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oS

搜索文档
先进制造系列研究(二):显示行业深度:微显示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与应用前景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2 12:1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3][5] 核心观点 - 微显示技术是未来增长的新方向 形成增量市场 2023年市场规模24.1亿美元 2024-2032年CAGR预计超过20% [1][3][8] - 近眼设备(NTE)细分市场占行业收入45%以上 是核心驱动因素 平视显示器(HUD)为第二大细分市场 [3][8][9] - LCD/Micro OLED/Micro LED是VR和AR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 但不同技术路线在应用场景中存在竞争重叠 [3][13][42] 微显示技术市场概况 - 2023年微显示市场规模24.1亿美元 2024-2032年CAGR预计超过20% [3][8] - 近眼设备(包括AR/VR头戴设备、智能眼镜等)占收入45%以上 是最大细分市场 [3][8] - 平视显示器(HUD)为第二大细分市场 汽车厂商在中高端车型中集成OLED微显示HUD [3][9] 技术路线分析 LCD技术 - Fast LCD叠加Mini LED背光显著提升显示效果 成本可控 VR头显中Fast LCD与Micro OLED成本比约为1:4.5 [3][15] - LCD制造工艺成熟 成本较低 在VR市场仍占主导地位 2030年采用LCD技术的VR/MR设备出货量预计达2360万台 [3][15][43] Micro OLED技术 - 结合CMOS技术 减小屏幕体积和重量 提升像素密度 但WOLED+彩色滤光片方案存在亮度缺陷 [3][23][24] - 处于快速发展前期 技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 京东方曾终止12英寸硅基OLED项目投资 [3][26] - 在高端VR市场占据地位 2030年采用Micro OLED技术的VR/MR设备出货量预计达870万台 [3][43] Micro LED技术 - 解决Micro OLED的耐用性、亮度和对比度短板 但巨量转移技术是商业化最大瓶颈 当前转移良率约99.99% [3][27][29] - 在AR设备中潜力较大 2030年采用Micro LED技术的AR设备出货量预计达1122万台 [3][45] LCoS技术 - 技术成熟度高 已实现量产落地 应用于AR/VR、HUD等领域 如问界M9的2K车规级LCoS AR-HUD [3][31] - 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低功耗优势 [3][31] DLP技术 - 核心为数字微镜器件(DMD) 德州仪器在此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主要应用于投影仪市场 [3][35] LBS技术 - 使用RGB激光器搭配MEMS扫描成像 体积小、效率高、高色域和高对比度 适用于AR/VR眼镜和车载AR-HUD [3][38] 主要企业分析 国际企业 - 三星:以2.18亿美元收购eMagin 加速Micro OLED布局 同时向Micro LED及AR显示赛道切入 [49] - 索尼:硅基OLED行业龙头 是苹果Vision Pro的核心供应商 同时具备LCoS技术优势 [55][56] - 德州仪器:在DLP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35][68] 国内企业 - 京东方:布局LCD、Micro OLED、Micro LED 拥有8英寸和12英寸Micro OLED生产线 [72][73] - TCL华星光电:聚焦Micro LED技术 合资成立芯颖显示推进巨量转移技术研发 [77] - 视涯科技:全球硅基OLED出货量排名第二 占比35.2% 是苹果Vision Pro一级供应商 [82] - 思坦科技:提供Micro LED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4年投产6百万片微显示芯片产能 [92] VR/AR市场技术趋势 - VR市场:LCD性价比高占主导 Micro OLED占据高端 2030年LCD和Micro OLED设备出货量预计分别为2360万台和870万台 [3][43] - AR市场:主流为自由曲面或Birdbath搭配硅基OLED 未来趋势可能是光波导搭配Micro LED 2030年Micro OLED和Micro LED设备出货量预计分别为638万台和1122万台 [3][45]
最新报告 | 近眼显示将迎来市场成长新纪元
TrendForce集邦· 2025-08-29 03:44
近眼显示设备市场分析 - 2025年全球近眼显示装置预估出货量为6.2百万台[2] - VR/MR市场因Meta Quest 3s销量不及预期,2025年出货量降至5.6百万台[2] - AR装置受AI+AR新品及OLEDoS价格下降推动,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60万台[2] - 2030年全球近眼显示装置出货量预计提升至46.5百万台[2] AR显示技术发展趋势 - OLEDoS凭借成本优势在中国短期主流,但面临其他技术威胁[6] - LCoS技术随Meta采用而崭露头角,单绿色LEDoS提示类AR眼镜推动技术渗透率提升[6] - 海外厂商倾向发展高规格全彩LEDoS,2030年搭载该技术的AR装置出货量预计达20.9百万台,技术渗透率65%[7] - AI功能加入使AR对运算能力、续航力及显示效能要求提高[6][7] 光波导技术与SiC供应 - 衍射光波导当前主流但效率待提升,NIL适合前期开发,PL适合大规模量产[9] - 中国SiC厂商与光波导厂商结盟,SiC因高折射率受重视[9] - 中国SiC基板以4/6吋为主,2030年8吋SiC衬底出货量有望突破20%,长期向12吋发展[9] - PL技术因SiC基板尺寸放大而进一步普及[9] AR品牌策略与规格趋势 - LEDoS与LCoS主流面板尺寸在0.13-0.18吋之间,像素密度超5,500 PPI[10] - Xreal专注显示技术与算法,扩大视场角并提升运算能力[10] - RayNeo以OLEDoS+Birdbath方案巩固市场,同步开发全彩LEDoS+光波导轻薄产品[10] - INMO侧重发展一体化AI终端,Meta布局完整产品线并发展AI运算能力以抗衡Apple[10] - AR市场从硬件竞争转向软硬件生态整合[10] 技术发展与市场占比 - 2025-2030年VR/MR出货分析包括技术占比及装置规模(LCD/OLEDoS)[13] - AR出货市场分布及技术占比(OLEDoS/LEDoS)分析[13] - Foveation技术降低数据传输与功耗,Mini LED背光补偿Pancake缺陷[15] - LCoS技术微缩探索平面光学,LEDoS从X-Cube向单片全彩发展[15] - 微显示驱动背板CMOS走向12吋,芯片键合制程分析[15] 光学与SiC技术应用 - 数组光波导与衍射光波导技术取舍及效率难题[17] - NIL与PL制程对比(Thermal NIL vs. UV NIL),Rain Technology几何光波导应用[17] - Meta光波导专利布局,SiC光波导+双面光栅在AR眼镜的可行性与限制[17] - SiC衬底市场分析及产业链厂商动态[17] 终端产品与厂商动态 - 中国区域AR产品发展趋势,包括Xreal、RayNeo、INMO、Rokid/星纪魅族的策略对比[20][24] - 非中国区域AR产品发展趋势,AI/AR装置对比及全彩产品发展[21][24] - Eye Tracking作为关键技术,品牌策略与价值链分析[23] - VR/MR供应链及视涯科技(Seeya)动态[24]
2025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增长将超四成 高于VR设备增长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9 00:14
全球XR显示器出货量预测 - 2025年全球XR(AR/VR)显示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6% [1] - AR设备增速达42% 远高于VR设备2.5%的增长率 [1] - 增长动力来自新型AR智能眼镜 支持AI功能应用而非仅媒体消费 [1] 2024年XR设备市场表现 - 2024年XR显示面板出货量大幅下滑 因库存清理和商业计划调整 [1] - Meta Quest3S采用单块LCD面板设计 进一步导致面板出货下降 [1] - 2025年预期增长仅为部分复苏 出货量仍低于2023年水平 [1] 显示技术市场份额 - LCD主导VR显示技术 2025年占比87% 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设备 [1] - AR领域硅基OLED份额预计降至75% 为MicroLED和LCoS技术让出空间 [1] - Meta和Google展示MicroLED智能眼镜 但未公布商业化计划 [1] 2026年市场展望 - 2026年AR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增长38% VR增长2.1% [2] -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 若贸易战持续预测值可能下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