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物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于清凉峰晨雾中听呦呦鹿鸣
杭州日报· 2025-09-18 03:25
清凉峰有一个我们都认识的"鹿爸爸",他叫章叔岩。为了使我们不受猎人的追捕,让我们冬天也有 食物吃,"鹿爸爸"和他的同事在山上给我们安了一个家(扩繁基地),并一直在山上陪着我们。 清凉峰的日出很美!天池的上空经常笼罩着轻纱一样的薄雾。"鹿爸爸"和他的同事每天都会为我们 准备食物,记录我们每一天的变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这二十多年里,扩繁基地内的伙伴由刚开始的几头,增加到了140多头。这个"家"太小了,我们都 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是一只来自清凉峰的梅花鹿。许多年前,我的族群曾在这片青山间自由奔跑,而后却渐渐消失在 山野之中,直到清凉峰成为保护区。 去年,我们的"家"变大了,清凉峰和天目山两个保护区合并成了天目山—清凉峰世界生物圈保护 区,我们"鹿族"成员也越来越多。听说,清凉峰保护区里已经有370多头梅花鹿了。 守护者说 作为一名清凉峰千倾塘保护站巡护员,章叔岩已与梅花鹿相伴36年。 在清凉峰莽莽林海间,章叔岩与晨雾同起、与星月同归,每天带着相机,扛起脚架,用一组组镜头 捕捉梅花鹿的身影。"看到镜头里的梅花鹿越来越多,所有的坚守都有了意义。"他说。 这些年,在清凉峰保护区,幼鹿 ...
3个人去四川成都玩3天要花多少钱?全新攻略及费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9-13 12:01
旅游行程安排 - 三日游行程覆盖武侯祠、锦里古街、宽窄巷子、大熊猫基地、文殊院、都江堰及青城山等核心景点 [3][4][5] - 每日行程安排紧凑且多元化 包含历史文化探索、自然景观观赏及美食体验 [3][4][5] - 导游提供定制化行程服务 根据游客需求灵活调整路线 [1][8] 费用结构 - 人均费用控制在800-1000元人民币 涵盖三日游全程开销 [1][8] - 费用包含交通安排、住宿预订及餐饮推荐等一站式服务 [8] 本地旅游资源 - 成都市区及周边聚集武侯祠、都江堰等历史文化遗址 青城山等自然景观 以及大熊猫基地等特色旅游资源 [3][4][5] - 城市内部交通便利 地铁覆盖主要景点 周边景区可通过包车或直通车抵达 [11] - 住宿选择丰富 涵盖豪华酒店、经济型客栈及特色民宿 宽窄巷子周边住宿可体验本地生活氛围 [11] 消费特征 - 游客倾向品尝本地特色美食 包括火锅、麻婆豆腐、钟水饺、冒菜及蛋烘糕等代表性小吃 [11] - 餐饮消费层次多元 从知名品牌火锅店到街头冒菜店均具吸引力 [11] 运营支持服务 - 导游服务涵盖行程规划、讲解、交通协调及住宿安排等全流程支持 [1][8] - 提供专业讲解服务 深度解读三国历史、水利工程原理及道教文化等专业知识 [3][4][5] 环境适应性要求 - 山区游览需配备运动鞋等户外装备 夏季需防晒防蚊 冬季需防寒衣物 [11] - 天气多变需提前准备雨具 山区与市区温差需针对性着装 [11]
墨西哥的美洲豹数量显著增长 比2010年增加了30%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06:17
墨西哥城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墨西哥一家动物保护组织27日公布全国美洲豹普查结果,称近年来 墨西哥的美洲豹数量显著增长,2024年的美洲豹数量为5326只,比2010年墨西哥将其列为濒危物种时增 加了30%。 ANCJ州级战略协调员翁贝托·佩尼亚说,美洲豹种群仍需15年至30年的持续增长,才能摆脱灭绝的 危险。报告还称,该种群数量需要超过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增加到8000只。 美洲豹又称美洲虎,是西半球最大型和最强健的猫科动物,也是美洲地区唯一的豹属动物,分布范 围从美国南端一直延伸到阿根廷北部,数量下降的原因包括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走私,以及与牧场 主的冲突等。2016年,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墨西哥国家美洲豹保护联盟(ANCJ)在报告中指出,自2018年上一次普查以来,美洲豹数量增长了 11%,这是一个"令人惊讶且鼓舞"的结果。 ...
不愿再流浪,等你牵回家|萌宠寻人启事
36氪· 2025-08-10 02:08
流浪动物现状与救助活动 - 中国每年新增上千万只流浪动物 寿命一般不超过3年 [3] - 36氪发起公益活动"萌宠寻人启事" 每周定期推出待领养流浪动物信息 [4] - 活动自2022年8月上线 已发布148期内容 [28] 合作机构信息 - 合作伙伴为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它基金) 中国大陆第一个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 [8] - 它基金旗下运营纯公益性质线上领养平台"宠安家领养平台" [26] 待领养动物详情 - 布偶猫"淑芬"来自108只被遗弃猫群 曾患子宫蓄脓和病毒感染 已康复绝育 [10] - 小黑猫在遛狗途中被发现 性格粘人 已绝育但体型消瘦 [14] - 流浪狗"龙儿"于龙年除夕被救助 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8] - 退役工作犬"奶牛"经历眼部及牙龈肿瘤手术 需要长期观察和定期复查 [21] - 流浪狗"啵啵"曾遭受驱赶殴打 对高嗓门敏感 已学会基础家庭生活习惯 [25] 领养条件标准 - 要求北京本地领养 领养人需年满22周岁且有稳定居所收入 [11][15][18][22][25] - 必须安装室内金刚纱窗 签订领养协议 留身份证照片 [11][15][18][22][25] - 需接受送养家访 承诺科学喂养并按时免疫驱虫 [11][15][18][22][25] - 犬类领养需办理狗证购买定位器 遛狗必须牵绳 [18][22][25] 联系方式与传播渠道 - 统一联系微信号songniyizhigou 添加需备注"宠安家*36氪领养活动" [12][16][19][23][26] - 救助机构可通过邮箱wangxue@36kr.com申请传播支援 [5]
“我们的合作坦诚深入”
人民日报· 2025-08-09 22:11
核心观点 - 中越跨境合作推动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显著增长 中国境内观测种群从3群19只扩大到5群39只 越南种群实现连年稳定增长 双方通过联合巡护和科研监测持续改善栖息环境 [1][2][3][4] 保护机制与合作框架 - 2011年中越签署合作备忘录 开展联合调查和巡护执法 [1] - 2024年成立跨境联合巡护队伍 年内开展3次联合巡护 [2] - 2025年2月签署《联合保护行动计划》和《联合巡护队伍工作方案》 首次明确巡护人员组成并构建"联合组建-联合巡护-联合执法"一体化框架 [2] - 建立"林长+检察长"和"林长+派出所所长+护林员"协作机制 组建全球首支东黑冠长臂猿护卫队 实现巡护全覆盖 [2] 种群保护成效 - 中国境内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从发现之初的3群19只扩大至5群39只 [2] - 越南种群数量实现连年稳定增长 [2] - 通过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发现新出生3只小幼猿 [3] - 双方保护区实现零火灾 零盗猎 零毁林 [4] 科研与监测 - 与中山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合作 [3] - 利用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开展常态化科研保护监测 [3]
中越携手合作保护东黑冠长臂猿—— “我们的合作坦诚深入”
人民日报· 2025-08-09 21:43
核心观点 - 中越跨境合作推动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显著增长 中国境内观测种群从3群19只扩大至5群39只 越南种群实现连年稳定增长 双方通过联合巡护和科研监测强化保护成效 [1][2][3] 保护合作机制 - 2011年中越签署合作备忘录 开展联合调查、保护交流和联合巡护执法 [1] - 2024年正式成立跨境联合巡护队伍 年内开展3次联合巡护 [2] - 2025年2月签署《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保护行动计划》和《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巡护队伍工作方案》 首次明确巡护人员组成并构建"联合组建—联合巡护—联合执法"一体化保护框架 [2] 保护措施与成效 - 邦亮保护区推行"林长+检察长"和"林长+派出所所长+护林员"协作机制 组建全球首支"东黑冠长臂猿护卫队" 建立生态枫警警务室 实现巡护全覆盖 [2] - 中越保护区合作实现零火灾、零盗猎、零毁林目标 [4] - 利用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开展常态化科研保护监测 新发现3只新生幼猿 [3] 物种现状与分布 - 东黑冠长臂猿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全球极度濒危物种 上世纪50年代曾被认为灭绝 2002年和2006年重新发现于中越边境 [1] - 邦亮保护区及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保护区为其全球唯一已知栖息地 [1]
文化中国行丨探秘中华第一“虫羽”宝库 来这上一堂最生动自然课
央视网· 2025-07-31 16:15
博览园概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由昆虫 动物 土壤 植物和中国农业历史五个博物馆组成 是国内最大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 年接待观众20万人次[1] 昆虫博物馆 - 博物馆建筑为巨型甲壳虫造型 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收藏国内外昆虫标本超150万件 记录3.5亿年昆虫史[1] - 展出超860种蝴蝶标本 包括40余种闪蝶(全球共80多种) 以及12个国家国蝶[3][5] - 收藏900多种甲虫标本 包括世界最长甲虫长戟大兜和600多只甲虫组成的矩阵墙[9] - 金斑喙凤蝶为中国国蝶 1989年全国不足10只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5] - 采用动态3D科技展示蝴蝶细节 设蝴蝶园展示生长全过程 提供标本制作体验[9] - 昆虫学奠基人周尧教授建立博物馆 主编《中国蝶类志》系统厘清1200多种中国蝴蝶[11] 动物博物馆 - 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相当于7个篮球场) 收藏近8000件珍贵动物标本[12] - 镇馆之宝为99%完整度的披毛犀骨骼化石(存活于120万至1万年前) 雌性体长4米高2米重4吨[12] - 收藏1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标本 包括秦岭四宝(大熊猫 朱鹮 金丝猴 羚牛)和青藏高原牦牛 藏羚羊[14] - 展示学校培育的动物良种包括略阳乌鸡 关中黑猪 秦川牛和西农莎能奶山羊[16] - 大熊猫因食用坚硬竹子易发牙龈病 老年个体患高血压白内障 野外个体蛔虫感染率达100%[14] 农业历史博物馆 - 展出8000年前粟灰(最早人工栽培小米)和7200年前炭化稻米 证实中国水稻本土起源[19] - 收藏3000年前炭化小麦籽粒(关中最早小麦) 见证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历程(西亚1-1.2万年 中亚7000-9000年 新疆5000年 杨凌3800-4000年)[21] - 馆藏古代农书284种 含3万册线装古籍 系统记录麦类作物种植技术体系[21] - 展示学校小麦育种成果:碧蚂一号创世界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纪录 小偃6号衍生品种累计推广超3亿亩增产150亿斤[23] 参观信息 - 开放时间每日9:00-18:00 需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购票 三日内可预约 凭二维码和身份证入园[24]
有多少海洋公园被鱼吃垮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7-15 12:39
核心观点 - 海洋公园行业面临系统性经营困境,高成本结构与单一盈利模式导致持续亏损 [6][8][13][21][30] - 动物养护成本极高(如虎鲸单日进食300斤、白鲸日均养护成本12000元)成为主要财务负担 [18][19][20] - 行业转型尝试包括引入IP合作(奥特曼等)和开发二次消费项目,但效果有限 [69][70][66] 海昌海洋公园案例 - 2024年6月祥源控股以23亿港元收购海昌控股权,后者过去5年累计亏损37.85亿元 [4][13] - 2021年出售4.66家乐园资产(青岛/天津/成都/武汉项目及郑州66%股权)短暂改善财务,但2024年营收仅增长0.08% [11][8]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单日最高客流5.2万人,但单期投资达50亿元,郑州项目投资42亿元(土地成本20.5亿) [7][17] 行业成本结构 - 基建成本: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年水电费4000万元,长沙海底世界海水循环系统年耗390万元 [17] - 动物养护:香港海洋公园23/24财年14.8亿港元总支出中1/3用于动物保育 [23] - 刚性支出特性:客流量波动下仍需维持动物生存成本,疫情期间大连圣亚靠出售44只企鹅创收1876万元避免退市 [31][32] 商业模式缺陷 - 盈利依赖动物表演(上海海昌2019年虎鲸表演创收28.02亿元),但全球政策限制(法国2026年禁止鲸豚表演)加剧经营压力 [26][57] - 海洋生物互动性差导致二次消费占比低(大连圣亚仅10%-15%,远低于迪士尼50%) [56][66] - 对比迪士尼可通过裁员(2023年裁7000人省55亿美元)灵活调整成本,海洋公园无法缩减动物养护开支 [65] 转型探索 - 香港海洋公园借6只大熊猫引流,2024年2月入园人次同比增19% [34][36] - 上海长风海洋世界用"美人鱼见面会"替代动物表演,上海动物园通过网红动物"红糖"带动文创销售 [72][51] - 行业需优化动物部门结构:减少高成本食肉动物(成本部门),增加可互动创收物种(利润部门) [40][41][45] 横向对比 - 景区类上市公司中宋城演艺净利率达52%,因其可控的演员成本与设备摊销 [62] - 动物园通过食草动物互动(上海野生动物园100元12次互动票)提升二次消费 [42] - 国际案例:法国Marineland Antibes因禁止表演破产,仍需承担虎鲸/海豚养护成本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