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体瓶

搜索文档
大众品Q2业绩前瞻及中期策略报告:新消费重构投资范式,传统消费循势待时-20250715
浙商证券· 2025-07-15 11:48
报告核心观点 新消费重构食品饮料投资范式,新消费行情回调后有望延续,传统消费重视龙头标的在高股息下的景气变化和边际趋势,应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6][87]。 食饮新消费研究范式 定义 新消费的“新”体现在产品和渠道逻辑变化,以情感化、便捷化、健康化为代表的新消费趋势重构市场,食饮新消费跳出传统需求研究框架,发掘新需求或创造新增量,关注现象级事件或产品[13][14]。 多维度比较 |对比维度|食饮传统消费|食饮新消费| | ---- | ---- | ---- | |增长逻辑|自上而下,周期性强,增长线性|通过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爆发力强| |定价/估值体系|DCF定价,贴现定价,PE|PS定价,预期定价,享受高估值| |风险特征|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收入业绩波动|允许创新试错,容忍阶段性亏损| |资金属性|稳健资金,重视安全边际|高风险偏好资金,偏好高成长| |投资策略|存量博弈下的份额提升与格局优化|聚焦新变化,重视新产品和新渠道|[16] 产品端 产品向健康精准化升级,兼具口感,重视情绪价值触达,消费者接受种草过程多元化;如喜茶推出纤体瓶,保健品类目软糖品类增速快,卫龙魔芋爽开辟健康零食赛道,品牌通过与IP联名、场景情绪化设计等承载情绪价值[19][20][26]。 渠道端 经济增速换挡和需求导向时代迎来零售变革,从传统商超向仓储会员店、折扣店、即时零售等转型,驱动力是消费者对“多快好省”需求升级,对品牌方影响集中在供应链和商品创新[30][31]。 子板块分析和重点公司Q2/H1业绩前瞻 休闲零食 25Q2表现分化,重视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标的;如三只松鼠、洽洽食品等公司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有不同表现,零食板块景气度短期延续,中长期强调供应链提效和内部经营管理革新[4][36]。 软饮料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继续重视板块机会;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提升超预期,高景气度大单品爆发是个股业绩增长基础,渠道能力决定业绩天花板[37]。 乳制品 预计25Q2板块收入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原奶价格或于25H2或26年触底,触底后龙头乳企盈利弹性有望释放,推荐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38][40]。 茶饮 外卖大战催化高景气,格局“一超多强”;推荐平价价格带的蜜雪集团和中价价格带的茶百道、古茗等标的[41]。 保健品 看好B端格局趋于集中,C端需重视高成长大单品对应的景气投资机会;建议布局B端龙头企业仙乐健康的长期投资机会和C端核心爆品/渠道景气度向上的公司[42]。 预调酒 行业整体需求稳健,关注25年产品焕新及威士忌业务;春节期间销售平稳,二季度关注产品包装焕新和新口味推出,威士忌业务有望贡献增量[43]。 啤酒 “禁酒令”对啤酒影响有限,结构升级&成本改善趋势延续,关注25年低基数下旺季销量表现;预计25年主要酒企量价齐升,盈利能力提升,发力非现饮渠道打造第二曲线[44][45]。 调味品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25Q2餐饮需求平淡下动销偏弱,基础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定力足,复合调味品收入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46]。 速冻 需求疲软竞争加大,重视后续餐饮链需求修复预期;预计25Q2板块收入、业绩平淡,关注餐饮供应链需求修复和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47]。 卤制品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仍是工作重点;关注休闲卤味门店收入修复机会和新型单店模型打造[49]。 烘焙 行业升级下品牌焕发新活力;预计25Q2立高食品、海融科技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增速表现[5]。 其他 百龙创园预计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5]。 投资建议 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推荐卫龙美味、伊利股份等标的,关注茶百道、金达威等标的[6][87]。
鸭屎香,真的比鸭屎香
36氪· 2025-05-21 00:48
新茶饮行业变革 - 新茶饮重新定义茶的功能和内涵,改写年轻人对茶的认知,与传统茶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1][3] - 新茶饮以茶为底,结合果汁、芝士等元素,比果汁轻盈、比碳酸饮料健康、比咖啡亲民,成为新的味觉记忆 [3] - 新茶饮品牌如霸王茶姬、喜茶、茶百道等通过创新原料和口味,不断刷新消费者体验 [1][5] 传统茶文化的演变 - 传统茶文化体系严密,讲究采摘时机、冲泡程序等,形成茶世界的基本秩序 [4] - Z世代认为传统茶道门槛高、节奏慢,难以满足快节奏、重体验的消费需求 [5] - 新茶饮让茶从"高岭之花"变为日常饮品,降低认知门槛,提高情绪反馈 [6] 小众食材的崛起 - 新茶饮品牌将小众食材如鸭屎香、油柑、黄皮等引入主流市场,改写原料版图 [7][10] - 鸭屎香柠檬茶成为爆款,改变凤凰单丛"只适合老茶客"的固有印象 [7] - 油柑和黄皮等原本边缘化的野果,因新茶饮品牌的市场策略逆袭为热门原料 [10] 新茶饮的产品创新 - 新茶饮进入"轻饮"时代,推出低卡、控糖、减脂友好等功能性饮品,如喜茶的"纤体瓶"、茶百道的"清体小麦草" [13] - 品牌结合健康标签,迎合消费者对低负担、氛围感的需求 [13] - 栀子、山茶、香菜等非传统材料被用于创造猎奇口味,如"胡辣汤干酪""折耳根正山小种" [13] 新茶饮的商业与文化影响 - 霸王茶姬2025年登陆纳斯达克,成为首个美股上市的新茶饮品牌,标志行业潜力 [16] - 新茶饮构建独立规则系统,评判标准从"几泡后甘韵犹存"变为"第一口惊喜" [16] - 新茶饮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轻盈、流动的创意来源,形成全球流行趋势 [18][20]
这杯奶茶,被中产抢成了「刚需」
盐财经· 2025-04-11 10:10
行业趋势 - 新式茶饮行业自2010年发展至今已15年,进入求新求变阶段,从植脂末、冲兑升级到真奶、鲜榨等健康化方向[3] - 2023年数据显示49.4%消费者关注茶饮健康问题,42.2%在意是否长胖,推动行业向低糖、低脂、透明化转型[3] - 上海试行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按非乳源性糖等成分将饮品分为A-D级,如霸王茶姬伯牙绝弦获评B级[11] 品牌健康化举措 - 霸王茶姬在小程序标注饮品GI值(如伯牙绝弦升糖指数14)、热量(130大卡≈半颗牛油果)及原料溯源信息[8][10] - 喜茶公开所有产品配方原料并溯源,2024年新增咖啡因"红黄绿灯"标识,推出轻咖啡因版本[15][17] - 喜茶开设真果现剥窗口并直播,强化现制印象;霸王茶姬声明冰勃朗基底乳"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15][21] 产品创新 - 喜茶推出"超级植物茶"系列如纤体瓶(羽衣甘蓝等蔬果混合),被消费者用作代餐或补充膳食纤维[22][25][26] - 盒马推出"健康水"系列(苹果黄芪水、陈皮四神水等)及"养雌"概念饮品(含无花果黄体酮),主打药食同源[35][37] - 盒马与同仁堂联名推出五汁饮等传统配方饮品,有机黄瓜芹菜汁全链有机认证[38][40][41] 营销策略 - 喜茶签约健身博主帕梅拉,霸王茶姬联动刘畊宏等运动达人,古茗合作奥运冠军樊振东,强化健康形象[29][31] - 盒马推出预制版"哈佛蔬菜汤"净菜和"榨榨杯"蔬果包,满足家庭自制健康饮品需求[32][36] 消费者行为 - "成分党"从美妆延伸至茶饮,推动品牌公开配料(如薄盐酱油、0反式脂肪酸标签影响行业)[14] - 消费者对糖度、热量等指标敏感度提升,促使品牌标注营养成分(如Tims拿铁标注163大卡≈1个梨)[7][11] - 现制茶饮从学生消费升级为白领时尚单品,喜茶通过用料革新打入高端商场[18][19]
奶茶店热推“羽衣甘蓝”现制饮品 “瘦身”饮品是智商税吗?
中国经济网· 2025-03-13 01:12
行业趋势 - 现制茶饮行业推出羽衣甘蓝饮品,主打“轻负担”“纤体”等健康概念,吸引重视身材管理的消费者 [1][6] - 超过80%的年轻消费者认为产品名称和描述暗示减脂效果,但实际瘦身效果不明显 [1][6] 产品定价 - 羽衣甘蓝饮品价格区间为20-30元/杯,显著高于普通茶饮(如茶百道的“轻畅羽衣甘蓝”比现泡茶或黑糖珍珠奶茶贵一倍) [2][7] 产品成分与健康影响 - 羽衣甘蓝饮品通常搭配多种水果(如苹果、橙子、牛油果等)及添加糖(如蔗糖、椰子乳),导致糖分和热量较高 [3][8][9] - 奈雪的茶“瘦瘦小绿瓶”标榜0添加糖,但500毫升热量达166.5大卡(相当于1碗白米饭);茶百道饮品因含牛油果(240大卡/颗)及椰子乳,热量更高 [4][9] - 榨汁过程破坏水果细胞壁,糖分转化为游离糖,易升高血糖且损失水溶性维生素 [3][9] 法律合规性 - 商家使用“纤体”“轻盈”等词汇可能违反广告法,若未取得保健食品标识(“蓝帽子”)则构成虚假宣传 [5][10][11] - 律师建议企业如实标注成分和热量,避免误导性宣传,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退一赔三” [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