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复合材料

搜索文档
安利股份跌2.04%,成交额5750.0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6.9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05: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4%至18.76元/股 成交5750.04万元 换手率1.40% 总市值40.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6.96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3.16% 卖出占比15.8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80% 近5日/20日分别下跌5.06%和26.43% 近60日上涨23.83% [2] 公司基本面概况 - 主营业务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94.05%)和普通合成革(4.26%) 其他业务占比1.68%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9亿元 同比减少2.40% 归母净利润9325.16万元 同比增长0.9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62万户 较上期增加8.92% 人均流通股13353股 较上期减少8.19% [2] - 国泰基金旗下多只产品持股变动显著 其中000362减持250万股至650万股 020010增持8.2万股至260万股 [3] - 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包括165531(持股201万股)和008415(持股160万股)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 [2] - 概念板块涵盖足球概念、体育产业、小盘、世界杯、荣耀概念等 [2]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3 13:58
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 - 公司构建"2+2+2+2"产品矩阵 深耕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两大优势品类 合计营收占比接近70% [2][3] - 汽车内饰品类营收快速增长 电子产品稳定 体育装备略有下降 新兴品类合计占比约30% [3] - 电子产品与汽车内饰品类毛利率较高 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也有高毛利率产品 [4]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功能鞋材客户覆盖耐克 阿迪达斯 彪马 亚瑟士等国际品牌及安踏 李宁等国内主流品牌 [3][5] - 汽车内饰产品切入比亚迪 丰田 大众 小鹏 长城 鸿蒙智行等车企供应链 [3][7] - 电子产品已应用于苹果 三星等品牌 正积极拓展联想 谷歌 OPPO等新客户 [8] 产能与经营数据 - 安利越南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34% 亏损收窄至545万元 [13] - 安利越南产能提升至30多万米/月 8月新增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 [13]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 产能利用率与订单需求基本匹配 [11]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 博士后工作站及多项核心技术专利 [8] - 具备水性 无溶剂 TPU 生物基等低碳环保工艺技术 [10][12] - 连续6年获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 通过国际HiggFEM环境认证 [10] 生态环保趋势 - 国际品牌将生态环保材料纳入战略目标 国内品牌需求快速提升 [12] - TPU材料因生态环保特性成为功能鞋材新增长点 [6] - 汽车内饰领域PU材料在燃油车中具有应用空间 [8]
安利股份:半导体领域目前首批小批量订单已实现量产交付
巨潮资讯· 2025-09-03 09:47
半导体业务进展 - 公司依托聚氨酯复合材料技术积累 历经两年技术开发与验证后实现首批小批量订单量产交付 [2] - 半导体领域短期内对公司营收不构成重大影响 属于战略储备品类 [2] - 研发周期受产品差异/技术路径/客户需求及行业特性影响 各阶段耗时弹性较大 整体周期长于成熟品类 [2] 汽车内饰业务发展 - 上半年凭借产品质量与服务响应优势获得更多车型项目定点 带动订单增长 [2] - 积极拓展新车企品牌 服务汽车品牌和定点项目呈现增多态势 [2] - 部分定点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实现量产 [2] 客户合作现状 - 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丰田/赛力斯/小鹏/长城/江淮/奇瑞等主流汽车品牌部分车型 [2] - 在汽车内饰品类具备优良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优势 服务汽车品牌众多 [2]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31 04:02
业务布局与产品结构 - 公司聚焦聚氨酯复合材料主业,构建“2+2+2+2”产品矩阵,覆盖功能鞋材、沙发家居、汽车内饰、电子产品、体育装备、医疗健康及半导体等战略储备领域 [2][3] - 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两大优势品类合计营收占比接近70%,其中功能鞋材总体稳定,沙发家居有所下降;汽车内饰、电子产品和体育装备合计占比约30% [3] - 汽车内饰品类快速增长,产品已切入比亚迪、丰田、大众、小鹏、长城、鸿蒙智行、江淮、奇瑞等车企供应链 [3][5] 订单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订单量与一季度大体相当,受外部环境影响需求一般;下半年订单通常优于上半年,但受定制化生产特点影响,能见度较低 [4] - 安利越南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34%,亏损收窄至545万元(同比减亏577万元);月产销量提升至30多万米,剩余两条生产线于8月正式投产 [7][8] - 公司与耐克自2025年1月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订单和开发项目增多,中高端产品单价及毛利率优于普通功能鞋材 [6] 新兴领域与战略布局 - 半导体领域首批小批量订单已量产交付,但金额较小,短期内对营收无重大影响 [9] - 新加坡子公司设立旨在构建离岸贸易枢纽与资金结算中心,简化贸易流程并赋能海外市场 [9] - 公司关注安徽省及合肥市具身智能产业政策,将借助地方产业对接平台探索战略储备领域机会 [10][11] 客户与合作进展 - 电子产品领域已应用于苹果、三星的键盘、耳机、手机机身及保护套等产品 [3] - 汽车内饰品类新增定点项目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量产 [5] - 耐克成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核心动能之一,合作黏性持续增强 [6]
安利股份:8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泰证券、华泰柏瑞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8-27 14:44
业务布局与产品矩阵 - 公司聚焦聚氨酯复合材料主业,构建"2+2+2+2"产品矩阵,包括功能鞋材、沙发家居两大优势品类,汽车内饰、电子产品两大新兴品类,以及体育装备、医疗健康等培育品类和半导体、具身智能等战略储备品类 [2][3] - 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两大优势品类合计营收占比接近70%,汽车内饰、电子产品和体育装备合计占比约30% [4] - 电子产品与汽车内饰品类整体毛利率相对较高,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毛利率呈现分层分化特点,取决于产品技术含量、定制化程度和客户层级 [5] 客户合作与市场地位 - 功能鞋材客户覆盖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等国际品牌,以及安踏、李宁、特步等国内主流运动品牌,其中耐克将公司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阿迪达斯于2024年5月将其纳入合格供应商 [6][7] - 汽车内饰产品已进入比亚迪、丰田、大众、小鹏、长城、鸿蒙智行、江淮、奇瑞等车企供应链 [3][9] - 电子产品应用于苹果、三星的键盘、耳机、手机机身及保护套等产品 [3] - 公司在部分中高端细分市场份额超20%,但行业整体集中度低,综合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 [10] 财务表现与产能扩张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0.99亿元,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9325.16万元,同比上升0.91%,扣非净利润8857.25万元,同比上升5.53% [12]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5.44亿元,同比下降7.01%,毛利率为26.07% [12][13] - 安利越南产线于2025年8月完成投产,产能提升助力销售扩张,2025年上半年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 [11] 行业规模与增长动力 - 国内人造革合成革市场规模约900亿元,PU合成革占比约40% [10] - TPU材料在功能鞋材领域提供新增量,具备弹性、耐磨和环保优势,目前处于推广起步阶段 [8] - 汽车内饰品类受益于全球汽车市场扩容和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公司正积极接洽新车企品牌 [9] 机构预测与评级 - 多家机构给出2025年净利润预测区间为2.33亿至2.88亿元,2026年预测区间为2.79亿至3.71亿元 [13] - 90天内有3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最高为23.4元 [12][13]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11:32
业务布局与产品矩阵 - 公司聚焦聚氨酯复合材料主业,构建"2+2+2+2"产品矩阵,形成分层推进、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2] - 优势品类: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拥有耐克、阿迪达斯、芝华仕等全球知名客户 [2] - 新兴品类:汽车内饰(切入比亚迪、丰田、大众等供应链)和电子产品(应用于苹果、三星等品牌) [2] - 培育品类:向体育装备、医疗健康领域延伸;战略储备品类:关注半导体、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2] 2025年上半年营收结构 - 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两大优势品类合计营收占比接近70% [3] - 汽车内饰、电子产品和体育装备合计营收占比约30%,其中汽车内饰快速增长、电子产品稳定、体育装备略有下降 [3] 毛利率特点 - 电子产品、汽车内饰品类整体毛利率相对较高 [4] - 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毛利率呈现"分层分化"特点,含基础款和高附加值产品 [4][5] - 毛利率差异源于产品技术含量、定制化程度和客户层级等因素 [5] 功能鞋材发展态势 - 是耐克在中国大陆唯一中资鞋用聚氨酯材料合格供应商,2025年1月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 [5] - 2024年5月成为阿迪达斯合格供应商,2025年正蓄势积能 [5] - 国内与安踏、李宁等品牌基本实现全覆盖,采购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5] - TPU材料作为新兴品类,契合运动鞋升级需求,将成为新增长点 [5][6] 汽车内饰成长性 - 2025年上半年因服务品牌增多、定点项目增多,带动订单增长 [6] - 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丰田、大众、鸿蒙智行等主流品牌 [6] - 全球汽车市场扩容和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提供广阔空间 [6] 行业市场规模 - 国内人造革合成革市场规模约900亿元,PU合成革占比约40% [6] - 行业分散集中度低,公司在中高端细分市场占有率超20% [6][7] - 公司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综合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7] 安利越南经营状况 - 2023-2024年因认证周期长、产销量未达盈亏平衡点等因素出现亏损 [7] - 2025年上半年产销量提高,亏损较去年同期减少 [8] - 剩余两条生产线于2025年8月正式投产,有助于扩大销售和提升效益 [8]
调研速递|安徽安利材料科技接受民生证券等6家机构调研 汽车内饰业务成关注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15:24
业务营收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各品类营收占比与一季度大体相当 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两大优势品类合计占比接近70% 其中功能鞋材营收总体稳定 沙发家居略有下降 [2] - 汽车内饰品类营收快速增长且占比提升 电子产品稳定 体育装备略有下降 这几类合计营收占比约30% [2] 汽车内饰业务发展 -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内饰材料提出更高要求 PU材料因具备耐刮耐磨/耐水解/抗老化等高性能 抗菌/阻燃/低VOCs等多功能 以及生态环保特性和较高性价比 成为新能源车企打造差异化内饰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 [2] - PU材料在燃油车领域应用空间将逐步打开 [2] - 公司服务汽车品牌增多且定点项目增多 产品已在比亚迪/丰田/大众/鸿蒙智行系列/小鹏/长城/江淮/奇瑞等主流汽车品牌部分车型上定点应用 [3] - 公司正积极接洽新车企品牌争取定点项目 有信心推动汽车内饰品类呈现低基数高增长态势 [3] - 汽车内饰产品单车价值量因不同品牌车型使用部位/材料性能/单价等有所区别 通常一辆车使用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2-20多米不等 [3] - 公司采取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自主开发 与客户及供应商联合定向开发定制化产品 开展前瞻性新材料新工艺持续开发三种模式满足头部客户需求 [3] -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均在5%以上 [3] - 汽车品牌方制定高标准并通过定点方式指定材料供应商 公司实际订单交易对手是汽车品牌的一级或二级供应商 [3] 产能与业务布局 - 公司现有产能及产能规划可支撑未来新业务发展 生产线具备通用性 [4] - 安利股份本部连同安利越南计划形成年产聚氨酯复合材料1亿米左右生产经营能力 实际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存在波动 最终以客户订单为准 [4] - 公司密切关注半导体/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发展机遇 开展市场调研论证与前期技术开发储备工作 [4]
以多元布局应对行业周期 万华化学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1.23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11 16:30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9.01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2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均有所下滑 [1] 聚氨酯行业供需 - 全球聚氨酯行业上半年需求较为平稳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表现良好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推动聚氨酯复合材料用量持续提升 [2] - TDI市场因新装置投产推迟 关税摩擦暂告段落 行业密集检修等因素出现供不应求 价格自4月触底反弹进入上行通道 [2] - 截至8月8日国内TDI现货价格达16500元/吨 较4月最低点上涨6100元/吨 [2] - 全球约142万吨/年TDI产能短期停产或检修 占全球总产能40%以上 行业低库存叠加"金九银十"旺季催化或进一步推升景气度 [3] - MDI受益于TDI涨价催化及传统需求旺季将至 产品价格存在向上潜力 [3]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持续推进新一代MDI技术开发 推进装置扩能和节能降耗项目打造极致成本竞争力 [3] - 海外深入下沉渠道布局 全球营销机构扩充至28个 实现全球供应链和技术服务网络高效本土化运营 [3] - 公司部署POE 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等产能 2025年定位为"变革年" 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集约式增长转变 [4] -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取得突破 MS树脂装置填补国内高端光学级MS规模化生产空白 电池新材料多项技术获阶段性突破 [4] - 自主研发柠檬醛产业链及下游香料产品于2024年陆续投产 1万吨/年维生素A产线于2025年1月建成投产 进入动物营养健康和人类营养健康领域 [4] 产业链优势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实力丰富下游产品 推动多品种多维度高附加值香料和营养健康产品布局 [5] - 具备LPG-异丁烯-柠檬醛-香料和营养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长期更具成本竞争优势 [5] - 多元布局大石化 新材料等领域 降低单一业务波动影响 整合资源实现协同发展 提升市场竞争力 [5]
万华化学:上半年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下降25.10%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9:43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09.01亿元 同比下降6.35% [1] - 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下降25.1% [1] 行业需求状况 - 全球聚氨酯行业需求平稳 [1] -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领域表现较好 [1] - 聚氨酯复合材料用量需求持续提升 受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推动 [1] - 海外建筑节能等领域需求弱于预期 因海外投资恢复缓慢 [1] 产品市场格局 - 石化行业烯烃等产品产能集中释放 [1] - 石化产品供需格局阶段性失衡 [1] - 石化产品价格走低 [1] - 石化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1]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1:54
业务表现 - 2024 年公司汽车内饰品类收入占比约 10%,出货量总体稳定,在汽车内饰 PU 领域成效初显,业务发展态势向好 [1] - 公司在耐克鞋材内部采购份额占比相对较小,目前耐克给公司开发产品多、项目多,较去年同期呈现低基数、高增长态势 [2]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 24.11%,同比提升 3.25 个百分点,2025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达 26.81%,已归至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毛利率中枢区间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占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 96.05%,分红水平优于多数上市公司 [5] 合作情况 - 公司自 2015 年与江淮汽车建立合作,合作稳定推进、态势向好,有新合作车型量产,更多新车型项目在参与,合作深度与广度有望拓展 [2] - 2025 年 1 月公司升级成为耐克的战略合作伙伴,耐克是公司未来强劲发展动能之一 [2] 市场机遇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消费者接受度提升,汽车内饰材料需求增加,公司产品契合行业生态环保需求,在其他新能源品牌有广阔应用空间 [1] - 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及其供应商公司尚未合作,现合作汽车品牌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公司行业地位突出、有一体化研发优势,拓展合作更具竞争力 [2] 产能规划 - 安利股份本部现有 40 条生产线,对部分生产线更新改造,调整优化产能结构,提升效率与质量,扩大产能,提高水性、无溶剂产能占比 [2] - 公司积极推进安利越南剩余 2 条生产线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本部连同安利越南计划形成 44 条生产线、年产聚氨酯复合材料 1 亿米左右的生产经营能力,但实际生产会有波动 [2] 其他要点 - 公司重视 ESG 工作,因其可持续发展理念与 ESG 理念契合,ESG 是对接国际市场、拓展优质客户的重要门槛,也是资本市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3][4] - 公司采取综合定价模式,综合客户需求、竞品情况、应用领域、目标毛利率等因素定价,对部分客户和产品定价话语权提高 [4][5] - 公司保持积极稳健的利润分配政策,未来将结合经营业绩制定适配的回报方案回馈投资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