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搜索文档
周红波在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中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9-02 01:43
9月1日,市委市政府在鼓楼区举行月度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要把 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经济运行的关键抓手,保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势头和力度,更好发挥特色优 势,加大项目招引培育,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今年,鼓楼区共安排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1915亿元,突出产业规划布局和投资导向,围绕科技 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社会民生等领域安排实施类产业项目45个。幕府智谷是鼓楼区重点打造的集公 共服务、技术、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载体。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由南京师范大学和鼓楼区 合作共建,聚焦合成生物领域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推动南京生命健康产业链向前端延伸。周红波与南 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以及创新中心黄和院士团队深入交流,并见证中心揭牌。园区内的数字经济 总部企业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司法行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已在创业板上市。国网江苏 电力战新产业总部基地项目规划"智能电网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综合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四大产 业集群,计划2029年底竣工投产。南京华贸中心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商办综合体及其配 套设施,着力构建有机融合生态,推动中央路—玄 ...
南京举行月度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
南京日报· 2025-09-02 00:34
项目投资与建设进展 - 幕府智谷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 其中数字经济总部园已入驻企业约160家 生物科技创新园部分地块已建成[2] - 国网江苏电力战新产业总部基地于2024年2月开工 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计划2029年底竣工[2] - 南京华贸中心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 涵盖购物中心 商业街区 超甲级写字楼等多元业态 写字楼 公寓及商业街区已竣工交付[3] 产业集聚与发展规划 - 幕府智谷数字经济总部园着力聚集法律科技与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 形成产业集聚区[5] - 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聚焦合成生物领域 重点突破微生物资源智能化创制与应用 开发全链条设备[6] - 国网江苏电力项目将构建智能电网服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产业集群 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8] 企业入驻与招商情况 - 南京华贸中心写字楼2024年3月上市后已完成招商超3万平方米 入驻率达85%以上 已吸引17家企业包括共创草坪 科伦药业等龙头企业[3][8] - 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已入驻南京微康精准医学科技 益一科技 康科生物等企业[6] - 通达海科技作为法律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将入驻幕府智谷数字经济总部园[2] 政府支持与投资进度 - 南京市政府将华贸中心列为市级重大项目 成立专项服务专班优化审批流程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9] - 2024年1-7月江苏省54个重大项目投资进度达67.7% 超序时进度9.4个百分点[9] - 市级500个重大项目同期投资进度达67.1% 超序时8.8个百分点 其中现代服务业项目进度达84.1%[9]
江宁开发区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南京日报· 2025-09-01 23:50
国家级5G工厂评选结果 - 南京共有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 [1] - 江宁开发区企业占全市50%份额(3家) [1] 5G工厂技术架构与特性 - 5G全连接工厂以5G为核心集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1] - 通过5G网络与工业软件平台实现生产要素全链接 [1] - 深度融合边缘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化体系 [2] - 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源管控和运维服务全环节 [2] 企业具体应用与成效 - 南瑞继保电气应用工业机器人、AI视觉及边缘计算技术 [1] - 实现工业数据全域采集与智能分析 [1] - 订单交付及时率提升至99.8% [1] - 产品一次合格率超96.3% [1] - 国电南自形成远程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可复制应用场景 [2] - 埃斯顿自动化通过5G实现多网融合与IT/OT深度集成 [2]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 江宁开发区将持续深化5G与制造业融合 [2] - 推动5G技术在生产、管理、物流等环节的创新应用 [2]
“立体城市”赋能低空经济产业 浦口低空经济创新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南京日报· 2025-09-01 02:51
实景三维技术应用 - 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 南京市《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案例为全国唯一入选项目 提供低空经济安全化与智慧化发展的南京方案 [1] - 实景三维技术通过高精度测量相机与SLAM系统空地融合及计算机集群并行处理 构建实景三维+空域信息数字化时空数字底座 支持航线自动规划与无冲突数字化飞行路径生成 [2] - 技术成果纳入民航行业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域信息数字化技术要求》 已在深圳 苏州 扬州 芜湖等十余个城市推广 [3] 南京浦口区低空经济建设 - 浦口区完成51.22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实景三维建设 同步实现江浦虹悦城和桥林科学城一期精细化建模 为低空经济提供多维信息支撑 [2] - 开辟4片无人机适飞空域 总面积达630平方公里 占南京市空域约30% 采用航迹预测与空域容量动态预测技术实现实时监测与智能风险预警 [2] - 依托实景三维开拓20余个特色场景包括跨江低空物流与血液运输 规划50余条航线 累计飞行突破120万公里 血液运输效率提升50% 跨江物流效率提升80% [3] 行业技术发展 - 实景三维构建1:1仿真城市电子沙盘 精确测量地物要素类型 高度与地理信息 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互联互通 支持空域监管与航线规划 [1] - 规划资源部门通过实景三维模型确定通用机场 无人机起降场及通信基站等低空设施选址 强化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2] - 低空飞行器依赖地理信息支持 实景三维技术为无人机任务执行提供三维城市数字模型基础 [1]
市关工委召开“百名励志学子”助学座谈会 121.5万元爱心款助243个孩子圆大学梦
南京日报· 2025-09-01 02:39
8月29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办2025年"百名励志学子"助学座谈会。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陈家宝、市关工委副主任张俊参加。 2023年"励志助学"项目的启动,是关工委守护"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承诺的又一实 际行动。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资助243个孩子圆梦大学,发放励志助学金121.5万元。其中,2025年 资助84人共42万元。 座谈会上同步举行"励志助学金"发放仪式,8名"励志学子"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以及感恩之 情。这些学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但他们皆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直面生活的挑战。杨同学 称家庭困难未阻碍追梦,市关工委资助让她深感温暖,承诺将以热情投入大学学习,用成绩回报社会关 爱。 为了做好新时代关爱助学工作这篇大文章,市及各区关工委主动关爱、凝聚力量,除"励志助 学"外,还通过做好、做优"筑梦未来 爱心助学""99公益募捐"等品牌项目,为更多青少年学子提供帮 助,激励全市青少年奋发自强、立志成才,弘扬社会关爱青少年的良好风尚,让博爱之都的爱心故事续 写新的篇章。 ...
30826名两地球迷友好互动
南京日报· 2025-09-01 02:32
赛事组织与球迷服务 - 南京队组织18辆豪华空调大巴作为球迷直通车并配备防暑伴手礼包括风油精、矿泉水和扇子 [2] - 直通车16:40准时从南京汽车客运站出发并在车上开展助威歌曲互动活动 [2] - 两地球迷协会联合发布《宁镇球迷"苏超"文明观赛联合倡议书》倡导文明观赛 [3] 球迷互动与文化交流 - 南京球迷举"你好镇江"手牌获得镇江球迷"加油南京队"回应形成友好互动 [1][2] - 赛后球迷自发交换城市特色礼物如镇江"醋坛"冰箱贴(含种子功能)和南京鸭血粉丝汤邀约 [2][4] - 30826名球迷现场观赛且两地球迷赛前进行联合助威口号合练 [1][3] 赛事过程与现场氛围 - 南京队第9分钟率先破门得分获主客队球迷共同掌声 [3] - 镇江队第20分钟扳平比分时南京球迷主动为对手配合鼓掌 [3] - 比赛最终以2:1比分结束且球迷赛后实施"人走场净"清理行动 [1][4] 社会影响与品牌价值 - 赛事展现江苏球迷文明风采并通过媒体传播强化区域情感联结 [5] - 球迷年龄跨度从23岁青年至63岁资深球迷体现赛事广泛吸引力 [2][3] - 江苏铁杆球迷会计划持续推动文明观赛以提升品牌形象 [5]
“苏超”第二现场再次点燃全城
南京日报· 2025-09-01 02:18
核心观点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文旅消费融合创新 通过设置19处"第二现场"观赛点 结合非遗市集、啤酒节、酒店套餐等形式 实现单场近千人次观赛规模 有效提升商圈及景区人流并促进文化消费[1][2][3][4][5] 文旅体融合模式 - 栖霞山景区深化"文旅+体育"模式 观赛活动市集摊位从20个扩至40个 新增金箔剪纸绒花等非遗互动 单场吸引千余名观众[2] - 锦创书城设置"苏超专区"陈列相关书籍及文创产品 包括挂件冰箱贴队徽等 并将足球明星传记置于醒目位置[2] - 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文创市集与赛事转播跨界联动 提供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3] 商业引流效应 - 鼓楼吾悦广场设置4×8米巨幕及200张观赛椅 发放1000份应援礼包(含啤酒扇子等)开赛前领完 单场观赛达800人[3] - 弘阳广场结合啤酒节开展观赛活动 市民参与度高涨[4] - 凯宾斯基酒店推出"观球套餐"及"球迷客房套餐" 后者预订超600次 吸引外地球迷及本地市民消费[5] 全域观赛覆盖 - 全市19处"第二现场"覆盖景区文旅街区酒店商场等类型 包括户外花园及自助餐厅等多场景[5] - 酒店业普遍设置超级大屏并提供烧烤啤酒等美食 打造沉浸式看球体验[5]
专题发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入选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南京日报· 2025-09-01 02:18
数博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8月30日在贵阳落幕 主题为"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 设置六大主题展馆和五大核心板块 吸引375家中外企业参展并举办26场交流活动[1]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国家数据局专题发布南京与大连市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果 实现全国首例2笔双向跨域数据交易 验证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跨域互操作的可行性和便捷性[2] - 南京—大连数据流通交易全程通过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完成 是国内城市间首例跨域数据产品可信流通 为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流通提供示范样板[2] - 国家数据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推广应用跨域数据交易模式[3] 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 国家数据局发布首批104个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名单 覆盖农业 医疗 通信等领域[4] - 南京莱斯信息"公共信用档案高质量数据集"入选 累计归集数据超800亿条 覆盖1.8亿社会法人和8亿自然人 年增量稳定在20亿条以上 对接47个部委和31个省级单位[5] - 南京南自信息"中国华电发电智能巡检与安全管控高质量数据集"入选 覆盖风电 光伏 水电 火电全发电类型 构建视觉和声纹数据集标准体系[6] 产业基地建设与合作 - "中国高质量数据集产业基地(南京)"正式揭牌 聚焦高质量数据集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体系构建 重点围绕工业制造 交通 医疗领域开展数据标注实践[7] - 电信AI公司 南京电信 南京大数据集团 玄武高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打通数据价值转化全链条 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7] - 基地计划建设本地特色AI数据集 培养行业数据标注人才 引育科技型数据标注企业 构建创新要素聚集的产业新格局[7]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南航开学首日——支教筑梦,今朝圆梦,未来同追梦
南京日报· 2025-08-31 02:22
新生报到规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级研究生新生5366名 本科生5152名 预科新生111名 总计10629名新生报到[1] 校园开放活动 - 学校为家长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 开放3个校区共51个场馆[1] - 设置多条特色参观路线包括明故宫校区校史传承路线 将军路校区国防情怀涵养路线 科技探索求知路线 天目湖校区航工探秘实验室实践体验之旅[1] 人才培养案例 - 藏族学生嘎玛卫色受南航支教团影响报考该校 6年前南航支教团曾前往西藏支教[1] - 该生于2020年受邀到南航游学 参观主楼 实验楼 食堂 学生宿舍等设施[1] - 现为自动化学院在读博士生的原支教成员姚一鸣持续保持联系 计划共同开展科研工作[2] 行业人才培养 - 学校通过航模表演等科技活动展示航空航天特色[1] - 学生表达航空报国志向 希望设计航空器守护祖国空域[2]
宁镇“双城记”——山水为弦文脉为谱,共奏千年华章
南京日报· 2025-08-31 02:21
地理与自然联系 - 南京与镇江地理位置相近 均与长江命运与共 长江在南京段东流 在镇江形成"几"字形包围[3] - 一万年前长江入海口位于南京东面接近镇江一带 形成"南京湾"自然岸线凹槽地[3] - 秦淮河北源位于镇江句容宝华山南麓 自东向西奔流对南京建城史有巨大影响[3] - 宁镇山脉构筑两城骨骼脉络 其最高峰紫金山北高峰(头陀岭)入选江苏前十高山峰[3] - 宁镇山脉在南京形成3个背斜分支 中支山脉环绕秦淮河小平原盆地 南京古城起源于此[5] 历史与文脉渊源 - 南京与镇江的兴起均与东吴密切相关 公元208年孙权将大本营从苏州迁至镇江 数年后西迁至南京并改名建业 拉开南京建都史序幕[5] - 东吴开凿破岗渎运河位于南京和镇江境内 西接秦淮河东接江南河(大运河江南段前身) 成为连接建康城与太湖流域的命脉[7] - 破岗渎承担东粮西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及水利灌溉使命 直接促成六朝建康300多年政治稳定与经济文化繁荣[7] - 南朝齐梁两朝帝王出自南兰陵郡萧氏家族 其陵墓神道石刻散列于南京、丹阳等地 共同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人文与艺术交融 - 镇江焦山存六朝摩崖石刻《瘗鹤铭》 被誉为"大字之祖" 作者陶弘景在南京陶谷新村隐居并编撰《本草经集注》涉及700多种药物[10] - 吴承恩《西游记》最早刻本在南京刊刻 书中"华阳洞天主人校"的华阳洞天位于镇江茅山 序言作者"秣陵陈元之"的秣陵即南京[10]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镇江度过儿童至青年时代 在南京居住10余年并完成获奖作品 两地居所均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