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竹炭
icon
搜索文档
双枪科技(001211)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7 11:24
业务布局与渠道拓展 - 竹笋业务采用全渠道销售模式,覆盖餐饮大客户、连锁超市(大统华、永辉等)、餐饮客户(魔都三兄弟、半天妖烤鱼等)及电商平台(天猫、京东、抖音)[2] - 线下业务以经销商、商超和定制渠道为主,商超以自有品牌为核心,定制以代工合作为主,KA卖场客户包括沃尔玛、大润发、物美、永辉,并拓展山姆、胖东来等新零售业态[3] - 定制业务客户涵盖海底捞、双立人、雀巢、名创优品,产品以筷子、砧板、餐具包为主[3] - 竹笋出口日本占比近50%,以罐头笋为主且订单稳定[6] 产能与技术改造 - 竹炭板块在江西资溪、浙江庆元、浙江龙泉布局4条生产线,2025年技术升级后产能利用率达85%以上[2][3] - 越南工厂处于生产准备阶段,未正式投产[4] - 公司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自动切边设备、抛光机、包装机、激光雕刻机),生产线配备KUKA机器人和智能仓储系统(MES)提升智能化水平[8] 产品战略与新材料应用 - 重点推广"金钢瓷"材质产品,具备高毛利、高周转、高人效特性,已实现批量供货,聚焦餐具品类(含宠物餐具潜力)及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餐饮渠道[4][5][6] - 产品组合从传统碗筷、刀板、锅铲扩展至一次性餐具、竹炭等生活耗品,提升复购率和周转率[5] - 响应"以竹代塑"政策,依托30年竹材加工经验实现全竹综合利用(竹签、竹筷、竹板、竹炭),暂未开发其他替代产品[6] 财务表现与运营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35.34%,2025年上半年增长13.43%,受销售季节性(上半年淡季)及技术改造投入影响[3] - 通过调整客户结构(分级管理A类客户及集采客户)、产品结构(引入高毛利新品)、砍掉不盈利业务单元、拓展餐饮客户加速资金周转,目标压缩资金周转期[3][4] 其他业务回应 - 未与华为、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机器人领域合作,金钢瓷材料暂未涉及光伏、汽车等领域[4][5][7] - 未生产宠物食粮,儿童餐具销售良好但宠物餐具未实际涉足[6] - 未提及AI或新能源领域布局,聚焦主业智能化制造升级[8]
江西这座小县城把竹子“玩出”新花样
新华网财经· 2025-09-16 03:07
沿着定江河畔极目远眺,莽莽竹林一望无际,生机盎然。 走进卓越木业公司的产品展示区,镂空的斋月灯笼、食品级别的竹制刀叉、竹制端午摆件……各式各样的竹艺品应接不暇,30多款产品畅销中东、北非等 地。 "竹子的可塑性很高,'以竹代塑'的政策引导下,个性化的定制更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江西卓越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晨航介绍,以镂空雕花工艺的斋 月灯笼内置灯光后炫彩夺目,成为国外开斋节的畅销品,单款年销量超15万件。 截至2024年,铜鼓县拥有67家竹相关企业,形成竹筷、竹签、竹艺品等多元化产业业态。 这里是江西铜鼓县,山林茂盛,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这座独特的山水融城。 铜鼓 县风 光 与青山相拥,铜鼓县用52万亩竹林换来一座"金山":2024年,铜鼓县竹产业年产值达12.9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地。 这座不太起眼的山区小县城靠山吃山,把竹子"玩出"了新花样。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江西活动日期间,来自铜鼓县的江西卓越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竹书签亮相。这套竹书签以"梅""兰""竹""荷""菊"为图案,与 世博Logo巧妙融合,保留花木的细节纹理,成为世界了解江西生态发展的窗口。 江西卓越木业有限公司 ...
双枪科技:公司暂不会考虑跨行业的并购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09:44
公司战略定位 - 产业布局条线清晰 围绕精致厨具和优质竹材的产品定位 [1] - 精致厨具方面延续发展绿色能源和可循环产品的理念 [1] - 优质竹材方面拓展竹炭等产品 具有清晰发展思路 [1] 业务转型方向 - 推动产品使用场景从家庭到餐饮的转变 [1] - 实现产品类目从用品到耗品的转变 [1] - 暂不考虑跨行业并购 [1] 核心业务聚焦 - 公司聚焦竹炭业务及最新研发的金钢瓷产品 [1] - 与优秀顶尖技术方展开合作 [1] - 凭借上市公司平台优势结合30年竹产业加工经验 [1] 竞争优势构建 - 依托全渠道营销能力实现高效合作 [1] - 避免恶性竞争推动产业链整体协同发展 [1]
双枪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6: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13.43%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5万元,同比下降11.88% [6] - 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同比下降26.32%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4万元,较上年同期-3413万元有所改善 [6] - 研发投入1730万元,同比增长110.89% [20] 业务结构 - 分产品收入:筷子9904万元(-0.43%)、砧板1.59亿元(+2.81%)、勺铲5892万元(+38.07%)、其他餐厨具2.58亿元(+34.99%) [22] - 分地区收入:境内4.71亿元(+7.88%)、境外2.19亿元(+27.50%) [22] - 毛利率表现:筷子40.77%(+0.86pp)、砧板32.96%(+4.37pp)、其他餐厨具35.06%(-1.57pp) [24] 产能建设 - 在浙江庆元、龙泉、杭州、江西资溪、湖南桃江、福建沙县等地拥有生产基地 [11] - 年产3000万件餐厨配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结项 [15] - 竹炭连锁工厂完成升级改造并重新投入生产 [15] - 浙江安吉和安徽广德新工厂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11] 产品研发 - 拥有58项发明专利 [14] - 推出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研发的新材料NPET-280(金钢瓷材料) [15] - 产品体系涵盖筷子、砧板、勺铲、签类、其他餐厨具、竹笋、竹炭七大类 [10] - 拥有"双枪""禾木天香""橙意""极野"等多个品牌 [10] 销售渠道 - 构建商超、经销商、电商、外贸、直营等多元化销售网络 [12] - 线上业务通过开拓新渠道扩充销售视野,加快品类扩充 [12] - 外贸渠道已与美国沃尔玛、英国沃尔玛等全球商超建立战略合作 [12] - 直营定制渠道深度绑定宜家、双立人等大客户 [12]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规模以上营收4211.4亿元 [7]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实际增长5.4%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 [7] - 餐饮收入27480亿元,增长4.3% [7] - "以竹代塑"政策持续推进,2025年7月发布《"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 [9] 战略定位 - 坚持"精致厨具,优质竹材"战略定位 [10] - 推动产品使用场景从家庭到餐饮,产品类目从用品到耗品的两大转变 [9] - 实行六大事业部制(竹材、新零售、海外、极野定制、电商、新材料) [10] - 具备全竹产业链加工能力,实现竹材综合利用 [16]
夏日里,听一首乡村振兴“奋进曲”
新华社· 2025-07-26 01:18
在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这家年产竹浆36万吨的企业,每年可消化130万吨竹原 料,带动了70余家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相关产品还走向全球市场。 走进贵州省赤水市,满目苍翠的竹林随风摇曳。作为全国首批十大竹乡之一,这里132.8万亩的竹林不仅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更孕育 出一条生机勃勃的竹产业链。近年来,赤水市抢抓国家"以竹代塑"政策机遇,让这片竹海真正变成了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随着"以竹代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赤水市的竹产业迎来持续性增长。通过精准招商,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落地。从福建引资到赤水成立的贵 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规模化生产竹筷、餐盒等"以竹代塑"产品,同时将竹屑竹渣"变废为宝"制成竹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政策年复一年的浇灌以及当地茶农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下,如今湄潭县的茶园已连缀成60万亩浩瀚绿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 展动能。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的故事,因一位"95后"村党支部书记的返乡足迹而生动精彩。她叫张桂芳,是村民口中的"娃娃书记"。 如果说规模化种植是筋骨,那么精深加工便是湄潭茶产业跳动的心脏。位于湄潭县的贵州阳 ...
这座赣西北小城如何下“竹”功夫撑起亿元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01:41
竹资源禀赋 - 江西宜丰县毛竹林面积达87.2万亩,活立竹蓄积量约1.2亿根,居全国第三、江西省首位[1] - 公司依托竹资源优势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1] 产业集群发展 - 2024年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18.38亿元,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 - 全竹科创产业园形成以竹木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涵盖竹建材、竹家具等上千个品种[3] - 现有竹加工企业118家,包括27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 跨境贸易表现 - 仙龙日用工艺品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竹制品销往欧美日市场,鞋撑年出口量达500万只[3] - "以竹代塑"趋势推动竹板材、竹集成材等产品出口增长[3] 生态富民成效 - 双峰林场笋竹基地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亩产鲜笋1000公斤以上,年产值增加60万元[6] - 40%以上农户受益于竹产业,竹农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6] - 建成20万亩笋竹林基地,年采伐毛竹1000万根,年产竹笋13.5万吨[7] 文旅融合布局 - 发展400多间竹文化主题民宿,形成"竹海观光+竹宴体验"旅游模式[9] - "云端小水"度假区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收入超百万元[9] - 洑溪天沐汤集打造"森林+康养"综合体,吸引周边省市游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