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顾问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18亿元互诉案告终!中安科与招商证券纠纷案达成“和解”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10:29
诉讼进展 - 中安科与招商证券涉及18.19亿元的两起诉讼以双方撤诉告终 [2] - 双方达成4项约定:共同提交撤诉申请、各自承担案件受理费和律师费、不再就纠纷提出任何主张、约定协议生效机制 [9] - 中安科撤回诉讼后预计退回642.84万元案件受理费 [10] 纠纷背景 - 纠纷源于2013年飞乐股份(中安科前身)以28.59亿元收购中安消技术100%股权的重组交易 [5][7] - 招商证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未勤勉尽责 被证监会没收业务收入3150万元并处以3150万元罚款 [7] - 中安消技术在重组中存在虚增资产评估值行为 导致2019年公司被证监会行政处罚 [7] 法律对抗过程 - 2024年10月中安科起诉招商证券索赔15.315亿元(含15亿元损失及3150万元财务顾问费) [8] - 2024年11月招商证券反诉索赔2.87亿元 涉及已向7804位投资者赔付的2.79亿元 [8] - 原定2025年9月16日开庭 但双方于9月19日达成撤诉协议 [8] 财务影响 - 中安科2024年归母净利润2003万元同比下滑77.76%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51.5万元同比降89.98% [11] - 案件受理费642.84万元对公司财务形成一定压力 [10][11] 行业责任界定 - 最高人民法院将本案纳入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强调中介机构需履行实质性核查义务 [8][11] - 招商证券可能因避免执业瑕疵曝光及潜在更高赔偿责任风险选择和解 [11] - 案件引发对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边界的市场讨论 [2][11]
中国资源交通(00269)接获清盘呈请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9:32
清盘呈请事件 - 卓亚融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交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 [1] - 清盘事由涉及公司未支付约港币60.89万元款项 [1] - 该款项与呈请人于2016至2017年间作为公司财务顾问提供特定服务有关 [1] 法律程序状态 - 提交清盘呈请并不表示呈请人已成功令公司清盘 [1] - 截至公告日期高等法院并未颁布清盘令以清盘公司 [1] - 高等法院已定于2025年11月19日就该呈请进行首次聆讯 [1]
广发证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3: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53.98亿元,同比增长34.38%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0亿元,同比增长48.31% [5] - 基本每股收益0.79元/股,同比增长51.92%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3%,同比增加1.44个百分点 [5] 业务板块表现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61.72亿元,同比增长26.04%,营业利润率64.59% [31] - 交易及机构业务收入49.69亿元,同比增长78.46%,营业利润率82.91% [31] - 投资管理业务收入38.45亿元,同比增长12.22%,营业利润率35.44% [31]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3.80%,营业利润率1.44% [31] 主营业务亮点 - 证券经纪业务沪深总成交量4.99万亿元,市场份额4.95% [20] - 融资融券余额1036.38亿元,市场份额5.60% [22] - 债券主承销金额1537.21亿元,行业排名第7 [19] - 港股IPO承销规模427.73亿港元,中资券商排名第4 [18] 资产管理业务 - 广发资管规模2506.4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3% [25] - 广发基金公募规模15093.56亿元,非货币规模排名行业第3 [27] - 易方达基金公募规模21645.91亿元,非货币规模排名行业第1 [28] - 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10% [20] 区域经营表现 - 广东地区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51.61% [32] - 江苏地区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72.39% [32] - 福建地区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59.64% [32] - 总部收入68.45亿元,同比增长16.89% [32]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上涨10%-20% [6] - 债券发行规模44.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82% [6] - 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34.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75% [6] - 私募基金存续规模20.26万亿元 [23] 战略定位 - 公司聚焦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机构、投资管理四大业务板块 [8] - 坚持"四化"发展战略(股份化、集团化、国际化、规范化) [11] - 拥有全业务牌照,主要经营指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列 [13] - 粤港澳大湾区营业网点数量行业第一 [14] 风险管理 - 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7] - 核心净资本700.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1% [7] - 风险覆盖率264.86%,较上年末下降11.36个百分点 [7] - 流动性覆盖率170.78%,较上年末下降12.39个百分点 [7]
华兴豪赌
虎嗅· 2025-07-31 22:56
具身智能融资热潮 - 2023年7月7日至13日,具身智能领域创下7笔单笔超亿元融资,总金额达28亿人民币,形成与大模型类似的吸金效应 [1] - 华兴资本参与其中3笔大额交易(星海图、星动纪元、跨维智能),涉及金额约15亿人民币,占融资总额超50% [1] - 具身智能赛道当前总规模约150亿美元,按估值分为三个梯队:10亿美元以上(第一梯队)、3-10亿美元(第二梯队)、3亿美元以下(第三梯队)[23] 华兴资本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互联网并购(如滴滴收购Uber中国)转向AI和具身智能领域,内部称为"二次创业" [4][13] - 2023年起采用VC的FOMO逻辑布局,已参与智谱AI(估值超400亿)、硅基流动、生数科技等12个AI/具身智能项目,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 [8][9] - 先进制造组团队规模翻数倍,专职具身智能研究人员从3人增至6人,每月进行行业复盘会 [10][12] 业务布局方法论 - 评估具身智能企业的五大标准:底层模型能力、数据解决方案、软硬件协同、商业化闭环、资金储备 [12] - 通过FSG共享平台实现知识沉淀,既保护项目保密性又提炼行业普适价值,该平台源于2017年组织架构变革 [18][19] - 采用"分析师池"机制灵活调配资源,应对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双赛道需求 [16][17] 行业竞争格局 - 具身智能仍处早期阶段,市场渗透率低,头部企业融资能力显著强于新入局者 [20][21] - 不同于大模型行业的收敛趋势,该领域可能出现百花齐放局面,资金端呈现财务投资人、产业资本、国家队等多元化特征 [21][24] - 头部FA机构重兵投入,单项目学习周期达1-2个月,需完整研读技术论文并与高校背景创业者深度互动 [10][12] 公司管理变革 - CEO王力行提出敏感度与灵活度双核心,要求组织适应21年后一级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16] - 人才选拔标准升级:正直善良为底线,叠加创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拒绝"成熟机构"心态 [15] - 内部文化去狼性化,鼓励知识共享,允许员工加入客户团队以构建生态影响力 [13][19]
至正股份: 嘉兴景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审计报告(德师报(审)字(25)第S00450号)
证券之星· 2025-05-29 15:23
公司财务概况 - 公司2024年末银行存款为1,149,329.07元,较2023年末的153,897.25元显著增加[22] - 公司对滁州智合的投资账面价值为577,792,273.06元,采用成本法计量[22] - 2024年末应付账款为0元,较2023年末的5,899,410元(含管理费1,179,882元和顾问费4,719,528元)大幅减少[22]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净亏损5,903,978.18元,与2023年度净亏损5,903,265.92元基本持平[28] - 年末未弥补亏损累计达23,799,852.87元,较2023年末的17,895,874.69元进一步扩大[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803,388.18元,较2023年的-3,855.92元显著恶化[28] 合伙人结构 - 2024年末合伙人资本为602,739,820元,较年初589,941,000元增加12,798,820元[26] - 先进半导体为最大合伙人,持股比例80.7897%,认缴出资606,730,428元[29] - 2025年合伙人结构变更后,先进半导体持股比例提升至80.9228%,认缴出资607,730,428元[32] 关联交易 - 2024年度向关联方智路资本支付基金管理费1,179,882元[29] - 2024年度向关联方智路资本支付顾问费4,719,528元[29] - 2023年末应付智路资本管理费1,179,882元,2024年末已全部结清[29] 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主要金融工具以摊余成本计量[4]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活跃市场报价、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3] - 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根据信用风险变化情况计提准备[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