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B产品

搜索文档
佑驾创新:与质子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促进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4:42
公司合作与战略 - 佑驾创新与质子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基于协同合作发展原则共享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产品方案等优势资源 重塑新能源商用车运营模式与价值链[1] - 具体合作涵盖商用车辅助驾驶开发包括AEB产品和高阶辅助驾驶产品 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包括无人驾驶货运场景 以及数据闭环体系构建[1] - 合作范围覆盖L1-L4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与迭代 以及新能源商用车智能化网联化所需的数据平台支持[1]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传统商用车存在能耗高舒适性低安全性弱等痛点 同时面临招工短缺挑战[1]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53.2万辆 同比增长28.9% 占商用车总销量比例达17.9%[2] - 国家对商用车行业标准要求日益规范 更绿色更智能的商用车发展前景清晰[2] 技术协同与产品规划 - 结合佑驾创新L1-L4全维智驾技术实力与商用车量产经验 以及质子汽车对创新产品的定义思考和线控底盘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布局[2] - 双方合作有望提升商用车运输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产品[2] - 除量产新能源商用车外 双方将共同探索无人驾驶货运场景 提供全新运输方案和运力模式[2] 公司背景与成就 - 佑驾创新成立于2014年 是中国领先的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采用渐进式战略开发L1-L4级解决方案[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与35家车企达成量产合作 包括上汽奇瑞长安一汽等头部整车厂 产品出口欧洲和东南亚[3] - 质子汽车成立于2022年4月 在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固态底盘智能驾驶新材料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 - 2024年11月交付300台氢能重卡 创中国实际交付并运营量最大的氢能重卡订单记录[3]
佑驾创新与质子汽车达成战略合作,赋能更绿色、更智能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
IPO早知道· 2025-08-14 11:44
战略合作概述 - 佑驾创新与质子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向更绿色、更智能方向发展 [2] - 合作将整合双方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产品方案等方面的优势资源,重塑新能源商用车运营模式与价值链 [2] - 合作范围包括L1-L4自动驾驶技术开发迭代,以及新能源商用车"智能化""网联化"所需的数据平台支持 [2] 合作具体内容 - 合作项目涵盖商用车辅助驾驶开发(AEB产品、高阶辅助驾驶产品)、自动驾驶产品研发(无人驾驶货运场景)、数据闭环体系构建等 [2] - 双方将共同探索无人驾驶货运场景,为行业带来全新的运输方案和运力模式 [3] - 合作将结合佑驾创新的L1-L4全维智驾技术实力与质子汽车对创新性产品的定义思考,以及对关键零部件的布局 [3] 行业背景与影响 - 传统商用车产品存在能耗高、舒适性低、安全性弱等痛点,同时面临招工短缺挑战 [2] - 合作有望解决行业痛点,提升商用车运输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市场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3] - 合作将推动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促进新能源商用车全产业链生态布局 [2] 公司战略展望 - 佑驾创新期待与质子汽车实现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 佑驾创新以"智能汽车赋能者"为定位,欢迎更多产业伙伴合作,共同赋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3]
亚太股份(002284) - 2025年0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08:49
产品量产与销售情况 - 线控制动产品 2024 年开始量产,目前销售占比不大,通过其帮客户实现自动泊车和 AEB 功能;预计 2026 年一季度放量,5 年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约 10 亿元 [2][6][8] - 线控底盘模块产品尚未量产 [6][7][9][28]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客户资源广泛,覆盖国内知名整车企业和国际著名汽车跨国公司,自营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进入大众、通用等采购平台,是零跑、比亚迪、赛力斯等的供应商 [3][4][7][8] - 未来将扩大市场覆盖面,开拓合资品牌全球采购平台及主流自主品牌市场,推广汽车电子系统等新产品 [8][10][1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角模块产品集成轮毂电机等,颠覆传统转向模式,拓展车辆应用场景,正在向整车厂推广 [5][6] - 线控制动、EMB 等产品使用滚珠丝杠和无刷电机,相关研究工作正在推进,滚珠丝杠目前尚未量产 [8][21][27] 公司经营与效益 - 2025 年一季度效益明显改善,利润率逐年提高,通过设计优化等控制成本,寻找供应商资源降本 [7] - 会根据定点项目市场销量增加产线、扩大产能 [6][7][13][17] 其他问题回复 - 截至 2025 年 05 月 09 日,公司股东总数为 47,857 户 [5] - 目前暂未给华为、鸿蒙车型配套产品,未涉及 AI 机器人业务 [7][9][11] - 目前暂无集成电路芯片企业收购计划,后续会根据战略和业务情况考量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