙规模近3000万千瓦,预计可治沙超100万亩 [4] - 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20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年可输送清洁电力4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超50% [4][5] 氢能与煤化工转型 - 实施"煤化工+绿氢/绿氧"耦合工程,推动氢能替代多元化试点示范 [5] - 已批复风光制氢项目13个共计939.2万千瓦,其中65万千瓦已建成 [5]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年替代煤炭消耗约253万吨,CO2减排量超630万吨 [5] 绿色物流与运输 - 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实施新能源重卡、矿卡替代工程 [6] - 建成氢能和电动重卡应用示范基地,实现煤炭短倒闭环运输 [6] - 投入运营新能源车辆779辆,发运量累计810万吨,2024年矿区充电量达3000万度,减少碳排放约7.8万吨 [6] 环境治理与固废利用 - 643个粉状物料堆场实现全封闭管理,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7] - 建成80个工业固废利用项目,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从2020年5.88t/万元下降到2023年4.05t/万元 [7] - 东胜区乌素生活垃圾处理厂沼气项目年节约煤炭消费近4000吨 [7]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构筑实验室及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集群,配套专项支持经费 [8] - 转化落地CO2加绿氢制备绿色航煤、年产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等重大技术成果 [8] - 连续上榜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推出"人才新政30条"和"科技新政30条"2.0版 [8] 碳普惠与公众参与 - 上线"暖城碳惠"微信小程序,打造个人碳账户,建立碳普惠激励机制 [8] - 通过"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低碳场景引导全民参与节能减碳 [8] 空气质量与协同度提升 - "十四五"以来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 [3] - 减污降碳协同度2024年同比提升超过29%,达到86.5分 [3]
乌拉特后旗“免申即享”惠企纾困
内蒙古日报· 2025-08-19 12:07
政策支持与资金发放 - 紫金矿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享受"免申即享"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红利的企业 收到首批37万元资金 [1][3] - 资金用途包括缴纳社保费 开展员工培训 稳定员工队伍并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1] - 政策通过大数据平台智能筛查参保企业 重点核查参保时长 裁员率 环保信用等指标 实现资金精准直达 [3] 政策实施模式与规模 - 采取"免申即享"为主 自主申请为辅的模式 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和系统比对 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一键确认 资金直达" [6] - 截至8月中旬 当地已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63.96万元 惠及88家企业 5800余名职工 [6] - 资金以"精准滴灌"方式注入企业 规定用于缴纳社保费 员工培训等用途 [6] 企业筛选与后续机制 - 通过人社系统综合平台筛选符合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 [5] - 动态监测企业参保情况 确保应享尽享 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跟踪服务 聚焦"保岗位 提技能 防失业"关键环节 [6]
稀土赋能,包钢耐磨钢实现全规格跨越
内蒙古日报· 2025-08-19 09:2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实现稀土耐磨钢全规格批量生产 覆盖8毫米至60毫米厚度范围 成功跻身行业前列 [1] - 公司优化稀土元素加入形态、方式及用量 有效提升产品性能 拓展薄厚规格生产能力 [3] - 厚规格产品采用稀土配合淬透性元素工艺 解决心部开裂问题 薄规格产品突破板形控制技术难点 [3] 生产与供货情况 - 宽厚板生产线年内累计供货薄规格稀土耐磨钢4000余吨 厚规格产品3000余吨 [1] - 产品应用于矿用车厢加工 具备优异焊接便利性与低温冲击韧性 适应严苛工况环境 [3] 市场应用与客户反馈 - 稀土耐磨钢获国内各大煤机厂青睐 订单量稳步增长 [5] - 产品应用于大秦、神华等重载铁路线 显著延长钢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 [5] - 高耐磨稀土钢用于刮板机及矿用汽车车厢 抗压能力提升80%以上 获国内外客户高度认可 [5]
呼和浩特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张
内蒙古日报· 2025-08-19 09:17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 呼和浩特全力推动以绿色电力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1] - 2025年布局实施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项目107个 计划投资高达969亿元 [4] -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电力总装机达2095.75万千瓦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跃升至39.58% [4] 大型风光基地项目 - 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总装机200万千瓦 其中风电170万千瓦 光伏30万千瓦 [2] - 项目年发电量超41亿度 节约标煤超过143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逾350万吨 [2] - 2023年前7个月累计发电量达30.1亿度 累计外送绿电已突破11亿度 [2] 传统能源绿色转型 - 内蒙古大唐国际呼和浩特铝电公司探索"铝业+光伏"新模式 加速"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化 [3] - 360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3026万度 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 [3] - 通过"三改联动"实现大幅节能降耗减排 形成"白天光伏主导 夜间火电支撑 外购电补充"运营模式 [3] 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 - 创新应用低压直流微电网技术直接接入电解铝直流系统 [3] - 年节约标煤17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 利用余热为托克托县3万余户居民供热 [3] - 突破传统充分利用本地多风干燥日照足特点 推动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2] 新能源装机结构 - 全市风电装机471.4万千瓦 光伏装机238.1万千瓦 [4] - 项目是国内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绿电的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 [2] - 众多风光氢储项目加速落地达效 大型风光项目已初具规模 [3]
“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全国党媒走近母亲河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启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3:25
活动概述 - "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全国党媒走近母亲河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启动 [1] - 活动由内蒙古日报社主办,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市委宣传部协办 [5] - 中央媒体和沿黄九省区主流媒体50余位成员参与 [5] 活动内容 - 媒体团将沿黄河两岸5个盟市进行行进式采风,包括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 [9] - 活动聚焦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三大主题 [9] - 黄河流经内蒙古7个盟市,总长843.5公里,是黄河"几字弯"核心地带 [9] 活动意义 - 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再学习、再落实 [13] - 全国党媒携手讲好黄河故事、传播北疆声音的生动实践 [13] - 将通过集中报道、深度解读展现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与高质量发展成果 [13]
直击国内优质羊草种源短缺痛点国家级“高产优质节水多年生 人工草地试点建设”项目启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3:00
项目背景与启动 - 国家级"高产优质节水多年生人工草地试点建设"项目于8月12日在呼伦贝尔农垦浩特陶海农牧场正式启动 旨在为北方草原退化治理提供新动能 [1] - 中国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41.7% 其中70%存在不同程度退化 内蒙古可利用草原退化面积占比超35% 天然草场产草量较20世纪80年代下降40% [1] - 国家林草局2025年4月明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和新疆昭苏马场启动试点 浩特陶海农牧场凭借27.45万亩草场基础及机械化设施成为首个实施单位 [1] 技术方案与品种选择 - 项目选择羊草作为核心品种 其根系深度达2.5米 可使地表输沙量减少78% 干草粗蛋白含量达11%-15% 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 [2] - 采用"种子田+商品草田"模式 600亩水浇地培育种源 4179亩旱地生产商品草 预计旱作亩产达220公斤 为中度退化草场的7倍 [2] - 针对高寒气候制定精准种植规程:8月播种 亩播量2公斤 配合测土配方施肥10-20公斤 刈割频率根据土地类型差异化安排 [2] 预期效益与战略意义 - 生态效益:3年后植被盖度提升40%以上 防风固沙效率提高60% 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0.1个百分点 地表径流减少60%以上 [3] - 经济效益:第五年商品草田亩利润达175元 种子田亩利润超600元 4779亩项目区年收益突破300万元 带动经营收益增长15%-20% [3] - 战略价值:600亩种子田年产种量达1.2万公斤 缓解国内优质羊草种源短缺 项目为北方草原治理提供"生态修复+产业培育"一体化解决方案 [3]
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首站亮相呼和浩特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3:00
8月16日晚,呼和浩特大召广场华灯璀璨、歌舞飞扬,2025年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首站赛事在 这里启幕。 作为国家级少数民族广场舞赛事的首站,本届大赛创新性地选址于大召广场。当夜幕降临,古老的 召庙建筑与现代灯光艺术交相辉映,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参赛队伍身着蒙古族、回族、朝鲜族 等绚丽的民族服饰,在华丽的舞台上尽情绽放。悠扬的马头琴声与欢快的旋律此起彼伏,传统与现代交 融的舞姿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新篇章。各参赛队伍在保留广场舞健身属性的基础 上,巧妙融入了各民族传统舞蹈元素,通过创新的编排手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现 场万余名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赛事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首站突破性地实现了"体育+文旅+商业"的多元融合:白天,参 赛选手可游览塞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点;傍晚,大召广场变身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的露天剧场;赛后,特 色美食街区让参赛选手体验"舌尖上的内蒙古",非遗文创市集则展现民族文化魅力。这种创新模式既展 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城市夜间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本次大赛将持续至8月17日,期间还将举 办民族健身操展演、非 ...
内蒙古首例“蒙电通”专项电费贷款落地乌海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3:00
蒙电通专项电费贷款业务落地 - 内蒙古自治区首笔"蒙电通"专项电费贷款在乌海市成功落地,标志着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电费专项贷款业务正式启动 [1] - 乌海市长宏矿业有限公司通过200万元"蒙电通"专项贷款完成电费缴纳,成为首笔业务受益企业 [1] - 该业务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乌海分行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 [1] 产品特点与创新 - "蒙电通"打破传统贷款对固定资产抵押的依赖,采用电力使用数据和电费缴纳台账作为信用评估依据 [1] - 产品具有利率低、期限长、审批快、还款方式灵活等优势 [1] - 该创新金融服务实现了"银电企"三方共赢,既释放企业流动资金,又提升供电部门电费回收率 [1] 市场推广与意向企业 - 乌海市已有13家中小微企业成为"蒙电通"贷款意向企业,包括海融矿业和宝宏化工等公司 [2] - 这些企业凭借稳定的电力需求和优质信用水平获得贷款资格 [2] 业务意义与价值 - "蒙电通"是供电部门挖掘电力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的创新探索 [2] - 将"无形数据"转化为"有形信用",激活电力数据的金融价值 [2]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在普惠金融领域落地,使企业经营痕迹成为融资信用凭证 [2]
18省区市“石榴籽手拉手”同心营活动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1:56
8月14日上午,同心营开营仪式在昭君博物院举行,来自18个省区市的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仪 式。 开营仪式上,营员们在庄重的氛围中接过临时中队旗和营旗,共同拉开了"石榴籽手拉手"同心营的 序幕。研学期间,营员们先后走进内蒙古航天科教研学中心、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呼和浩 特城市规划展示馆、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伊利健康谷等地,参加"红领巾爱国防""红领巾爱科学"等系 列实践体验活动,全面了解了呼和浩特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深度感受北疆文化魅力,在传承中华 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践行生态文明中拉近距离、凝聚情谊。 本次同心营还专题策划了少先队交流活动,队员们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青山小学,开展了"传承 红色基因,争做民族脊梁"队课、"红领巾社团互动实践"等活动,让队员们在互动中传承精神,增进友 谊。 与此同时,来自18个省区市的少先队辅导员围绕《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训发展共同体实践研究》课 题展开深度交流,不仅拓宽了工作思路,更凝聚起推动新时代少先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8月14日至15日,呼和浩特市团委、市民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举办"同心聚青城 强国队旗 红"——十八省区市"石榴籽手拉手"同心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