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融合趋势 - 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三大领域加速融合,形成聚合智能"三大件"产业群 [2] - 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技术从分离走向深度融合,打破传统产业边界 [3] - 全球科技领头羊如英伟达和特斯拉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物理应用 [4] 市场规模预测 - 2030年全球聚合智能三大件(不含整车制造)市场规模预计达2400亿美元 [1]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200亿美元 [1] 企业布局动态 - 小鹏汽车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IRON展示手冲咖啡技能并投入工厂实训 [2][6] - 奇瑞汽车部署人形机器人Mornine在4S店担任导购 [2] -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eVTOL飞行器取得生产许可证,预计2026年完成适航认证 [2] - 曹操出行与沃飞长空规划共享出行蓝图,实现地面Robotaxi与低空飞行器无缝换乘 [6] - 知行科技成立艾摩星机器人事业部,地平线分拆地瓜机器人公司聚焦具身智能 [2] - 宁德时代投资数亿美元成为eVTOL企业峰飞航空战略投资者 [2] - 富维集团与沃飞长空合作开发eVTOL智能座舱 [2] 技术协同优势 - 智能汽车与具身智能技术链重合度达60%-70%,覆盖感知部件、计算芯片、算法模型及电池等共性零部件 [5] - 车规级控制器的高可靠性、实时性契合机器人"大小脑协同"需求 [4] - 低算力平台工程优化经验可复用至机器人环境 [4] 成本与产业化挑战 - 人形机器人当前成本区间30万-100万元,需降至10万-20万元 [7] - 低空飞行器价格约2000万元,距离百万元目标仍有差距 [7] - 行业初期供应链未规模化,缺乏工业化制造体系支撑降本 [7] 发展阶段类比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处于类似2007年移动互联网或2012年新能源汽车的早期阶段 [7] - 通用机器人市场类似智能辅助驾驶六七年前的"百花齐放"状态 [7] - 智能机器人有望5年内迎来类似电动汽车的产业爆发时刻 [7] 核心价值定位 - 特斯拉预测未来80%价值可能来自机器人业务 [4] - 英伟达内部孵化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项目,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 [4] - 聚合智能三大件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出海和增长的新引擎 [1][7]
汽车视点丨从智能车到聚合智能“三大件” 千亿美元市场蓄势“井喷”
新华财经·2025-09-19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