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实体商业的应用 - 上海正加速打造国际影响力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传统实体商业通过AI技术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 从客流地变为客留地[1] - 百联股份引入AI精准客流分析系统 在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及百联又一城试点 系统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实现厘米级空间重建 采集200多个非生物特征个性化数据[2] - 系统分析显示百联西郊客群平均年龄35.3岁 51岁以上占比超15% 独行客群占比最大 家庭客群次之 据此制定服务社区与开拓Z世代的双重运营策略[2] 客流系统运营成效 - 百联西郊通过分时段精准运营提升效果:上午针对银发群体推家庭餐饮 下午及周末主推儿童育乐 活动人气显著提升并实现跨店导流[3] - 系统为顾客分配专属IP追踪运动轨迹 生成包含过店率/进店率/深逛率的数据驾驶舱[3] - 通过数据分析协助某金店优化运营:增加促销广告与人员 引入潮流饰品 三个月后深逛率提高166% 月销售额提升146%[3] 行业技术推广 - 百联青浦奥特莱斯与比斯特购物村采用AI智能客服 建立客户反馈分析与意图识别模型 优化营销方案[4] - 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开发VR地图功能 实现无人导购服务[4] - 上海完成80家标准化菜市场改造 全面部署AI智能识别电子秤 实现自动菜品识别与计价 数据实时显示[5][6] AI识别技术应用 - AI视觉秤可自动识别菜品并匹配单价 计算重量与总价 盒马技术能识别1000种商品 识别时间不超过0.8秒[6] - 交易数据形成买菜大数据 帮助商户按需采购 减少损耗并提升营收效率[6] - 盒马将AI视觉秤专利技术共享给大润发/三江购物等企业[6] 政策与发展规划 - 上海市商务委推动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 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7] - 通过新品首发首展拓展人工智能+服务消费场景 打造人工智能特色商圈[7] - 以人工智能+消费作为提升消费能级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动力[7]
沪上实体商业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转变 AI正走进商场柜台边菜场摊位前
解放日报·2025-09-12 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