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掘进机

搜索文档
铁建重工涨2.08%,成交额1.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33.8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9 05:5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5.41元/股 总市值288.54亿元 成交额1.40亿元 换手率0.4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33.82万元 大单买入4066.56万元(占比28.96%) 卖出3032.74万元(占比21.6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5.38% 近5日涨0.74% 近20日跌6.08% 近60日涨35.08%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3日净买入2653.81万元 买入总额1.21亿元(占比34.47%) 卖出总额9454.93万元(占比26.92%)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6年11月23日 2021年6月22日上市 注册地址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主营业务为掘进机装备(64.05%) 轨道交通设备(22.66%) 特种专业装备(12.87%) 其他业务(0.42%) [2] - 细分产品包括竖井斜井掘进机与硬岩TBM(19.65%) 智能型及超大型盾构机(17.64%) 租赁业务(9.32%) 高铁闸瓦与扣件(4.30%) 矿山装备(4.00%) 自动化道岔(3.62%) 隧道施工机器人(1.98%) 高端农业机械(0.0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 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 农机 铁路基建 低价 轨道交通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37亿元 同比增长0.71% 归母净利润7.35亿元 同比增长1.7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1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88亿元 [3]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5.92万户 较上期无变化 人均流通股90036股 [2]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402.25万股 较上期增加463.73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2382.34万股 较上期增加318.82万股 [3] - 国联优势产业混合A(014329)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429.56万股 较上期减少112.67万股 [3] - 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01985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聚焦硬科技 湖南科创板公司向创新要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省科创板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展示硬科技企业创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聚焦隧道掘进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3D打印、生物医药、钛合金、锂电新能源、能源物联网等领域 [1] - 科创板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实现业务增长 例如铁建重工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15% 威胜信息AI产品收入占比达47% [2][4] - 湖南湘江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培育体系推动科创企业上市 目前直管区上市公司47家 其中科创板企业占湖南省总数一半以上 [5][6][7] 企业业务进展 - 铁建重工新签合同/中标合计77.27亿元 同比增长3.15% 其中隧道掘进机业务41.99亿元 特种专业装备业务11.73亿元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23.55亿元 [2] - 威胜信息上半年推出36款AI相关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现收入6.42亿元 占总营收47% [4] - 金天钛业聚焦高端钛合金材料研发 参与航空及水下重大项目研制 攻关低成本返回料、高温钛合金等技术 [2][4] - 航天环宇布局卫星互联网领域 加快商业航天"通导遥"一体化产品研发 [4] - 圣湘生物设立湖南湘江圣湘生物产业基金 累计投资近30个医疗项目 推进"AI+医疗"融合及国际化战略 [6] - 华曙高科2024年12月启用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 建设工业级3D打印产业化基地 [7] 区域科创生态建设 - 上交所科创板培育中心(中部地区)形成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股权融资、产业链并购等领域 [5] - 湖南湘江新区实施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计划 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和资本市场服务活动 [6] - 湘江新区直管区拥有47家上市公司 A股数量占长沙市49% 占湖南省29% 其中9家为科创板企业 [6] - 新区将围绕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大对硬科技企业支持力度 鼓励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 [7]
沉默只会让恶霸大胆:中国大使力挺印度,莫迪敢对美国强硬吗?
搜狐财经· 2025-09-01 09:50
中美贸易摩擦与印度立场 - 美国对印度实施双重关税打击 包括针对贸易壁垒的25%基础惩罚关税(8月初生效)和针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25%追加惩罚关税(8月底生效)[8] - 印度农业市场成为美国关税施压焦点 涉及印度近四成农业人口生计 妥协将导致政治风险[8] - 中国外交官员公开批评美国贸易政策 称其将关税作为武器并承诺与印度坚定站在一起[1][2] 中印经济合作进展 - 2025年以来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显示经济合作韧性[5] - 中国承诺协助解决印度关键供应链问题 包括化肥供应(关系粮食安全)、稀土(高科技与军工命脉)及隧道掘进机(边境基建关键设备)[4] - 经济合作成为两国关系修复的核心支撑 政治摩擦未阻碍经济机器紧密咬合[5] 印度战略困境与约束 - 印度对美国市场存在结构性依赖 出口与就业易受冲击 美国可快速寻找替代供应商[10] - 印度缺乏反制美国的战略资源筹码(如稀土) 无法形成有效威慑[10] - 美印安全合作通过"四方安全对话"深度捆绑 印度在印太战略中角色限制其强硬反应空间[10] 去美元化与地缘经济博弈 - 金砖国家推进本币结算趋势 人民币地位提升 动摇美元霸权体系[11] - 印度在能源与结算领域与中俄持续合作 被美国视为对美元体系的直接挑战[11] - 美国对印度关税措施包含"杀鸡儆猴"意图 警示其他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国家[11] 历史经验与战略警示 - 中国四个月前已警告印度"与虎谋皮"风险 指出妥协无法换取霸凌者善意[7] - 印度曾乐观期待美印关税协议 但四个月谈判未果 遭遇现实打击[7] - 历史表明面对霸凌时退让将招致进一步压迫 印度当前处境成为典型案例[13]
特朗普50%关税将至,关键时刻中国大使力挺印度,莫迪敢对美强硬吗?
搜狐财经· 2025-08-31 10:13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影响 - 美国计划将印度商品关税提高至50% 主要针对纺织 珠宝 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企业面临利润压缩 订单流失和现金流压力[1] - 关税调整直接冲击印度出口企业 若涨价将导致订单转移至其他国家 若自行承担将影响工资支付能力[1] 中印合作深化 - 中国承诺向印度提供关键物资支持 包括化肥保障粮食安全 稀土支撑高端制造 隧道掘进机提升基建能力[3] - 中印签证处理加速 高层往来增加 双边贸易额实现同比增长[3] - 中国驻印度大使公开批评美国单边关税政策 强调支持印度按世贸规则维护权益 被印度媒体形容为"不寻常"的外交表态[3] 印度应对策略分析 - 印度可能采取强硬姿态但避免直接对等报复 因美国市场替代性强 印度商品易被其他国家订单取代[5] - 印度依赖俄罗斯折扣石油控制国内通胀 中断供应将导致物价上涨并影响选举民意[5] - 印度通过参与上合组织峰会展示战略自主 寻求多边合作而非单边对抗[5] 美印关系走向 - 关税措施被视为警示而非脱钩信号 双方军事合作和服务贸易持续 沟通渠道保持畅通[7] - 印度企业可能通过绕道出口 分散订单和转移市场缓解短期压力 长期可能通过谈判达成妥协[7]
36氪精选:1.2万亿超级工程,瞄准小城墨脱
日经中文网· 2025-08-30 00:33
项目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工程位于林芝市墨脱县 总投资1.2万亿元 是中国首个万亿级别基础设施项目[6] - 项目采用梯级开发模式 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 通过"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技术将200公里U型河道缩短至50公里[11][13] - 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北京市两年用电总量[9][11] 技术突破 - 使用超大直径隧道掘进设备(直径12米以上) 单台造价2-3亿元 相比进口设备成本大幅降低[15][17] - 中国盾构机全球市占率超70% 相关产业链在广东/河南/广西等地形成集群[17] - 配套建设2681公里特高压输电线路直送粤港澳大湾区 解决电力外送瓶颈[17][20] 能源结构优化 - 项目将显著提升清洁能源占比 当前中国火电发电量占比仍超60%[23] - 可支撑年6000亿千瓦时的用电增量需求 重点满足高端制造业和互联网新兴产业用电[25][26] - 直接服务于碳中和目标 为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耗电产业提供绿色能源基础[23][26] 产业需求驱动 -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60% 其中电气机械/计算机/汽车制造业用电增速达11%-14.5%[25][26] - 第三产业用电增速9.9% 充换电服务业增速达50.9% 信息传输领域用电需求持续攀升[25][26] - 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数据中心五年累积投资超2.1万亿美元 清洁电力成为科技巨头战略重点[26]
中铁工业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总额环比增长19.79%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0: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签合同额214.1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135.84亿元 利润总额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6.88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44亿元 环比增长14.28% 利润总额4.34亿元 环比增长19.79% 归母净利润3.7亿元 环比增长16.5% [1]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新签合同额18.9亿元 同比增长5.24% 其中道岔业务海外新签2.4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9.74% [2] - 海外订单主要来自西欧/中东/大洋洲的盾构机/TBM产品 以及北欧桥梁钢结构和北非道岔订单 [2] - 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产品覆盖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30余国 发达国家市占率持续攀升 [2] 业务优势与前景 - 公司在隧道施工装备领域具备设计/研发/制造优势 拥有高原铁路和重大水利水电项目技术储备 [2] - 重大水利工程/新藏铁路/城际铁路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 将为主营业务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2] - 行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机遇 有利于隧道掘进机等主营业务发展 [2]
中铁工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实现利润总额7.9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9: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完成新签合同额214.1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135.84亿元 利润总额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6.88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44亿元 环比增长14.28% 第二季度利润总额4.34亿元 环比增长19.79%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亿元 环比增长16.50% [1]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新签合同额18.9亿元 同比增长5.24% 道岔业务海外新签合同额2.46亿元 同比增长39.74% [2] - 海外订单主要来自西欧/中东/大洋洲的盾构机产品和北欧/北非的钢结构与道岔业务 产品销往30余个国家地区 [2] - 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 重点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市占率持续攀升 [2] 成本控制成效 - 管理费用5.99亿元 同比下降11.36% 财务费用-0.33亿元 销售费用3.03亿元 同比增长3.01%但增幅收窄 [2] - 实施费用管控 压缩非生产经营性支出 通过预算严格控制费用规模 [2] 主营业务优势 - 四项主营产品均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市场占有率和综合实力居国内第一或世界第一 [3] - 隧道掘进机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铁路/水利/抽水蓄能/矿山建设等领域 [3] 新兴领域拓展 - 在水利水电/矿山能源等新领域持续发力 开发适应极端环境的高端装备 [3] - 高原铁路项目中隧道掘进机市占率达60%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市占率超60% [3] 未来发展机遇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积极跟进项目进展 [3] - 重大水利工程/新藏铁路/城际铁路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 叠加行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 [3]
沉默只会让恶霸大胆,莫迪访华前,中国大使通告全球:力挺印度对美强硬,特朗普坐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8-28 05:29
地缘政治动态 -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公开批评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的政策 称"沉默只会让霸凌者更大胆" 直接点燃中印美三角关系[1][3] - 中方旗帜鲜明支持印度反击美国贸易霸凌 印度媒体以"中国大使力挺印度"和"中印联手反击美国关税战"为主题进行头版报道[1][3] - 中国通过外交表态向印度提供"雪中送炭"式支持 给予印度国际舞台上的谈判底气[7][9] 中美印贸易关系 - 美国对印度实施50%关税大棒 涉及经济打击和地缘压制 导致印度陷入两难境地[3][4] - 印度长期在中美间摇摆 2020年中印边境摩擦后莫迪政府押宝美国 但未获得战略红利反而导致经济和安全环境恶化[4] - 美国取消原定月底的关税谈判 国务卿和财政部长强调"印度和中国不能相提并论" 并威胁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将付出代价[10] 中印关系回暖 - 王毅外长访印推动双方坦诚对话 莫迪亲口承认"印中是伙伴不是对手" 打破多年外交僵局[4] - 莫迪将亲自赴天津出席上合峰会 这是七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访华 标志中印关系进入新阶段[6] - 中国对印度三大核心物资作出直接承诺: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稀土供应高端制造业 隧道掘进机支持基建发展[6] 战略物资供应 - 中国承诺向印度提供化肥 稀土和隧道掘进机等关键物资 这些均为印度工业基础薄弱领域且完全依赖进口[6] - 稀土被定义为高端制造业的血液 隧道掘进机是基建狂魔的标配 这些物资对印度具有战略重要性[6] 反制策略与经验 - 中国在贸易战中通过反制措施将压力转化为改革动力 实现关键产业链逆势升级 为印度提供可借鉴经验[6] - 美国最担心对手团结和学会反制 特朗普的"分而治之"策略在遇到坚决反抗时会失效[7] - 中方表态既是对印度的拉拢也是对美国的警告 直接批评美国"利用关税敲诈勒索"和实行单边霸凌[7]
1.2万亿超级工程,瞄准小城墨脱
36氪· 2025-08-23 09:06
项目规模与投资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 为中国首个万亿级别基建项目[2] - 工程规模超越京沪高铁 川藏铁路和南水北调三大基建项目总和[2] 地理与自然条件 - 项目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核心区域在墨脱县 该县为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3] - 区域年降雨超300天 地质灾害频发 公路通行需视天气条件[5] - 大拐弯处天然落差达2000多米 远超三峡大坝113米落差[5][6] - 200公里河道天然落差产生年发电潜力约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北京两年用电量[5][6] 技术方案与工程挑战 - 采用梯级开发模式 规划5座电站分阶利用落差[7] - 运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技术 将200公里U型河道压缩至50公里[9] - 需使用直径12米以上隧道掘进设备 单台造价2-3亿元[11] - 盾构技术突破国外垄断 中国公司全球市占率超70%[13] 电力输送与基础设施 - 配套建设2681公里特高压线路 连接西藏至粤港澳大湾区[13] - 西藏年用电量仅150亿千瓦时 3000亿发电量需外送华中 华东及大湾区[13] 能源结构调整需求 - 中国火电占比超60% 需提升清洁能源发电能力[19] - 项目助力碳中和目标推进[19] 用电需求增长驱动 -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 达98521亿千瓦时[22] - 第二产业用电占比63.8% 其中电气机械制造业增14.5% 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13.7%[22] - 第三产业用电增9.9% 充换电服务业增速达50.9%[22] - 高端制造业和互联网新兴产业成为用电增量主要来源[22] 战略意义与产业竞争 - 项目直接服务于AI产业竞争 美国数据中心未来五年投资预计超2.1万亿美元[22] - 清洁电力成为科技巨头重点押注领域 支撑未来数十年发展需求[22] - 大型水电站建设是国家间AI竞争的关键基础设施投入[23]
王毅外长8月18日抵达印度,三年来首次正式访印,这又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1 06:3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印度商品追加25%关税 叠加后部分商品面临高达50%关税壁垒[5] - 印度作为极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遭受重大打击[5] - 美国对购买俄油的中国表示加税"可暂时不考虑" 形成明显双重标准[7] 中印贸易关系转变 - 中国外长三年来首次正式访印 印度从幸灾乐祸转向主动合作[1][3] - 中方承诺供应化肥、稀土和隧道掘进机等印度紧缺物资[11] - 印度稀土短缺导致汽车生产线停产 高效化肥短缺影响农业产量[11] 印度政策调整 - 印度外长明确表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较去年立场发生重大转变[15] - 印度主动提出恢复中断5年的中印边境贸易[17] - 印度军费达GDP的2.5% 边境长期消耗拖累经济发展[25] 双边合作机制 - 设立划界专家小组将敏感议题交由技术专家常态化处理[21] - 新增将军级会谈机制提升前线沟通级别和效率[23] - 中方同意基于人道主义原则分享跨境河流应急水文数据[19] 经济合作领域 - 印度经济无法与"中国制造"脱钩 从手机到零部件均依赖中国供应[25] - 边境贸易金额虽小但直接影响两国边民生计[19] - 水资源领域从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共赢[31] 战略意义 - 中印人口超28亿占全球三分之一 关系稳定影响亚洲发展[31] - 合作模式基于共同利益而非意识形态 体现务实主义原则[39] - 印度转向使"一带一路"在南亚推进更加顺畅[41] 行业影响 - 汽车制造业因稀土供应恢复而受益[11] - 农业领域因化肥供应改善而提升产量[11] - 基础设施建设因隧道掘进机供应而加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