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刘非赴拱墅区调研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杭州日报· 2025-08-27 02:34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省委132总体工作部署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 [1] - 持续抓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实施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1] - 坚持还河于民造福于民 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树立精品意识推进建设 [1] - 强化运河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功能 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文化河 [2] - 坚持保护第一 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2] - 注重文化传承 挖掘阐释运河文化内涵价值 创新活态传承 高质量办博物馆活化遗产 [2] - 推动合理利用 统筹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培育文化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2] - 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产业带 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人文经济 [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3] -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3] 企业调研与合作 - 调研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政校企合作共建高能级科创平台情况 [3] - 走访看望联系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3]
大城北建设民生和产业项目“双提速”
杭州日报· 2025-08-05 02:58
投资规模与进度 - 杭州大城北地区计划实施项目230个 年度计划投资325亿元[1] - 截至7月底已完工40个项目 完工率60.61% 新开工30个项目[1] - 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 年度投资完成率62.37%[1] 交通基础设施 - 建成道路7条(段) 新开工道路15条(段)包括崇超路、五洲路西延等[1] - 五洲路西延工程将连通五洲路与疏港大道 形成串联崇贤、超山及东湖新城的横向交通走廊[1] - 地铁4号线独城生态公园站开通运营 杭钢片区交通微循环体系基本形成[1] 民生配套项目 - 余杭区獐山安置房项目建成 新增房源1400余套[2] - 临平区四维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完工[2] - 康桥单元和杭钢单元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2] - 笕桥生态公园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竣工 设置90个班级 提供超4000个学位[2] 产业项目布局 - 富悦"平行世界"项目落地超山 总投资60亿元 将打造杭州单体综合规模最大的元宇宙文旅项目[3] - 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内英普·云端智造中心破土动工 实现"拿地即开工"[3] - 钱塘智慧城城北园区零零壹项目竣工 博达智创项目结顶 华塑科技项目开工[3] - 智慧网谷小镇汇金云创人才科创产业园投用 芯空间集成电路研发基地、国贸云商数字商贸总部基地竣工[3] - 余杭区玉湖健康产业园、通运产业园一号地块、百诺环境数智大厦等产业项目完工[3] 发展战略规划 -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配套短板 推进运河沿岸、杭钢旧址、良渚玉湖三个重点片区建设[4] - 探索"科创+文创"发展路径 聚焦3个省级园区和4个省级特色小镇[4] - 加快打造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推进低小散产业园区改造更新[4] - 结合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工作要求 探寻新的增长点[4]
科技点亮千年文脉 2025京杭对话共探运河文化传承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2:46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聚焦科技对运河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1] - 北京市通州区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打造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申创全国5A级旅游景区 [3] - 杭州市拱墅区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京杭大运河博物馆2024年接待123.5万人次,同比增长73% [3]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 - 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创建"京城大运河"网站并开展线下3D沉浸式全景光影展,实现大运河文化线上线下联动传播 [4] - 通州区探索智慧景区、光影叙事、视听破圈、文创焕新路径深化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 [3] - 拱墅区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遗产焕活和文旅融合,推动大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3] 文旅产业发展 - 通州区以"运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为牵引,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3] - 京杭对话通过文化符号展、话剧演出、高端对话及运河市集等活动推广大运河文化 [4] - 大运河沿线城市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文旅体验,带动游客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 [3][4]
浙江:多维“叙事”做好大运河文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06:13
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 -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浙江着力讲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多维叙事 [2] - 浙江已完成与交通、生态环境等7大部门、12类数据的实时共享,建成遗产综合保护、格局管控等智慧应用场景,实现"一个平台管运河" [2] - "数智运河"系统采用倾斜射影测量、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等技术,实现遗产点三维场景与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数字孪生 [3] 大运河生态文明建设 - 浙江大运河沿线5市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99.3%,完成631公里集中工业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隐患排查 [4] - 沿线5市共完成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116公里,建成13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均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评估 [5] - 系统采用水下无人船搭载声呐技术、"掌上运河"数字巡查APP、无人机空中巡查等技术设备全方位采集监测数据 [3] 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创新 - 浙江挂牌成立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10项,打造国际视野的高端智库 [7] - 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浙江段5个河段、326公里河道、13个遗产点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 [8] - 杭州拱墅区依托智慧网谷发展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引入社会资本布局电竞、数字内容等新业态 [10] 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 - 浙江打造杭州运河水上游线、宁波三江水上夜游等精品旅游廊带,绍兴市打造28条运河水上精品游线总里程达118公里 [12] - 大运河杭钢公园举办风暴电音节、草莓音乐节累计吸引观众超6.1万人,拉动消费约2亿元 [13] - 2024年大运河沿线5市新增滨水绿道243公里,举办"千年国脉·古韵今辉"主题展等文化活动 [14] 大运河交通功能延续 - 京杭大运河杭湖游线启动试航,时隔30年恢复杭州至湖州水路客运 [7] - 浙江推动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通航,打通全省内河千吨级航道网关键堵点 [7] - 加快推进杭甬运河新坝二线船闸建设,预计2025年底船闸主体工程交工验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