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信贷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能源吸收合并乌江能源 将间接持股贵阳银行5.4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7:36
股东结构变动 - 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拟吸收合并贵州乌江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承继其持有的贵州乌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1] - 交易完成后乌江能投控股股东由乌江能源变更为贵州能源并通过乌江能投间接持有贵阳银行5.49%股份[1][2] - 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且不会导致贵阳银行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2] 交易背景与目的 - 吸收合并是为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做强做优做大能源领域龙头国有企业的战略部署并优化国有资产配置[2] - 贵州省国资委持有贵州能源51%股权为其控股股东[2] 涉及主体概况 - 乌江能投成立于1994年4月注册资本98.4亿元2024年末资产总额557.31亿元2023年获AAA主体信用评级[3] - 贵州能源为2023年2月由原盘江煤电集团和原乌江能源集团战略重组成立旗下拥有盘江股份和贵州燃气等上市企业[3] - 贵阳银行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36.56亿元2016年8月上市为中西部首家A股城商行截至9月9日总市值约220亿元[3] 贵阳银行经营与财务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0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4亿元[3] - 6月末资产总额达7415.36亿元较年初增长5.08%保持省内第一大法人金融机构地位[3] - 6月末贷款总额3434.61亿元较年初增长1.27%其中企业贷款2846.04亿元占比超过80%[5] 股权与关联交易 - 截至2025年6月末贵阳银行持股5%以上股东仅两家贵阳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持股12.82%为第一大股东乌江能投持股5.49%为第二大股东[4] - 截至2025年6月末贵阳银行对乌江能投及其关联法人授信总额超130亿元授信余额61.90亿元占资本净额9.13%[4] 业务发展重点 - 贵阳银行信贷资源聚焦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发电等现代能源酱香型白酒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4]
2025年二季度银行监管数据点评:盈利和不良均改善
招商证券· 2025-08-18 03:35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银行行业"推荐"评级 超额收益窗口期即将开启 中期行情未结束[4] - 银行PE约7倍 显著低于全市场21倍PE 估值仅为市场1/3[4] - 银行作为优质债权拥有者 ROE和长期业绩增速高于市场 隐含更好年化回报[4] 核心观点 盈利改善 - 2025H1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2% 降幅较Q1收窄1.11pct 其中国有行增速转正至+1.08%[1] - 信贷增速平稳(总贷款同比+7.52%) 息差降幅收窄(Q2净息差1.42%仅环比降1bp) 资产质量改善共同推动业绩回暖[1][2] - 农商行净利润同比-7.89% 降幅扩大5.86pct 主要因不良处置拨备支出增加[1] 规模结构 - Q2总资产同比+8.88%快于贷款增速(7.52%) 非信贷资产占比环比提升0.44pct至57.17%[2] - 国有行/城商行资产增速超10% 股份行资产荒延续(总资产增速仅5%)[2] 资产质量 - Q2不良率环比下降2bp至1.49% 农商行改善最显著(不良率降10bp至2.77%)[3] - 拨备覆盖率提升3.84pcts至211.97% 农商行拨备增厚9.23pcts[3] - 资本充足率全面回升 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24/28/30bp[3] 数据指标 盈利能力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1%/1.55%/1.37%/1.58% 环比降幅收窄至0-2bp[2] - 城商行净利润增速改善最明显 Q2单季同比+11.6% 较Q1提升4.92pct[11] 资产配置 - 贷款占比总资产:国有行59.56%最高 农商行48.39%最低 股份行57.71%接近行业均值[14] - 城商行贷款增速8.49%领先 股份行仅3.57%[13] 风险指标 - 外资银行不良率最低(1.07%) 拨备覆盖率最高(232.24%)[16][18] - 上市城商行拨备覆盖率316.8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8] 投资建议 - 建议坚持长期主义和均衡配置 关注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对银行中长期收益的利好[4] - 短期调整接近尾声 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超额收益窗口期[4]
马达加斯加央行报告显示银行信贷年增长13.9%
商务部网站· 2025-08-16 13:35
银行信贷增长 - 马达加斯加国内银行信贷实现13.9%的年度增长 [1]
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金融基础更牢固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09:16
金融支持政策框架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提出五大方面十八项金融支持措施 旨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1] 金融体系构建目标 - 到2027年基本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金融产品更加丰富 贷款 债券 股权 保险等工具联动衔接更紧密 服务适配性显著增强 [2] - 要求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 拓展银行信贷 资本市场 债券市场等多途径融资渠道 为制造业提供持续金融支持 [2] 重点支持领域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攻关 引入耐心资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3] - 发展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数字金融 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 [3] - 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授信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 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 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3] 具体政策措施 - 降低融资准入门槛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到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 鼓励引入长久耐心资本 [4] - 推行脱离核心企业信用依赖的融资方式 通过应收账款 订单 仓单等资产实现融资 降低中小新型工业企业融资门槛 [4] - 基于数字金融技术为链上中小工业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为数字基建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及资产证券化服务 [4] - 做好绿色信贷与债券专项支持环保 节能 低碳领域 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对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提供过渡性金融支持 [4] 服务能力与机制建设 - 银行机构需确定制造业合理信贷增长比例 建立专业信贷岗位和人员 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6] - 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 打造复合型金融服务团队 提供融资与融智双服务 [6] - 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 政策激励约束机制 地方政策配套机制和风险协同防控机制 [6]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新型工业化企业 [6]
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受喀麦隆推动,银行业信贷逆势增长19.6%,挫败中非央行的紧缩计划
商务部网站· 2025-06-27 17:17
银行业信贷增长 - 2024年中部非洲经济货币共同体(CEMAC)地区信贷规模同比增长19.6%,总额达12.6701万亿中非法郎(约211.17亿美元)[1] - 喀麦隆是主要推动力,拥有该次区域近40%的银行网络[1] - 信贷增长反映地区经济活动持续增强,尤其在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1] 信贷期限结构 - 中期信贷增长19.4%,短期信贷增长19.7%,长期信贷大幅扩张21.2%[1] - 短期和中期信贷对银行经济贷款扩张的贡献率分别为11个百分点和8.3个百分点,长期信贷贡献仅0.3个百分点[1] 货币政策效果 - BEAC通过暂停流动性注入、加强流动性回收及多次上调政策利率(2025年3月底下调)试图收紧商业银行流动性[1] - 2023年和2024年信贷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CEMAC地区银行利率同比下降33个基点,从9.78%降至9.45%[1] - 央行货币政策决策未能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1]
李东荣:要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快讯· 2025-04-13 11:33
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 当前科技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1] - 机制不适应导致服务创新体系被动和乏力 [1]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议 - 加快构建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1] - 继续发展银行信贷以支持科技创新 [1] - 重视保险工具在科技金融中的应用 [1] - 引入更多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1] - 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1] - 切实加强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应用水平 [1] - 金融机构需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