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搜索文档
国际马文化周集结五大顶级赛事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记者 吴桐 9月30日至10月8日,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将变身马文化狂欢现场,"2025上海国际马文化周暨上 海服务消费+年华"将盛大启幕。 本届上海国际马文化周与战略合作伙伴法兰克福国际马术节、香港赛马会,精心遴选五项代表中国 最高水准的赛事,是国内马术顶尖阵容的集体亮相:国际马联中国马术巡回赛云集300余对国内外顶尖 人马组合,在障碍赛领域展开激烈角逐;中国城市马球公开赛汇聚4支马球劲旅,上演团队智慧与速度 激情并存的沙地对决;首次获得国际马联认证的中国年青马大赛,将为观众揭开良驹驯养的神秘面纱; 国际马术公益赛将迎来八枚奥运金牌得主、"盛装舞步女王"伊莎贝尔·韦特领衔的中外骑手同台竞技; 上海青少年菁英赛则聚焦本土新生代骑手,成为明日之星绽放的舞台。 10月6日恰逢中秋佳节,上海国际马文化周也将为市民们奉上国际公益赛、中秋跨界之夜和公益赠 票等一系列节日礼遇。值得一提的是,当晚,两届格莱美奖得主,屡获殊荣的爵士天后妮可·祖拉蒂斯 将献唱并拉开中秋跨界之夜帷幕。国际级艺术家、马术骑手的同台献艺,将盛装舞步的优雅与爵士乐的 即兴相结合,不仅实现体育与艺术的创新融合,更促成多元文化的美妙对话。另外,多位知名歌 ...
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充分发挥“尖兵”作用 陈吉宁调研上海创智学院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核心观点 - 上海创智学院作为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平台 在关键技术突破 创新生态构建和产学研协同方面取得进展 致力于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技竞争 [1][3][4] 学院定位与使命 - 学院是教育部与上海市部市合作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 承担培养人工智能领军人才的重大使命 [1] - 学院秉持从不可能到可能 从可能到价值 从价值到普惠的价值追求 办学模式不断优化完善 [1] - 学院需胸怀国之大者 从落实国家战略 维护国家利益 保障国家安全高度抓好建设发展 [3] 科研方向与成果 - 师生聚焦认知智能 情境智能 具身智能 科学智能等前沿方向开展研发 [2]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构建新一代基础模型体系 建设自动驾驶实验室 推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探索设计智能及工程智能 [2] - 学院开展高风险 高价值基础研究 积极探索颠覆性技术 支持非共识研究 敢于突破学科边界 [3] -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影响力持续彰显 创新生态充满活力 [1] 人才培养机制 - 加快培育一批顶梁柱科技人才 在掌握战略主动上发挥更大作用 [3] - 建立开放办学机制 营造开放人才生态 搭建开放创新平台 形成协同创新效应 [3] - 通过资源共享 科研共研 人才共聘推动人才共育 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 [3] - 招生引才更主动开放 大力延揽青年科学家 [3] - 坚持价值塑造 能力培养 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引导师生怀爱国之心 立报国之志 增强国之能 [4] 产业转化与生态建设 - 与科技头部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把握从0到10和从10到0全链条创新需求 [3] - 办好技术沙龙 路演平台等活动 深化与创投基金合作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3] - 师生更有底气做向上捅破天 向下能落地的创新创业项目 [2]
上海机器人“四小龙”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同台秀实力 中国工博会9月23日在沪开启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规模超过2025德国汉诺威工博会[1] - 吸引28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家参展企业 专业观众和国际展商比例有望创历史新高[1] - 预约登记观众数量超去年同期30% 国际买家覆盖102个国家和地区[2] - 工博会展览面积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2] 展览内容与技术创新 - 设立三大特展及9个行业主题展 包括国家展 养老机器人展和未来工业创新展[1] - 展示C919大型客机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之重器[1] - 呈现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成果[1] - 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加工路径自主生成的智能体机床将亮相[1] - 重点展示"国和一号"核电装备 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及可控核聚变技术[1] - 推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等未来产业成果[1] 行业格局与展会定位 - 机器人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 行业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顶尖行业盛会[2] - 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 柴孚 新松 节卡)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发那科 ABB 安川 库卡)首次同台展示[2] - 展会从"大而全"综合展发展为"专而精"的行业标杆展[2] - 工博会定位为"中国工业的4S店"和未来工业交流探讨的专业阵地[1]
四大市级工程全速推进 宝山交通迎重大利好 高效联动“大吴淞”“大东方”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核心观点 - 上海北部交通版图正通过四大市级重大工程全速推进 这些项目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加速长三角一体化血脉流通 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 [1] S16蕰川高速建设 - 线路南起上海绕城高速(G1503)北至江苏省界 全长约17.6公里 预计2026年初通车 [2] - 采用客货分离创新设计 减少38处地面交叉路口干扰 预计使货运速度提升60% 物流成本降低15% [2] - 串联罗店城镇圈 宝山工业园区 宝钢产业社区等重点区域 使这些区域半小时内接入高速路网 [3] - 通车后港区货物运输效率将提高40% 与高铁上海宝山站 罗泾港联动形成公路铁路水路共同发力的运输枢纽 [3] - 有效分流G15沈海高速交通流量 上海北部到江苏南部行车时间减少30%以上 [3] - 与沿江通道组成沿江沿海大通道 使上海港辐射范围从50公里扩到150公里 集装箱转运速度提高18% [3] 军工路快速路建设 - 北起宝山区逸仙路军工路立交 南至杨浦区中环军工路立交 全长约7.3公里 途经宝山 杨浦两区 [4] - 采用高架快速路+地面主干路布置形式 2017年12月启动建设 预计2025年内全线通车 [4] - 构成中心城东部地区新的南北向快速通道 向北通过逸仙路—同济路高架直达高铁上海宝山站 向南通过华夏高架直达浦东机场 [4] S5沪嘉高速功能提升 - 主线高架东起中环路 西至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以西 将现状沪嘉高速从高路堤形式抬升为高架桥并增加地面辅道系统 [4] - 2025年8月30日全面启动建设 计划施工周期约63个月 [4] - 有效增强通道功能 串联城市空间 明显缩短南大智慧城到中心城区时间 强化嘉定新城 普陀桃浦和宝山南大核心区交通联系 [4] 逸仙路高架长逸路下匝道 - 位于宝山区淞南镇与高境镇交界处 南起淞良路北侧 北至长逸路南侧 [5] - 2024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 2025年3月主体工程已完成 比预计时间提前三个月 [5] - 有效缓解殷高西路以南下匝道交通压力 分流殷高西路交通量 为高境 淞南区域构建不受铁路影响的通道 [5] 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 高铁上海宝山站及配套交通路网加快建设 十四五期间还建成并通车S7沪崇高速二期 G1503浦西接线段等 [6] - 共同构成上海北部地区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使宝山区从交通末端转型为集高铁轨交高速快速路邮轮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7]
世界旅游城市上海排名第九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报告总结出"宜居即宜游"等关键趋势,倡导在旅游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为政策制定 者和投资者提供框架性参考,助力构建互利共赢的旅游生态系统。 驻京记者 樊江洪 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主题论坛之一,2025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于9月11日在京 举办。 会上发布了《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世界旅游目的地竞争潜力指数报告 (2025)》两大成果报告,对城市发展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行业发展、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从知名度、产业景气、智慧度、安全度、经济贡献和游 客满意度等六大维度,对全球100个旅游城市进行综合评估,并公布了综合排名及各单项排名前20的城 市名单。综合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纽约、东京和巴黎,北京排名第七,较去年提升一位。上海排名第 九,香港排名第十一。单项排名中,北京在旅游安全度位列全球第三;智慧度排名前10城市中,中国占 五席,即北京、上海、杭州、香港、澳门。 报告显示,与去年相比,全球旅游数字化发展呈现稳健上升态势,智慧旅游建设已从单点技术应用 转向系统性生态构建,全球AI驱动的旅游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
花车大巡游今晚外滩首秀 25辆花车24支境内外表演方队宛如一张流动的都市名片 上海旅游节与时俱进擦亮城市IP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活动概况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开幕式在外滩万国建筑群和中山东一路举行 包括25辆主题花车和24支境内外表演方队[1] - 上海旅游节从1990年第一届"黄浦之旅"发展到2025年"一节两季"全域联动模式 成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窗口[1] 经典项目与惠民举措 - 花车大巡游每年吸引数十万市民游客 世纪公园国际音乐烟花节和玫瑰婚典累计为千余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2] - 2011年首推景点半价优惠 今年63家景点参与为期一周活动 覆盖迪士尼乐园 乐高乐园 东方明珠 上海天文馆等热门景点[2] - 惠民措施降低游客出行成本 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 实现文旅惠民与产业赋能双赢[2] 全域旅游拓展 - 今年旅游节推出200余项活动实现全域覆盖 青浦区举办朱家角古镇文化季 虹口区推出"跟着音乐去旅行" 松江区整合"秋季寻根十八游"[3] - 分会场拓展至浙江宁波 江苏盐城 四川绵阳 新疆喀什 西藏日喀则五大城市 辐射全国旅游资源[3] - 首创"暑期旅游季"和"经典活动季"的一节两季模式 拉长节庆效应至近一个月[4] 文旅产业竞争优势 - 文化优势:全市博物馆美术馆举办顶级文博大展 70%观众来自外省市 高质量演出吸引大量异地观众[6] - 口岸优势: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结合免签政策 使上海成为入境游首选目的地 吸引德国 意大利 澳大利亚 泰国等表演团队[6] - 工业科技优势:中国商飞 特斯拉超级工厂等高端制造基地提供独特旅游体验[6] - 社区治理优势:精细化治理保障游客安全感 菜市场和生活体验吸引境外游客深度游[7] - 都市风情优势:特色咖啡馆 艺术空间和生态花园催生City Walk潮流 吸引年轻游客[7] 城市IP营销 - 花车巡游路线从淮海路"购物天堂" 到北外滩"世界会客厅" 南京路"中华商业第一街" 至今与外滩实现水岸联动[8] - 36年发展见证上海从旅游产业初创到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进程 形成城市文化印记[8]
浦江创新论坛20日起在沪举行 550位中外嘉宾共论“全球科技共同体”
解放日报· 2025-09-13 01:11
论坛基本信息 - 第18届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 [1] - 论坛主宾国为白俄罗斯共和国,主宾省为辽宁省 [1] - 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30场专题论坛及5场重要活动 [1] 全球科技合作 - 论坛已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家机构的550位嘉宾,其中近40%来自白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丹麦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1] - 白俄罗斯作为主宾国将与中方联合举办“中白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包括合作项目签约和共建机构揭牌 [1] - 历届主宾国和“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将举办中欧、中德、中瑞等多场国际合作论坛 [1] 前沿科技领域 - 论坛将举办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论坛 [2] - 活动邀请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图灵奖得主等重量级嘉宾参与 [2] 科技成果转化与投融资 -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将面向全球发布1万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元,发布2000个人才需求岗位 [3] - 大会将展示80余项前沿领域首发首秀产品和体验场景,120多家行业骨干企业、200余家中小企业及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参展 [3] - 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吸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四大领域的1487个团队报名,其中境外项目71项,已遴选出100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 [3] 论坛服务与技术 - 论坛升级了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浦江专属AI智能体“小江豚2.0”,具备实时直播、多语种查询、智能导航等功能 [3]
持续锻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 龚正考察2025外滩大会展览
解放日报· 2025-09-12 01:45
大会概况 - 2025外滩大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举行 主题为"重塑创新增长" [1] - 大会为全球科技 金融和产业界搭建开放对话平台 展现AI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趋势 [1]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人工智能在家庭 医疗 出行 能源 支付等领域展示前沿应用 [1] - 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 制造 医疗等重点行业落地应用 打造带动性强 影响力大的标杆应用场景 [2] - 促进创新链 产业链 价值链深度融合 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1] 城市发展战略 - 充分发挥上海超大城市海量数据和广阔场景优势 [2] - 构建充满活力 开放包容 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 引育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 [2] - 集聚全球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 提升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 [2] 金融科技建设 - 持续锻造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 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引领性的金融科技中心 [1][2] - 跟踪金融科技细分赛道 聚焦产业应用所需 加强攻关和主动布局 [2] - 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应用规模与示范效应 [2]
沪上实体商业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转变 AI正走进商场柜台边菜场摊位前
解放日报· 2025-09-12 01:45
人工智能在实体商业的应用 - 上海正加速打造国际影响力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传统实体商业通过AI技术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 从客流地变为客留地[1] - 百联股份引入AI精准客流分析系统 在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及百联又一城试点 系统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实现厘米级空间重建 采集200多个非生物特征个性化数据[2] - 系统分析显示百联西郊客群平均年龄35.3岁 51岁以上占比超15% 独行客群占比最大 家庭客群次之 据此制定服务社区与开拓Z世代的双重运营策略[2] 客流系统运营成效 - 百联西郊通过分时段精准运营提升效果:上午针对银发群体推家庭餐饮 下午及周末主推儿童育乐 活动人气显著提升并实现跨店导流[3] - 系统为顾客分配专属IP追踪运动轨迹 生成包含过店率/进店率/深逛率的数据驾驶舱[3] - 通过数据分析协助某金店优化运营:增加促销广告与人员 引入潮流饰品 三个月后深逛率提高166% 月销售额提升146%[3] 行业技术推广 - 百联青浦奥特莱斯与比斯特购物村采用AI智能客服 建立客户反馈分析与意图识别模型 优化营销方案[4] - 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开发VR地图功能 实现无人导购服务[4] - 上海完成80家标准化菜市场改造 全面部署AI智能识别电子秤 实现自动菜品识别与计价 数据实时显示[5][6] AI识别技术应用 - AI视觉秤可自动识别菜品并匹配单价 计算重量与总价 盒马技术能识别1000种商品 识别时间不超过0.8秒[6] - 交易数据形成买菜大数据 帮助商户按需采购 减少损耗并提升营收效率[6] - 盒马将AI视觉秤专利技术共享给大润发/三江购物等企业[6] 政策与发展规划 - 上海市商务委推动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 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7] - 通过新品首发首展拓展人工智能+服务消费场景 打造人工智能特色商圈[7] - 以人工智能+消费作为提升消费能级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动力[7]
在外滩大会“机器人小镇” 超百款机器人共绘未来应用图景 懂“人心”的机器人“同事”要来了
解放日报· 2025-09-12 01:45
行业展会概览 - 2025年外滩大会设立机器人小镇 四大展团包括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和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1] - 40家知名具身智能企业参展 涵盖青龙、智元、开普勒、傅利叶等本体公司及帕西尼、无限工坊、爱观视觉等上下游企业[1] - 展出超过100款机器人 展示深入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的应用前景[1] 技术应用突破 - 影智科技XBOT Lite咖啡机器人实现110秒完成两杯咖啡 单日最高产能超500杯[2] - 推行科技Carri FLEX配备六自由度单臂机械臂 可完成抓取、放置、按压等精细化动作[2] - 开普勒K2大黄蜂具备充电1小时连续工作8小时续航能力 双臂协同搬运负载达30公斤 适用于智能制造、特种作业和科研数采场景[2] 核心零部件创新 - 菲零科技展出刚柔并济灵巧手 具备被动柔顺功能并集成力觉和触觉感知传感器[2] - 爱观视觉科技创建仿生双眼立体视觉理论体系 开发高度智能化仿生双眼视觉方案[2] - 上海集聚诸多上游企业 从不同赛道推进机器人零部件技术进步[2] 环境适应能力提升 - 行业重点突破非结构化环境中的理解推理能力 要求机器人具备自主处理感觉信息和控制运动的能力[3]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取得30余项核心技术成果 包括国内首个基于扩散架构人形机器人任务生成式模型和多模态任务执行系统[3]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W搭载多模态感知与动态避障功能 可实时识别障碍物并自主规划路径[3] 人机交互升级 - 傅利叶GR-3配备全感交互系统 包含视觉感知系统(结构光与RGB广角镜头组合)、听觉系统(4麦克风阵列)和触觉感知阵列(31个传感器)[4][5] - 仿生人脸半身胸像机器人可实现对话和唱歌功能 适用于情感陪护、教育科研和导览讲解领域[5] - 阿拉丁智能机器人推出情感陪伴与情绪抚慰机器人 支持300余种表情配置和AI心理大模型生成式聊天[5] 情感交互创新 - 芙崽机器人提供撸毛反应、仿生震动及自然体温等拟真互动 支持毛毛语与人类语言双模对话切换[5] - 行业关注"孤独经济"背景下的人性情感需求 陪伴型机器人赛道显现发展潜力[5] - 机器人通过表情、语言等形式提供情绪价值 逐步实现有温度的情感表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