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5
icon
搜索文档
威马官宣 “ 复活 ” ,还立志卖 100 万台车,谁给的勇气?
36氪· 2025-09-17 01:19
01 威马汽车你们还记得吧,虽然沉寂了两年半,但威马曾经和蔚来、理想、小鹏并称为 " 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 就这个月初,威马发布一纸《致供应商白皮书》,正式宣告自己回归。 那个曾经负债超过 200 亿、宣告破产的威马汽车,竟然被 " 复活 " 了! 而且还定了目标: 明年量产 10 万辆;2027-2028 年启动 IPO 筹备;2029-2030 年挑战年产量 100 万辆,营收 1200 亿。 这目标直接看呆我了,到底啥情况啊? 而且直接宣布,威马这个月开始复产 EX5、E.5 车型,确保年产销 1 万台,争取实现产销 2 万辆; 同时海外破局,布局泰国 KD 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 市场。 看下来,就感觉威马卷土重来,依旧雄心勃勃。 先不说这 5 年争取营收 1200 亿元的目标有多靠谱,咱可以先回顾下威马的底子。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细节,威马曾三次冲击 IPO ,最后都没成功,也加剧了资金压力。 最早的威马汽车,2015 年成立,曾一度是造车新势力的标杆企业。 辉煌的时候在 2019 年,威马交付了 1.69 万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仅次于蔚来。 那时候威马的估值曾高达 470 亿元。 威马汽车是 ...
威马汽车计划9月复产两年后筹备IPO 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17
复产与债务清偿计划 - 重整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 公布威马汽车复产及债务清偿计划 [1] - 债权金额15万元(含)以下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6个月内获得全额现金清偿 超出部分通过信托受益份额按比例清偿 [4] - 翔飞股权结构通过多层公司间接持股 形成复杂嵌套链条 增加透明度难度 [4] 产品与生产规划 - 计划2025年9月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量产 [2][5] - 未来5年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 涵盖纯电动和增程式技术路线 包括A00级至C级轿车、SUV、MPV等车型 [5] - 2026年实现10万辆产量目标 布局泰国LD工厂并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5] 三步走发展战略 - 2025–2026年复兴阶段:确保年产销1万辆 争取实现2万辆 [2][5] - 2027–2028年发展阶段:销量目标25万至40万辆 启动IPO筹备 [3][5] - 2029–2030年跨越阶段:计划2030年实现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3][6] 历史经营与融资情况 - 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174.35亿元 亏损呈扩大趋势 [8] - 2017–2022年共完成8轮境内股权融资138.48亿元及5.96亿美元D轮融资 估值曾达350亿元 [7] - 2022年交付量同比下降33.3%至2.95万辆 2023年起从新势力交付排行中消失 [10]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19年威马交付1.28万辆 同期蔚来交付2.06万辆、小鹏交付1.67万辆 [7] - 2021年威马交付4.42万辆 居新势力第五位 落后于"蔚小理"等品牌 [7] - 行业人士认为威马发展规划主要为招商和提振经销商 需更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3][10]
计划9月复产 威马“回归路”怎么走
北京商报· 2025-09-07 15:56
公司重组与复产计划 - 深圳翔飞汽车作为威马四公司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 计划2024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 [1] - 翔飞汽车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 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 [6] - 新威马项目组已完成对215家历史供应商的联络 并组建143人专业团队(含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6]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2030年分三步走经营发展规划:2024年确保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2万辆 2025年实现量产10万辆 2027-2028年销量增至25-40万辆 2030年挑战100万辆产量目标 [3] - 未来5年将推出超10款新产品 涵盖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跨界车 技术路线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 [3] - 2027-2028年启动IPO筹备 2030年目标营收1200亿元 [3][7] 市场与渠道策略 - 国内采用Store/Station/Spot/股东生态合作伙伴四级销售网络 实现100%销售网络覆盖率 [4] - 积极开发大客户市场 包括政府机关 运营平台和租赁公司 提供定制车型和车队管理服务 [4] - 建立国际销售渠道 2025年出口占比目标达30% 重点布局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4] 历史财务表现 - 2019-2021年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 50.84亿元和82.06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 [5] - 2022年起出现店面大面积关门 停产停薪等经营困境 [5] - 2023年4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威马四公司重整计划 [6] 债务处理方案 - 债权金额≤15万元的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批准重整后6个月内获全额现金清偿 [7] - 债权>15万元的债权人除获得15万元现金清偿外 超额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由信托机构变现清偿 [7]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需面对蔚小理等老对手以及小米 鸿蒙智行等新新势力 [7] - 威马2019年交付1.69万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 但停摆期间市场格局已发生重大转变 [5][7]
等来“白衣骑士”计划9月复产,威马“回归路”怎么走
北京商报· 2025-09-07 04:28
公司重整与复产计划 - 深圳翔飞汽车作为威马四公司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 计划2025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1] - 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 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9] - 已组建143人专业团队(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正加快招聘形成400人核心团队[9]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 2025年确保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实现2万辆 2026年目标量产10万辆[6] - 2027-2028年年销量目标增至25-40万辆 2030年产量挑战100万辆并实现1200亿元营收[6] - 未来5年将推出超10款新产品 涵盖A00-C级轿车/SUV/MPV/跨界车 技术路线含纯电动和增程式[6] 市场与渠道战略 - 针对大客户 网约车 运营及短租车辆开发定制车型 提供车队管理及维护服务[7] - 国内采用Store/Station/Spot/股东生态合作伙伴多元化销售网络 实现100%销售网络覆盖率[7] - 2026年出口占比目标达30% 建立国际销售渠道包括A00级轿车和小型SUV出口[7] 历史经营状况 - 2019年交付1.69万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8] - 2019-2021年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 50.84亿元及82.06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8] - 2023年威马四公司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终止实质合并重整程序[8] 债务处理方案 - 债权金额≤15万元的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6个月内获全额现金清偿[9] - 债权金额>15万元的债权人除获15万元现金清偿外 超额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清偿[9]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需面对蔚小理等老对手及小米 鸿蒙智行等新新势力[10] - 威马停摆期间市场格局已发生转变 追赶竞争对手需依赖产品市场表现和研发创新能力[10]
造车新势力“复活者联盟”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17 23:05
新势力破产重整现状 - 2025年新造车行业形成两极分化格局 蔚小理等头部企业持续竞争 而威马、高合、哪吒组成"复活者联盟"处于破产重整阶段[5] - 行业热闹背后可能存在骗局风险[6] 哪吒汽车重整进展 - 合众新能源8月4日发布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 4天内获得1万多次围观和65名意向人报名[7] - 公司核心价值在于手握独立造车双资质 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因素[10] - 投资人门槛要求支付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 被选定后需再支付1亿元投资保证金[11] - 截至8月14日 意向投资人增至69名 远超同类项目0-3人的平均水平[12] - 公司目前仍有400余名在职员工 7月份薪资已全额发放 但离职员工欠薪问题尚未解决[12] - 8月12日合众新能源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法定代表人方运舟被限制消费[13] 高合汽车中东投资情况 - 2025年5月获得EV Electra Ltd承诺的10亿美元注资 据传资金来自黎巴嫩资本[15] - 新成立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43亿美元 EV Electra持股69.8%[16] - 新老板吉哈德・穆罕默德规划产品价格下降一半并发布全新设计[16] - 但截至7月初 EV Electra未支付任何资金 资金交付以51%债权人签署支持函为前提[21] - 投资协议要求分阶段支付6亿美元 目前仍处于纸面承诺状态[21][22] 威马汽车重整规划 - 深圳翔飞汽车作为唯一投资人已完成招募 进入破产重整执行阶段[24] - 规划显示:2025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 目标年产销1-2万台 2026年目标量产10万台[26] - 2027-2028年销量目标25-40万台 启动IPO筹备 2029-2030年目标年产100万台[27][28] - 翔飞汽车实控人黄晶处于限高状态 大股东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经营异常[31] - 投资人背后涉及宝能系 宝能集团目前被执行金额超500亿元[32][34] - 威马汽车负债203.67亿元 资产估值仅41亿元 全面重启需超百亿资金[34][35] 行业重整模式分析 - 破产企业遗留资产主要包括造车资质和生产基地 成为接盘方关注重点[10][38] - 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工作组提供政策支持 包括补贴、采购优先等扶持措施[38] - 爱驰汽车案例显示重整过程可能涉及非法集资风险 陈炫霖通过北广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00余亿元 其中15亿元流向爱驰汽车[45] - 接盘方可能通过重整项目进行资产运作 而非真正恢复生产经营[38][42]
你敢信,贾跃亭的新车卖了一万多辆
36氪· 2025-07-21 02:24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车市格局基本确定,主要玩家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以及"蔚小理零"等新势力 [1] - 行业出现整合趋势,吉利汽车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推进"一个吉利"战略 [4][6] - 外资车企面临生存压力,捷豹XEL降价17.48万元至15.98万元起,降幅达52% [6] 新威马汽车复产计划 - 新威马计划2025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目标年产销1-2万台 [2] - 2026年量产目标10万台,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25-40万台 [2] - 计划2029-2030年产量挑战100万台,营收1200亿,并启动IPO筹备 [2] - 将通过老客户置换、网约车采购和出海(泰国KD工厂)等策略打开市场 [1][2] Faraday Future争议事件 - FF宣布获得1.05亿美元融资,计划推出FX Super One新车型 [8] - 发布会宣称获得10034辆订单,但被质疑研发态度(改装魏牌蓝山MPV) [8][10] - 行业质疑FF过去10年实际成果,认为其操作在技术创新时代显得拙劣 [8][10] 行业动态与技术发展 - 本田发布全新纯电小型车N-ONE e:,预计9月慕尼黑车展首发 [6] - 吉利强调整合技术优势,打造全球领先智能电动汽车集团 [4] - 新威马计划通过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并布局高阶辅助驾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