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得维
icon
搜索文档
君实生物: 君实生物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23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行动方案实施评估报告 重点围绕提升经营效率、加快创新研发、增强投资者回报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 - 公司药品销售收入达10.59亿元 同比增长49.41% 核心产品拓益国内销售收入9.54亿元 同比增长42% [6] - 临床研究入组人数超1400人 拥有4款商业化药品 近30项在研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超过20项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2][3][4] 研发进展 - 拓益二线及以上治疗黑色素瘤适应症获NMPA常规批准 新增一线治疗黑色素瘤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肝细胞癌适应症获批 [3] - 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 在海外1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 [3] - 君适达(抗PCSK9单抗)两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批准 [4] - 推进JS207(PD-1/VEGF双抗)、TAB004/JS004(抗BTLA单抗)、JS005(抗IL-17A单抗)、JS001sc(PD-1皮下制剂)、JS107(抗Claudin18.2 ADC)、JS105(PI3K-α抑制剂)等后期管线研发 [4] - 加快JS203(CD20/CD3双抗)、JS015(抗DKK1单抗)、JS212(EGFR/HER3 ADC)、JS213(PD-1/IL-2融合蛋白)、JS214(VEGF/TGF-β双抗)等早期管线探索 [4] 生产体系 - 苏州吴江生产基地获得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印度、约旦、阿联酋、科威特等10个国家和地区GMP认证 负责特瑞普利单抗海外供应 [5] - 通过两大基地协同运作打造规模化低成本生产体系 保障产品稳定供应 [5] 销售业绩 - 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6] - 药品销售收入10.59亿元 同比增长49.41% 其中国内拓益销售收入9.54亿元 同比增长42% [6] - 积极推动特瑞普利单抗海外商业化落地 [6] 创新能力 - 创新领域从单抗扩展至小分子药物、ADC、多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核酸药物、疫苗等类型 [2][7] - 拥有184项授权专利(境内134项、境外50项) 覆盖新药结构、工艺、用途及制剂 [7] - 设立创新研究院整合研发资源 形成梯队化在研管线布局 [6][7] 人才与治理 - 员工总数2670人 其中研发人员610人 [6] - 建立职级体系与培训制度 申报国家级/市级人才项目支持研发人员 [6] - 董事会新设合规委员会 强化内控与合规管理 [9] - 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亿元(A股不低于5000万元) [8] 投资者关系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互动 [8][9] - 回复投资者问题35条 披露自愿公告12份 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份 [9] - 参加科创板创新药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 发布中英文季度业务回顾 [9][10]
新冠病毒又抬头?钟南山最新研判
证券时报· 2025-05-20 09:48
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分析 - 核心观点:钟南山认为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整体可防可控,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 [1] - 流行特点:XDV毒株传染性强但致病力较弱 [2] - 症状表现: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但刀片嗓症状更明显,咳嗽更多 [1] 重点人群防护建议 - 高风险人群: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存在一定危险 [1] - 治疗建议:感染者应在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等,避免发展成重症 [1] 注:文档3和4内容为版权声明和无关链接,未包含关键信息
近期新冠病毒阳性率升高,钟南山发声: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05:59
新冠病毒流行趋势 - 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 5%增加到16 2%,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 3%增加到6 3% [1][5] - 钟南山预测本轮流行处于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持续6至8周 [1][7] - 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传染性强但致病力较弱,咽痛症状较明显 [8][9][10] 全球及区域流行情况 - 3月至5月初,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法国等多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香港死亡病例中83%为65岁以上人群,90%有并发症 [3] - 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于南方,但无证据表明差异与气候相关 [12][13] 高危人群与治疗建议 - 65岁以上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建议感染后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民得维)以避免重症 [1][14][15] - 现有国产特效药未在0-5岁儿童中试验,不建议用于该群体,建议对症治疗并隔离 [20] 防护与健康管理 - 建议在人多场所佩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室内早晚通风半小时 [22][23][24] - 健康生活包括均衡饮食、规律作息(7-8小时睡眠)、适度运动(30分钟/天)及勤洗手 [25] 疫苗与药物研发 - 正在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及药物,以应对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9] - 奥司他韦等流感药物不可用于新冠病毒治疗 [15] 病原学监测数据 - 第14-18周全国监测显示,新冠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病原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6]
新冠病毒又抬头?钟南山最新发声!信息量极大→
第一财经· 2025-05-20 04:58
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分析 - 钟南山院士判断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整体可防可控 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 持续6至8周 目前处于爬坡阶段 [1][3] - 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 传染性强但致病力较弱 症状以咽痛(刀片嗓)、咳嗽为主 与之前毒株差异不大 [4][5] - 中国疾控数据显示 3月31日至5月4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新冠阳性率从7.5%增至16.2% 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增至6.3% [3] 全球及地区流行特征 - 多国/地区阳性率上升 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 其中香港死亡病例中83%为65岁以上人群 90%有并发症 [2] - 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于南方 但无证据表明南北差异与气候相关 北方可能结束更早 [7] 高危人群与用药建议 - 65岁以上有基础病老年人是高危群体 需在感染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民得维(已纳入医保)以避免重症 [1][8][11] - 现有国产特效药未在0-5岁儿童中临床试验 不建议对该群体使用 患儿建议对症治疗并严格家庭隔离 [12] - 奥司他韦等流感药物不可用于新冠治疗 [8] 防护与研发进展 - 在空气不流通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6] - 科学界正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及药物 以应对SARS、MERS、COVID-19等呼吸传播公共卫生事件 [10] 流行规律与长期判断 - 无证据支持新冠存在季节性流行或"大小年"现象 病原学显示病毒可能降低致病力但不会消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