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MS振镜
icon
搜索文档
英唐智控股价下跌4.60% 半导体业务转型成效显现
金融界· 2025-08-27 19:2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7日15时15分股价报9.1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4元 跌幅4.60% [1] - 当日开盘价9.63元 最高触及9.65元 最低下探至9.08元 [1] - 成交量765105手 成交金额达7.22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901.8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52% [2]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3442.28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4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 同比增长3.52% [1] - 芯片设计制造板块营收2.13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8.06% [1] - 芯片设计制造板块毛利率同比上升2.05个百分点至21.23% [1] -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637.05万元 同比增长61.83% [1] 业务进展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分销、芯片设计制造及软件研发销售 [1] - 积极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战略转型 [1] - MEMS振镜已形成多规格产品矩阵 在工业领域获得批量订单 [2] - 车载显示芯片是国内少数实现车规级DDIC/TDDI量产的企业 产品覆盖车载显示全场景 [2] - 最新版本TDDI产品预计2025年底产出工程样品 [2]
英唐智控(300131.SZ):转型发展态势向好,半导体业务多点突破助推转型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2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6.4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22.67万元,同比下降14.46%,主要受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1] - 研发投入5637.05万元,同比增长61.83%,重点聚焦MEMS振镜和车载显示芯片等自研产品量产 [1] 战略转型进展 - 持续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以"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 [1] - 芯片设计制造业务实现营收2.13亿元,占营业收入总规模8.06%,较上年同期增加1.36个百分点 [4] - 自研芯片逐步增产上市,未来销售收入构成及综合毛利率预计迎来积极调整 [1] MEMS振镜业务 - 形成1mm、4mm、8mm多规格产品矩阵,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HUD、微投影仪、AR/VR眼镜及工业检测等领域 [2] - 4mm规格产品在工业领域获批量订单,1mm规格产品与多家整车厂及Tier1供应商达成合作意向 [2] - 第二代MEMS微振镜采用电磁驱动技术,实现双维扫描,降低体积、功耗及成本,已完成工业激光雷达领域送样检测和部分客户DVT样品订单 [3] 车载显示驱动芯片 - 为国内少数实现车规级DDIC/TDDI量产企业,首款车载DDIC于2024年8月批量交付,TDDI产品于同年12月完成量产 [4] - 产品覆盖仪表盘、后视镜显示屏、中控屏等车载全场景,具备色彩增强、对比度优化、阳光下可读性增强等功能 [4] - TDDI产品支持厚手套触摸操作,降低电磁干扰,确保车载环境稳定运行 [4] - 最新版本TDDI产品预计2025年底产出工程样品,可显著降低客户成本 [5][6]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MEMS行业市场规模从2021年136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223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9.00% [2] - 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预计超300万台,同比增长154%,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25亿美元 [3] - 2025年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预计提升至101亿美元,行业增长潜力持续释放 [5] - OLED DDIC产品已进入流片阶段,未来有望拓展至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及XR等中小尺寸驱动产品 [6]
英唐智控上半年营收26.39亿元 “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初见成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3.75亿元同比增长6.4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022.67万元同比下降14.46% 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1] - 研发投入5637.0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1.83% [2] 战略转型 - 公司以分销+芯片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 推进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 [1] - 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未来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机会 [5] MEMS振镜业务 - 形成1mm/4mm/8mm多规格产品矩阵 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HUD/AR/VR/工业检测等领域 [2] - 4mm产品获工业领域批量订单 1mm产品与多家整车厂及Tier1达成合作意向 [2] - 第二代电磁驱动MEMS振镜实现双维扫描 已完成工业激光雷达领域送样检测 [3] - 全球MEMS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136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223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9.00% [3] 车载显示驱动业务 - 芯片设计制造业务营收2.13亿元 占总营收8.06% 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4] - 车载DDIC于2024年8月批量交付 TDDI于同年12月量产 覆盖车载显示全场景 [4] - 产品通过客户验证进入准量产阶段 新版TDDI预计2025年底产出工程样品 [5] - 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01亿美元 [4] 行业前景 - 半导体行业复苏及国产替代加速为业务发展提供背景 [1] - 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预计超300万台 同比增长154% [3] - 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25亿美元 [3]
芯动联科:8月19日召开分析师会议,中银资产、瑞银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11
公司概况与业务介绍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2023年6月30日科创板上市 股票代码688582 专注于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研发、测试与销售 [2] - 产品基于半导体技术 采用微纳结构设计和先进MEMS工艺 实现传感器智能化、微型化、易用化发展 [2] - 产品应用于工业设备监测、汽车辅助驾驶、气象监测、石油勘探等领域 未来将拓展自动驾驶和工业机器人市场 [2] 2025年半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531341万元 同比增长8434% 归母净利润1543225万元 同比增长17337% [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95018万元 同比增长11055% 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因规模效应和良率提升而提高 [3] - 拟派发现金红利625116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4051% 每10股派发156元 [3] 业务领域进展 - 低空经济领域直接供应惯导器件或配合飞控厂商提供IMU模组 送样验证情况良好 [3] - 商业航天业务加速发展 惯性导航与视觉导航结合方案预计带来新需求 [3] - 无人机市场对低成本惯性器件需求旺盛 公司产品价格契合飞控系统成本要求 [9] 研发投入与产品进展 - 研发费用581051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2295% 同比增长817% 因营收高增长使研发占比从去年同期39%下降 [4] - 双轴和三轴加速度计市场反馈良好 正迭代研发以提升良率并降低成本 目标对标DI和村田产品 [4] - 三轴陀螺持续测试改进 高精度IMU模组服务于航空航天 低成本芯片化IMU对标村田和博世六轴产品 [5] 技术竞争与市场定位 - MEMS陀螺仪属于第三代技术 解决1度至001度精度需求 成本优势显著 平均芯片价格2000-3000元 毛利率超80% [7] - 光纤陀螺成本最低需数千元一组 无法与MEMS竞争 小型化降本商业不可行 [7] - FM加速度计客户需求旺盛 常与高性能陀螺匹配使用 大项目导入周期较长 [8] 新业务布局 - 光交换机领域通过投资武汉公司开发MEMS振镜阵列 应用于数据中心光路交换 市场潜力大但研发周期长 [11] - MEMS振镜已用于固态激光雷达 光交换机需双振镜阵列堆叠 目前仅谷歌实现量产 [11] 股权激励与经营展望 - 股权激励计划每两年推出一次 分三年归属 以保持长效激励效果 [12] - 年初合同预计下半年执行完成 新订单和大客户额外需求旺盛 [13] 机构预测与市场数据 - 90天内5家机构评级 3家买入、1家增持、1家中性 目标均价9229元 [14] - 2025年净利润预测范围285亿-411亿元 2026年预测359亿-542亿元 2027年预测446亿-731亿元 [14]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77亿元 融券净流入32761万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