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心贷

搜索文档
苏州银行服务民生的“三重逻辑”,半年报里有迹可循
环球网· 2025-09-01 06:01
便捷性服务布局 - 与政府部门深度协同推进人社"就近办"服务窗口 累计挂牌90个网点 实现社保查询 养老金认证 政策咨询等事项一站式办理[1] - 打造灵活就业一站式参保服务平台 整合多部门信息资源 简化参保登记与缴费全流程操作 解决灵活就业群体参保流程繁琐痛点[1] 消费促进体系 - 推出"促消费 惠民生"10条举措 打造全场景"苏心"系列服务品牌 与园区邻里中心合作推出心邻联名卡 5个月实现发卡量破万张[2] - 消费信贷额度最高100万元 提供"三年先息后本""五年等额本息"等还款方案 已为超10万客户提供免息券 减息券等优惠券降低融资成本[2] - "苏心贷"线上产品通过大数据优化迭代 为新市民和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友好审批 已为近5万客户新增授信 累计提款近5亿元[2] - 升级"苏心生活"权益平台 集成本地老字号 餐饮 娱乐等消费场景 通过发放立减金和周五特惠活动促进消费[3] 精准化客群服务 - 基于年龄 职业 消费习惯等多维度数据构建客户画像 为不同客群定制服务方案[4] - 针对老年客群推出"苏心康养"服务体系 链接养老产业资源 提供健康管理 养老社区咨询 老年旅游等服务 管理金融资产超1800亿元 服务超210万老年客户[4] - 推出"稳收益 低风险"专属金融产品 并开展"宜学宜游""幸福观影"等主题康养活动[4] - 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出"苏心未来"品牌 打造学业 视野 体魄 心灵 健康 财商六大护航板块[5] - 与苏州大学战略合作开发产教融合项目融资服务 紧跟国家科教兴国战略部署[5] 人才金融服务 - 构建"一卡一贷一平台"人才金融服务体系 提供安家金融 创业金融 财富管家 生活无忧四大权益[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发放人才卡超23000张 支撑区域人才生态优化[7]
做好“难而正确的事”,这家银行一体化经营渐入佳境
财联社· 2025-08-18 03:48
战略定位与经营亮点 -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战略,强化集团协同、公私联动、生态联盟、风险联防 [1] - 立足长三角一体化,聚焦江苏"1650"和苏州"1030"产业体系,重点支持制造业、科创企业和绿色金融 [2] - 2024年科创企业合作客户超12000家,授信总额超120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412.31亿元,较年初增长36.62% [2] 普惠金融与风控管理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4.92亿元,较上年增长81.73亿元,平均利率3.77% [3] - 不良贷款率0.83%创上市新低,2018年以来连续六年下降,拨备覆盖率保持优质水平 [3] - 通过智能风控体系升级大数据预警和风控模型,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 [3] 零售业务与养老金融 - 推出"苏心零售"品牌,包含财富、生活、康养、贷款四大子板块 [4][5] - "苏心康养"累计发放三代社保卡470万张、尊老卡35万张,年服务养老金业务450万人次 [5] - "幸福里"俱乐部覆盖6个城市,会员超3800人 [5] 区域扩张与财务表现 - 实现江苏省内机构全覆盖,126家综合型支行转型落地,子公司苏新基金展业 [6] - 2024年吸引超30家投资机构调研,归母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6% [6] - 基本每股收益1.31元/股(+7.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68% [6]
区域银行样本观察:十五年磨一剑的成长答卷——专访苏州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强
第一财经· 2025-07-28 01: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资产规模突破7200亿元,较成立初期增长近15倍,较上市时增长112% [1][4] - 公司构建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驾马车"驱动模式,形成"科创+跨境"与"民生+财富"双引擎战略 [2][5] - 公司不良贷款率长期控制在1%以内,2024年末降至0.83%,实现"六连降" [4] - 公司在《银行家》全球银行排名中跃居第237位,较15年前提升735位 [5] 区域金融服务 - 公司推出"五个一批"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未来3年对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不低于200亿元信贷及100亿元债券等支持 [6] - 公司实施"345"专项行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活动超500场 [7] - 公司子公司苏新基金完成利率债基、中证500指数增强等产品募集发行,布局公募REITs创新 [8] 跨境金融服务 - 公司国际结算量2024年较上年翻番,推出"五维十策"支持外贸经济 [5] - 公司2024年外汇衍生品签约量同比增长34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92亿元,同比增长209% [10] - 公司与近270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服务上下游客户近2500家 [11] 零售金融服务 - 公司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服务养老客户超200万人 [5] - 公司"苏心生活"平台注册用户超20万户,2024年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120万人次 [12] - 公司推出"苏心康养"品牌,全年开展康养主题活动270余场 [13] 科创金融服务 - 公司服务科创企业超1.3万家,科创企业授信规模突破1300亿元,企业贷款中20%流向科创领域 [14][15] - 公司参与6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完成8个地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质押登记累计金额超100亿元 [15] - 公司人才卡累计发卡超2万张,服务人才企业超2500户 [16] 普惠金融服务 - 公司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705亿元 [17] - 公司推进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转贷"四贷联动"机制 [18] - 公司上线"苏心惠"、"票链贷"等普惠产品,推动"政采贷"全流程线上化 [19]
一张卡片背后: 苏州银行的“隐形”民生布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7-26 02:18
社保卡与就业保障 - 公司搭建的灵活就业参保平台已服务超12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1] - 第三代社保卡发行量达478万张 具备就业失业登记、补贴接收、工资代发等综合功能 [2] - 社保卡免除同城异地跨行取款手续费、书面挂失费、年费等 显著降低参保人成本 [2] - 发放2万多张人才卡 为青年科学家提供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专项金融支持 [2] 消费金融创新 - "苏心贷"产品为近5万新市民提供授信 累计提款近5亿元 装修贷款利息较市场低20% [3] - "苏心生活"平台融合金融与民生服务 整合社保参保与消费优惠功能 [3] - 与园区合作的"心邻卡"覆盖停车优惠、消费折扣等社区权益 [3] - Su-Pay支付服务支持境外证件快速开户 提升旅游城市支付便利性 [3] 本土化服务战略 - 通过"苏心驿站"等设施为外卖骑手等群体提供基础民生服务 [4] - 线上平台实现灵活就业者一键参保功能 强化服务便捷性 [4] - 坚持"金融+民生"融合模式 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城市就业与消费场景 [1][4]
7000亿苏州银行的质效双升年:夯实经营底座,服务实体民生再上新台阶
第一财经· 2025-06-03 03:11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达7271.54亿元,2024年末资产总额6937.14亿元同比增长15.27%,增速位列上市城商行第二[1][3] - 2024年营收122.24亿元同比增长3.01%,归母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6%,基本每股收益1.31元/股增长7.38%,加权平均ROE达11.68%[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2.50亿元,归母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近7%[4] - 2024年分红比例达34.07%,现金分红连续5年超30%,全年派发现金股利16.47亿元[5] 业务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末存款余额4169.65亿元同比增长14.61%,贷款余额3333.59亿元同比增长13.62%,公司贷款2414.83亿元增长23.21%[3][7] - 科创企业授信超1200亿元占企业贷款20%,服务科创客户超12000家[7] - 绿色贷款412.31亿元同比增长36.62%,普惠贷款674.92亿元占全行贷款超20%[8] - 国际结算量168亿美元实现翻番,贸易融资发生额同比增长286%,跨境人民币结算192亿元增长209%[8][9]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不良贷款率0.83%创上市新低实现"六连降",拨备覆盖率483.50%保持行业领先[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7%,一级资本充足率11.78%,资本充足率14.87%均达标[3] - 智能风控体系升级,部署大数据预警决策平台,上线员工行为管理系统强化案防[12]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实施"科创+跨境""民生+财富"双引擎战略,新设徐州分行实现江苏省内全覆盖[6][7] - 数字化转型推进71个项目,上线国际结算系统、债券自动交易系统等,手机银行App升级至7.0版[11] - 推出数字员工"苏盈盈",AI技术应用于客户需求识别与风险管控[12] - 创新产品"苏心贷"累计为5万新市民提供授信,消费贷款增量居全省第三[10]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升至第253位,穆迪评级上调至投资级Baa3[1][13] - 中银协"陀螺"评价位列城商行TOP10,成为A股7家不良率低于1%的城商行之一[4][13] - 券商预期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达6.9%/10.0%/10.7%,获"优于大市"评级[5]
苏州银行(002966) -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记录表
2025-05-19 11:46
战略规划与业务重点 - 2025年是三年战略规划承启之年,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江苏省“1650”和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建设,构建“金融 +”服务生态 [1] - 坚定“科创 + 跨境”“民生 + 财富”业务双引擎,完善科创金融和“苏心”民生金融生态圈 [1] -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1] - 以精细管理夯实发展基盘,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体验和管理效能 [1] 地域布局 - 2024年新设徐州分行,实现江苏省内机构布局全覆盖,截至2024年末,在江苏省境内开设13家分行、185家网点,发起设立4家村镇银行,入股2家农商行,设立苏州金融租赁公司、苏新基金公司,境外开设新加坡代表处 [2]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 加大产品创新迭代,推动小微贷款产品标准化、平台化、线上化,针对中小科创企业打造“伴飞”品牌系列全生命周期产品 [3] - 加大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融资获得性和便利性 [3] 资产结构优化 - 信贷资源优先向高收益资产倾斜,增配特色类贷款产品和租赁资产 [3] - 统筹控制低收益资产规模,优化票证类资产管理模式,提高综合收益回报 [3] 资产质量与息差 - 力争2025年净息差走势逐渐趋于平稳 [5] -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提高数字化风险监测与管理水平,完善预警体系,加强贷后管理,力争全年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5] 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 针对小微企业打造“抵押、担保、信用、场景”四大快贷体系,迭代升级线上化服务 [6] - 科创金融打造“6大伴飞产品 + 1个苏心科创力评价模型 + GOAI科创金融生态”的服务范式 [6] 零售金融品牌 - 2024年推出“苏心零售”金融服务品牌,涵盖“苏心财富”“苏心生活”“苏心康养”“苏心贷”“苏心服务”等子品牌 [8] - 2024年管理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突破3600亿元,增幅超16%,自营理财均按期兑付,产品收益率超市场平均水平 [8] 资产托管业务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托管规模达到2325.57亿元,较上年末增幅68.36%,其中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占比达10% [9] - 2025年继续坚持一体化经营,扩大托管业务规模,丰富品类,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对全行中收的贡献度 [9] 数字化转型 - 2025年推动全行审批流程、报表报送线上化,加强数据源头治理能力,实现全行数据统一管理、融合共享 [10] - 探索大模型在办公、风控、客服等场景的应用,助力客户体验优化和管理效率提升 [10] 盈利增长与财务表现 - 通过“科创 + 跨境”“民生 + 财富”双引擎战略驱动,叠加科技赋能与区域优势,加强风险管理,推动盈利可持续增长 [11] - 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6%,增速在A股上市银行中处于较好水平 [12] 跨境业务成果 - 2024年上线新一代国际结算系统,国际结算量突破168亿美元,较上年翻番 [13] - 贸易融资服务全面升级,全年外币融资发生额同比增长286% [14] - 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深化,全年外汇衍生品签约量同比增长340% [14] - 跨境人民币业务突破性增长,实收实付结算量突破192亿元,同比增长209% [14] 深化区域经济融合 - 以“科创 + 跨境”“民生 + 财富”双轮驱动,提升能级,匹配区域定位、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15] - 立足全省“1650”及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15] 负债端成本 - 2024年付息负债付息率下降10BP至2.18%,其中存款付息率下降12BP至2.09% [16] - 2025年强化负债端成本管控,一季度存款付息率1.84%,较年初下降25BP,超去年同期改善幅度 [17] 股票表现与分红 - 2025年5月14日,股票收盘价(8.48元/股)创近年来新高(前复权),市净率水平稳居A股上市银行上游 [17] - 近5年来,现金分红比例持续维持在30%以上 [1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分配现金股利8.94亿元(含税),加上中期已派发的7.53亿元(含税),全年股利总额合计16.47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4.07%,较上年提升2.20个百分点 [18] - 拟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制定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19] 市值管理举措 -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实体质效,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 - 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推动党建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20] - 合规开展信息披露工作,保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 [20] - 保持与投资者良好沟通,增进投资者认同感 [20] - 厚植股东回报理念,健全利润分配制度 [20] - 协调推动大股东增持计划实施,鼓励高管增持 [20] 风险控制与资产质量 - 构建“全口径、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升级智能风控体系 [22]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83%,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上市以来资产质量持续夯实 [22] 资本状况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7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8%,资本充足率为14.87%,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和集团资本规划管理目标 [22] - 近50亿元可转债顺利转股增强了集团资本实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