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dge浏览器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搜索输入法回应“专门锁定浏览器主页的病毒正在蔓延”
第一财经· 2025-09-25 11:06
事件概述 - 腾讯搜索输入法回应搜狗输入法存在病毒漏洞的不实信息 经核查问题源于一项尚未正式发布的测试功能 由于测试配置异常导致外部可访问[3] - 事件起始于9月20日 火绒安全监测到一款专门锁定浏览器主页的病毒正加速蔓延 病毒源头指向搜狗输入法[4] - 病毒通过篡改配置文件方式强制修改Edge与Chrome浏览器主页及默认搜索引擎设置 火绒安全产品可进行拦截与查杀[6] 病毒传播机制 - 搜狗输入法通过Shiply终端基础组件发布通用模块 向云端请求控制配置 结合用户画像多个维度进行精准推送[4] - Shiply平台具备灰度发布能力 攻击者可能先通过小范围灰度测试验证效果 再进行大规模传播[4] - 病毒推广模块会首先检测用户设备上的杀毒软件 随后实施浏览器配置篡改行为[6] 公司应对措施 - 腾讯搜索输入法于9月20日第一时间完成修复 表示不会对用户实际使用造成影响[6] - 公司对事件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 承诺进一步加强测试流程管理 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6]
专门锁定浏览器主页的病毒正在蔓延,腾讯搜索输入法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9-25 10:13
一款专门锁定浏览器主页的病毒正加速蔓延,经溯源,该病毒源头指向搜狗输入法。 另外,该病毒的推广模块会首先检测用户设备上的杀毒软件,随后通过篡改配置文件的方式,强制修改Edge与Chrome两款主流浏览器的主页及默认搜索引 擎设置。目前,火绒安全产品可对上述推广模块进行拦截与查杀。 "腾讯搜索输入法"方面称,发现问题后,称已于第一时间(9月20日)完成修复,不会对用户的实际使用造成影响。对此给大家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后续 将进一步加强测试流程的管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9月25日,"腾讯搜索输入法"知乎账号发文称:近日,我们关注到有关搜狗输入法"存在病毒漏洞"的不实信息。经核查,该问题源于一项尚未正式发布的测 试功能,由于测试配置异常导致外部可访问。 事件起始于9月20日,火绒安全在公众号发文称,火绒威胁情报中心近期监测到一款专门锁定浏览器主页的病毒正加速蔓延。经溯源,该病毒的源头指向搜 狗输入法。 火绒方面表示,搜狗输入法通过Shiply终端基础(搜狗输入法客户端的底层基础组件)发布通用模块,向云端请求控制配置。在下发这些云控配置中,会结 合用户画像:例如所在地区、时间等诸多维度进行精准推送。由于Ship ...
微软Windows再次被指暗藏后门,区别对待中国用户
观察者网· 2025-09-18 12:45
微软UCPD sys组件争议 - 微软被指控通过UCPD sys组件在注册表深层隐藏加密数据并动态释放未知程序以获取用户数据 [2] - 该组件内置针对中国软件厂商的拦截机制 通过数字签名黑名单 进程名黑名单和进程路径黑名单限制第三方软件竞争 [2] -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通过逆向工程发现黑名单包含数十家中国企业 涵盖360 腾讯 联想 金山 搜狗 2345 迅雷等厂商 [4][5] 地域差异化处理 - 欧盟地区因《数字市场法》约束 用户可一键切换默认应用且系统不会阻拦修改操作 [8] - 中国地区(含内地 香港 澳门 台湾)强制开启数据收集与日志上报 加密日志上传至微软服务器 [10] - 欧美地区完全不会触发此类数据收集机制 存在明显地域双标操作 [8][10] 技术特性与安全风险 - UCPD sys具备远程加载与执行能力 通过注册表监控自动解码校验并加载执行外来程序 [3] - 该组件会拦截用户修改默认设置的尝试 并自动恢复为微软旗下应用 [3] - 对国产安全软件的限制导致用户设备安全防线被削弱 360等软件遭Windows Defender阻止安装运行 [7] 历史安全事件关联 - 2025年4月哈尔滨亚冬会期间 美国国安局通过Windows系统后门发送加密字节 赛事信息系统遭27万次攻击 [12] -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 美国情报机构利用微软Exchange漏洞长期攻击中国军工企业及科研单位 [14] - 英伟达H20算力芯片2025年7月因漏洞后门问题被国家网信办约谈 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 [11] 法律合规问题 - 若指控属实 微软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关于跨境传输和数据收集的规定 [15] - 通过黑名单机制限制竞争对手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15] - 微软隐私声明未履行完全告知义务 且缺乏单独同意的交互界面 存在合规瑕疵 [15]
微软疑似暗藏“后门”:用户隐私何存?
36氪· 2025-09-15 09:38
微软UCPD.sys组件功能争议 - 系统组件UCPD.sys表面用于防止恶意软件修改默认浏览器或文件打开方式 实际在注册表深层隐藏加密数据并动态释放未知程序[1] - 该组件仅对中国地区用户强制开启数据收集与上报机制 包括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 而欧美地区不会触发这些机制[3] 用户操作体验影响 - 用户切换默认浏览器或文件打开方式时会被UCPD.sys强制阻拦 系统更新或重启后自动恢复至微软自带应用[1] - 浏览器下载链接被强制跳转至Edge导致下载效率降低 甚至因协议不兼容出现下载失败[2] - 图像设计软件的文件关联被打乱 设计师需手动重新配置 影响创作流程连贯性[2] 对中国软件厂商的限制 - UCPD.sys限制名单包含360 腾讯 联想 WPS 搜狗 2345等中国高频使用软件 覆盖日常办公 安全防护和工具应用领域[5] - 通过系统级权限限制第三方软件与微软体系竞争 对非微软浏览器严加管控 但对自家Edge浏览器推广开绿灯[7] - 部分国产安全软件如360本可拦截UCPD.sys修改注册表行为 但在系统层面被限制功能[10] 安全风险与数据泄露案例 -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 美国情报机构利用微软Exchange漏洞攻击中国军工企业 航天研究所和生物医药公司 导致敏感数据泄露[8] -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赛事信息系统及黑龙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遇超5000万次境外攻击[8] - 2024年美国针对中国的国家级黑客攻击超过600起 目标为军工 科研和能源等关键领域[10] 全球用户权益问题 - Windows11默认开启Recall功能可能截取密码和银行账户等敏感截图 用户无关闭选项[11] - 微软利用Windows垄断优势强行推广Edge浏览器 修改Chrome下载页面并弹窗干扰 甚至通过系统更新将Edge固定到桌面[12] - 以色列情报部队利用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每天监听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电话 云计算工具沦为跨境监听利器[12] 行业竞争与市场影响 - 微软被指通过技术霸权绑架用户选择权 扼杀全球软件市场竞争活力[13] - 2025年7月Opera浏览器向巴西竞争监管机构投诉微软的垄断行为[12] - 全球用户对数字工具的信任因微软行为不断崩塌[12]
谷歌Chrome不必卖,一纸判决背后缔造了哪些赢家和输家?
凤凰网· 2025-09-03 00:54
核心观点 - 美国地方法院裁定谷歌禁止签订排他性合同但允许继续支付默认搜索引擎费用 同时要求共享部分搜索数据且无需分拆Chrome浏览器业务 为AI竞争对手创造机会但维持谷歌核心分发渠道优势 [1][2][6] 裁决内容 - 谷歌被禁止与苹果等合作伙伴签订排他性合同以确保搜索引擎首要位置 [1] - 谷歌被要求与竞争对手共享部分搜索数据以遏制排他性行为 [1][5] - 允许谷歌继续向苹果等合作伙伴支付默认搜索引擎费用 仅禁止排他性强制条款 [2] - 明确禁止谷歌强制合作伙伴安装搜索或Chrome应用才能访问Google Play商店 [2] - 谷歌Chrome浏览器业务无需分拆 保留重要用户分发渠道 [1][6] 对谷歌影响 - Chrome浏览器每月活跃用户超30亿 是重要搜索查询数据收集和优化服务的关键渠道 [2][6] - 2020年内部预测显示 若失去苹果默认搜索引擎地位可能导致搜索量减少60%至80% 对应净收入损失282亿至327亿美元 [3] - 可继续通过支付费用维持默认搜索引擎地位 但需调整合同排他性条款 [2][3] 对苹果影响 - 2022年谷歌向苹果支付约200亿美元默认搜索费用 占苹果年度服务收入约20% [3] - 裁决允许继续收取谷歌支付费用 且为双方AI领域合作(如Gemini AI)打开机会 [3] 对AI竞争对手影响 - OpenAI和Perplexity等公司可能受益于苹果设备添加非谷歌搜索工具的限制解除 [4][5] - 竞争对手可获得谷歌共享的搜索索引和用户交互数据 提升搜索产品性能 [5] - Perplexity曾出价345亿美元尝试收购Chrome 显示其对分发渠道的重视 [6] 对浏览器市场竞争影响 - 微软Edge、苹果Safari及Perplexity浏览器Comet等竞争对手难以挑战Chrome市场地位 [6] - Chrome继续获得谷歌财务和技术支持 维持其浏览器市场主导优势 [6]
浏览器,又“性感”了?
创业邦· 2025-08-27 03:24
AI浏览器行业动态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 报价是其自身估值180亿美元的近两倍 [6] - OpenAI亦透露收购Chrome的意愿 但谷歌暂未接受任何报价 [6] - 腾讯 阿里 360分别押注QQ浏览器 夸克浏览器 360AI浏览器 旨在打造AI时代超级入口 [6] AI浏览器技术路线 - 集成路线:谷歌Chrome与微软Edge采用将AI作为独立模块融入传统浏览器架构 界面变化不大 [8][10] - AI原生路线:Perplexity的Comet TheBrowserCompany的Dia等基于AI原生架构开发 界面以对话框形式突出AI交互核心 [10] - 国内除夸克外 多数厂商采用集成模式 AI六小虎等初创公司尚未公布相关动作 [10] 功能分类与能力 - 非自主型AI浏览器:具备网页总结 生成框架图 推荐相似网页 翻译 文字续写 多模态生成(如夸克支持制作PPT与生成图片)等功能 [12] - 自主型AI浏览器:可跨网站执行多步任务(如FellouAI自动执行登录-筛选-比价-下单全流程) 主要应用于多标签页信息对比 自动社交媒体回复 邮件监控等重复性工作场景 [12][13] 浏览器作为Agent入口的价值 - 浏览器是Agent实现跨平台操作的核心载体 能访问本地数据与操作权限 提升任务执行准确性与效率 [19][20] - 浏览器减少AI适配终端类型 成为统一入口 用户无需切换应用或设备 提升使用便捷性 [22] - 通过浏览器积累用户行为数据 可优化AI模型与产品体验 同时降低隐私泄露风险(无需向第三方工具提供账号密码) [20][22] 市场竞争格局 - 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达67.9% 拥有超30亿活跃用户 Safari与Edge份额分别为16.2%和5.1% [15][22] - 自研浏览器复杂度等同操作系统 多数产品为Chrome套壳 初创公司通过收购可快速获取用户与生态 [22][23] 当前挑战与局限 - AI浏览器存在"幻觉"问题 因信息生成依赖大模型 自身无法解决 [25] - 生态未成熟:网页理解依赖截图或DOM树解析 前者遗漏隐藏元素 后者耗费计算资源 图像识别技术无法顺畅操作复杂网页 [25] - 用户习惯需从"主动搜索"转向"主动服务" 传统公司因此谨慎推出颠覆性产品 [26] 协同生态发展趋势 - AI浏览器 Chatbot Agent形成分工协同:AI浏览器负责信息检索与展示 Chatbot完成文本生成与知识问答 Agent执行自动化办公等复杂操作 [27] - 三者差异体现在服务深度与自主操作能力(例如旅行计划中 AI浏览器整理信息包 Chatbot提供建议 Agent直接下单) [27]
浏览器,又“性感”了?
虎嗅APP· 2025-08-26 10:39
AI浏览器行业竞争格局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 报价是其自身估值180亿美元的近两倍[6] - OpenAI亦透露收购Chrome的意愿 但谷歌未接受任何报价[6] - 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 阿里 360分别布局QQ浏览器 夸克浏览器和360AI浏览器[6] AI浏览器技术路线分类 - 集成技术路线:谷歌Chrome和微软Edge采用将AI作为独立模块融入传统浏览器架构的方式 整体界面形态变化不大[7][10] - AI原生路线:Perplexity的Comet TheBrowserCompany的Dia及FellouAI等初创公司产品基于AI原生架构开发 界面以对话框形式突出AI交互核心地位[11] AI浏览器功能分级 - 非自主型AI浏览器:主要实现网页总结 生成框架图 推荐相似网页 网页翻译 文字续写等基础功能 代表产品包括360AI浏览器和夸克浏览器[14] - 自主型AI浏览器:具备跨网站执行多步任务能力 如FellouAI可自动执行"登录-筛选-比价-下单"全流程 但目前成熟场景仅限于重复性工作辅助[14][15] 浏览器在AI时代的战略价值 - 浏览器作为Agent的核心入口 能帮助Agent在不同应用间进行操作 完成访问网站 浏览文件等复杂任务[19][20] - 浏览器作为本地环境具备访问用户数据和操作权限的能力 能显著提升Agent任务执行的准确性和质量[20] - Chrome全球市场份额达67.9% 拥有超过30亿活跃用户 成为AI公司争夺数据入口的关键标的[24] AI浏览器发展挑战 - 存在"幻觉"问题:AI浏览器依赖的大模型可能生成虚假信息 且自身无法解决该问题[26] - 生态成熟度不足:图像识别技术难以顺畅操作复杂网页 易触发安全验证 导致效率低下和可靠性差[26] - 用户习惯转变:从传统"主动搜索"模式转向AI"主动服务"模式存在适应挑战[27] 浏览器与AI产品协同生态 - 行业倾向于构建"AI浏览器-Chatbot-Agent"分工体系:AI浏览器负责信息检索展示 Chatbot完成文本生成和知识问答 Agent执行自动化操作[27] - 三者服务深度存在差异:以旅行规划为例 AI浏览器整理信息包 Chatbot提供详细建议 Agent直接完成预约下单[28]
浏览器,又“性感”了?
36氪· 2025-08-26 00:42
AI浏览器行业动态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 报价为其自身估值180亿美元的近两倍 [1] - OpenAI亦透露收购Chrome意愿 但谷歌暂未接受任何报价 [1] - 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360分别布局QQ浏览器、夸克浏览器、360AI浏览器 争夺AI时代入口地位 [1] AI浏览器技术路线 - 集成模式:谷歌Chrome与微软Edge采用传统浏览器架构集成AI模块 保留原有界面形态 [2][4] - AI原生模式:Perplexity的Comet、TheBrowserCompany的Dia及FellouAI等初创企业以对话框为核心交互界面 重构网页管理功能 [5] - 国内除夸克浏览器外 多数厂商采用集成模式 [7] 功能差异化特征 - 非自主型AI浏览器主要实现网页总结(如360AI浏览器生成长视频脑图)、多模态生成(夸克浏览器制作PPT及图片)、翻译及语音助手等基础功能 [7] - 自主型AI浏览器可执行跨网站多步操作:FellouAI支持亚马逊自动登录-筛选-比价-下单全流程 Comet与Dia实现多标签页对比及商业场景自动化 [9][10] - 成熟应用场景集中于信息对比总结、社交媒体自动回复、邮件监控及跨境电商报价等重复性任务 [10] 浏览器战略价值重估 - 全球浏览器市场份额分布:Chrome占67.9% Safari占16.2% Edge占5.1% 三巨头主导市场格局 [11] - Agent技术推动浏览器成为核心入口:浏览器提供本地数据访问权限(登录状态/插件/存储数据) 保障任务执行准确性及隐私安全 [16][17][18] - 浏览器减少AI终端适配复杂度 成为Copilot等功能统一入口 提升跨平台操作便捷性 [20] 行业竞争壁垒与挑战 - Chrome拥有超过30亿活跃用户 其跨平台兼容性及插件生态构成显著竞争壁垒 [21] - 浏览器开发复杂度等同操作系统 市面多数产品为Chromium套壳 自研难度极大 [22] - AI浏览器存在"幻觉"问题(信息生成依赖大模型缺陷)及生态不成熟(网页理解依赖截图或DOM树解析效率低下) [24][25] - 用户习惯需从"主动搜索"转向"主动服务" 传统厂商保留双模式界面以平衡过渡 [26] 协同生态发展模式 - AI浏览器/Chatbot/Agent形成分工协同:AI浏览器负责信息检索展示 Chatbot处理文本生成与知识问答 Agent执行复杂任务操作 [26] - 以旅行规划为例:AI浏览器整合景点信息 Chatbot提供适龄项目建议 Agent直接完成预约下单 差异在于服务深度与操作自主性 [27]
Perplexity会成为下一个谷歌吗?
财富FORTUNE· 2025-08-16 13:06
收购要约与行业影响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Chrome浏览器,此举震惊硅谷和华尔街 [1] - 收购提议正值谷歌面临反垄断案裁决,可能被迫剥离Chrome之际 [1] - Comet浏览器相比Chrome具备多项优势,如内置AI助手、即时内容总结、跨标签页比对、自动化工作流程等 [1] - Chrome的AI功能(如Gemini、Google Lens)仍依赖插件,无法提供Comet的端到端自动化体验 [1] 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 - Comet浏览器将浏览体验转变为对话式互动,重心从导航转向生产力提升 [2][3] - AI搜索引擎的未来在于让智能体代表用户行事,实现高效自动化体验 [3] - Comet的AI助手直接嵌入界面核心,用户无需筛选链接即可获取答案 [3] - 专家认为Comet的持久性AI助手将网络从"需要导航"变为"主动服务"的场所 [4] 竞争格局与挑战 - 收购Chrome可使Perplexity获得数十亿日活用户和海量行为数据,但监管障碍显著 [5][6] - 微软Edge的Copilot模式与Comet类似且免费,OpenAI也计划推出AI浏览器 [6] - 专家指出规模、可靠性、用户信任是超越"惊艳演示"阶段的关键挑战 [4][6] - 彻底摒弃搜索概念、绕过网站可能是AI浏览器的颠覆性方向 [4][5] 行业变革与未来展望 - AI驱动浏览器的出现将重塑行业,改变用户对谷歌搜索的条件反射式依赖 [7] - 赢得用户信任、培养习惯和规模效应是成为"下一个谷歌"的核心壁垒 [7] - 无论收购结果如何,AI浏览器的兴起已奠定深刻的行业变革基础 [6][7]
抢夺AI时代用户入口!谷歌、微软上演“浏览器之战”
硬AI· 2025-08-12 03:16
桌面端成为AI竞争新战场 - 桌面和笔记本电脑仍是完成实际工作的主要工具,AI制造商声称能在此提供最大帮助[5] - 行业目光聚焦浏览器创新,涌现The Browser Company的Dia浏览器、Perplexity的Comet等新玩家,OpenAI也在研发浏览器产品[5] - Perplexity透露安装其Comet浏览器的用户每日AI查询次数是之前的三倍[5] - 微软将Edge浏览器升级为AI交互中心,内置CoPilot助手可直接操控用户标签页执行任务[5] "诱导性设计"指控重现 - 谷歌资助"浏览器选择联盟"联合Opera、Vivaldi等厂商指控微软利用Windows垄断地位推广Edge[3][7] - 联盟指控微软在用户下载替代浏览器时弹出不必要安全警告,并在系统更新时用"诱导性设计"诱使用户重置Edge为默认浏览器[7] - 前微软律师Gene Burrus指出微软重复使用20多年前的反竞争策略[7] - 谷歌发言人批评微软让用户难以继续使用偏好浏览器[7] 联盟行动与微软反击 - 浏览器选择联盟在美国提高公众意识,在欧洲游说监管机构称微软仅部分遵守新竞争法规,Opera在巴西提出申诉[8] - 微软反击称谷歌占据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68%份额,Edge仅占5%,并指出谷歌因滥用默认选择权曾被裁定为非法垄断者[10] - 微软发言人强调谷歌利用与Opera等合作伙伴的分销协议排挤搜索竞争[10]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监管机构应关注微软在AI时代塑造用户行为的控制力,类似谷歌通过默认地位建立搜索垄断[10] - 谷歌每年支付苹果超200亿美元确保成为iPhone首选搜索引擎,凸显默认入口价值[10] - 分析认为浏览器竞争应通过产品实力而非预装或暗黑模式,需保障对手公平竞争机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