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苏超”对决话情谊 宁镇同城谱新篇
南京日报· 2025-08-29 00:52
地缘与文化联系 - 南京与镇江地理距离最近 两城山水相连且历史渊源深厚 北宋王安石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印证两地咫尺之遥 [3][7] - 同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共享六朝文化 宁镇方言均为江淮官话 鸭血粉丝汤和锅盖面等美食文化互通 南京鼓楼区有以镇江命名的道路 [7] - 西津渡曾称金陵渡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成为千年渊源见证 镇江被誉为"一城山水半城诗" 南京获"世界文学之都"称号 [7] 城市规划与产业协同 - 2020年共同编制G312产业创新走廊及宁镇合作示范区空间规划 研究成果纳入江苏省及两地2035年国土空间总规 [8] - 构建"一心 双带 多点"空间发展新格局 深化毗邻地区空间结构 建立都市圈创新转化协同区 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融合 [8] - 句容宝华与南京仙林仅一河之隔 超5万名南京市民在宝华置业 实现"住在宝华 工作在仙林"的日常通勤模式 [9]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 - 2021年S6宁句城际开通 马群至句容最快40分钟 无缝衔接南京地铁2号线 日均运送1872人次高铁互补形成双轨通勤 [10][12] - 高铁最快车次仅需19分钟 每天数十趟列车往返 公路包括沪宁高速 312国道等多条要道 自驾最快1小时可达 [12] - 南京开通7条至句容地面公交线 实现公交同城化通勤 协调打通跨界断头路 规划宁镇轨道交通线促进快速联系 [8][13] 同城化生活与产业融合 - 交通网络促进商贸旅游融合 南京游客赴镇江品美食游金山寺 镇江市民到南京逛夫子庙新街口 扩大城市"朋友圈" [13] - 宝华新城商场学校公园配套与南京无缝对接 模糊行政边界 312国道宁镇界至七乡河段通车后将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 [9][12] - 七乡河过江通道连接线与G312立交统一方案实现各方向快速转换 推动宝华与南京镇江方向的快速联系 [8]
“行走南京·环城健步70里”公益活动即将启动
南京日报· 2025-08-29 00:41
活动概况 - 2025年"行走南京·环城健步70里"公益活动于10月19日在中华门瓮城启动 由市交通运输局指导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联合主办 南京银行冠名支持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发展中心和南京市网络文化协会承办 旨在倡导全民健身 弘扬南京明城墙文化 展现城市魅力 [1] - 活动设置35公里全程挑战和3公里趣味短程两条路线 全程路线串联中华门 光华门 中山门 太平门 神策门等明城墙重要节点 短程路线以"中华门-东水关"为核心段 适合亲子家庭体验 [1] - 活动特别发出"行走南京"文创设计征集令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以"行走" "城墙" "梅花"为主题的创意作品 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参加 [1] 企业参与 - 南京银行连续9年冠名支持该品牌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报名费将全额捐赠用于城墙保护与修缮 [2] - 活动参与者可邂逅南京银行带来的多重惊喜 分享麦当劳的欢聚时刻 畅饮农夫山泉的清新活力 践行绿色出行健康风尚 [1] 活动影响 - 活动每年开放报名后均有超2000名市民及多个跑团踊跃参与 通过行走方式让市民近距离触摸历史 传递绿色出行理念 [2] - 活动旨在让市民用脚步丈量城墙 用创意点亮文化 共同守护"世界最长 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 [2]
我市与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已销售张家界农特产品超800万元
南京日报· 2025-08-28 02:21
对口合作成果 - 南京与张家界开展对口合作3年多来互访交流超过700人次并签订各领域对口合作协议100余份 [2] - 干部人才培训学习达500多人次 [2] - 南京已设立多处张家界农副产品销售点包括高淳区"源来桑植"品牌提货点和秦淮区消费帮扶提货点 [2] 农产品销售表现 - 张家界农特产品在南京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1][2] - 南京对口地区消费帮扶展销中心汇聚8个对口地区农产品包括大鲵蛋白肽/伊犁牛腱子/野生榛蘑/沙棘茶等特色产品 [1] - 7家南京集采单位与消费帮扶展示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 8家张家界生产企业签署产品入驻协议 [2] 特色产品开发 - 张家界莓茶因黄酮含量高被誉为"黄酮之王" 是当地特色农副产品 [1] - 当地正推进"莓茶主题公园"建设 深度挖掘莓茶文化并发展体验式/康养式茶旅 [3] - 探索"农产品+文旅"融合模式 推动景区茶区/茶旅品牌/茶旅文化/茶旅康养一体化发展 [3]
千余件档案史料再现铁血铸魂史 长三角地区新四军档案史料展在宁开展
南京日报· 2025-08-28 02:16
展览概况 - 长三角地区新四军档案史料展于8月27日在南京开展 由江苏档案局 档案馆联合上海 浙江 安徽档案部门举办[1] - 展览获得中央档案馆 国家档案局支持 并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协助[1] - 聚合中央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长三角地区档案部门千余件档案史料[1] - 展览将面向社会各界长期免费开放[4] 展览内容结构 - 展览分为"铁的新四军" "铁的根据地" "最可靠 最坚强的主心骨"3个篇章[1] - 通过档案与史料构建系统完整的历史叙事链 展示新四军不怕困难 勇于斗争的精神[1] - 生动诠释"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1] 首次公开档案 - 《抗日游击战中的战术问题》详细记载游击战术10个重要问题:基本要求 侦察调查 袭击 破坏 通信联络 行军宿营 供给卫生 地方戒严 坚壁清野 隐蔽休息[2] - 《本军参加抗战五个月战斗成绩统计表》记载新四军初期四个支队名称:团结支队 坚决支队 英勇支队 抗战支队[2] - 《江渭清同志谈抗战时期苏南斗争状况》记录新四军4个支队下8个团命名首字组合成"保持发扬优良传统"的故事[2] 特别发掘史料 - 《牺牲烈士荣哀录》记录江上青和喻尊霞等烈士牺牲情况[3] - 1941年6月6日《解放日报》第2版记载苏北新四军涟水战斗 被考证为与刘老庄战斗齐名的大胡庄战斗[3] - 新四军6师18旅52团"踢小橡皮球"的史料展示军队体育运动情况[3] 展览技术形式 - 采用全息影像 虚拟互动等数字技术及LED 高清投影 智能AI机器人等数字展陈设备[3] - 设置体验式时空影院 制胜之道 烽火家书 朗读亭等沉浸式体验区域[3] - 包含美术作品 电影电视剧戏曲 知识问答等展示区域 并同步开通线上云展厅[3]
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创同主体评级最低
南京日报· 2025-08-28 02:04
核心观点 - 全国首单数据资产赋能水务ABS成功发行 金额10亿元 票面利率2%创同主体评级全国水务ABS历史最低利率 实现企业数据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产的转化 [1] 资产证券化创新 - ABS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可预测现金流资产转化为可交易证券 数据资产赋能ABS实现数据资源向资本转化 [1] - 底层资产来源于供水收益权 首次在全国公用事业行业实现数据资产赋能原生资产组合融资 [2] - 通过数据确权 业务赋能和金融落地三步骤 为数据资产运用提供可复制样本 [2] 数据资产化路径 - 企业率先成为全国水务首单数据资产入表企业 用水行为分析数据在南京数据交易平台上架并完成场内交易 [2] - 供水收费收益权从传统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为ABS现金流安全提供核心支撑 [2] - 用水数据经脱敏后可帮助金融机构评估企业经营健康状况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围绕金融投资 新城发展 商旅运营三大板块业务深化数据资产挖掘与应用 [3] - 依托江水源热泵系统等绿色低碳项目及系列开创性金融实践 探索数据资产融资新模式 [3] - 构建资产-盘活-资金-投资-资产良性循环链条 助力科创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3]
全国首个!南京企业在国际碳信用平台交易成功
南京日报· 2025-08-28 02:04
公司技术突破 - 利用秸秆炭化还田多联产技术在国际碳信用认证平台Puro成功挂网销售330吨碳清除量 其中已交易7吨 销售价格为每吨142美元 成为国内首个在该平台交易成功的项目[1] - 与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研发农业固体废弃物气化多联产炉 可将小麦 油菜 水稻 玉米等多种作物秸秆高温炭化为生物质炭[1] - 生物质炭具有比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 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等特性 施入田地后可改良土壤 缓释肥料 钝化重金属[1] 项目运营数据 - 试验田数据显示科学施用配方生物质炭后土地有机质含量提升20%以上 化肥使用量减少15%—20%[1] - 每施用1吨生物质炭相当于清除1.5吨二氧化碳 2024年试验田施用生物质炭产生330吨碳清除量[2] - 公司每年可消化周边1万多亩农田的约8000吨秸秆 生产2000吨左右生物质炭[2] 碳交易市场表现 - 已交易的7吨碳清除量被香港上市企业购得 剩余323吨正在洽谈中[2] - 有意向客户预购企业未来10年碳清除量 若以年产2000吨生物质炭清除3000吨二氧化碳计算 每年可为企业额外增收42万—45万美元[2] 行业政策环境 - 生物质炭产业被认定为前景广泛的"蓝海"产业 既可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又可吸附土壤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环境质量[3] - 南京市持续推进生物质炭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6%[3]
翻引长江水7.2亿立方米,完成5个灌区现代化改造
南京日报· 2025-08-27 02:11
降水情况与农业用水挑战 - 南京1-7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30%-36% 较去年同期减少34%-54% [1] - 全市需保障90万亩小麦地与130万亩水稻田的灌溉用水需求 [1] 水利基础设施运行与引水成效 - 红山窑水利枢纽设计灌溉流量50立方米/秒 抗旱开机累计约7000台时 [1] - 今年以来通过重点泵站累计翻引长江水约7.2亿立方米 其中红山窑枢纽贡献1.8亿立方米 [1][2] - 六合区启动徐庄及金牛翻水线 溧水区通过湫湖灌区泵站实施多级翻水 [2] 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进展 - 金牛湖灌区改造项目总投资2.9亿元 拆建泵站567座 改造骨干渠道86.49公里 [2] - 六合区改善灌溉面积10.32万亩与排涝面积2.2万亩 [2] - 全市5个灌区改造项目总投资6.05亿元 均已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测试运行 [2] 农业用水保障实际效果 - 硬质化渠道建设显著提升输水效率 实现精准灌溉 [2][3] - 种植户反馈现代化灌溉技术保障水稻生长需求 [3]
南汽车间里走出三位特级技师
南京日报· 2025-08-27 02:04
公司技术人才成就 - 南京汽车集团三名员工获评江苏省特级技师称号 包括加工车间数控工程师汪原胜 车身车间特级钳工徐志锋 电池车间维修工段长王磊 [1] - 汪原胜近30年生产一线经验 掌握百余台设备操作与编程 精通西门子 发那科 三菱等多种数控系统 培养11名高级技师和技师 [1] - 王磊自2007年加入公司 主导MG罗孚566 NSE和SGE发动机装配线 新能源电池PHEV模组和NE1X等项目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 [2] - 徐志锋26年生产一线经验 解决多款车型四门铰链尺寸一致性 后盖与侧围间隙匹配等行业难题 优化30余项关键工艺年均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万元 [3]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王磊团队完成170余项设备优化和370余项智能防错改进 在设备维修中突破高压充放电设备效率瓶颈 将工序节拍提升146% 大幅降低故障率 [2] - 汪原胜团队攻坚GS6发动机生产线改造项目 将新能源混动机型曲轴孔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的千分之五内 [1] - 徐志锋通过工艺优化年均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万元 [3] 人才培养机制 - 公司通过师带徒和工作室机制实现技艺传承 汪原胜工作室培养11名高级技师和技师 王磊工作室走出十多名技术骨干 [1][2] - 特级技师承担经验传授责任 为智能制造培养生力军 为新能源电池制造注入技术力量 [2][3] 行业与政策背景 - 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新增26名特级技师 其中3位来自南京汽车集团 [1] - 南京市特级技师总数达30人 市人社局将全面推广技能人才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体系 [4] - 政策旨在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为制造强市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4]
1—7月南京经济运行简况发布
南京日报· 2025-08-27 01:57
工业经济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7月当月增长3.2% [1] - 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分别增长13.1%、10.8%、9.4% [1] - 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6%、38.4%、48.8% [1]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1% [1]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5% 制造业投资增长8.5%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1%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8%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4.7% 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大幅增长50.2% [1] 消费市场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0.22亿元 同比增长4.4%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2.9%、22.3%、23.4% [2] - 能效等级1级和2级绿色家电零售额增长98.1% 智能家电增长190.4% 可穿戴智能设备暴增424.6%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5.8% [2] 价格指数 - 7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 1-7月累计下降0.4% [2]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7月同比下降3.3% 1-7月下降2.5% 购进价格7月下降3.6% 1-7月下降3.1% [2]
“滚烫”安全检查,只为万家“清凉”
南京日报· 2025-08-26 23:41
能源运输与供应链 - 远洋海轮"盛帆6号"从印度尼西亚运输约5万吨煤炭至南京大唐发电厂码头 全程耗时9天[6][7] - 煤炭卸载作业需连续运行40至50小时 使用两台卸船机进行作业[7] - 整船煤炭可发电近1亿千瓦时 相当于南京市一天的用电量[7] 海事安全监管 - 南京海事局龙潭海事处执法人员对船舶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查 包括甲板缆桩 卸煤装置接口 航行设备 中高频雷达及航行日志[5][6] - 机舱作为船舶动力核心 在52℃高温环境下接受近一小时检查 确保发动机运转正常[6] - 针对易燃煤炭特性 专项检查消防室的灭火器和二氧化碳气瓶等消防设备[3][7] 基础设施运营 - 南京大唐发电厂码头承担煤炭接收任务 通过传输带将煤炭输送至电厂保障电力生产[5] - 煤炭作为发电厂重要原料 是维持城市电力正常运转的关键能源[7] - 卸船机操作需精准控制抓斗起落 确保煤炭装卸效率与设备安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