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Dog

搜索文档
3亿元融资后,“追觅系”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再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9-08 00:02
公司融资情况 - 乐享智能于2025年9月4日新增股东钟鼎资本 疑似完成新一轮融资 但未官宣[2] - 公司2025年完成三轮融资:1月天使轮2亿元投后估值6亿元[3]、5月天使+轮约亿元[3]、9月天使+轮[3] - 天使轮由IDG资本领投 经纬创投 真格基金 红杉种子基金 绿洲资本和Monolith跟投[3] - 5月天使+轮由锦秋基金领投 老股东经纬创投 绿洲资本 Monolith持续加投 光源资本跟投[3] - 成立初期首轮融资投后估值约5亿元 后因机构竞争抬至6亿元[4] 公司背景与团队 - 乐享智能由追觅科技原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于2024年12月19日创立[4] - 郭人杰曾带领追觅中国区实现年规模从0到60亿突破 团队管理规模超1500人[7] - 当前团队超40人 含扫地机器人行业20年经验CTO及清华 浙大 中科院 卡耐基梅隆等名校人才[7] - 全栈自研核心零部件 机器人大小脑 意识仿生模型等底层技术[7]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专注家庭通用小具身机器人 定位"机器人+AI时代下的家庭移动硬件终端"[4][5] - 开发两款产品平台:18自由度50厘米高Z-Bot(室内) 履带式W-Bot(室内+户外)[7] - 三条产品线初步完成研发 首款产品预计2025年底上线[9] - 与大模型合作方共同研发本地情感模型和意识仿生模型[9] - 采用错位竞争战略 追求机器人更拟人 更有情感 在迭代中寻找商业机会[11] 行业竞争格局 - 维他动力与乐享智能类似 聚焦ToC具身智能机器人[12] - 维他动力由地平线创始成员余轶南等于2024年12月成立 累计融资3亿元[14] - 2025年8月发布智能伴随机器人"大头" 具备VLA自主移动和Agent交互能力[15] - 计划9月启动制造 10月内测 年底产品上市并拓展海外[15] - 与京东 火山引擎 地瓜机器人 禾赛科技 亿纬锂能达成深度合作[16] 赛道生态特征 - 具身智能赛道形成"追觅系"和"地平线系"派系[18] - 典型攒局模式:挖角车企/科技公司智驾负责人+借调华为/小米技术骨干+追觅/百度市场操盘手[18][19] - 代表企业:追觅系鹿明机器人(喻超创立)完成三轮超亿元融资 魔法原子融资超2.5亿元[19] - 地平线系无界动力(张玉峰创办)聚焦B端工业场景 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19] - 行业核心瓶颈为机器人"大脑"技术突破 场景探索是关键[20]
重组机器人团队,苹果要全力进军家用机器人赛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4-30 08:53
苹果公司机器人战略调整 - 苹果CEO库克对公司人工智能部门进行重组 将机器人团队从AI主管John Giannandrea管理转移至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麾下 [1] - 此次调整体现苹果战略布局新动向 引发外界对未来业务走向及行业趋势的猜测 [3] - 苹果在AI领域布局已久 但自2011年推出Siri以来发展未达预期 Siri升级多次延期 大型语言模型开发进展缓慢 [4] 苹果机器人项目进展 - 苹果正在寻找"下一个大事件" 机器人技术是其重点领域 机器人团队并入硬件部门可能意味着战略地位提升 [6] - 苹果被传开发可在家中跟随用户移动的机器人 功能类似带轮子的iPad 与亚马逊Astro机器人有相似之处 [8] - 2024年8月苹果重点研发一款桌面机器人 配备iPad大尺寸显示屏 集成Siri和Apple Intelligence技术 计划2026-2027年推出 定价约1000美元 [10] - 苹果探索运用AI算法帮助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导航 研发具备家务处理能力的机器人 [12] 苹果机器人战略转变 - 苹果机器人技术团队发布"ELEGNT"框架 展示为非人形机器人设计情感化动作的研究成果 打造智能台灯机器人 偏向用户情绪满足 [12] - 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苹果分享机器人研究成果可能意在吸引人才 苹果机器人路线可能从以AI技术为主导转向以机器人载体为主 [14] - Apple car项目取消后部分员工转投AI部门 但iPhone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 iPad业务萎缩 苹果急需寻找新增长点 家用机器人研发路线转向以情感需求为主 [16][17] 国内手机厂商机器人布局 - 华为2017年开始布局AI+机器人 2022年与达闼机器人合作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3年成立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 但不直接生产机器人 而是通过平台赋能企业 [19] - 小米2017年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2021年成立机器人事业部 推出四足机器人CyberDog与人形机器人CyberOne 2023年成立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21] - OPPO发布小布家庭机器人与第四代四足机器人QRIC QRIC搭载三大机器人控制系统 小布家庭机器人提供智能服务与陪伴 [23] - vivo较晚切入机器人领域 直接选择人形机器人赛道 成立机器人实验室 聚焦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 [2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国内手机厂商多聚焦于人形机器人赛道 但在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面临更高技术挑战 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25] - 苹果可能选择以偏向娱乐和陪伴功能的家用机器人作为切入点进军机器人市场 契合其消费级电子产品用户群体及品牌调性 [25]
小米机器人产业链,火了!
格隆汇APP· 2025-03-10 09:56
市场动态 - A股人形机器人市场出现分化,华为/宇树产业链龙头呈现高位滞涨,包括长盛轴承、埃夫特、拓斯达等[1] - 小米机器人概念开始补涨,机科股份两日累计大涨44.7%,方正电机、京城股份涨21%,震裕科技涨13.5%,禾昌聚合等涨逾7%[1] - 市场传闻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One将于3月在北京亦庄展示最新进展,3-4月正式落地亦庄智能工厂产线[2] 小米机器人发展历程 - 2021年8月推出第一代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铁蛋),整机重量14kg,配置11个高精度传感器,但续航仅1小时,充电需160分钟[3] - 2022年发布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大),身高177cm/体重52kg,行走速度3.6km/h,搭载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可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和85种环境语义[4] - 2023年8月推出CyberDog2,优化电池续航等性能[5] - 3年推出3款机器人产品,虽与宇树、特斯拉存在技术差距,但推进速度较快[5] 小米机器人竞争优势 - 公司在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成功突围,相关经验可复制至机器人业务[6] - 汽车与机器人在硬件/AI软件方面存在协同,可降低开发成本[6] - 作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股东(28.5%),参与研发"天工"人形机器人,实现复杂地形奔跑等关键技术突破[6] - 北京亦庄两年内将释放超10000台、近50亿具身机器人应用机会,小米工厂位于该区域可优先受益[7] 产业链机会 - 弘信电子为小米机器人提供FPC解决方案,是小米系列产品主要软板供应商[9] - 汉威科技子公司能斯达(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5.21%)已对接17家人形机器人厂商并获小批量订单[10][11] - 金杨股份获小米私募股权基金持股2.5%,参股小米机械臂供应商国华鼎立[11] - 震裕科技、豪能股份、德迈仕等企业传闻进入小米供应链,但真实性待验证[12] - 小米汽车供应商如无锡振华、拓普集团等可能跨界切入机器人产业链[12] 行业对比 - 华为产业链自2023年11月15日成立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后爆发,兆威机电等合作企业估值超100倍[12] - 宇树机器人因2024年春晚表演引发市场关注,产业链在春节后开始爆发[13] - 小米机器人产业链尚未被充分挖掘,存在预期差但相关概念股估值已有所提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