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双颐债券A

搜索文档
当"选股专家"遇上“固收+”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0:16
在震荡加剧的资本市场中,"稳健" 早已成为投资者的核心诉求之一。当市场沉迷于热门股的短期爆发 力、追逐热点赛道的波动收益时,汇添富基金经理蔡志文却始终坚守深度价值的投资信仰,严守规则化 的投资纪律,在"固收+" 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 他管理的汇添富添添乐双盈A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17.81%(同期基准13.14 %)(业绩经 托管行复核,基准来自汇添富,截至2025/9/17),历史最大回撤仅1.56%,成为投资者们的投资优选。 这份成绩的获得并非偶然,既是蔡志文 "低估值+高安全边际" 投资内核的必然结果,也离不开汇添富基 金 "选股专家" 基因的充分赋能——垂直一体化投研平台实现了从 "行业覆盖" 到 "产业链深挖",开放分 享的投资文化从让"独立研究" 走向 "集体智慧",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划分的产品精准对接客户的分层需 求,科学数据部的业绩归因与基金经理画像则解决了基金经理与产品适配问题,既保证了 "风格稳定" ,也实现了 "业绩可持续"。 从个人理念到产品实践,再到平台支撑,蔡志文与汇添富共同构建了一套 "风险可控、力争稳健" 的"固 收+" 投资范式,为投资者们提供了清晰的选 ...
汇添富双颐债券A基金经理变动:增聘陈思行为基金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6-13 01:36
基金经理变更 - 汇添富双颐债券(017902)增聘陈思行为基金经理,变更后基金经理为於乐其、蔡志文、陈思行,任职日期自2025年6月13日起 [1] - 截至2025年6月12日,汇添富双颐债券净值为1.0245,较上一日上涨0.16%,近一年上涨3.14% [1] 基金经理背景 - 陈思行女士为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拥有14年金融从业经验,曾任职于方正证券、光大证券、银华基金、平安养老、国寿养老等机构 [2] - 2022年7月加入汇添富基金,历任多只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22年11月起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2] 管理基金表现 - 目前管理12只基金,总规模约86.55亿元,包括债券型和混合型产品 [3] - 表现最佳的是汇添富稳健盈和一年持有混合(011562),任职回报14.32%,规模2.03亿元 [3] - 汇添富添添乐双盈债券A(017592)规模最大达34.54亿元,任职回报5.00% [3] - 近期表现较差的是汇添富弘瑞回报混合发起式C(022321),任职回报-2.90%,规模0.22亿元 [3] 投资案例 - 管理的汇添富稳健欣享一年持有混合在2024年第三季度调入宁德时代,调入均价343.4元,持有至2025年第一季度均价481.46元,估算收益率40.2% [3] 相关ETF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近五日上涨0.72% [6] - 最新份额38.8亿份,减少52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93.8万元 [6]
汇添富基金蔡志文:从“稳健”到“稳健Plus”
搜狐财经· 2025-06-05 00:17
A股市场与"固收+"基金 - 2021年后A股呈现震荡市特征,结构性机会偶现但整体赚钱效应不足,地缘冲突和贸易摩擦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1] - 2025年宏观环境复杂,科技行情受对等关税压制,债市十年国债利率持续回落 [1] - "固收+"基金规模一季度增长超1200亿元,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 汇添富添添乐双盈基金表现 - 基金成立于2023年2月1日,为混合二级债基,债券投资不低于80%,股票投资最高20%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回报达12.94%,超越基准10.33%,年化收益5.78%高于基准4.65% [2] - 基金经理蔡志文从主动权益投资转向"固收+"领域,成功实现投资框架转型 [2][4] 蔡志文投资方法论 - 采用PEG-ROIC体系筛选成长股,要求ROIC>15%、PEG<0.75(港股<0.5) [5][6] - 价值股选择遵循"两高一低"原则(高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注重股息率反映的五个基本面维度 [7] - 坚持均值回归理念,保持低估值投资风格一致性,避免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漂移 [9] "固收+"产品管理策略 - 债券部分专注国企/央企债券,规避城投债和信用下沉,目标每半年提供1-1.5%收益 [8] - 权益仓位控制在10%中轴(最高14%),选股要求回撤<10%以匹配债券收益目标 [8][9] - 债券配置以中高等级信用债和长期国债为主,优先保证安全垫和流动性 [10] 2025年权益资产布局方向 - 上游资源领域:关注黄金、电解铝的结构性机会,以及煤炭石油的供需再平衡 [12] - 中国制造出海:出口板块估值处于10-15倍洼地,家电出口量五年CAGR超10% [12][13] - 传统行业优化:聚焦互联网AI/出海、新能源电池、家电升级等供给侧出清后的头部企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