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搜索文档
11块经济“拼图”如何“拼”出1.5万亿成绩单
广州日报· 2025-08-11 02:00
核心观点 - 广州2025年上半年经济总量达15080.99亿元,同比增长3.8%,11个区域通过产业升级、消费提振和特色化发展形成协同增长动力 [1] 经济总量与区域贡献 - 天河区、黄埔区、越秀区经济总量分别为3479.60亿元、2069.13亿元、1734.81亿元,三区合计突破7200亿元,占广州经济总量近50% [4] - 白云区、海珠区、南沙区、花都区增速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分别为5.3%、5.1%、4.5%、4.4% [9][10][11][12] 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 - 天河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990.73亿元(增5.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增长7.5%、7.0%、6.9% [5] - 黄埔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951亿元,新能源汽车产值623.6亿元(增8.7%),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17.1%,能源产业产值906.2亿元 [5] - 越秀区聚焦生物医药、现代金融与商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14.9%,文化体育娱乐业营收增4.2% [5][6] - 白云区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医疗器械产量分别增长91.6%、72.4%、33.0% [10] - 南沙区电气机械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3.3%、21.4% [12] - 花都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0.1% [12] 消费市场表现 - 天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33亿元(增6.2%),家具类、建材类、家电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0.2倍、6.9倍、82.8%、52.2% [7] - 黄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8亿元(增11.2%),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68.5% [7] - 越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31亿元(增0.5%),家具类、家电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2.0倍、1.0倍、14.6% [7] - 荔湾区线上消费活跃,网络零售额增22.3%,服装类、日用品类、新能源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58.3%、23.6%、21.9% [16] 企业活力与投资 - 天河区新设企业9.1万户(增82.1%),新增"四上"企业314家 [8] - 黄埔区新登记经营主体4.83万户(增90.1%),实有经营主体31.79万户(增21.3%) [8] - 花都区引进法雷奥集团投资6.7亿元建设智能座舱研发基地 [13] - 增城区21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3.6亿元,占年度计划63.4% [15] 开放经济与外贸 - 南沙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05亿元(增77%),海铁联运25.4万标箱,货运中心出口货值69亿元 [11][12] - 番禺区外贸进出口总值554.5亿元(增0.3%),对东盟10国、中东17国进出口分别增30.5%、34.1% [14][15] - 增城区外贸进出口总值802亿元(增34.9%),创历史新高 [15] 特色产业与区域优势 - 海珠区琶洲汇聚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带动规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增10.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11.0% [11] - 琶洲举办展会158场(增9.7%),展览面积573.2万平方米(增3.2%) [11] - 从化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8亿元(增10.0%),荔枝产量近7万吨,园林水果产量增21.8% [17] - 荔湾区工业技改投资增98.8%,烟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4.1%、10.7% [16]
透视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加速场景化应用落地
广州日报· 2025-08-10 16:06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加速场景化应用落地,核心竞争力聚焦"能否更快上岗",工厂搬运等模拟场景已大量呈现 [1] - 行业从"秀技术"转向探索商业化落地,厂商积极为机器人寻找"干活场景",如仓库分拣、商业导览等 [3] - "先上岗、再进家"成为普及路径,低速、高频、刚需的商业场景(如药房搬运、园区巡检)将率先落地 [4] 应用场景拓展 - 中国电子学会列出十大潜力场景:3C制造质检、电力站操作、船舶打磨、灾害救助、商业导览、家居服务、农业精细作业等 [3] - 工业场景强调多机协同系统化优化,多家企业已展示多机协同作业能力,提升生产线效率 [4] - 专业场景(工厂、医院)优先于消费市场探索,因任务明确且环境可控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机器人产业营收近24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工业/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35.6%和25.5% [6] - 整机及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长50%-100%,需求端拉动显著 [6] - 瑞银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超200万台,2050年达3亿台,市场规模1.4-1.7万亿美元,成本或降70%以上 [7] 技术突破方向 - 当前瓶颈在于模型架构不统一,需全链路整合能力(供应链、交付服务)确保稳定性 [6]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低成本高寿命硬件、超大批量制造及低成本算力 [7] - 行业预测机器人能力3年增10倍、5年达100倍,1-3年内或迎来"ChatGPT时刻" [7]
7月广东核心CPI同比上涨0.4%,PPI环比降幅收窄
广州日报· 2025-08-10 15:03
广东7月CPI数据 - 7月广东CPI同比降幅收窄至-0.3%,环比由负转正至+0.5%,核心CPI同比上涨0.4% [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1%(猪肉-2.4%、鸡蛋-4.8%、鲜菜-3.5%),非食品价格降幅收窄至-0.1%(柴油-9.8%、汽油-9.2%) [2] - 暑期旺季推动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6%,其中机票+29.8%、旅游+14.7%、铂金饰品+12.2% [3] 食品价格波动因素 - 鲜菜价格环比+0.8%(台风天气影响供应链),猪肉+0.5%(产能调控+运输受阻),鲜果-2.4%(夏季水果丰产) [3] PPI工业价格走势 - PPI同比降幅扩大至-2.0%,生产资料价格-2.7%,生活资料价格-0.7%,38个行业中仅8个同比上涨 [4] - 文教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同比+12.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8.0%,石油加工业-11.1% [4] - PPI环比降幅收窄至-0.2%,黑色金属冶炼业-2.4%,汽车制造业-1.6%(新能源车冲击燃油车) [5] 行业价格分化特征 - 黑色金属产业链持续低迷:矿采选业环比-2.9%,冶炼业环比-2.4% [5] - 能源类价格分化:原油开采业同比-9.0%,但成品油环比+3.6%(政策性调整) [3][4]
存取款单笔超5万元,或不用说明“来源”和“用途”
广州日报· 2025-08-10 15:03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 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据悉,制定《管理办法》是落实《反洗钱法》和迎接国际评估的必然之举。2024年11月修订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反洗钱法》专门明确了基于风险开展客户尽职 调查的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应当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风险状况进行。 记者留意到,《管理办法》中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 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管理办法》提到,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和 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实物贵金属买卖、销售各类金融产 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人民币 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业务时,应当开展客户 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
五展“碳中和”再掀绿色热潮!第17届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广州日报· 2025-08-10 04:40
展会概况 - 第17届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举办,作为全球光储领域重要展示窗口,推动绿色低碳发展[1] - 同期举办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世界氢能产业博览会等专题展,吸引2000余家海内外企业参展,涵盖晶科、隆基、爱旭、阳光电源等行业领军企业[4] - 展会全链条展示光储产业创新成果,从上游硅料、硅片到下游光伏系统、储能解决方案[4] 绿色会展实践 - 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五场展会获"碳中和声明"证书,包括本届光伏展及此前四场展会[2] - 本届展会具体措施:85%展商采用绿色循环搭建材料,95%以上门票及宣传手册无纸化,倡导绿色出行并完成碳排放核算与抵消[2] - 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首创"碳中和"奖补机制,2024鸿威世界宠物博览会为首个获得"展会绿色化发展"扶持资金的案例[2] - 广州已推动多场展会实现碳中和,包括宠物展、口腔展、家居礼品展等,形成可复制的"广州方案"[3] 技术创新与产业成果 - 光伏电池技术成焦点:TOPCon、HJT、钙钛矿等技术展示,晶科、爱旭、协鑫等企业组件转换效率超26%[5] - 储能技术突破:固德威新一代大容量储能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循环寿命延长[5] - 同期举办多场行业论坛,涵盖光伏、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聚集全球专家探讨技术、市场及政策热点[5] 产业平台与市场效应 - 展会为广州链接全球光储资源的重要纽带,依托珠三角新能源产业链基础,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与品牌建设[4] - 美的能源展示全场景解决方案,意向客户数据远超预期,合作转化成效显著[4] - 广州市实施"一产业一展会"战略,推动新能源与储能产业与会展业协同发展,加速全链条创新体系构建[6]
广州市召开三防和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
广州日报· 2025-08-10 01:53
防汛救灾工作部署 -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易发多发,需全面深入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3] - 系统治理风险隐患,强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加强临山、临崖、临坡、临水重点路段及居住区的巡查防控 [3] - 强化在建工程、道路交通、水上活动、旅游景区等各领域安全监管,对所有防汛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全覆盖、拉网式、动态化风险排查和管控 [3] - 健全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群众安全教育,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 [3] - 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灵敏感知系统,不断提高预警的时效性、精准度和覆盖面 [4] - 持续完善全市地质灾害防御"一张图",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大工程风险排查整治 [4] 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防蚊灭蚊攻坚行动,层层压实各单位防疫主体责任 [4] - 持续强化医疗机构筛查和救治管理,加快病例收治、送检、筛查速度,持续提高病例发现敏感性 [4] - 坚决有力防范风险外溢扩散,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协同做好流调追踪、病例纳管、防蚊灭蚊等防控工作 [4] - 加强交通枢纽、文旅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加密消杀频次、扩大消杀范围 [4] - 发生零星散发疫情的区要抓好社会面防控,坚决执行"1335"防控策略 [5] - 新增病例较多的区要加强驻点督导,严防规模性疫情 [5] - 出现外地输入性病例的区要强化与兄弟城市信息互通和联防联控 [5] - 出现境外输入性病例的区要加强与海关沟通联系,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和首诊负责、专人跟踪、闭环转诊要求 [5]
游戏嘉年华在广州火热开场 预计吸引上万人参与
广州日报· 2025-08-10 01:49
游戏行业与文旅融合 - 库洛游戏首届狂欢嘉年华在广州举办 预计两天吸引上万粉丝参与 其中近半来自广东省外 对展馆周边酒店餐饮业形成直接拉动 [2] - 嘉年华现场《鸣潮》与《战双帕弥什》两大核心IP展区成为人气焦点 通过1:1还原游戏场景和沉浸式体验吸引玩家从线上走到线下 [3] - 广州市商务局提供近5万张"食在广州"消费券 外地玩家在场外消费带动本地餐饮业 [4] 游戏IP与文化联动 - 嘉年华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推出公益周边 所有收入将用于荒漠化地区沙棘绿化种植 [5] - 非遗与游戏IP深度融合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玩家制作专属角色文创周边 传统文化在二次元场景中焕发新生 [5] - 主题市集区域成为创作者与玩家互动平台 官方周边等二创产品热销 带动"游戏+"消费 [5]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广东省5月出台《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支持游戏与文旅、制造业、新消费等产业跨界融合 [6][7] - 暑期广州举办多场"游戏+文旅"活动 如DNF手游赛季版本与广州文旅联动 广州塔等地标梦幻联动 [7] - "五一"假期期间广州推出三场游戏盛宴 包括"2025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等活动 打造"游戏+文旅"新体验场景 [7]
番禺:政策滴灌“好苗子” 人才凭卡“留得下”
广州日报· 2025-08-10 01:49
人才服务政策创新 - 番禺区创新推出"人才服务包",解决企业引才留才痛点,变"零敲碎打"为"打包解决"[1][2] - 政策包含靶向引才、政策育才、安居留才等措施,助力海大集团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2] - 人才服务卡提供25项服务待遇,包括免费体检、专属疗养、健康指导、出行优待等[3] 企业人才发展案例 - 海大集团作为广东省首家营收破千亿元的农业链主企业,拥有近4000人研发团队,享受人才政策红利[2] - 番禺区为海大集团建设狮子洋增长极人才谷,筹集800多套人才公寓,顶尖人才可享120平方米五年免租待遇[2] - 浩洋股份作为全球舞台灯光龙头,8万平方米智能制造基地在番禺揭牌,借助人才服务卡招揽全球顶尖人才[3] 政策实施效果 - 番禺区汇聚超40万市场主体,企业迁入迁出净增长率连续16季度超9%[5] - 政策从"人才等着政策"转变为"政策追着人才",打造"上管老下管小"的服务生态[5] - 包括海康威视广东省总部在内的4家跨国企业2023年上半年落户番禺[5]
荔湾:创新打造“双平台” 矛盾化解“一站式”
广州日报· 2025-08-10 01:49
行业概况 - 荔湾区站前街道毗邻广州火车站 拥有25个鞋服饰专业市场 1 1万家经营主体 年交易规模达400亿元[1] - 商圈年客流量增长50% 新增涉外注册企业超300家 正从"全球批发集散地"向"时尚产业创新地"转型[4] 纠纷调解机制 - 街道创新打造"时尚商圈调解工作站" 整合公检法等多部门力量组建30人专业团队 设12名党员首席调解员[1] - 调解工作站成功化解商标侵权 跨境追偿等纠纷38宗 成功率97 2% 涉外纠纷实现"零败诉"[1] - 采用"四合四字"工作法(合法 合规 合情 合理 听 理 解 和) 街道涉商诉讼量同比下降30% 调解满意度达100%[2] 企业出海服务 - 企业出海服务中心联合区贸促会及4家专业机构 构建"调解止损—服务赋能"全链条体系[1] - 提供外贸单证 供应链金融等20项服务 半个月内助力18家企业拿下海外订单[3] - "鸿运鞋业贷"授信2000万元 帮助商户升级生产线[3] - 链接直播资源帮助36家民企开拓东南亚市场 带动线上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 同比增长35%[3] 行政效率提升 - 处理跨境货款纠纷时间从至少半个月缩短至3天[2] - CE认证流程从10天缩短至"一站式受理"[2] - 编制《站前益企帮政策汇编》 开展"以案释法"活动23场 企业涉外合同规范率提升至90% 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32%[3] - 政企恳谈会破解融资 物流等问题47项 供应链响应速度加快30%[3]
广东一地官宣中小学5天春秋假
广州日报· 2025-08-09 14:50
8月9日,广州日报记者从佛山市教育局获悉,新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秋假 共3天,春假共2天,合计5天假期。2025-2026学年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14日,共三天。2025-2026学年 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共两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2026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后确定。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此次佛山中小学试点春秋假,引来了不少家长和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赞同:"不用在暑假去挤人 头,把请假的时间换到最美的春秋季节,带娃去玩,太开心了。"也有网友表示:"对学生是挺好的,但 有没有考虑下给父母也放春秋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