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8纳米光刻机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金融暗战打响,美国不装了,要硬抢了,但中国却是另一景象
搜狐财经· 2025-09-06 08:30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 - 美国财政部以89亿美元收购英特尔近10%股份 使用《芯片与科学法》补贴尾款直接换股[1] - 政府获得董事会席位 实质掌握CEO任免权 突破传统"小政府"理念[3] - 介入动机包括国家安全管控 财政股息收益 以及直接掌控先进制程产能[3] 英特尔经营状况 - 过去五年资本支出1080亿美元 研发投入790亿美元 但市值仅为英伟达十分之一[3] - 俄亥俄州芯片厂建设延期 亚利桑那新厂面临资金短缺[3] - 7纳米工艺研发滞后 竞争对手已突破5纳米技术[5] 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展 - 长江存储128层芯片良率达92% 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通过验收[5] - 上海微电子采用DUV光源实现7纳米demo突破 三年解决良率难题[7] - 前7个月芯片进口额降18% 国产设备出口增34% 合肥长鑫DRAM与武汉新芯NOR Flash抢占中端市场[5] 技术成本与市场竞争 - 英特尔7纳米晶圆单片成本9000美元 中芯国际同制程成本仅6000美元[9] - 中国通过4000亿元芯片再贷款额度支持产业 市场反应平稳[7] - 离岸人民币汇率稳定 英特尔债券收益率下降15个基点[7] 全球供应链重构 - 台积电南京厂扩产28纳米 三星西安厂升级17纳米 形成独立制造走廊[9] - 美国对华14纳米设备禁令失效 中国实现技术自主突破[7] - 供应链分化加速 两条技术路线预计在3纳米节点交汇[9]
特朗普公布新计划,不许中国领先美国,不到24小时,中方定下规矩!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51
特朗普推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明确表示不让中国在AI领域领先美国,实为典型的零和思维:国内放 松监管、砸钱建AI基础设施,国际上拉帮结派,欲以美国技术为"全球标准",并计划卡中国AI芯片出 口,即国内猛发展、国外掐中国脖子。但技术封锁难以奏效,中国在芯片领域已突破封锁,28纳米光刻 机开始量产。针对美方计划,中方不到24小时便回应,坚持人工智能"开放、包容、普惠、向善"发展, 倡导合作共赢,而非对抗与技术冷战。这一回应意义重大:正面以规则应对封锁,展现担当;彰显中国 AI发展靠市场、人才、数据和应用,而非卡脖子;凸显中国底气,华为、百度等企业及"东数西算"等 项目均在推进。特朗普的做法源于不自信,害怕中国领先。 中方定规矩是为全球科技生态立根,坚持"技术向善""共同进步",以规则制定应对冷战思维,以搭建平 台突破障碍。技术非一家之言,美方封锁只会使其孤立,游戏规则已非美国能独定。 ...
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07 22:28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 - 北斗三号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全球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2] - 国产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负载500公斤重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 [2] - 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产线验证,国产化率突破83% [2]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 [2] - 全国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3%、12.8%、11.8% [3] 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 - 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 [3] - 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3] - 智元人形机器人通过自研一站式开发平台和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提升生产能力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4] - 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上接连取得突破 [4] -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实现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 [5] - 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6] - 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6]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6]
中美关税战重新洗牌世界格局,中国四大产业逆袭:从七亿衬衫到芯片崛起的壮丽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4-30 00:19
全球产业格局重塑 - 中国制造业从低端产业链向高端转型,以"7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旧格局被打破 [1] - 2025年美国关税战成为催化剂,加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 [1] 造船业 - 中国承揽全球70%造船订单,江南造船厂技术突破颠覆"海军技术落后"偏见 [3] - 中国船队占全球货运市场超40%份额,与美国年久失修船只形成鲜明对比 [3] 汽车工业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3100万辆,出口640万辆,全球第一 [3] -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公司以竞争力战略和技术扩展欧洲市场版图 [3] 航空航天 - C919大飞机突破美欧垄断,国防与太空技术飞速发展 [5] - 天宫空间站成为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的合作高地 [5] 芯片行业 - 上海微电子实现28纳米光刻机量产,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5] - 中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展现创新潜力,类似"两弹一星"的历史突破 [5] 关税战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未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削弱自身经济优势 [7] - 中国通过全球合作高架桥应对挑战,展现新兴大国韧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