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联NAS
icon
搜索文档
绿联科技(301606):营收同比+40.6%,存储类NAS产品增速达125%
东吴证券· 2025-08-31 07:4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绿联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40.6%至38.5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2.74%至2.75亿元 [7] - 存储类NAS产品收入同比+125.13%至4.1亿元,成为新增长点 [7] - 境外收入同比+51.39%至22.95亿元,线下渠道收入同比+52.9%至10.08亿元 [7][15] - 因明星代言和新品投放导致销售费用率短期提升,Q2净利率同比下降1.1pct至6.15% [7] - 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期至86.61/116.76/151.53亿元,归母净利润调整至6.19/8.48/10.91亿元 [1][7]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36.98%,同比-1.44pct;分产品毛利率:充电类36.22%、传输类40.13%、音视频类40.81%、存储类27.68% [7][15] - Q2销售费用率同比+1.2pct至21.05%,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0.5pct至3.73%/4.58% [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3.95%/37.00%/28.61%,对应PE 45.23/33.01/25.67倍 [1][7] 业务亮点 - 充电类产品收入14.27亿元(同比+44.39%),推出能量湃Pro系列快充移动电源等中高端产品 [7] - 传输类产品收入10.28亿元(同比+29%),音视频类产品收入6.30亿元(同比+28.22%) [7][15] - 海外NAS布局推进,上半年在日本完成众筹,5月发布四盘位NAS私有云DH4300Plus [7] - 线上渠道收入28.47亿元(同比+36.8%),其中亚马逊渠道13.3亿元(同比+42.24%) [7][15] - 线下进驻Walmart、Costco、Media Markt等全球零售巨头渠道 [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7.50元,总市值280.06亿元,市净率9.52倍 [5] - 一年股价区间25.34-73.46元,流通市值147.84亿元 [5][6]
NAS行业深度报告:供需合力,蓝海正启
搜狐财经· 2025-08-05 08:18
行业需求背景 - 个人数据存储量激增 单张照片和1分钟视频内存较2015-2018年分别增长4-10倍和6-10倍 [1][9][17] - 内容创作者规模扩大推动存储需求 2024年主要平台万粉以上创作者达1493万人 [9][17] - 87%被调研人群面临存储空间不足警告 83%存在删除文件焦虑 超过50%符合数据囤积症用户定义 [1][9][19] NAS产品优势 - 具备大容量 高安全性 高效传输及多设备互联优势 [1][9] - 相比更换大容量手机更经济 例如iPhone 16 Pro Max 1TB版与256GB版差价达4000元 而绿联DXP2800加2块2TB硬盘仅需2859元 [9][30] - 较公共网盘隐私性更强 速度更快 百度网盘传输速度仅几百KB/s 而NAS可达几百MB/s [9][30] - 比移动硬盘/U盘容量更大且不易丢失 还支持Docker和虚拟机拓展功能 [1][9][35]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头部五家厂商全球份额约64% 包括群晖 威联通 Buffalo 华芸科技和天顶星 [1][10][43] - 传统产品定位专业用户 使用门槛高 42%被调研者对NAS陌生 [1][10][38] - 国内新势力如绿联 极空间通过优化软件系统和提升硬件性价比推动普及 [1][6][10] 市场表现与增长 - 2025年1-5月国内线上NAS市场销额同比增长62.4% 销量增长32.4% [1][10][59] - 绿联NAS在2025年618京东 天猫 抖音三平台实现销额和销量双第一 [1][10][59] - 海外众筹金额达668万美元 创品类全球记录 [1][10][59] 市场规模预测 - 2024年全球NAS存储器销额约15.78亿美元 [1][11][30] - 预计2025-2031年复合增速达24% [1][11] - 2024年全球销量约220万台 替代网盘和外接硬盘分别有10倍和3.4倍空间 [1][11] 产品竞争要素 - 竞争核心在于产品易用性 考验厂商持续研发迭代能力 [1][11][49] - 绿联2024年全年系统更新19次 2025年6月单次更新覆盖相册 影视中心 同步备份等多个板块 [54] - 四盘位产品配置领先 绿联DXP4800价格1700元 极空间Z4 Pro价格2079元 [55][57]
小米NAS,能搅动绿联华为极空间统治的轻NAS市场吗?
36氪· 2025-07-18 12:54
小米NAS产品规划 - 小米NAS预计10月初量产测试,元旦前发布,可能与小米16 Ultra同台发布[1][3] - 首款产品定位消费级与轻企业级市场,主打"无感体验",非极客向设计[4][7] - 目标成为最适合米家用户的家庭存储产品,强化手机扩容、AI相册、家庭影视中心三大功能[3][7] 市场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家用NAS市场规模7.12亿元,预计2023年达96.19亿元[3] - 绿联NAS通过极致易用性+低价策略占据增量市场,2025年618包揽三大电商平台品类双冠王[10] - 行业呈现分层竞争:绿联主攻轻NAS用户,QNAP和群晖垄断SOHO/SMB市场[14] 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 - 配置对标华为家庭存储,采用x86架构、8G DDR、双M.2扩展盘位,支持HDMI2.0和USB3.2[5] - 价格区间预计999-1999元,显著低于华为2399元起售价,可能颠覆市场价格体系[7] - 调查问卷显示产品可能不支持Docker,但最终版本或考虑用户需求调整[9] 技术差异化路径 - 依托小米HyperConnect跨端协同技术,支持苹果生态及多设备无缝读取[6][7] - 与群晖/QNAP的AI技术差距明显:绿联已推出内置LLM的AI NAS,采用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11] - 需重点突破AI驱动的数据智能流动,如自动归档、设备联动分析等场景[15] 行业技术趋势 - NAS竞争维度升级至AI智能化,厂商通过IPEX-LLM技术优化图片/文档管理、智能搜索[11] - QNAP原生集成中文LLM,群晖发布AI驱动的Office Suite API实现工作流自动化[14] - 技术壁垒转向企业基础架构管理能力,包括数据安全、边缘运算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