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报
icon
搜索文档
BPCL计划建炼油石化综合体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53
公司战略规划 - 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计划评估在安得拉邦拉马亚帕特南港附近新建炼石化综合体的可行性 该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 旨在增强公司石化业务组合[1] - 公司未透露新建综合体的具体产能及投资估算[1] 现有项目进展 - 公司在比纳和科钦的两个重大石化项目正按预定计划顺利推进 工程进度和资金筹措均处于受控状态[1] - 比纳基地将建设年产120万吨乙烯的蒸汽裂解装置 下游产品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装置和苯单元[1] - 计划将比纳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从780万吨/年提升至1100万吨/年[1] 行业发展趋势 - 印度炼油行业正经历转型发展阶段 与石化产业的融合日益成为增长驱动力[1] - 公司投资计划与印度成为全球炼油和石化中心的愿景高度契合[1]
卡博特上海工厂利旧改造项目投运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53
项目概况 - 卡博特上海工厂利旧改造项目于8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 总投资约7000万元人民币 自2024年4月立项至2025年8月实现试生产 [1] - 项目实现资源集约化再利用 为上海工厂循环经济模式注入新活力 [1] 产能与环保效益 - 项目每年可自发绿电1.2亿千瓦时 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1.97万吨 [1] - 在保障原有年产值14亿元同时 可为周边企业提供稳定蒸汽供应 [1] 区域战略布局 - 卡博特在闵行区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外资研发中心等多个功能性机构 闵行已成为其全球最重要营运基地 [1] - 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与新能源新材料赋能密切相关 公司未来将加大在闵行布局核心业务和项目 [1] 政府支持 - 项目通过余热发电实现分布式上网 为闵行绿色低碳发展树立标杆 [1] - 公司在华发展得益于闵行优异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 [1]
爱尔兰发布首份SAF路线图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53
爱尔兰SAF政策路线图 - 爱尔兰发布首份可持续航空燃料政策路线图 制定航空业长期脱碳战略以契合欧盟气候目标 [1] - 路线图基于2023年SAF任务组意见 明确四大政策路径:支持生产 保障市场确定性 促进合作及推动SAF应用 [1] - 政府将SAF生产划分为三阶段:短期利用废食用油等协同加工 中期用农林废弃物生产先进生物燃料 长期依托海上风电生产合成燃料 [1] 资金与基础设施支持 - 爱尔兰政府在2025年预算中预留7.5亿欧元 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扩张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1] - 电网投资将为大规模合成SAF生产奠定基础 [1] 航空公司承诺与目标 - 爱尔兰航空承诺2030年SAF使用率达10% [1] - 瑞安航空设定2030年SAF使用率12.5%的目标 [1] 欧盟政策框架 - 欧盟《ReFuelEU航空法案》设定具有约束力的SAF掺混目标:2025年2% 2030年6% 2035年20% 2050年70% [2] - 法国已实施1%的SAF使用强制要求 [2] - 德国与荷兰通过炼油厂扩建支持和补贴措施保障航空公司及机场的SAF供应 [2]
绿色橡胶前沿科技的探索者——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和材料领域高级专家梁红文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48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SEBS成套技术并于2006年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工业化装置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开发两大系列18个SEBS牌号 获得2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实现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 [2] - 2017年建成国内首套年产2万吨SEPS工业化装置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SEPS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 [3] 产业应用拓展 - 医用SEBS专用牌号填补国内空白 大幅降低医用SEBS价格 替代软质PVC医疗器械 [4] - 2023年生产出铁系梳枝丁戊橡胶 实现高性能轮胎用合成橡胶材料从无到有的突破 [4] - 推动热塑橡胶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做精做优转变 覆盖医疗和轮胎制造领域 [4] 研发体系与成果 - 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理念 服务生产与引领市场并重 [4] - 累计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75件、国外授权专利1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10项 [1] - 承担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和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示范平台项目 [4]
中煤陕西公司:精益管理助推从优秀到卓越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48
中煤陕西公司是中国中煤集团打造蒙陕综合能源开发战略基地的重点二级企业和重要支撑企业,现有2 个煤矿、1个煤化工项目,同时在建的煤化工二期项目承担着3000吨级气化半废锅流程及40兆瓦超大功 率电机两项国家应用示范任务。 作为生产运行10余年的现代煤化工企业,中煤陕西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实现 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我们始终坚持把精益数智化管理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抓手,始终认为精益 管理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是达到世界一流运营效率的核心路径,也是塑造世界一流企业所 具备的企业文化。"中煤陕西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永涛说。 "六个卓越" 树立标杆 在8月14日至15日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举办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中煤陕西能 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陕西公司)交流的精益管理实践经验获得行业协会、业内专家和企业 代表的一致认可。 中煤陕西公司为何要实施精益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 2023年,中煤陕西公司制订《建设世界一流煤化工企业行动方案》《创建世界一流煤化工企业精益管理 项目实 ...
宜宾天原举办青年风采展示活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39
公司活动概况 - 公司举办以新青年创未来为主题的青年风采展示活动 聚焦五四精神与青年岗位建功案例 AI技术赋能工作场景创新 青年视角下的企业发展提案三大主题 [1] - 活动精准把握数字化浪潮 产业变革趋势与企业发展脉搏 自5月启动以来获得青年团员积极响应 [1] - 经各单位组织推荐共报送16个参赛作品 评审从主题内容 逻辑结构 表现形式 表达能力 形象风度5方面进行打分 [1] 活动成果 - 《无界协同 智慧效能——AI赋能全场景办公效率跃迁》作品荣获一等奖 [1]
国家发改委:多举措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32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部署 - 国家发改委将围绕硬投资和软建设齐发力 抓好3个方面9项重点工作 [1] 配套政策制定 - 针对六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1] - 围绕安全治理 人才培养 国际合作等软环境方面制定政策指引 [1] - 分层分行业加快标准制订以促进要素协同乘数效应释放 [1] 重大项目推进 - 持续优化智算资源布局并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以降低研发成本 [1] - 在关键行业方向建设应用中试基地加强行业共性资源汇聚 [1] - 面向重大战略场景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 - 创新人工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促进技术产品普及 [1] 示范引领措施 - 引导模型企业 研究机构与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交叉团队挖掘高价值场景 [2] - 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在供需对接 要素整合等方面探索新模式 [2] - 加快优秀经验复制推广形成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做法 [2]
“十四五”能源投资呈现三大特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32
能源投资增速 - 能源工业投资接连突破4万亿元、5万亿元、6万亿元大关 [1] - 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 [1]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 [1] 投资结构优化 - 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1] - 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基础设施、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 [1] 民营经济参与 - 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半数项目引入民营企业参与 [2]
70余家化企上榜民营企业500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9-01 02:32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 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 营业收入均超过8700亿元 [1] - 石油和化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10% 70余家企业上榜 18家化企进入百强 [1] - 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石化企业有18家 较上年度增加6家 500亿至1000亿元企业有21家 [1] 民营化工企业排名及区域分布 - 化工前10强包括恒力集团(第3)、浙江荣盛控股(第7)、盛虹控股(第9)、浙江恒逸(第12)等企业 [1] - 山东省以26家上榜化工企业领跑全国 浙江省15家上榜且6家进入百强 [1] - 江苏省和福建省分别有10家和6家化工企业上榜 [1] 民营企业500强整体经营数据 - 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营业收入总额43.05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2]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240家企业纳税超10亿元(占比48%) [2] - 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 97家企业资产超千亿元(增加8家) 16家超5000亿元(增加1家) [2] 民营企业创新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2] - 171家企业研发费用超10亿元 64家超30亿元 37家超50亿元 19家超100亿元 [2] 新兴产业布局与调研背景 - 309家民营企业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 [2] - 调研基于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 前500位组成民营企业500强 [3]
【智库研报】控量 改造 油转化——石化“反内卷”进行时
中国化工报· 2025-08-30 01:45
石化行业老旧装置普查 - 五部委联合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 主体设备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过20年的老旧生产装置首次迎来全国性普查 各地需在8月底前上报评估结果和更新改造意见[2] - 普查旨在建立数据库 为2024年启动的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提供支持 并为系统推进产业整治提升做准备[2] - 山东 辽宁 广东 浙江等石化大省已部署相关工作 从省到地市开展普查摸底[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阶段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2.0阶段 以"反内卷"方针应对供给过剩引发的价格战 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但具有独特内涵[5] - 改革设计初衷是破解供给过剩与价格旋涡 通过淘汰低效和安全环保不达标产能 培育先进产能 实现产业质量 效率和竞争力跃升[3] - 2015年以钢铁和煤炭行业为切入口开展改革 成效显著 但石化行业改革广度和深度不足 问题逐渐累积[3][4] 石化行业供给过剩现状 - 炼油产能突破10亿吨/年 产能利用率跌至70%左右 结构性过剩逾3亿吨[6] - 2025年3月独立炼油厂产能利用率降至58.51% 地方炼厂降至59.5% 主营炼厂降至77.4% 整体产能利用率为70.3%[6] - 聚烯烃年产能7800万吨 产量6225万吨 过剩1000万吨以上 PTA产能8601.5万吨 产量7180万吨 过剩近1000万吨[8] - 中国石化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14.83亿元 同比下降39.8% 回到近十年最低位[7] 电动汽车发展对需求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底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占汽车总量10.27% 其中纯电动汽车2553.9万辆 占新能源汽车69.23%[8] - 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导致燃料油需求萎缩 严控炼化产能总量成为大势所趋[8] 政策应对措施 - 2024年6月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要求2025年底前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压缩至10亿吨以内 淘汰能效低于基准值的产能(占比15%)[9] - 全面淘汰2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装置 通过"减量置换"推动产能向行业巨头集中[9] -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老厂区2050万吨/年炼油装置关停 同步启动长兴岛1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重点转向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9] 反内卷三大发力方向 - 加强落后产能分类指导和淘汰 国内运营超过20年的石化装置产能约占全国炼化总能力40% 需加快淘汰或改造[11] - 年产能低于300万吨的小型炼油厂必须一刀切关闭淘汰 按500万吨经济规模标准分阶段提升淘汰规模[11] - 改造升级 采纳分子炼油技术 高效加氢技术 绿氢耦合技术 废水回用技术 本质安全技术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11] - 政策给予税收减免 专项补贴支持 争取"十五五"期间实现落后产能出清和老旧装置改造升级[11] 减油增化转型 - 目前国内原油用作燃料比例约60% 用作化工原料比例约15% 未来目标是将炼油与转化比例调整至1:1[12] - 鼓励炼化企业向特种精细化学品转型 优先支持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 生物医学设备 电池和可再生能源化学品[12] - 摒弃以大为美思维 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炼厂规模500万吨以上即可 关键是多转化下游精细化工产品 注重差异化发展[13] - 万达集团天弘化学公司500万吨炼化规模主要生产几十种精细化工产品 运营绩效优秀 为业界示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