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相机

搜索文档
90后董事长向员工撒现金,900亿市值公司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09:29
公司事件 - 公司董事长在内部团建活动中以个人薪金向员工派发现金红包 该行为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公司已发布公告致歉并检视内部管理规范[1] - 事件发生于2025年8月14日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产品公测当晚 属于小规模团队活动[1] 产品与业务 - 公司新无人机产品"影翎Antigravity"于2025年8月14日开启公测 计划2026年正式发售 目前未产生实际收入 预计不会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 - 公司以全景技术为基点 设有消费级和专业级两条产品线 覆盖360度全景相机 运动相机 手机稳定器和视频会议相机[5] - 2017年切入运动相机市场 2018年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最大品牌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达67.2% 销售额31.4亿元 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7]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 36.36亿元和55.74亿元 净利分别为4.07亿元 8.3亿元和9.95亿元[7] - 2025年6月11日登陆科创板 首日股价涨超290% 收盘市值710亿元 8月15日股价20CM涨停报收224.42元/股 市值达900亿元 较上市时增加近200亿元[3] 公司背景 - 公司2015年成立 创始人刘靖康为1991年出生的90后企业家 系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3][5] - 2014年获得IDG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后正式创业[7]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2021年公司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41% 超越日本理光(第二)和GoPro(21.5% 第三)[7]
90后董事长向员工撒现金,900亿市值公司道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09:12
公司事件 - 公司董事长刘靖康在内部活动中向员工撒钱引发社会舆论关注 公司已发布公告致歉并承诺强化内部管理规范 [1] - 该事件发生在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产品公测当晚 董事长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方式参与团队团建活动 [1] - 涉事无人机产品计划2026年发售 目前未产生实际收入 预计不会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今年6月11日登陆科创板 首日股价一度涨超290% 收盘市值达710亿元 [4] - 上市2个月后市值增加近200亿元 8月15日股价20CM涨停 报收224.42元/股 最新市值900亿元 [3][4] - 刘靖康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 [2][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立于2015年 以全景技术为基点发展智能影像业务 最早以VR及全景相机起家 [6] - 2017年切入运动相机市场 目前拥有消费级和专业级两条产品线 覆盖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产品 [6] - 2018年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最大品牌 2021年市场占有率达41% 2023年提升至67.2% [7] 财务数据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销售额达31.4亿元 [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55.74亿元 [7]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亿元、9.95亿元 [7]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刘靖康1991年出生 2010年进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在校期间以技术创新闻名 [6] - 2014年大学毕业后获得IDG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正式组建公司创业 [7] - 曾因通过电话按键音破译周鸿祎手机号码而被称为"技术帝" [6]
影石创新刘靖康:死磕技术深耕场景,打造智能影像领域的全球标杆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06:33
公司发展历程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回忆创业艰难历程,曾面临资金链断裂与行业寒冬的双重危机 [2] - 2016年公司账面仅剩30万元,首款产品Nano全景相机良率低至35%,创始团队月薪仅1500元 [6] - 获得IDG投资后渡过危机,创始团队至今仍在公司,共同参与上市敲钟 [6] - 2024年6月11日公司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智能影像第一股" [7] 行业与市场洞察 - 智能消费设备已从单一功能发展为融合物联网、AI、机器人技术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3] - 影像设备不仅是工具,更是帮助用户记录生活、创造情感连接的载体 [3] - 中国硬科技厂商通过产品迭代和技术攻坚改写了行业规则,赢得全球话语权 [3] - 海外市场需求潜力大,UGC经济崛起为出海提供基础 [10] 产品与技术创新 - 产品线覆盖全景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视频会议相机等 [3] - 全景相机"一键记录全场"功能激活传统运动相机渗透率低的领域 [5] - "隐形自拍杆"功能创造新需求,解决画面清爽度痛点 [5]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占营收比例13.16%,拥有境内外专利900项(发明专利189项) [11] 全球化战略 - 创立首日即选择出海战略,避开国内低价竞争红海 [10] - 采取高定价性价比策略,产品价格比大疆、GoPro贵20%-30% [10] - 针对不同地区定制差异化营销策略,实现精细化运营 [10] - 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硬件用户数百万 [3][10] 资本市场与政策 - 科创板上市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包容的盈利要求和融资平台 [7] - 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政策直接刺激高端市场需求,全景相机被纳入补贴范围 [8] - 地方专项资助和奖励加速企业技术突破,支持高精尖研发 [8] 未来规划 - 专注影像领域,持续探索智能影像边界 [11] - 目标在未来5-10年创造三个世界级先行者产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