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点刺液

搜索文档
我武生物涨2.03%,成交额1.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9.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17
股价表现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3%至28.65元/股 成交额1.14亿元 换手率0.83% 总市值150.0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2.54% 近5日下跌4.72% 近20日下跌7.43% 近60日上涨34.7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9.71万元 特大单买入618.72万元(占比5.42%) 卖出1608.09万元(占比14.10%) 大单买入1852.06万元(占比16.23%) 卖出1242.39万元(占比10.8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4亿元 同比增长12.81%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18.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7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46万户 较上期减少3.53% 人均流通股13999股 较上期增加3.66% [2]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持股469.01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8.8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10.96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49.18万股 [3] - 创新药ETF(15999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粉尘螨滴剂94.17% 黄花蒿花粉4.35% 皮肤点刺液1.31% 研发服务0.12% 其他0.05% [1] 行业分类 - 申万行业分类: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1] - 概念板块包括:社保重仓、创新药、MSCI中国、生物医药、化妆品等 [1]
我武生物(300357) - 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09:34
销售与业绩复苏 - 2025年二季度业绩复苏因提拔年轻销售经理并调整销售管理架构 [2] - 销售管理模式精细化且效率提升 [2] 研发管线进展 - 屋尘螨膜剂(固体剂型)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3] - 皮炎诊断贴剂01贴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3] - 皮炎诊断贴剂02贴于2025年8月进入I期临床试验 [3] - 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3] - 新型抗耐药结核小分子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3] - 联营公司凯屹医药的"吸入用苦丁皂苷A溶液"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4] 干细胞治疗药物 - 子公司采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 [3] - 研发难点在于批间一致性与生产稳定性 [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已获批8款皮肤点刺液产品包括粉尘螨、屋尘螨、黄花蒿花粉等 [4] - 点刺液产品定位从脱敏治疗辅助转向过敏原筛查手段 [4] - 2025年6月国家医保局规定变应原皮肤试验可按种类叠加收费 [4] 研发投入与人员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总投入6168.21万元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74% [4] - 截至2025年6月末研发人员超260人 [5] - 研发人员以自主培养为主 [5]
我武生物(300357)动态点评:业绩恢复增长弹性 看好黄花蒿滴剂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 同比增长12.81%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18.61% 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21.97% [1] - 2025H1粉尘螨滴剂销售收入4.55亿元 同比增长10.51%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收入0.21亿元 同比增长71.37% 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633万元 同比增长104.38% [1] - 2025Q2公司净利率38.66% 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33.58% 同比下降5.14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8.14% 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1.41% 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 [1] 产品线发展 - 粉尘螨滴剂收入端逐步恢复增长弹性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及皮肤点刺液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 - 黄花蒿花粉滴剂于2021年1月获批上市 2023年5月增加儿童适应症 经历商业化开发后逐步上量 [2] - 公司上市8款常见过敏性鼻炎/哮喘变应原点刺产品 既带来诊断业务增量 又通过提高前端检测渗透率为治疗型脱敏药品增长提供动力 [2] 行业前景与预测 - 过敏性鼻炎/哮喘发病率较高 随着脱敏治疗指南认可度提升 行业长期渗透率有望提高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4亿元/12.13亿元/14.7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2亿元/4.54亿元/5.81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3倍/36倍/28倍 [3]
核心产品矩阵协同发力,我武生物中报营利双位数增长,持续扩容研发管线为长期增长奠基
证券之星· 2025-08-22 11:4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84亿元 同比增长12.81% [1][3] -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18.61% [1][3] -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增长21.97% [1][3] - 毛利率提升至95.37%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6.08% [1][3] 产品线表现 - 粉尘螨滴剂销售收入4.55亿元 同比增长10.51% [3] - 黄花蒿花粉滴剂销售收入2102.05万元 同比增长71.37% [3] - 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632.78万元 同比增长104.38% [3] - 主导产品粉尘螨滴剂与黄花蒿花粉滴剂形成区域互补 [2] - 公司拥有全国唯二获批上市的舌下含服脱敏制剂 [2] 研发创新体系 - 研发投入6168.21万元 占营业收入12.74% [1][5] - 研发团队260余人 [1][5] - 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3项 实用新型专利7项 涉外专利7项 [5] - 屋尘螨膜剂进入I期临床试验 [4] - 皮炎诊断贴剂02贴获临床试验批准 [5] 战略布局 - 7个在研产品项目推进中 [4] - 营销采用学术推广与商业配送结合模式 [6] - 战略延伸至干细胞治疗及天然药物领域 [1][6] - 上市至今累计现金分红超9亿元 达首发募资额4倍 [3]
我武生物(300357) - 2025年8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2 10:04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12.81% [2] - 2025年1-6月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8.61% [2] - 粉尘螨滴剂销售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10.51% [2] - 黄花蒿花粉舌下滴剂销售收入2102万元,同比增长71.37% [2] - 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633万元,同比增长104.38% [3] 研发进展 - 屋尘螨膜剂2025年3月进入I期临床试验(固体剂型升级产品) [3] - 皮炎诊断贴剂02贴2025年8月进入I期临床试验(IV型过敏反应诊断) [3] - 豚草花粉点刺液与狗毛皮屑点刺液III期临床数据:特异度达标但灵敏度未达预设值 [4] - 皮炎诊断贴剂01贴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6] - 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药物和抗耐药结核小分子药物处于临床前阶段 [7] 产品与市场 - 皮肤点刺液产品线已覆盖8种过敏原(粉尘螨/屋尘螨/黄花蒿/白桦/葎草/悬铃木/德国小蠊/猫毛皮屑) [4] - 皮肤点刺液定位从辅助诊断转向过敏原筛查工具 [4] - 国家医保局新规允许不同变应原点刺试验叠加收费 [9] 临床研究 - 黄花蒿花粉舌下滴剂上市后临床试验证实:2年治疗+停药后首个花粉季仍维持疗效 [8] 销售体系 - 2024年下半年起提拔年轻销售经理并优化管理架构 [3]
我武生物(300357.SZ):上半年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18.61%
格隆汇APP· 2025-08-21 12:13
公司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 同比增长12.81%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18.61% [1] - 核心产品粉尘螨滴剂销售收入达4.55亿元 同比增长10.51% [1] 产品管线发展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收入210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71.37% [1] - 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633万元 同比增长104.38% [1] - 公司持续完善变应原制品产品管线 深耕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 [1] 市场推广策略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与皮肤点刺液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1] - 公司始终聚焦主业 专注于变应原制品领域的深度开发 [1]
我武生物上半年净利预增13.92%至23.97% 核心产品放量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核心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至1.85亿元 同比增长13.92%至23.97% [1] - 核心产品粉尘螨滴剂销售收入4.55亿元 同比增长10.51% [2]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收入0.21亿元 同比增长71.37% [2] - 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0.063亿元 同比增长104.38% [2] 产品管线进展 - 粉尘螨滴剂用于粉尘螨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 [2]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用于黄花蒿/艾蒿花粉过敏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治疗 [2] - 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德国小蠊变应原皮肤点刺液、猫毛皮屑变应原皮肤点刺液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 [3] - 屋尘螨膜剂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 [3] - 化学药品1类新药吸入用苦丁皂苷A溶液处于II期临床阶段 [3] 研发战略布局 - 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完善变应原制品产品管线 [3] - 适时进入干细胞治疗药物、天然药物(抗耐药抗生素)等新医疗产品领域 [3] - 通过专业化学术推广和精准市场开拓提升营销效率 [5] 行业发展环境 - 中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推动医疗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 [4] - 过敏性疾病被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4] - 国家卫健委《过敏性疾病防治指南》将脱敏治疗列为重要防治手段 [4] - 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 过敏性疾病防治日益受到重视 [4] 经营管理质量 -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加强成本管控保持较高盈利水平 [5]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 显示良好盈利质量和财务健康状况 [5] - 营销网络建设持续完善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5]
创新筑基巩固脱敏治疗领先地位 我武生物“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上市后的临床试验成功
全景网· 2025-07-24 04:59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完成为期2年的临床试验,证实可有效改善黄花蒿/艾蒿花粉引发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并减少对症药物使用,同时明确长期治疗中的持续疗效改善及停药后疗效维持作用[1] - 该产品与公司现有"粉尘螨滴剂"形成互补,共同为不同过敏原致敏患者提供针对性脱敏治疗选择[1] - 公司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两款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舌下含服变应原脱敏制剂的企业[4] 行业市场前景 - 过敏性疾病全球流行态势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挑战,全球过敏治疗市场规模到2029年有望攀升至3107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10%[2] 公司经营业绩 - 公司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66亿元-181亿元,同比增长1696%-2756%[3] - 粉尘螨滴剂、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皮肤点刺液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55亿元、210205万元、63278万元,同比增长1051%、7137%、10438%[3] 公司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公司研发总投入达1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48%[5]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12项有效中国发明专利、3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及7项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的涉外发明专利[5] - "粉尘螨滴剂"有139篇相关文章被美国PubMed数据库收录,"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有10篇英文文章发表于国际SCI期刊[5] 公司市场竞争力 - 公司"粉尘螨滴剂"是国内唯一的舌下含服制剂,相较皮下注射制剂具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便于携带等优势[4] - 公司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一线团队专业能力,形成"研发-临床-市场"协同发展闭环[5]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巩固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优势,构建"诊断+治疗""对因+对症"完整解决方案[6] - 公司切入干细胞治疗药物、天然药物(抗耐药抗生素)等潜力领域,开拓新增长极[6]
创新药业绩爆发!16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预告:双鹭、圣诺净利润增幅超3倍,华海药业净利腰斩、百诚医药降95%
新浪证券· 2025-07-22 06:0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在政策红利与国际化突破助力下迎来高光时刻 [1] - A股创新药板块80家企业中有16家已发布中报预告 头部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1] - 行业从规模竞争向技术比拼转型 具备真创新能力、国际化布局及商业化效率的企业持续领跑 [32] 头部企业业绩增长 - 双鹭药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1亿元–1.3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上升237.95%-356.24% [3][4] - 圣诺生物归母净利润7702.75万至9414.48万元 同比增加253.54%至332.10% [5] - 微芯生物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3006万元 同比增长173% [8] - 步长制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4.88亿元到7.08亿元 同比增加110.88%到205.94% [11] - 甘李药业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亿元至6.4亿元 同比增加100.73%至114.12% [15]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双鹭药业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收益及创新药管线突破 [2] - 圣诺生物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突出 国内外市场销售力度加大 [7] - 微芯生物核心产品西达本胺适应症新进医保带动销量增长 西格列他钠销售策略优化销量大幅上升 [10] - 步长制药药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主要产品生产成本同比下降 收购形成的评估增值摊销额同比减少 [13] - 甘李药业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扩大市场份额 协议量增长32.6% 产品价格合理回升形成量价齐升 [16] 其他重点公司表现 - 上海医药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50亿元 同比增加52% [17] - 辽宁成大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9亿元至7.35亿元 同比增加50.00%至60.00% [19] - 药明康德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3亿元 同比增长约44.43% [23] - 诺泰生物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亿元至3.3亿元 同比增加32.06%至45.27% [27] - 我武生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1.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3.92%-23.97% [30] 业务发展策略 - 圣诺生物依靠多肽原料药出口放量实现高增长 [2] - 诺泰生物通过时间领先、技术领先策略及国际化BD团队优势推动多肽原料药等销售收入增长 [29] - 我武生物聚焦主业深耕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 产品粉尘螨滴剂等销售收入均出现增长 [31] - 药明康德CRDMO业务模式持续优化 新产能建设与经营效率提升推动增长 [25] - 辽宁成大贯彻医药医疗健康产业与金融投资双轮驱动战略 优化资源配置经营提质增效 [21]
我武生物上半年业绩向好 多款新品推动诊疗体系持续完善
证券日报· 2025-07-16 11:4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长13.92%至23.97%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66亿元至1.81亿元,同比增长16.96%至27.56% [2] - 粉尘螨滴剂上半年销售达4.55亿元,同比增长10.51% [2]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实现销售收入2102.05万元,同比增长71.37% [2] - 皮肤点刺液实现销售收入632.78万元,同比增长104.38% [2] 产品布局 - 公司持续聚焦过敏性疾病诊疗主业,巩固现有产品群优势并拓展互补产品 [3] - 已有8款点刺液产品商业化,2024年12月新增3款产品获批上市 [3] - 产品线包括"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屋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等5款已上市产品 [3] - 正在布局干细胞治疗药物和天然药物(抗耐药抗生素)等新领域 [5] 市场策略 - 通过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带动产品收入提升 [2] - 建立"诊断+治疗""对因+对症"的诊疗解决方案 [3] - 采用内部营销团队与外部专业推广团队协作的推广模式 [4] - 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学术会议和市场调研提升医生认知 [4] 行业分析 - 公司在粉尘螨滴剂领域已建立先发优势 [3] - 行业面临患者依从性管理难、医保覆盖不足、基层渗透率低等挑战 [3] - "诊疗一体化"路径有望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竞争核心 [4] - 公司产品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具备代表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