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灵动舱
icon
搜索文档
富维股份:持续高分红彰显稳健底色,布局新赛道未来成长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2:33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并加快突破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 [1] - 政策方向与公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布局高度契合,包括第四代前端集成系统、自研车规级控制器、商用车电子后视镜等领域突破 [2]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3.33%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含税),派现总额达2.08亿元,占净利润比例高达78.44% [2] - 公司承诺2024-2026年度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50%,且分红次数不少于两次 [2] 业务进展与市场拓展 - 获得自主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及多家知名新能源品牌主机厂的多个内外饰项目定点,产品全生命周期4-8年,预计全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超过160亿元 [1] - 紧密协同中国一汽战略布局,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聚焦外部目标客户与核心项目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智能座舱领域取得突破,部分产品已进入客户前装测试阶段,包括第四代前端集成系统、自研车规级控制器、商用车电子后视镜等 [2] - 在2025年航空展推出"智能灵动舱",融合NVH静音工程、智能交互系统及人体工学设计,应用于eVTOL座舱开发 [8] 新赛道布局与战略合作 - 向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拓展,2025年7月启动仿生机器人战略合作,完成"富维-月泉机器人应用实验室"揭幕 [4] - 2025年9月参加国民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展,旗下十一家分子公司联合参展,展示40余件核心展品,涵盖座舱系统、外饰系统、智能视觉及低碳化等重点板块 [4] 行业认可与奖项 - 在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荣膺"2025年度未来产业之星-未来制造奖",肯定其产业引领力与技术壁垒 [6] - 作为低空领域探索者亮相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展示"智能灵动舱"创新产品,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向实景体验转化 [8] 公司战略定位 - 以稳固主业和充沛现金流为基础,保障稳健发展和股东回报,同时以智能化和新赛道布局为未来增长点 [9] - 从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智能出行时代的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 [9]
汽车视点丨从智能车到聚合智能“三大件” 千亿美元市场蓄势“井喷”
新华财经· 2025-09-19 09:47
行业融合趋势 - 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三大领域加速融合,形成聚合智能"三大件"产业群 [2] - 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技术从分离走向深度融合,打破传统产业边界 [3] - 全球科技领头羊如英伟达和特斯拉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物理应用 [4] 市场规模预测 - 2030年全球聚合智能三大件(不含整车制造)市场规模预计达2400亿美元 [1]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200亿美元 [1] 企业布局动态 - 小鹏汽车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IRON展示手冲咖啡技能并投入工厂实训 [2][6] - 奇瑞汽车部署人形机器人Mornine在4S店担任导购 [2] -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eVTOL飞行器取得生产许可证,预计2026年完成适航认证 [2] - 曹操出行与沃飞长空规划共享出行蓝图,实现地面Robotaxi与低空飞行器无缝换乘 [6] - 知行科技成立艾摩星机器人事业部,地平线分拆地瓜机器人公司聚焦具身智能 [2] - 宁德时代投资数亿美元成为eVTOL企业峰飞航空战略投资者 [2] - 富维集团与沃飞长空合作开发eVTOL智能座舱 [2] 技术协同优势 - 智能汽车与具身智能技术链重合度达60%-70%,覆盖感知部件、计算芯片、算法模型及电池等共性零部件 [5] - 车规级控制器的高可靠性、实时性契合机器人"大小脑协同"需求 [4] - 低算力平台工程优化经验可复用至机器人环境 [4] 成本与产业化挑战 - 人形机器人当前成本区间30万-100万元,需降至10万-20万元 [7] - 低空飞行器价格约2000万元,距离百万元目标仍有差距 [7] - 行业初期供应链未规模化,缺乏工业化制造体系支撑降本 [7] 发展阶段类比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处于类似2007年移动互联网或2012年新能源汽车的早期阶段 [7] - 通用机器人市场类似智能辅助驾驶六七年前的"百花齐放"状态 [7] - 智能机器人有望5年内迎来类似电动汽车的产业爆发时刻 [7] 核心价值定位 - 特斯拉预测未来80%价值可能来自机器人业务 [4] - 英伟达内部孵化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项目,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 [4] - 聚合智能三大件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出海和增长的新引擎 [1][7]
对话沃飞长空:eVTOL行业普遍还在卷研发和取证,2026年后才会开始卷商业|产业专访
36氪· 2025-08-18 02:56
公司产品与技术 - AE200采用倾转旋翼构型 纯电动力 航程200公里 巡航速度248公里/小时 支持垂直起降 无需跑道[2] - 智能灵动舱融入汽车产业智能交互系统与人体工学设计 包含灵动中岛、云端座椅、天际光影系统、智能空气管家等创新元素[1] - 座舱配置3排4-6座灵活布局 第三排座椅采用电动坐垫翻折技术 可在载人与载物模式间切换[2] - 安全性设计采用"八轴内四倾转"构型 内层四个倾转旋翼加外层四个升力旋翼 保障故障状态下安全降落[10] - 适航审定进度领先行业平均周期1-2年 安全性标准达一亿分之一故障率 远超传统航空器千万分之一标准[4][14] 商业化与市场定位 - 目标应用场景为低空文旅、低空交通出行和应急救援 例如虹桥机场至莫干山153公里航程仅需42分钟 浦东机场至陆家嘴航程缩短至10分钟[2][22] - 定价策略为直升机价格的1/3至1/5 约地面专车价格的2-3倍 单座15分钟航程成本约压缩至400-666元[10] - 已获华龙航空、工银金租数百架意向订单 与川航集团、中信海直等建立战略合作[4] - 2025年底全球总部基地投产后具备年产40-50架产能 2026年开启小批量生产[15] 技术路线与研发进展 - 专注纯电路线 基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基建配套优势 未来考虑混合动力补充800公里以上长航程需求[6][7][18] - 2025年三季度末启动载人飞行试验 目标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试飞的6座eVTOL产品 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8][13] - 研发难点集中于倾转旋翼多姿态控制(90度至0度)及满足超高安全性标准[14] - 通过自研+联合开发模式保障供应链安全 例如与卧龙电驱合资开发电推进系统[2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eVTOL主机厂数量超30家 较2024年前增长约一倍 技术路线分化出纯电、油电混动、氢电混动等派别[6][18] - 全球eVTOL研发企业超1000家 沃飞长空在《航空周刊》全球前十榜单中研发取证速度排名第一[4][26] - 行业淘汰赛将于2026年后进入商业化阶段 比拼重点从研发取证转向价格、性能、场景适配及服务[26] - 最终存活企业预计不超过两位数 核心竞争要素为资金实力(参考Joby年研发费用数亿美元)及航空专业人才储备[27][28] 战略优势与资源 - 背靠吉利汽车获得供应链协同(座舱、电驱系统、充电系统)、制造经验及出行平台流量支持[4][6] - 团队具备航空基因 研发人员规模近600人 覆盖研发、生产及运营管理板块[4][30] - 中国供应链在硬件(性价比、稳定性)和软件(通信保障)方面具全球竞争优势[25] - 适航认证层面需应对FAA/EASA与CAAC双边认证缺失的出海挑战[25]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发布AE200全新座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7:00
公司动态 - 沃飞长空在2025年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展出AE200批产构型机及智能灵动舱 [2] - 智能灵动舱是与富维集团合作开发的全新设计座舱 融合航空级安全冗余和车规级智能交互 [2] - AE200已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所有科目 正在载人试飞最后准备阶段 [2] - AE200在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适航审定中率先进入第四阶段 预计2026年取证 [2] - 公司累计获得数百架订单 与川航集团 中信海直 华龙航空等行业龙头达成合作 [2] 产品技术 - 智能灵动舱采用NVH降噪减震技术和智能座舱理念 从材料 座椅 触感 视野等多维度提升飞行体验 [2] - 产品开发满足eVTOL适航标准 为规模化量产奠定供应链基础 [2] 行业前景 - eVTOL产业将共用新能源汽车80%供应链 航空产业飞控 航电等20%关键技术按航空标准执行 [3] - 行业发展需将汽车供应链提高到航空适航标准 并进行大量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 [3] 战略布局 - 公司瞄准城市低空出行 低空文旅 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 [2] - 吉利集团在供应链 生产制造能力建设 地面交通服务商流量入口接入等方面提供支持 [2]
21对话|沃飞长空费岚:eVTOL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2:21
智能座舱与eVTOL融合 - 沃飞长空与富维集团联合发布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专为城市立体交通设计,需满足航空级安全标准[1] - 航空级标准要求包括防火阻燃材料、电磁兼容性、26G过载座椅安全性及轻量化设计[1] - AE200的PC和TC证书正在取证中,公司已取得CCAR-135部AOC证书以提前开辟航路[1] 垂直集成供应链策略 - AE200采用垂直集成模式,自研或联合开发电推进系统、飞控、航电等核心部件[2] - 公司与卧龙电驱合资成立龙飞电驱科技,开发倾转旋翼eVTOL专用电机及电驱系统[2] - eVTOL可复用70%-80%汽车产业链资源,但20%航电飞控技术需符合航空标准[2] - 三电系统占eVTOL成本50%-70%,复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加速降本[2] 载人应用场景规划 - AE200为6座级纯电动载人eVTOL,聚焦城市低空出行、文旅和应急救援[3] - 低空文旅场景示例:虹桥机场至莫干山153公里航线仅需42分钟飞行[3] - 城市接驳场景:浦东机场到陆家嘴飞行时间缩短至10分钟[4] - 应急医疗场景:利用垂直起降特性实现危重病人快速转运(如崇明岛至瑞金医院)[4] 商业化合作进展 - 公司定位为eVTOL主机厂,覆盖研发、生产、维修及运营全链条[4] - 已与文旅集团、航空企业、出行平台对接商业化模式[4] - 累计获数百架订单,合作伙伴包括川航集团、中信海直等行业龙头[4]
重磅发布!沃飞长空携AE200全新座舱亮相上海
观察者网· 2025-07-23 11:25
7月23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 沃飞长空以"向上,阔然新境"为名,携AE200批产构型机与智能灵动舱一同亮相,将低空出行体验 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为万亿市场注入"人性化+可量产"双重基因,诠释未来交通新可能。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于7月23日-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会聚焦低空企业发展需求和 应用场景落地,汇聚近300家全球头部企业,集中展示低空技术革命性突破,包括无人机、eVTOL(电 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尖端成果,设置30多场论坛活动,充分展现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创金融 等领域与低空产业的结合。 沃飞长空展品 现场图片 匠心之作,AE200智能灵动舱全球首发 当低空经济主机厂遇上汽车零部件制造龙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开幕当天,沃飞长空携手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富维集团,重磅发 布了旗下战略产品AE200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 秉持"安全、简约、功能、人本"的设计理念,AE200"智能灵动舱"在满足eVTOL适航标准的前提下,采 用新一代环保型航空阻燃材料,配置航空级安全座椅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