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运输装备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新增股份将于明日上市 全球最大造船航母即将正式启航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3:17
交易概览 - 中国船舶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增发30.53亿股股份 将于2025年9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标志着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正式完成[1] - 中船重工集团等交易方换股取得的14.54亿股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1] - 此次合并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号召 落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 是提升中国在全球船舶制造行业话语权的关键举措[1] 整合意义 - 交易实现深度整合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长期各有侧重形成互补格局[2] - 中国船舶拥有先进海洋防务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 在特种船型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中国重工是产业链最完整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 在超大型油轮和干散货船方面实力雄厚[2] - 通过整合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核心资产 新公司构建更完整造船产业链 发挥各大船厂优势船型作用 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2] - 在全球造船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背景下 新公司将充分交流技术经验 提升研发制造实力 实现全链条技术攻关[2] 财务与订单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中国重工实现归母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29艘3493.92万载重吨[3] - 整合后新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近20% 成为全球最大造船上市企业[3] - 新公司依托体量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布局 在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更强议价能力和竞争力[3] 行业背景 - 2025年全球造船行业处于良好发展态势 高盛预测在环保法规、船队老化和贸易增长推动下 全球造船业正进入可能持续到2032年的上行周期 带来价值1.2万亿美元的新船订单[4]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 从订单量、造船交付量、新签船舶订单、完工量等指标来看均处于领先地位[4] - 工信部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 印发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4] - 新公司将成为引领全球船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改变全球船舶制造行业竞争态势[5]
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今日实施换股登记,明日正式终止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04 01:03
合并交易进展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实施股权登记日为9月4日 换股比例为1:0.1339 [1]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随后注销法人资格 [1] - 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合同权利 [1] - 本次交易于2025年7月4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成为A股史上规模最大吸收合并案 [3] 财务数据表现 - 合并后新公司总资产将超4000亿元 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船舶制造企业 [3]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21亿元 同比增长47.56% [3] - 中国重工上半年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3]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3] - 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3] 公司背景信息 - 两家公司同属中国船舶集团 中国重工成立于2008年3月 2009年12月上市 [1] - 中国重工主营业务涵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五大板块 [1] - 中国船舶当前市值1678.06亿元 9月3日股价下跌2.42%至37.52元/股 [3] 行业整合意义 - 此次整合是中国船舶集团解决同业竞争的关键步骤 [3] - 合并推动中国造船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重塑全球船舶市场竞争格局 [3]
8月21日中船防务AH溢价达98.32%,位居AH股溢价率第29位
金融界· 2025-08-21 08:4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13%收于3771.1点 恒生指数下跌0.24%收于25104.61点 [1] - 中船防务A股报28.9元下跌0.41% H股报15.86港元下跌0.31% [1] - AH股溢价率达98.32% 位列AH股溢价率第29位 [1] 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成为首家A+H股上市造船企业 [1] - 现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船骨干企业 [1] - 2014-2015年收购中船龙穴造船和中船黄埔文冲船舶 完成华南地区造船资产整合 [1] 业务定位 - 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考装备于一体 [1] - 定位为全球海洋与重型装备市场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一流企业 [1]
8月18日中船防务AH溢价达91.33%,位居AH股溢价率第30位
金融界· 2025-08-18 08:4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 恒生指数下跌0.37%至25176.85点 [1] - 中船防务A股报29.54元人民币 单日涨幅2.0% H股报16.82港元 单日涨幅2.81% [1] - AH股溢价率达91.33% 位列AH股溢价率榜单第30位 [1] 公司背景 - 公司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船骨干企业 前身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1] - 1993年于上海和香港上市 系中国首家A+H股上市造船企业 [1] - 2014-2015年收购中船龙穴造船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 完成华南地区造船资产整合 [1] 业务定位 - 业务覆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及海洋科考装备四大领域 [1] - 定位为大型综合性海洋与防务装备企业集团 [1] - 战略目标为成为全球海洋与重型装备市场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一流企业 [1] AH股特性 - AH股指同时于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 [2] - 溢价率(A/H)数值越大表明H股相对A股价格越低 [2]
8月13日中船防务AH溢价达93.32%,位居AH股溢价率第33位
金融界· 2025-08-13 08:4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8%收报3683.46点 恒生指数上涨2.58%收报25613.67点 [1] - 中船防务A股报29.37元人民币涨幅0.17% H股报16.62港元涨幅2.09% [1] - AH股溢价率达93.32% 位列AH股溢价率榜单第33位 [1] 公司背景 - 公司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船骨干企业 前身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1] - 1993年成为首家在沪港两地上市的造船企业 [1] - 2014-2015年先后收购中船龙穴造船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 完成华南地区造船资产整合 [1] 业务定位 - 业务涵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考装备四大领域 [1] - 定位为大型综合性海洋与防务装备企业集团 [1] - 发展目标为全球海洋与重型装备市场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一流企业 [1]
8月6日中船防务AH溢价达87.7%,位居AH股溢价率第38位
金融界· 2025-08-06 08:4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5%至3633.99点 恒生指数微涨0.03%至24910.63点 [1] - 中船防务A股单日涨幅达7.41%报30.6元 H股同步上涨7.75%报17.8港元 [1] - AH股溢价率达87.7% 在AH股溢价率榜单中位列第38位 [1] 公司背景 - 公司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船骨干企业 前身为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1] - 1993年成为首家在沪港两地上市的造船企业 [1] - 通过2014-2015年收购龙穴造船与黄埔文冲公司 完成华南地区造船资产整合 [1] 业务定位 - 业务覆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及海洋科考装备四大领域 [1] - 定位为大型综合性海洋与防务装备企业集团 [1] - 战略目标为成为全球海洋与重型装备市场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一流企业 [1]
中国重工将注销并终止上市,股民索赔进行中,此前因财务违规被罚
搜狐财经· 2025-08-05 01:51
公司重大交易 - 中国重工将通过换股方式被母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 交易已获证监会批准 完成后公司将失去独立法人资格并被注销 [1] - 公司已决定向上交所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若获批将在公告后5个交易日内正式摘牌 且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1]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1.55亿元、466.94亿元和554.36亿元 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2亿元、-7.82亿元和13.11亿元 呈现先降后升走势 [5] - 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 从2022年55.49%升至2024年62.04% [5] 监管处罚与法律风险 - 因未准确计提子公司存货减值 导致2018-2020年利润数据出现重大偏差 分别多计利润7181.24万元、10711.29万元和少计利润12200万元 [1] - 被北京证监局处以150万元罚款 两位负责人王良和姚祖辉分别被处以60万元罚款 [1] - 在2019年4月28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间买入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2]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8年 注册资本228亿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王永良 [2] - 主营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等领域 [2] 经营风险与投资布局 - 公司自身存在314条风险记录 周边风险达5906条 预警提醒风险725条 [5] - 参股91家企业 包括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等 [5]
中国船舶业巨头合并在即,全球最大上市船企呼之欲出!
搜狐财经· 2025-08-04 20:06
全球船舶业重组案 - 中国船舶将通过发行A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交易已获证监会批准 中国重工将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并于2025年8月13日退市 [1] - 中国船舶业务涵盖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 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企业 中国重工专注于舰船研发设计制造 业务覆盖海洋防务、海洋开发装备等领域 [1] - 此次合并源于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合并后产生的业务重合与同业竞争问题 集团承诺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整合 [1] 交易方案细节 - 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中国船舶)和5.05元/股(中国重工) 调整后换股比例为1:0.1339 交易总额达1151.50亿元 [3] - 合并后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第一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手持订单分别为2169.62亿元和2337.68亿元 [3] 财务表现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16.8亿至18.5亿元 同比增长227.71%至261.76% 总市值1710.75亿元 [4]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0.5亿至12.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总市值1067.14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