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香梨

搜索文档
光耀太行·红土巨变 | 平定:向着“胜利”再出发
央广网· 2025-09-29 12:20
【编者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展示 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推出《光耀太行·红土巨变》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 央广网阳泉9月29日消息 山西省平定县地处太行山中段,险要的地势决定了这里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天下第九关"娘子关到"太行八陉"的固关长 城,古代战争遗存散落群山之中;七亘大捷、血战磨河滩……抗战时期留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赞歌,至今生生不息,激励着后人。 时光荏苒,如今的平定既是"太平安定"的宝地,更是产业发展的高地、人民向富而行的福地。 大山深处的七亘村,红色旅游开始大放异彩;由土生金,平定将砂土幻化成器,以器成业,以业兴城;在富硒的土地上,田畴沃野蕴希望,平定的农业发 展步入快车道…… 红色基因润沃土 1937年,刘伯承指挥八路军在阳泉市平定县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日军,以教科书式的"重叠设伏"战斗方式,取得了八路军挺进太行山的首战胜利。七亘村 这个名字,也因这场战斗载入了军事史册。 汽车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蜿蜒行驶,迎面忽现的巨大广场,让视线豁然开朗,广 ...
各县动态丨垣曲县:农特产品“赶集”庆双节 消费帮扶助振兴
搜狐财经· 2025-09-27 05:25
活动概况 - 垣曲县举办消费帮扶金秋行动农特产品展销活动 活动以惠农助农和惠民利民为核心 搭建优质农产品直供桥梁[1] - 活动由县消费帮扶沟通协调机制办公室主办 于县消费帮扶超市启动[1] 参展企业与产品 - 20余家本土企业及合作社参展 展品涵盖面粉 小米 粉条 香菇 蜂蜜 时令水果等特色农产品[3] - 参展产品包括2025年新小米 玉露香梨 阳光玫瑰葡萄等当季丰收农产品[3] 销售成效与产业影响 - 活动当日农产品销量可观 有效缓解农户销售压力[3] - 活动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5]
(乡村行·看振兴)产业富民促振兴 山西寿阳玉露香梨“甜蜜”上市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8:50
秋分时节,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温家庄乡富家沟村玉露香梨园区正式进入采摘季。杨蓓 摄 园区种植的玉露香梨是由山西农科院果树所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选育的品种。杨蓓 摄 温家庄乡富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朱全明介绍,今年是当地合作社种植梨果的第13个年头。为保 证果实品质,采摘时村民轻摘轻放,避免果皮受损。"从这几天的采收情况来看,今年总产量在40万斤 左右,产值可达80万元。" (乡村行·看振兴)产业富民促振兴 山西寿阳玉露香梨"甜蜜"上市 中新网晋中9月25日电 (高雨晴 张晓燕 杨蓓)秋分时节,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温家庄乡富家沟村玉露香梨 园区正式进入采摘季。走进园区,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忙着采摘成熟的香梨,随后进行初步 筛选、分装,饱满多汁的果实装满一个个筐篓,勾勒出乡村丰收的美好图景。 "这几天玉露香梨丰收了,我们一大早便来采摘,大伙儿一天能摘15000多斤,一个人一天能挣100多块 钱。"温家庄乡富家沟村村民张爱香说。 园区种植的玉露香梨是由山西农科院果树所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选育的品种,兼具适应 性强、抗性强、丰产稳产等特性,加上富家沟村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形成"优良品种 ...
又是一年收获时!五谷丰登、瓜果飘香、鱼虾满舱……丰收画卷徐徐铺展
央视网· 2025-09-16 03:09
农业机械化与技术创新 - 四川崇州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6% 联合30家科研院所开展良种选育工作[5] - 新疆昌吉上万亩制种玉米采用大型收割机实现摘穗剥皮装卸一次性完成 大幅缩短采收时间[8] - 新疆铁门关市使用采收机配合电子色选仪自动筛选成熟番茄 实现万亩加工番茄高效采收[17]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 - 四川甘孜泸定县仙人掌果实种植面积达500亩 需借助专用工具采摘表面带毛刺的仙桃[26] - 重庆黔江区高山猕猴桃种植面积1.3万亩 进入成熟采摘期供应市场[23] - 山西临汾汾西县玉露香梨通过阶梯式梨园种植 因品质优良畅销全国市场[21] 水产养殖创新与丰收 - 黑龙江大庆肇源县成功实现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 破解水质水温技术难点 2025年获得丰收[29][30] - 江西新余仙女湖开展大规模秋捕作业 采用巨网捕捞方式 鱼获通过冷链物流24小时内运达全国[28][32] - 山东东营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 通过生鲜电商平台实现跨省冷链配送[33][36][37] 新品种培育与区域特色农业 - 甘肃白银平川区引进筛选7种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藜麦新品种 在西格拉滩建立千亩示范基地[11][13] - 辽宁大连瓦房店市通过科研合作加快优质葡萄品种栽培 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远销国内外市场[19] - 河南卫辉太行山区小米喜获丰收 农户采用传统收割捆扎脱粒方式开展田间作业[14]
稻谷黄、果飘香 “良种良技”与“合作社+农户”模式绘就秋日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9-15 10:25
农业机械化与效率提升 - 崇州市采用多台收割机联合作业 单台日作业面积约60亩 是传统人工作业效率的数十倍[1] - 收割机配备北斗导航系统 可实时监控作业轨迹并及时补割 提升收割质量[3] - 机械化作业实现秸秆粉碎还田 为后续小麦或油菜种植做好准备[1] 粮食产量与种植技术 - 崇州市水稻亩产最高达700公斤 较去年提升约5%[1] - 通过联合30家科研院所完成798个水稻品种试验示范 筛选推广优质品种巩固高产基础[5] - 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约32万亩 预计总产量接近18万吨 收割工作持续至9月底[7] 特色农产品发展模式 - 山西玉露香梨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 统一规划种植 科学管理和市场开拓[10] - 平陆县推广"零农残免套袋"技术 使用生态膜形成保护屏障替代传统套袋方式[12] - 玉露香梨产量达6万余吨 带动农户增收超2亿元[12] 农产品市场与品质 - 山西玉露香梨凭借优良品质和独特口感获得全国客商青睐 收购现场出现繁忙的挑选称重和运输场景[10] - 汾西县团柏乡梨园采用阶梯式种植 果农实施精细采摘和包装流程[8]
(乡村行·看振兴)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2:47
(乡村行·看振兴)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中新网晋城9月12日电 题: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作者 杨佩佩 毕宵妹 李思思 "宝子们,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边梨的品相是非常好的,又大又圆,接下来就由我们现场来给大家 切一下玉露香梨……"直播镜头前,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的年轻干部正在田间地头热情 地向网友展示梨果。 近年来,南城街街道立足资源禀赋,以特优产业为抓手,通过科学培育、技术指导,推动玉露香梨产业 提质增效。眼下,南城街街道西部2200亩玉露香梨进入集中采摘期,硕果缀满枝头,香气漫过田间,开 启了"甜蜜"金秋。 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的年轻干部正在田间地头热情地向网友展示梨果。 李晨鹏 摄 瓦窑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王惠利说:"我们把直播间搬到果园里,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玉露香梨的品质,通过线上直播,扩大销售量。" 在线上扩销的同时,瓦窑头村还着眼"长效供应",对村内1000余平方米的冷库改造升级,此前,冷库仅 能单层存放,改造后6个冷藏室均实现二层加固,储果能力大幅提升。瓦窑头村村委会副主任袁建红介 绍,改造提升后,储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特色西梅硕果盈枝 村民种出“梅”好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03:18
核心观点 - 山西襄垣县古韩镇八里庄村通过特色西梅种植实现农业增效和村民增收 依托地理优势发展有机林果业并吸引市民消费 形成产销一体的特色农业模式 [1][3][5][7] 种植环境与产品特性 - 八里庄村旱地特性使西梅根系深扎吸收营养 昼夜温差大锁住糖分 契合西梅"耐旱喜温差"特性 [3] - 产出的西梅具有个大味甜 果形周正 颜色艳丽特点 成为采摘园明星产品 [3][5] - 补充引进玉露香梨 富士苹果等优质果品 丰富果园品类多样性 [3] 产量与种植技术 - 种植园占地面积30亩 种植各类果树1800余棵 [7] - 2023年预计西梅总产量8000斤 梨1万多斤 苹果4万斤左右 [7] - 坚持有机种植方式 施用农家肥 采用人工除草与物理防虫技术 [7] 经济效益与就业带动 - 村民在采摘园从事除草 疏果 施肥 采摘等轻体力劳动 日收入80多元 [5] - 单采摘季村民可增收2000多元 实现农闲时段就近就业兼顾家庭 [5] - 果园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形成"春夏管护 秋季收获"的持续性收入来源 [5] 市场反响与发展规划 - 吸引周边市民专程前来采摘 消费者评价西梅果肉饱满且营养价值高 [3] - 果园通过严格把控种植品质 从土壤养护到果实培育各环节确保自然健康 [5] - 未来计划继续引进优良品种并提升种植技术 推动特色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7]
网红城市不再出现,可能因为大家都忙着造机器人
虎嗅APP· 2025-08-22 10:29
文旅需求变化 - 旅游需求从"美食+奇观"的单一爆款模式转向更个性化、更具文化内核的深度体验 [6] - 2025年旅游经济主要发展指标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 [5] - 一季度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和消费持续增长 春节和五一假期创下新纪录 [5] 政府角色转变 - 文旅部门从积极参与转向克制 不再高调站台或争奇斗艳 [7][8][9] - 政府协调和参与是城市从默默无闻到网红城市跨越的关键因素 [8] - 菏泽未接住"郭有才"带来的流量 表示不会在菏泽南站举办文娱活动 [9] 地产经济转型背景 - 地产经济模式因房价下跌和绿色经济崛起而不可持续 [13][14][15] - 土地财政曾是地方重要收入来源 通过城投公司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0][11][12] - 绿色经济崛起导致工业用地更难卖出 需经过生态环境考察或购买碳汇 [15] 文旅作为过渡产业 - 文旅在地产经济退潮和产业结构重组时承担过渡作用 [16] - 2023-2024年各地文旅部门积极推广 与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联系 [16] - 旧产业模式困难 引进高新企业需要资金、人才、产业链配套 [16] 文旅成功要素 - 文旅成功需要交通方便、物资充足、地区认同感高且能充分动员的居民 [19] - 淄博因烧烤出圈 背后是老工业城市的组织能力和物资供应能力 [19] - 隰县因缺乏接待能力而陷入困境 后调整主打农特产玉露香梨以延长产业链 [19] 资源分配转向 - 政府资源从"遍地开花"转向"重点突破" 优先投入新质生产力 [22][24] - 2024年VC/PE市场投向电子信息领域的资金是消费与文娱传媒领域总和的8.3倍 [23] - 政府引导基金必须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3] 发展模式冲突 - 网红城市考验运营思维 新质生产力回归投资思维 地方政府难以同时驾驭 [25][26] - 各地如火如荼开展高科技产业园建设 如武汉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等 [26][27][28][29][30] - 文旅从"主角"降为"配角" 成为财政承压下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32] 城市发展选择 - 城市需审慎评估财政健康状况后再选择发展道路 [31] - 现金流紧张、债务高企的城市难以承受AI产业资本重负 [31] - 缺乏硬科技资源的农业县或拥有独特禀赋的文化城市可能继续押注文旅 [32]
网红城市不再出现,可能因为大家都忙着造机器人
虎嗅· 2025-08-22 01:13
文旅需求变化 - 旅游需求从流量导向和单一爆款模式转向更个性化及更具文化内核的深度体验 [4] -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2025年旅游经济主要发展指标有望全面创历史新高 [3] - 苏超联赛成功将地域认同感转化为线下消费热潮 体现新需求趋势 [2][4] 政府角色与策略调整 - 文旅部门积极参与协调 通过免费开放景点和公交等措施提升游客体验 [5][6] - 政府行为趋于克制 不再高调站台或承接流量 如菏泽南站停止文娱活动 [7][8][9] - 网红城市打造需要强大组织能力 包括交通便利性 物资供应和居民动员力 [36][37] 宏观经济与产业转型背景 - 地产经济模式不可持续 土地财政依赖减弱 地方政府资源转向新赛道 [12][21][41] - 绿色经济崛起导致工业用地需求下降 传统产业面临碳汇等新挑战 [23][24][25] - 新质生产力成为战略重点 政府引导基金集中投向硬科技领域 [42][44] 资本与资源分配转移 - 政府创投基金明确要求投早 投小 投长期和投硬科技 [42] - 2024年VC/PE市场投向电子信息领域资金总额是大消费与文娱传媒领域总和的8.3倍 [42] - 资本从文旅等消费领域抽离 系统性地涌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硬科技战场 [43][47] 文旅产业定位变化 - 文旅从主角降为配角 成为服务于整体经济升级的融合组件 [44][52] - 文旅产业本质是现金流业务 但缺乏资本重投入特性 难以承接持续流量 [39][52] - 农业县或文化城市可能继续押注文旅 但难以再现全国现象级奇迹 [52][53][54] 地方发展模式选择 - 地方政府需评估财政健康状况 债务高企城市难以承受AI产业长期投入 [51] - 发展模式从遍地开花转向重点突破 资源分配呈现零和博弈特征 [41][46] - 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热潮兴起 如武汉光谷10万平方米园区和南京30亿元引导基金 [47][50]
(乡村行·看振兴)硕果满枝梨飘香 山西高平打造“梨”想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7:44
核心观点 - 山西高平市梨果产业通过合作社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和多元化品种布局 采用科学化管护提升品质 结合田园采摘和现摘现销模式拓宽销路 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1][2][6][7] 种植规模与品种结构 - 马村镇大周村梨园流转130亩土地 种植皇冠梨和大黄梨两个品种 梨树数量达5000多棵[2] - 陈区镇合作社流转300余亩土地 主要种植晚秋黄梨 并配套种植1000余棵丹霞红梨和2000余棵玉露香梨 同时利用条块地套种皇冠梨 核桃 苹果及时令蔬菜[6] - 产业格局呈现多元种植和错峰上市特点 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6] 产量与采收情况 - 马村镇梨园今年皇冠梨总产量预计达2.5万斤 采摘期可持续至9月份[2] - 陈区镇合作社丹霞红梨总产量达2万余斤 预计一周内完成采收 日均销量约1000斤[7] - 玉露香梨和晚秋黄梨将陆续成熟[7] 经营模式与销售渠道 - 采用合作社模式组织生产 通过技术培训实施科学化 精细化全生长周期管护[2] - 销售渠道结合田园采摘体验和现摘现销模式 吸引游客和固定客商上门收购[2][7] - 计划利用短视频加强宣传吸引更多游客[2] 就业带动与社会效益 - 马村镇梨园带动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 - 陈区镇合作社在采收期组织村民参与采摘 分拣 装箱等工作 持续带动村民就业增收[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