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

搜索文档
从荒滩到“打卡地” 拉萨神秘树林带火乡村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7:58
神秘树林位于拉萨河北岸,距离拉萨城区约40公里。秋日的周末,树林里散落着各式帐篷。人们或 骑马、烧烤、放风筝,或是划船、遛狗、荡秋千等,享受惬意时光。 格桑尼玛介绍,当杰村拥有520户、2021位村民,6700多亩耕地,是典型的高原农业村落,其中神 秘树林位于当杰村藏嘎组。"早年也有村民想在荒滩上种青稞、土豆,但是没法灌溉。"他说,20世纪七 八十年代,村民们便陆续在荒滩上种树,1992年,西藏自治区实施河流沿岸绿化工程,县里组织村民们 在2000亩荒滩上大规模植树。 据悉,树苗长大后,河道已经被基本固定住。格桑尼玛回忆,大约2015年前后,陆续有市民、游客 开车到树林里"过林卡"(藏语意为园林活动,主要是郊游、野餐等)。2020年,拉萨城区到林周方向的纳 金山隧道通车后,开车到神秘树林的时间大为缩短,神秘树林日渐火热。 他说,2019年开始,当杰村藏嘎组村民发现"林卡商机",便牵着马匹到树林里经营骑马项目。 "来过林卡的市民、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经营项目也越来越丰富,游船、帐篷租赁等。"格桑尼玛介 绍,此后村里逐渐规范经营,2024年实现为参与经营的数十户村民分红76万元,此外经村民们一致同 意,村里还存了一 ...
(走进中国乡村)从荒滩到“打卡地” 拉萨神秘树林带火乡村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5:06
(走进中国乡村)从荒滩到"打卡地" 拉萨神秘树林带火乡村经济 中新社拉萨9月22日电 题:从荒滩到"打卡地" 拉萨神秘树林带火乡村经济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他说,2019年开始,当杰村藏嘎组村民发现"林卡商机",便牵着马匹到树林里经营骑马项目。 9月20日,拉萨河畔神秘树林风光,据悉该树林以前为荒滩。(无人机画面)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来过林卡的市民、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经营项目也越来越丰富,游船、帐篷租赁等。"格桑尼玛介绍, 此后村里逐渐规范经营,2024年实现为参与经营的数十户村民分红76万元,此外经村民们一致同意,村 里还存了一些流动资金。 "神秘树林一带原来是荒滩,20世纪90年代,我们村在荒滩上种了大量杨树,没想到这片树林现在这么 火,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点。"近日,拉萨市林周县边交林镇当杰村主任格桑尼玛说,这片树林激 活了乡村经济,如今每年能为村民们带来上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现金收入。 9月20日,在拉萨林周县神秘树林"过林卡"的市民和游客享受惬意的周末。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神秘树林位于拉萨河北岸,距离拉萨城区约40公里。秋日的周末,树林里散落着各式帐篷。人们或骑 马、烧烤、放风筝, ...
茂名高州率先探索投建运一体化模式 小地块拼出产业发展全景图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07:44
9月,茂名高州市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稻浪翻滚。镇江镇种植基地,万亩良田连绵如海,翠 绿的秧苗茁壮生长,预示着晚稻的丰收。同一时间,加工中心里自动化机械高速运转,以往仅作为"农 家口粮"的稻米经过18道工序,成为热销粤港澳大湾区的丝苗米,身价翻了几番。 早稻热销中,晚稻生长快,共同组成"粤西粮仓"最美画卷。 曾经分散到户的零星土地,整合为辐射带动4个镇、7000多户农户的省级产业园核心产区,建起全自动 加工中心,推广水稻种植全托管,小农户乘上了农业现代化的快车,土地再一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土地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高州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在全省率先探 索投建运一体化新模式,不断优化国土资源布局,实现土地最大程度的节约、集约利用,让小地块拼出 产业发展全景图。高州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典型案例,面向全省推广。 打造粤西首批农村未来社区 "走,开会去!"今年夏天,参加一场又一场的"板凳会",成了高州市石鼓镇南茂坡村村民最关心的 事。"我们村要打造粤西第一个农村未来社区,事关大家的未来,必须全力支持!"村民梁永进道出了大 家的心声。 石鼓镇地势平缓、经济活跃,既是高州的农业、工业 ...
增长、首次、加密、特色……透过关键词盘点2025年暑运新亮点
央视网· 2025-09-01 07:17
2025年暑运总体数据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119亿人次 日均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1] - 铁路暑运发送旅客9.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首次突破9亿人次 [6] - 全国水上发送旅客预计超6694.2万人次 日均109.7万人次 同比增长6.1% [19][22] 交通方式结构特征 - 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 占比达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3% [1] - 铁路单周客流量均超1亿人次 日均约1500万人次 较2025年春运日均高出220万人次 [7] - 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000余列 运力同比增长近10% [7] 区域与线路运营动态 - 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按350公里高标运行 [7] - 新疆方向加开列车1200余列 开行银发旅游专列21列 [12] - 长三角地区假日旅游列车密集开行 实现高铁与观光巴士"无缝换乘" [14] 文旅融合创新举措 - 全国铁路开行直通旅游列车同比增长1.2倍 [18] - 上海推出"游船+美术馆"联程票 优惠金额超70元 [24] - 广西河池打造乡间圩客渡船旅游线路 结合山歌对唱与壮族服饰体验 [26][27] 基础设施升级 - 江西泰和县将天湖山景区公路从3.5米拓宽至6米 [3] - 湖南吉首洽比河旅游公路串联9个传统苗寨 [4] - 重点线路启用光纤综合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安全动态 [8] 消费场景拓展 - 银发列车、研学专列、康养旅游列车占新增列车较大比重 [10] - 浙江台州金清镇开发"洞咖啡"、海边市集与沉浸式赶海项目 [16] - 重庆两江夜游及灯光秀、上海特色餐食游船成为热门消费场景 [22][24]
预计达119亿人次!“火热”暑运彰显“流动中国”新活力
央视新闻· 2025-09-01 02:01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预计今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 次,同比增长4.3%。 今年暑运期间预计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3%。尤其是乡村自驾游, 成了不少游客避暑纳凉的旅游打卡地。 在湖南吉首,洽比河旅游公路串联起深山中的9个传统苗寨,游客们自驾而来,沿河溯溪露营,体验水 上项目,或躲进竹椅遮阳伞下,感受清凉惬意。 随着暑期游客的增多,江西省泰和县对天湖山景区周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本3.5米的路面拓宽至6 米,大幅提升景区通行能力与安全性。 游客:这条旅游公路修好了,自驾上山就很方便了,又舒适又安全,吹着凉风,看着美景,整个人都放 松下来了,真是不虚此行。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 阿莱·阿克拜:暑运期间学生游、旅游流、研学游等人气 高涨,有效拉动了我国旅游消费。预计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东北、西南、西北、海 滨城市、避暑胜地、重点景区出行热度较高,北京、上海、西安等成为热门旅游城市。 旅游列车加密开行 打造暑期消费新场景 铁路暑运旅客发送量 首超9亿人次 为期两个月的铁路暑运昨天(31日)结束。国铁集团 ...
组织开展暑期文化和旅游领域暗访工作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安全生产问题 - 经营场所消防器材设施损坏或配备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包括灭火器过期或缺乏维保记录 消防器材损坏维修不及时 消防标志脱落[1] - 安全通道管理存在隐患 部分场所锁闭安全出口 在安全通道中堆放杂物 占用疏散通道作为仓库 违规安装封闭门窗栅栏[1] - 旅游景区景点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 道路设施损坏 危险区域缺少安全提醒或疏导 施工区域未合理设置隔离[1] 旅游安全管理缺陷 - 涉水旅游项目安全管理不足 部分游船和漂流项目未配备救生圈及救生衣等救生器材 临水危险区域缺少安全提示 防护设施设备老化缺乏维护[1] - 交通运营存在安全隐患 个别旅游大巴司机存在玩手机及打电话等违章驾驶行为 景区交通车安全带无法正常使用[1] - 工作人员安全提示缺失 旅游团导游及景区工作人员未提示游客系安全带和防护绳[1] 市场秩序违规 - 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2] - 部分场所未按规定核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件[2] 监管处置措施 - 文化和旅游部已反馈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 要求立即开展核查处置[2] - 督促经营主体整改落实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对整改不到位主体依法从重处理或移交问题线索[2]
潍坊青州:清凉经济趁“热”而上 点燃青州夏日消费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16
清凉经济概念定义 - 清凉经济是源发于气候温度变化产生的特殊业态 作为消费垂直细分领域的重要支点 现已成为消费热点[2] - 涵盖购买风扇空调防晒衣物等降温神器 以及游山玩水自驾露营逛夜市喝冷饮等多元消费场景[2] 文旅市场表现 - 青州弥河国家湿地公园井塘古村青州博物馆等文旅消费场景承载旺盛需求[2] - 天赐山景区新增4000多米河谷景观带 包含游船观景栈道漂流等亲水设施 实现体验升级[5] - 景区客流量从每日五六百至一千人 预计七八月将达七八千至八九千人[4] 体育消费趋势 - 室内泳池等消暑场所成为消费者首选 客流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6] - 暑期学游泳儿童数量增加 成年顾客比平时增多 游泳馆每日持续新增学员[8] 夜间经济布局 - 大学城美食街经改造后商户生意提升 炒饭摊位每日销量达百八十份[11] - 青州打造六大夜间集聚区 包含夜游古城云门山南阳河等 开展夜娱夜购夜宿主题活动[13] - 发展夜间经济综合消费区 推动夜游观光夜娱体验夜宿休闲等业态全面提质扩容[13] 经济效益分析 - 德国研究显示夏季气温每上升1℃ 啤酒销量增加230万瓶 体现气温对商品销量的显著影响[13] - 青州通过结合自然景观文化特色与休闲娱乐 激发行业多元活力 释放强大消费动能[13]
【涨知识】暑假来临,这份旅游业税收政策小贴士请收好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12 01:07
旅游行业税收政策 - 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 [1][3] - 景区内观光项目(如电瓶车、游船等)收入需按"文化体育服务"缴纳增值税 [4][5] 旅行社税收计算规则 - 旅行社可选择以总收入扣除代收费用(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等)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6][7] - 代收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仅可开普通发票 [9][11] 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 - 年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部分可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12][15] - 月销售额≤10万元免征增值税 [12][15] - 直接用于农业观光活动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3][15]
从源头抑制景区摆渡车这种人造消费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5:41
景区摆渡车乱象及治理 - 西安市新规要求景区内垄断性交通工具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禁止强制游客乘坐并收费 [1] - 2024年1-7月全国景区摆渡车相关消费维权舆情达3万多条 反映行业乱象严重 [1] - 部分景区人为拉长核心景点与大门距离 变相强制游客消费摆渡车服务 [2] 行业现状分析 - 景区摆渡车操作简单粗暴 表面满足需求实则创造伪需求以增加收入 [1] - 江苏省消保委指出部分景区借安全环保名义跟风收费 消费者难以辨别合理性 [2] - 行业普遍存在变相强制消费现象 已成为系统性设计问题 [3] 治理难点 - 垄断性容易界定 但"普遍需求"标准模糊 难以明确纳入政府指导价范围 [2] - 景区线路规划存在系统性设计问题 需从源头消除伪需求 [3] - 现行治理仅关注价格合理性 未触及不合理的景区规划问题 [3] 行业影响 - 乱象持续将损害行业声誉 加剧游客不满情绪 [2] - 西安新规被视为整治范本 但实际效果仍需观察 [1] - 行业需要从根本上改善景区规划 才能真正提升游客体验 [3]
西域旅游20250617
2025-06-18 00: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西域旅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2025年新疆旅游市场游客人数增速约10%,但客单价略有下滑,餐饮和酒店消费占比偏低,二次消费项目增长乏力[2][3][4] - **应对措施**:加强与旅行社合作,推广索道、太空舱营地等项目提升二次消费收入;立足自身扩展自驾游等项目应对旺季交通和住宿瓶颈;稳固天山天池景区,通过项目合作拓展其他景区运维和管理[2][5][10] - **股东情况**:控股股东2024年获得表决权后计划增持不超1.35%股份加强实际控制,避免触发要约收购;二股东昌吉州国投目前无增持或减持计划[2][6][7] - **管理团队**:文旅集团管理团队变动为内部调整,不影响战略方向,将继续加快对西域旅游的战略布局和实际控制力度[2][8] - **暑期旺季**:已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和营销准备,确保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加强天山天池景区宣传[2][9] - **低空经济**:已向自治区发改委汇报争取政策扶持和飞行运营许可,但因国家层面规章制度未完善,商业化运营时间表未定,推进难度大[2][11] - **冰雪旅游**:2025年规划未明确,计划延续2024年与世界冰帆赛合作,扩大冬季景区宣传和项目推广[2][12] - **成本趋势**:未来人工费用可能上升,设备运维费用相对稳定,新投项目投入期可能支出较大[15] - **外延扩张**:以项目合作方式进行外延扩张,通过景区整合推动工作,但需符合规则和条件,需要时间实现[16] - **资源整合**:目前首要任务是稳步推进省内工作,未考虑整合国资委体系以外资源,未来不排除可能性但无具体计划[17] - **股东回报**:已制定股份回购计划,将在既定范围内继续回购扩大力度;未来符合条件将坚持实际分红回馈投资者[18][19] - **资产整合**:集团资产整合尚无明确时间表[5][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超联赛在乌鲁木齐举办与公司主业关联不大,对景区运营带动作用有限,公司更关注促进主业发展项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