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Osmo 360

搜索文档
中国家电行业:A 股会议及消费者调研关键要点-China Consumer Appliances Sector_ Key takeaways from A-Share Conference and consumer tour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消费家电行业 包括空调 AC 白色家电 智能家居 360/运动相机 家具等多个细分领域[2] * 具体涉及的公司包括美的集团 海尔智家 海信家电 公牛集团 Arashi Vision Insta360 Ziel Home Furnishing Aqara等[2][3][6][10][15][17][20][23][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竞争与需求展望** * 中国国内空调市场竞争可能加剧 因美的集团已将战略重点从盈利能力转向收入增长 这可能导致2025年下半年行业竞争加剧 给小品牌和格力电器带来利润率压力[3][6] * 高端化仍是关键驱动因素 美的旗下两个高端品牌Toshiba和Colmo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0%至约100亿元人民币 部分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6] * 随着补贴效应消退 中国市场可能放缓 但行业领导者可能比小企业更快反弹 海尔旗下大众市场品牌Leader的空调超级节能型号在本旺季已售出100万台[10][11] * 海信家电注意到行业竞争加剧 可能调整定价 国内在线空调价格压力从2025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已环比缓解[15] **直接面向消费者 DTC 转型** * 美的集团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渠道转型方面持续取得进展 包括减少分销层级 建立统一的物流和仓储中心 今年的DTC零售转型将更侧重于软技能 如获取客户流量和增强用户参与度 这可能带来中国营业利润率的进一步改善[3][7] * 海尔的转型正在进行中 得到数字化库存管理和营销工具的支持 这有助于改善渠道库存周转率和减少SKU[3][12] * 公牛集团已升级其旗舰店并专注于提高门店效率 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新增500家门店 总数达到约3000家[3][18] **海外业务表现与前景** * 美的集团海外家电业务中 欧洲和非洲地区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优于其他地区 收入增长较快 部分由空调 如专为欧洲设计的热销便携分体式空调 和并购驱动 其出口订单已从2025年第二季度的个位数下降恢复到2025年第三季度[8] * 海尔对美国市场持积极态度 GEA在2025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在美国关税背景下提高了价格 并在这两个季度均实现了低个位数的收入增长 以及营业利润率扩张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0 3个百分点 得益于市场份额增长和持续高端化 预计2025年下半年低个位数收入增长将持续[13] * 海信家电2025年第三季度海外空调订单环比大幅反弹 渠道库存逐渐减少 海外冰箱和洗衣机业务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基于2024年下半年的低基数改善营业利润率 管理层预计营业利润率将从目前的约3%增长到超过国内销售的中个位数水平[15][16] **新产品 新品类与技术创新** * 公牛集团正在试验与欧洲安装商合作开发储能业务 这与同行通过向安装商销售多个品牌的经销商合作模式不同 如果模式证明有效 该业务明年可能随着新产品而加速增长 公牛还在开发数据中心综合解决方案[19] * Arashi Vision Insta360 的软件优势是其最大竞争优势 在图像拼接和视频编辑方面比新进入者如大疆更无缝 更易于分享 大疆需要更多时间追赶[20][21] * Arashi Vision Insta360 的管理层在产品设计中非常关注用户反馈以解决消费者痛点 其关键营销策略是在社交媒体上用Insta360产品制作热门视频 让更多人了解并尝试这一利基产品[22] * 智能家居转型可能成为价值增加和增长动力 领先的家电公司如美的可能受益于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供应商如Aqara 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 同时获得市场份额[27][28] **其他公司动态** * 海信家电维持其先前股权激励计划中隐含的2025年财务目标 Sanden的业务扭亏为盈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继续提高收入和利润率 管理层估计Sanden可能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2025年收入实现低至中个位数同比增长[15][16] * 公牛集团重申其对2025年收入和利润增长的积极目标 由市场份额增长和运营效率改善驱动 基于2024年下半年的低基数 但其对国内消费者和房地产市场的短期需求增长持保守态度 其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3% 主要由于平均售价下降 因宏观经济疲软下对性价比产品需求增长 以及公牛为平衡产能利用率而调整价格[17] * Ziel Home Furnishing是一家在海外市场领先的中国家具公司 2025年上半年约65%收入来自欧洲 超过30%来自北美 其专利连接器设计可以快速组装 拆卸家具 无需螺丝等工具 节省包装材料和运输所需空间 从而节省成本并为客户增加便利[23]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关税上升拖累Ziel的毛利率1-2个百分点 并减缓了在美国的销售增长 约占总收入的30% 由于当地库存有限以及将美国市场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 到2025年上半年末 约50%运往美国的货物来自东南亚工厂 管理层预计到2025年第四季度这一比例将达到约80% 以减轻关税影响[24] * 随着业务规模增长 Ziel在欧洲开设了几个前置仓库 此外其在德国的中央枢纽 这有助于将其在欧洲的最后一次物流费用比率降低1个百分点 根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报告 在美国 将最后一程运输从亚马逊物流改为第三方物流 帮助将其最后一次物流费用比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 根据公司报告[25] **投资观点与风险** * 对中国的家电行业持谨慎态度 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至2027年将出现补贴后的行业下行周期 鉴于美的战略重点转向市场份额而非盈利能力 以及近期的新进入者 竞争动态可能加剧[4] * 看好快速增长的名字 Roborock 和 Arashi 以及由全球扩张驱动的SharkNinja 也更偏好美的和海尔 因其显著的海外增长潜力和强大的抵御新进入者的防御能力 对纯国内空调品牌格力持谨慎态度 评级为卖出[4] * 行业主要风险包括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家电需求 原材料价格上涨侵蚀行业盈利能力 美国税收政策变化影响中国对外出口[29]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者对360/运动相机领导者Arashi Insta360 表现出高度兴趣 在A股会议上引发了热烈讨论[3] * 与行业专家的会议显示 软件被视为Insta360的关键竞争优势 体现在更无缝的图像拼接和更易于分享的视频编辑上 大疆需要时间追赶[3][20] * Insta360旗舰店经理表示 自大疆在7月底推出新的全景相机Osmo 360后 客流量增加 这显著推动了8月份Insta360 X5的销售 Ace Pro 2在Xplorer套装 街拍套装 发布后也销售强劲 该套装将运动相机变为口袋大小的街拍摄影相机 以扩大目标客户群[3][22] * Insta360自9月5日起在一些旗舰店展示相机无人机模型 以在2026年1月正式发布前吸引消费者注意[3][22] * Aqara绿米联创 是小米生态链中的非上市公司 为小米和自有品牌Aqara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 其产品可应用于2B楼宇管理和2C场景 如老年护理 家庭安全和婴儿监护 并已通过苹果和LG等合作方在全球销售[26]
被大疆正面硬刚的Insta360,拿什么笑下去?
虎嗅· 2025-08-15 02:46
行业竞争格局 - 大疆于7月31日发布Osmo 360全景相机 官网一小时内售罄 多款套装缺货[1][2] - 影石Insta360在发布次日启动促销 将旗舰产品X5降价500元 使与大疆产品价差缩小至300元以内[2] - 大疆新品采用一英寸传感器 刷新全景相机品类性能上限[2] - 影石Insta360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达67%[25] 产品技术与创新 - Insta360 X3全景相机在2022年9月发布后 不到两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台[8] - 公司累计获得境内授权发明专利115项 实用新型专利347项 外观设计专利267项 境外授权专利171项[26] - 产品迭代路径包括:2016年Nano实现手机直插拍摄 2018年ONE X商用六轴防抖 2020年ONE R采用模块化设计 2022年X3升级5.7K录制 2024年X5支持8K 30fps[29] - 技术研发人员1367人 占员工总数57.68%[49] 市场营销策略 - 通过社交媒体实现冷启动 TikTok话题NoDroneNoProblem获得2.4亿次浏览[28][35] - 社交媒体渠道占网站流量来源10.92% 显著高于GoPro的3.89%和大疆的3.07%[12] - 线下体验店转化效果显著 用户现场生成短片后24小时内下单率达42%[44] - 全球销售网络覆盖90多个机场和9000多家零售门店[4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人 占网民整体93.8%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56分钟[13] - 74%的18-35岁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17] - 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675亿元增长至2023年872亿元[17] - 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2139.7亿元 同比增长60.4%[17] - 全球360度相机市场2023年营收13814.1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81335.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8.8%[47] 公司财务表现 - 影石创新2024年营收55.74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65.25%[47] - 科创板上市募资19.38亿元[47] - 全球运动相机市场2024估值65亿美元 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11.4%[47] 知识产权布局 - 与GoPro存在双向专利诉讼 美国ITC初步裁定Insta360侵权 最终结果将于2025年11月公布[51][52] - 在中国对GoPro发起两起诉讼 标的金额分别为1.102亿元和4020万元[54][55] 未来战略方向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和研发中心建设[49] - 推出云存储订阅服务"Insta360+" 拓展SaaS解决方案包括新闻直播、街景地图、VR看房等[49] - 海外市场拓展重点 美国网站流量份额已达中国市场的两倍以上[50]
影石的三大追问
雷峰网· 2025-06-19 12:08
影石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影石上市时创下70倍PE市值,6月18日市值逼近800亿元[2] - 上市后公司内部保持平静与忙碌,员工因身份变化备受瞩目[2] - JK将上市比作结婚,强调义务变化与责任加重[2] 组织架构与竞争压力 - 近两个月影石进行较大范围组织架构调整,整合多条产品线[2] - 团队规模年初至今扩充,调整旨在适应成长与应对"三家争霸"[2] - JK承认在DJI面前影石仍是"弟弟",但提出"战术重视、战略升维"的竞争策略[4] 产品与营销策略 - Insta360 X5提前发布,产品周期从两年缩短至一年[5] - 影石强化品牌营销,通过广告投放覆盖多渠道KOL,形成营销方法论[6] - X5升级CMOS传感器至1/1.28英寸,新增两颗专业影像芯片解决夜景画质问题[11] DJI的竞争动态 - DJI曾忽视营销,2020年后市场团队存在感弱,预算审批严格[8][9][10] - 2024年DJI一反常态,大幅增加营销投入,与影石争夺KOL资源[10] - DJI Osmo 360可能采用1/1.3英寸CMOS,或通过低价策略(如3099元定价)竞争[13] 市场估值与竞争分析 - 部分投资人认为70倍PE过高,合理区间应为20-30倍[15] - 影石当前全景相机市占率81.7%,DJI可能抢占20%份额[16] - DJI凭借供应链成本优势可能发动价格战,但投入产出比存疑[17][18][19] 管理层战略与行业展望 - JK反对价格战,强调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26] - 影石砍掉未达竞争力的云台相机项目,坚持产品至上策略[27] - JK认为与DJI竞争可共同做大市场,细分领域仍有发掘空间[22] 财务与资源储备 - 2023年影石营收36.36亿元,净利润8.3亿元,远低于DJI的500亿元营收和80亿元净利润[25] - JK强调现金储备是竞争底气,影石当前资金充足[27] - 公司正开拓多产品线并扩充团队,应对全面竞争[28]
影石创新IPO暴涨300%,大疆、追觅也突入影像白热战|新股观察
36氪· 2025-06-16 01:07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成功登陆科创板,股价达171.8元/股,较发行价47.27元/股上涨近3.5倍,市值一度突破700亿元 [2] - 创始人刘靖康认为股价高涨源于流通股较少及市场对出海、消费电子、科技公司的信心 [2] - 公司2021年营收13.28亿元,2024年增至56亿元,三年增长5倍 [2] 市场地位与产品优势 - 影石创新为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7.2%、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1.4%的双料第一,运动相机领域全球前二 [5] - ONE X系列营收占比50%,2024年贡献29.2亿元,独创"先拍摄后取景"功能降低使用门槛 [5] - ACE系列2023年营收9656.07万元,2024年增至5.8亿元,占比10.44% [9] - GO系列2024年营收9亿元,占比16.3% [10] 竞争格局与挑战 - 大疆计划7月推出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并研发对标GO系列的Osmo Nano [7][12] - 影石创新2025年Q1营收13.6亿元(同比+40.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5%-4.79%,主因研发与营销费用率分别上升3.21和3.18个百分点 [15] - 行业核心零部件摄像头模组成本占比58.5%,CMOS传感器和DSP芯片依赖欧美日韩供应 [17]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73.5%,占营收13.16% [18] - 拥有900项境内外专利(含189项发明专利),覆盖全景拼接、FlowState防抖、AI影像处理等技术 [18] - 创新功能包括隐形自拍杆、子弹时间、小行星视角等,通过AI剪辑降低全景拍摄难度 [19][20] 战略方向与行业趋势 - 创始人将智能影像市场类比游戏市场,强调差异化创新而非价格战 [14][23] - 2022年后产品迭代加速,年均更新3-5款,快于大疆的2-3款 [10][11] - 未来竞争重点在于捕捉用户未满足需求,通过软硬件结合创造新玩法 [14][21]
影石创新登陆A股科创板 首日盘中暴涨近300%
每日商报· 2025-06-11 23:30
公司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登陆A股科创板 发行价47 27元/股 开盘后股价最高涨近300%至187 99元 中签投资者最高可获利7万元 [1] - 收盘价177元/股 涨幅274 44% 市值达709 77亿元 带动消费电子板块涨0 82% 人工智能概念板块涨0 64% [1][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消费级/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及配件 产品从极限运动延伸至Vlog/直播等场景 [2] - 核心竞争壁垒:产品洞察能力+软硬件全景技术(含AI影像处理/防抖技术)+快速迭代能力 [2] - 全球销售网络覆盖超1万家零售门店和90多座机场 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占比48%/52% 同比增57%/51% [2] 财务表现 - 2017-2024年营收CAGR达66 2% 2024年营收55 7亿元 归母净利CAGR 106 6%至9 9亿元 [3] - 2025H1预计营收32 1-38 1亿元(同比+32 4%-57 1%) 归母净利4 9-5 8亿元 Q2环比增速达37 2%-81 5%(营收)/80 3%-130 7%(净利)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马太效应显著 公司2023年市占率67 2%连续六年第一 远超理光(12 4%)和GoPro(9 2%) [4] - 深圳产业集群涌现竞争者 如大疆计划7月发布DJI Osmo 360 看到科技获6轮融资 [4][5] 行业前景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 3亿元(+21 79%) 预计2027年达78 5亿元 应用场景扩展至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 [6] - 投资机构看好AI+影像技术融合潜力 特别是3D影像/空间计算/AI生成领域 [6]
“排队”1688天终于上市,Insta 360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 电厂
新浪财经· 2025-06-11 10:41
公司上市及市场表现 - 影石创新于2025年6月11日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2025年至今第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182元/股,收盘价177元/股,涨幅274.44%,总市值达709.77亿元 [1] - 公司是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1] - 按照47.27元/股的发行价,共募集资金19.38亿元 [2] 募投项目及财务状况 - 募资主要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和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4.64亿元 [2] - 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已于2024年底完成基建工程,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4] - 公司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曾连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 [4] - 2024年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收入47.89亿元,占总营收86.59% [19] 市场地位及产品优势 - "Insta360影石"品牌长期占据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第一,2023年市占率达67.2% [11] - 在运动相机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GoPro [11] - 2024年上半年业绩已实现对GoPro的反超 [11] - 公司开创了"全景运动相机"品类,2017年推出的Insta 360 ONE是关键产品 [14] - 产品线涵盖全景运动相机、运动相机、无人机全景相机等17个品类 [17] 行业背景及竞争格局 - 智能手持影像设备主要分为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两大品类 [12] - 全球全景运动相机市场预计2031年销售额达128.9亿元,2025-2031年CAGR为16.0% [20] - GoPro于2024年在美国对影石创新发起377调查和诉讼 [21] - 大疆预计2025年7月发布首款全景相机产品DJI Osmo 360 [21] - 新创企业光子跃迁近期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22] 公司发展历程及团队特点 - 公司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刘靖康出生于1991年 [8] - 2018年即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最大品牌 [11] - 2024年底18-29岁员工占比达55.44% [8] - 从上市申请受理到正式上市历时1688天,创科创板最长排队记录 [6]
【深度】全景相机“龙头”上市,引爆产业链!
证券时报· 2025-06-11 00:05
行业概况 - 全球全景相机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从2017年25.1亿元增长至2027年7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1]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达50.3亿元,同比增长21.79% [9] - 内容创作需求激增和短视频形态多元化推动终端影像设备市场快速增长 [1] 公司表现 - 影石创新连续六年稳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榜首,2023年市场份额达67.2% [1][6] - 影石创新IPO前完成八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启明创投等一线机构 [1] - 影石创新2018年推出消费级产品实现近亿元级别盈利 [9] 产品与技术 - 全景相机基于全景技术实现360度成像,2015年由日本理光推出首款产品 [3] - 影石创新Insta360 X5全景相机在纽约发布引发抢购潮,用户凌晨排队 [4] - 大疆计划7月推出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 [6] 市场趋势 - 传统数码相机难以满足新消费时代用户需求,全景相机需求提升 [3] - 全景相机在户外运动、VR等场景需求增长,社交平台掀起旅行转场热潮 [3][4]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传统巨头理光(12.4%)和GoPro(9.2%)份额被挤压 [6] 投资机构观点 - 启明创投看好影像与AI技术融合,特别是在3D影像、空间计算等领域 [9] - IDG资本认为影石创新定义了消费级产品市场,用户口碑显著提升 [9] - 新一代企业家群体崛起,具备全球视野与产品美学洞察力 [9] 竞争格局 - 深圳聚集智能影像领域竞争者,中国智造领跑全球 [6] - 看到科技专注便携全景相机,已获6轮融资 [6] - 大疆凭借无人机技术优势进入运动相机市场 [6]
龙头上市引爆全景相机产业链投资机构看好行业前景
证券时报· 2025-06-10 19:33
行业概况 - 全球全景相机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7年的25 1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78 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1]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达到50 3亿元 同比增长21 79% [6] - 行业增长驱动力包括内容创作需求激增 短视频形态多元化 以及户外运动 VR等场景需求提升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影石创新连续六年稳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榜首 2023年市占率达67 2% [1][4] - 传统影像巨头理光和GoPro市占率分别为12 4%和9 2% 市场空间正被持续挤压 [4] - 大疆计划于7月发布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 成为行业新入局者 [5] - 深圳正孕育更多智能影像领域竞争者 中国智造逐渐领跑全球市场 [4] 头部企业表现 - 影石创新已完成八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IDG资本 启明创投 基石资本等一线机构 [1] - 影石创新2023年推出的Insta360 X5全景相机在美国引发抢购潮 用户凌晨排队购买 [3] - 公司2018年推出的消费级产品实现规模化出货 推动财年盈利达近亿元级别 [6] 技术发展趋势 - 全景相机基于全景技术实现360度成像 具有视角全面 创意多变等特点 [1] - 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包括3D影像 空间计算 智能AI影像生成等领域 [6] - 新一代企业家群体展现出对新技术浪潮的深度学习能力和创新势能 [6] 应用场景拓展 - 从专业设备发展为消费级爆款 满足户外运动 家庭活动等场景需求 [1][2] - 在社交平台掀起旅行转场热潮 如"大头钉环游地球"等创意玩法 [2] - 未来将在远程医疗 智慧城市等专业领域进一步渗透 [6]
差点被南京大学开除的“技术帝”,成了相机“新王”
和讯· 2025-06-03 11:04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688775 SH)于5月30日开启发行申购 发行价47 27元 股 总市值170亿元 中签率0 0355% [3] - 公司是全球全景相机市场领导者 2024年预计市场份额达81 7% 连续六年第一 远超老牌对手理光和GoPro [6][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 41亿元 36 36亿元和55 7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07亿元 8 3亿元和9 95亿元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全景相机实现360度无死角拍摄 支持创意玩法如隐形自拍杆 子弹时间特效等 在社交媒体引发热潮 [3][18] - 采用"边传边拼"算法将拼接时间从几小时压缩至5分钟 配套APP简化后期处理 降低用户门槛 [15][16] - 产品命名insta360体现"即时"理念 精准切入户外运动等垂直场景 通过用户UGC内容自然传播 [16][17] 市场表现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32亿元增长至2025年66 1亿元 中国市场从6 8亿元增至13 9亿元 均实现翻倍 [9] - 境外收入占比超70% 2022-2024年境外销售分别为15 96亿元 29 03亿元和42 23亿元 欧美日韩贡献八成海外收入 [32][33] - Insta360 X5在纽约快闪活动引发排队热潮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3] 竞争格局 - 大疆计划7月发布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 凭借无人机技术积累可能成为市场搅局者 [35][36] - GoPro于2024年3月发起337专利调查 若败诉可能导致产品在美禁售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 [3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刘靖康33岁成为科创板最年轻董事长之一 大学期间以技术破解周鸿祎手机号闻名 [7][26] - 早期创业项目"名校直播"接触全景视频 发现传统设备拼接效率低等痛点 奠定产品开发方向 [13][14] IPO历程 - 2020年10月首次申报科创板 因社保缴纳等问题暂缓审议 2021年9月二次过会后又因股东信息披露问题受阻 [22][23][24] - 2025年2月最终获批 成为当年科创板首份注册批复 创始人曾发长文回应质疑强调公司业绩增长4倍 [25][27]
大疆22.87亿深圳拿地,拟再建一总部
新浪财经· 2025-05-30 00:59
土地购置与总部建设 - 公司以22.87亿元竞得深圳沙河街道商业用地,土地面积15657.68平方米,建筑面积188000平方米,综合楼面单价12164.89元/平方米,使用年限30年 [1] - 该地块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DU01-02地块,拟打造智能航空系统产业生态全球总部项目,须在2.5年内开工,6年内竣工 [1] - 建成后100%建筑面积在30年内不得转让,办公部分仅供公司及控股企业使用,地块限高300米,计划建设250米超高层 [2] - 公司2016年曾以7.1亿元竞得深圳南山区留仙洞地块,建造全球总部"大疆天空之城",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包含两栋超高层塔楼 [2] 业务拓展与新产品 - 公司正在拓展新业务,扫地机器人产品已开始量产,预计6月发布,该产品为扫拖一体机器人,研发时间超过四年 [2] - 计划7月推出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产品采用双镜头对称结构,机身设计比主流产品更紧凑,已于2024年10月通过FCC认证 [3] 产业布局与战略规划 - 深圳市政府发布的遴选方案显示,该地块将用于建设智能航空系统产业生态全球总部项目,意向用地单位为该公司 [1] - 新总部项目位于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东侧,紧贴深超总公园绿轴,显示公司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战略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