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搜索文档
王伟中出席全省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会议强调 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扎实有效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全力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攻坚战阻击战歼灭战
广州日报· 2025-08-03 01:56
疫情防控部署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 [1] -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关键期,叠加高温湿热天气,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1] - 会议要求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坚决用最短时间控制住疫情 [1] 防蚊灭蚊措施 - 聚焦房前屋后、天台楼顶、庭院花园、地下停车场、公园绿地等重点场所,动员群众清理积水 [2] - 组织专业消杀力量,开展立体式、多频次、高强度专业灭蚊行动,迅速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2] - 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引导居民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等 [2] 责任落实与联动 - 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坚持不懈常态化抓好爱国卫生运动,狠抓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2] - 深化爱国卫生与基层治理工作融合,持续筑牢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密防线 [2] - 省卫生健康委、佛山市发言,视频连线广州、深圳、东莞等市,检查督导防疫措施落实 [2] 参会人员 - 省长王伟中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领导张虎、陈良贤,广州市市长孙志洋等参加会议 [3] - 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省有关部门和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 [3]
广州正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
广州日报· 2025-08-03 01:25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效 - 广州17家企业累计自动驾驶技术测试总时长超130万小时 总里程达2441万公里 2024年测试车辆自动驾驶里程占比高达93 17% [1] - 2024年测试车辆自动驾驶里程占比较2023年上升3 67个百分点 [3] - 广汽集团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车型平均脱离间隔里程近3万公里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广东省出台《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 支持广州发展车规级传感器 [2] - 广州市印发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工作计划表 推进自动驾驶政策出台 项目落地 规模应用等工作 [2] - 广州新增对接汽车产业链招商和增资扩产项目64个 已签约40个 [2] 测试道路与商业化应用 - 广州已开放1340条一般测试道路 单向里程共2601公里 开放10条高快速测试道路 单向里程共263 27公里 [3] - 测试路段覆盖8个行政区及广州空港经济区 构建跨区测试网络 [3] - 全市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的车辆共508辆 涵盖出行服务 环卫清扫 厢式物流 重卡运输等多种车型 [4] - 广州公交集团联合文远知行投入50辆自动驾驶巴士 开通10余条自动驾驶便民线路 [4] -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环卫车在黄埔 南沙开展公开道路测试 车队规模超50台 [4] - 小马智行 如祺出行 文远知行等共投入75台车辆开展示范运营 [4]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 广州入围国家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 5G个人用户普及率105 94% 全国第一 [5] - 广州在黄埔 海珠 花都和番禺四个先行区构建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 [5] - 已完成897套感知设备 419台计算单元安装 改造红绿灯205个 [5] - 完成10400台PC5通信和北斗定位车载终端安装 成为国内首个车联网车载终端应用突破1万辆的城市 [5] 未来发展规划 - 广州市正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 将从全市全域层面推动多种类型 多种场景无人驾驶装备的应用 [1][4]
“茶茅”也推百元新品?普洱或迎从“藏家游戏”到“大众饮品”价值重塑
广州日报· 2025-08-02 22:00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普洱茶市场规模达174亿元,但存在年份造假、信息混乱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对"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产生怀疑 [1] - 2024年新茶饮市场规模达1450亿元,年轻消费者更注重"喝得舒服"而非"藏得增值",消费观念转变使普洱茶投资属性弱化 [1] - 广州作为全国普洱茶最大销区和东南亚市场门户,消费趋势直接影响行业走向,商户反馈从追捧"限量款"转向询问"适合天天喝"的产品 [2] 企业战略转型 - 大益集团占据高端普洱市场近80%份额,发布"高端普洱黄金标准",建立可追溯年份认证体系,筹备"普洱茶年份价值研究院"并开放部分核心数据模型 [3] - 大益新品全系定价千元以下,从包装到口感瞄准日常饮用场景,市场重心从20%藏客转向80%普通消费者 [3] - 小罐茶推出5元瓶装即饮茶和五六十元的"小罐茶园",八马茶业核心畅销品集中在300-800元区间并推出子品牌"万山红"瞄准年轻消费者 [3] 行业变革方向 - 普洱茶产业需通过品牌化升级整合产业链,实施标准化管理保障品质稳定,并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 [2] - 行业从"奢侈品"转向"消费品",从"讲故事"转向"讲体验",高端茶品牌集体"亲民化"反映生存逻辑变革 [3] - 2024年功能性茶饮搜索量增长120%,茶叙取代酒局成为商务主流,新茶饮浪潮为普洱茶下沉提供土壤 [4] 未来发展挑战 - 标准建设需联合协会、科研机构建立第三方认证体系,价格透明化需破解"信息黑箱",区块链技术或可应用于年份追溯 [4] - 文化传播需跳出"古树""大师"老套路,用年轻人喜闻乐见方式讲述,让消费者喝上"明白茶" [4]
香港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旅游类小程序在港活跃用户增长超一倍
广州日报· 2025-08-02 15:27
腾讯微信与香港旅发局合作 - 腾讯微信与香港旅游发展局联合推出"港·万象"城市名片计划,旨在挖掘香港旅游新体验并推动湾区文化融合 [1] - 活动汇聚上百位视频号创作者、演艺名人及文旅专家,共同探索香港多元文化基因 [1] - 香港旅发局主席林建岳强调通过创作者亲身体验香港多元文化,激发游客兴趣 [1] 视频号生态与内容创作 - 微信视频号发起"港万象解锁N面格调"短视频活动,鼓励创作者围绕香港多面性展开创作,活动持续至9月30日 [1] - 香港艺人高钧贤通过视频号分享香港美食和带娃生活,获得广泛关注 [2] - 视频号平台打破粤语传播边界,吸引多元创作者展示香港故事 [2] 数字工具提升旅游体验 - 香港热门景区如西九文化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接入微信小程序购票服务,优化游客体验 [3] - 7月暑期旺季,交通类小程序在港访问用户数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两倍,旅游类小程序访问用户数增长超一倍 [3] - 微信生态接入港铁、小巴及出租车场景,游客可通过"搭车码"和"的士收钱码"便捷出行 [3]
防汛救灾不容谣言兴风作浪
广州日报· 2025-08-02 14:03
洪涝灾害与网络谣言治理 - 近期多地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 多部门迅速组织抢险力量抗击自然灾害 [1] - 个别网民为博取流量散布汛情谣言 包括编造"洪水冲走钓鱼爱好者"等虚假细节 使用网络图片或篡改视频制造恐慌 [1] - 谣言干扰社会秩序 挤占抢险资源 可能导致救援力量分散和延误 [1] 法律规制与执法行动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故意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将受处罚 [1] - 刑法规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1] - 近期已查处多起涉汛网络谣言案件 释放严惩蹭热度行为的信号 [1] 谣言治理的多方协同机制 - 权威部门需第一时间发布汛情通报 通过官方平台更新救灾进展 [2] - 网络平台应压实责任 运用AI技术加强内容审核拦截不实信息 [2] - 网民需保持理性 核实信息来源和官方印证 守住不传谣底线 [2] 防汛救灾与社会协同 - 防汛救灾考验城市韧性和网络文明 需全民构建防线 [2] - 消除谣言干扰可使救援力量更专注投入抢险工作 [2]
美团在多地加码安全激励,骑手“不抢灯”一周可多赚几百元
广州日报· 2025-08-02 10:11
美团骑手安全激励活动 - 公司在东莞、天津、上海、长沙启动"不闯红灯安全激励活动",通过现金奖励提升骑手交通安全意识 [2] - 骑手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每单可获得1元至1.5元额外奖励,月增收可达千元 [2] - 活动在各地交警及相关部门指导下展开,采用正向激励方式替代负向惩罚 [2] 活动实施效果 - 东莞活动预热阶段超3000名骑手报名参与 [4] - 部分骑手穿着印有"我承诺不闯红灯"定制服装接受社会监督 [4] - 骑手代表第一周在不闯红灯情况下获得600多元激励金,部分骑手月激励金超千元 [4] 历史试点成果 - 五月在济南、泉州等城市试点期间骑手周增收达400多元 [4] - 试点城市超2万名骑手获奖,专送骑手闯红灯行为环比减少26% [4] - 公司已向全国骑手投放超100万顶自主研发智能头盔,具备语音助理和意外上报功能 [4] 社会反响 - 东莞交管部门希望外卖平台加强主体责任,引导骑手遵守交规 [2] - 骑手代表认为活动实现效率与安全双赢,感受到城市温度 [2][4] - "先锋骑手"表示安全骑行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 [2]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将于8月15日—17日在广州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8-02 05:24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将于8月15日—17日在广交会展馆举办,主题为"外贸新动能,数字新未来" [1] - 展会规模超过上届,共有1000多家优质供应链企业、40多家国内外主要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近200家生态链服务商参展,标准展位超过1800个,同期将举办30多场行业论坛活动 [1] 参展平台亮点 - 参展平台数量创新高,亚马逊SPN生态服务专区展位面积达470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Temu展位面积超500平方米,希音展位面积180平方米(同比翻番),阿里集团旗下七大平台齐聚,展位面积超300平方米 [2] - 首次设立合规出海主题专区、跨境电商AI专区和出海社媒专区,强化出海风险防范并提升效率 [2] - 新兴市场平台专区新增南亚Daraz、伊拉克Arbela、德国Otto等国际平台首次参展,丰富全球化生态矩阵 [2] 区域合作与政策支持 - 深化与RCEP和东盟地区合作,展会开幕当天举办"2025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泰国、越南等国家的企业首次参展 [3] - 广东省商务厅以真金白银支持省内优质产业带企业参展,对标准展位费和特装展位的光地费用给予支持,优先支持中山灯饰、揭阳服装等10个产业带企业 [4][5] 广州跨境电商发展成果 - 2024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7454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3,亚马逊、希音、阿里国际等平台均在广东设立地区总部 [4] - 广州十年累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7000亿元,2024年进出口超1800亿元,进口规模连续10年全国第一,9610零售出口规模全国第一 [5] - 2024年1-6月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43%),贡献全市超40%、全省近20%的外贸增量 [6] 展会创新举措 - 广州市商务局首次在展馆增加跨境直播场景,首次以跨境电商产业带联盟形式参展,并举办"拓展全球多元化市场"主题论坛活动,邀请希音、亚马逊等头部平台分享出海经验 [6]
广州:化妆品出口可以“轻量化”
广州日报· 2025-08-02 03:53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 -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业务在广州落地 货物为2000多件身体乳 发蜡等化妆品 货值3 5万美元 通过花都港装船运往坦桑尼亚 [1]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用于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以下的出口 适配"多品种 小批量 多批次"的小商品出口需求 [1] - 该模式简化申报流程 提高通关效率 降低贸易成本 为化妆品产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轻量化"出口路径 [1] - 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模式高度适配国际客户采购习惯 解决无发票化妆品出口难题 通关流程高效 [1] 广州化妆品产业概况 - 广州是中国化妆品产业核心集群集聚区 拥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 年产值超1000亿元 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美妆洗护用品出口城市 [2] - 广州市拥有全国最大化妆品产品交易集散地 形成四大制造基地和六大地标化妆品消费商圈以及美博城等集散中心 [2] 政策支持与企业发展 - 此次创新业务为化妆品企业"出海"提供新渠道 为广东外贸发展提供新平台 激发新动能 [2] - 广州中港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为首个尝试该模式的企业 表示有信心用好政策让更多广州美妆产品服务全球消费者 [2] - 广州市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广州海关等部门强化化妆品出口综合监管体系 关地联动助力产业出海 [2]
多家外卖平台同日发声反内卷
广州日报· 2025-08-02 01:54
行业动态 - 外卖行业主要平台美团、京东、淘宝闪购、饿了么于8月1日联合发布声明,共同抵制恶性竞争并规范促销行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行业秩序 [2] - 行业近期经历"外卖大战",引发社会关注,行业协会和商家呼吁停止"0元购"等内卷式补贴行为 [4] - 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美团、京东、饿了么,要求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并规范促销行为 [6] 美团承诺 - 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 [3] - 依法公示补贴信息,不夸大补贴总额宣传,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 [3] - 遵循无歧视原则确保促销公平性,避免选择性补贴伤害中小商户利益 [3] - 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平台多方共赢的生态 [3] 京东承诺 - 坚持反内卷立场,杜绝"0元购"等恶性补贴,不以冲单量制造市场泡沫 [4] - 搭建透明补贴机制,保障商家自主经营和促销参与权 [4] - 提升服务质量并促进消费者、商家、骑手与平台的互利共赢 [4]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承诺 - 合理规划补贴发放,建立专项机制保障商家知情权、选择权和定价权 [5] - 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做大规模"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 [5] - 建立"倾听—征询—优化—反馈"体系,围绕商家参与和骑手权益开展多地恳谈会 [5] 专家观点 - 行业开始反思"内卷"现象,平台声明的执行效果将影响未来几年行业格局 [6] - 互联网竞争应从"资本消耗战"转向"合规效能战",形成降本增效与商业正循环的健康模式 [6]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业务落地广州 化妆品出口可以“轻量化”
广州日报· 2025-08-02 01:54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 - 广州首次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化妆品 货物价值3.5万美元 包含2000多件身体乳、发蜡等产品 [1] -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用于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以下的小商品出口 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特点 [1] - 该模式简化申报流程 提高通关效率 降低贸易成本 为中小微化妆品企业提供"轻量化"出口路径 [1] - 有效解决无发票化妆品出口难题 通关流程高效 高度适配国际客户采购习惯 [1][2] 广州化妆品产业概况 - 广州拥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 年产值超1000亿元 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成为全国第一大美妆洗护用品出口城市 [2] - 拥有全国最大化妆品产品交易集散地 形成四大制造基地和六大地标化妆品消费商圈 [2] 政策支持与企业发展 - 华南地区首票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化妆品业务落地广州 为企业提供出海新渠道 [2] - 广州中港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为首个采用该模式的企业 来自白云区 [2] - 政府部门强化化妆品出口综合监管体系 关地联动促进产业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