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兴证国际:维持顺丰同城(09699)“增持”评级 利润端仍具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2:1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4亿元 同比增长49%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增长120% 净利率1.3%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3.6%/23.6%/17.7% 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8.4%/71.9%/51.2% [1] 业务收入结构 - 同城配送服务B端收入45亿元 同比增长55% 平台活跃商家达85万 同比增长55% [2] - 同城配送服务C端收入13亿元 同比增长13% 活跃消费者增至2477万人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收入45亿元 同比增长57% [2][3] 增长驱动因素 - B端县域商家贡献日均单量同比翻倍 茶饮、商超、医药、母婴等非餐品类收入均实现高双位数至倍数级增长 [2] - C端独享专送、小时达在中长距离场景渗透率持续提高 复购率提升 [2] - 最后一公里业务与顺丰集团干线网络深度协同 电商件派件规模及占比快速攀升 [3] - 夜间、节假日、购物节高峰及电商退件上门揽收需求爆发 上半年收件环节日均单量同比增长150% [3] - 半日达接驳、水果生鲜、公司礼品等外部同城物流场景快速起量 [3] 盈利能力提升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6.7% 盈利提升主要受益于订单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 [4] - 网络密度提高及精细化管理带动费率下降 [4] - 利润端在订单密度提升、AI调度与无人车规模化落地带动下仍具增长空间 [1] 发展前景 - 收入端有望持续受益于KA深耕、中腰部扩张、下沉渗透 [1] - 下沉市场、中小客户带动增长 [2] - 网络协同驱动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增长 [3]
兴证国际:维持顺丰同城“增持”评级 利润端仍具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9-11 02:09
核心观点 - 维持顺丰同城增持评级 收入端受益于KA客户深耕 中腰部客户扩张及下沉市场渗透 利润端受益于订单密度提升 AI调度与无人车规模化落地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同比增长33.6%/23.6%/17.7%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88.4%/71.9%/51.2% [1] 收入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2.4亿元 同比增长49% [2] - 同城配送服务B端收入45亿元 同比增长55% [2] - 同城配送服务C端收入13亿元 同比增长13%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收入45亿元 同比增长57% [2][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B端平台活跃商家达85万家 同比增长55% [2] - 县域商家贡献日均单量同比翻倍增长 [2] - 非餐品类收入实现高双位数至倍数级增长 包括茶饮 商超 医药 母婴等 [2] - C端活跃消费者增至2477万人 复购率提升 [2] - 独享专送与小时达在中长距离场景渗透率持续提高 [2] - 最后一公里业务与顺丰集团干线网络深度协同 [3] - 电商件派件规模及占比快速攀升 [3] - 夜间 节假日 购物节高峰及电商退件上门揽收需求爆发 上半年收件环节日均单量同比增长150% [3] - 半日达接驳 水果生鲜 公司礼品等外部同城物流场景快速起量 [3] 盈利能力 - 2025H1毛利率6.7% [4] - 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增长120% [4] - 净利率1.3%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 - 盈利提升主要受益于订单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 网络密度提高及精细化管理带动的费率下降 [4]
趣店(QD.US)Q2营收同比暴跌93.5% 将停止配送业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1:14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49万美元 同比下降93.5% [1]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每股ADS收益0.26美元 [1]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118亿元人民币(约435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9980万元人民币显著增长 [1] - 营业亏损1.139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5740万元人民币扩大 [1] 收入结构变化 - 营收大幅下降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销售收入减少 [1] - 利息及投资净收入达4.405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895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92.3% 主要受益于投资收入增加 [1] 现金与资产负债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20万美元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624亿美元 受限现金1.092亿美元 [2] 战略调整 - 决定逐步停止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 [1] - 预计将坚定不移推进业务转型 同时保持审慎现金管理以保障资产负债表稳健运行 [1] - 营业亏损扩大因业务逐步减少及总部建设完成后折旧和房产税费用增加 [1]
趣店再弃主业!蹉跎6年陷战略迷途,1.5亿盈利靠投资“输血”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41
公司现状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80万元,同比下降53 76% [1] - 净利润1 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主要依赖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收入 [1] -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收入2380万元,较去年同期5380万元大幅缩水 [1] - 公司考虑终止"最后一公里"业务,可能再次面临缺乏核心主营业务的局面 [1] 财务表现 - 2020年营业收入36 88亿元,净利润9 59亿元 [4] - 2022年营业收入降至5 77亿元,净亏损3 62亿元 [4] - 2023年和2024年扭亏小幅盈利,但营业利润仍为负值 [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 5亿元,但营业收入仅2580万元 [4] - 利息收入及投资损益2020年7 08亿元,2025年一季度1 65亿元 [5] - 衍生工具未实现损益2023年1 54亿元,2025年一季度0 47亿元 [5] 资产状况 - 2025年一季度货币资金48 23亿元,受限制现金7 82亿元 [9] - 定期存款22 04亿元,短期投资14 31亿元 [9] - 货币资金等合计占总资产比重73 03% [10] - 2020-2025年总负债14 88亿元至12 9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11 11%至10 23% [10] - 股东权益中留存收益从2020年83 15亿元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88 20亿元 [10] 业务转型 - 2014年成立时主营校园贷业务,2016年转向现金贷产品 [3] - 2017年纽交所上市融资近10亿美元,市值一度突破百亿美元 [3] - 2019年起尝试在线教育、汽车零售、社区团购等多个领域 [3] - 2022年12月启动"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2023年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11] - 2024年前四大客户贡献收入1 78亿元,占总营收82% [12] - 2025年一季度决定逐步退出"最后一公里"业务 [11] 管理层与战略 - 创始人罗敏主导公司重大决策,包括校园贷兴起和多次转型 [12] - 罗敏频繁以"网红创业者"身份活跃于社交平台 [13] - 公司战略反复、激进投资及营销失衡导致"自毁式衰落" [13]
顺丰同城(09699.HK):即时配送需求增长或好于预期 上调收入预测
格隆汇· 2025-05-17 01:54
公司近况 - 顺丰同城"五一期间"全场景业务单量同比+87%,其中商超百货单量同比+177%,饮品单量同比+106%,"最后一公里"配送单量同比+102% [1] - 4月顺丰同城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增长40% [1] - 外卖与集团最后一公里配送需求增长催化即时配送行业需求,表现或好于预期 [1] 外卖行业与To B业务 - 4月肯德基/麦当劳日均使用次数同比+31%/30%,外卖行业业务量增长或好于预期,KA商家受益更多 [1] - 公司凭借精细化商圈网络运营和灵活运力网络,有望持续获取KA商家订单增量,预计25年面向商户收入或超24%,KA业务同比增速更高 [1] - To C业务随宏观需求稳健增长,与速运业务持续协同 [1]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 - 3月速运物流业务量同比+25%至12.95亿票,受益于电商退换货需求及国补产品配送,最后一公里业务增长强劲 [2] - 公司运力网络与母公司快递网络逐步融合,渗透率持续提升,协同效应加强,该业务贡献正向利润 [2] - 最后一公里单量有望贡献超预期收入增量 [2] 规模效应与盈利能力 - 订单规模增长及轻资产运营模式推动费用占收比优化,预计2025年净利润率提升0.4ppt至1.2% [2] - 上调25年/26年收入预测4.7%/5.5%至203.43亿元/257.11亿元,维持25年/26年净利润预测于2.50亿元/4.06亿元 [2] - 目标价13.50港币,对应25/26年0.6/0.4倍P/S,较现价存26%上行空间 [2]
中金:维持顺丰同城(09699)“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5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02:00
公司财务预测调整 - 中金上调顺丰同城2025年/2026年收入预测4.7%/5.5%至203.43亿元/257.11亿元 主要基于订单增长超预期 [1] - 2025年/2026年净利润预测基本维持于2.50亿元/4.06亿元 因外卖行业价格竞争存在不确定性 [1] - 目标价维持13.50港币 对应2025/2026年0.6/0.4倍P/S 较现价有26%上行空间 [1] 业务量增长驱动因素 - 五一期间全场景业务单量同比+87% 其中商超百货+177% 饮品+106% 最后一公里配送+102% [2] - 4月骑手端日均使用次数同比+40% 外卖与集团末端配送需求共同催化行业增长 [2] - 肯德基/麦当劳4月日均使用次数同比+31%/30% KA商家订单增量或持续受益于平台补贴及消费政策 [3] 核心业务竞争力 - 同城To B业务单量或超预期 凭借精细化商圈网络运营及灵活运力网络 预计2025年面向商户收入增长超24% [3] - 最后一公里业务受益于速运物流量同比+25%(达12.95亿票)及电商退换货需求 渗透率提升将持续贡献利润 [4] - To C业务与速运协同效应加强 集团大网融合进一步优化运力效率 [4] 盈利能力改善预期 - 规模效应显现推动2025年净利润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1.2% 费用占收比有望持续优化 [5] - 轻资产运营模式支撑利润率改善 订单增长为关键驱动因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