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港口

搜索文档
中科海讯携手北部湾港集团 共探海洋经济与港口智能化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22 12:49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中科海讯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于2025年9月22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举行[1] - 合作宗旨为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 聚焦国家海洋科技、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建设战略需求[1] - 北部湾港集团注册资本719.72亿元 成立于2007年3月7日 与公司无关联关系且具备良好履约能力[1] 合作领域与机制 - 双方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倡议 探索海洋经济与港口智能化发展战略实施路径[2] -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智慧港口建设、海洋大数据、海洋智能装备及智能航运[1][2] - 将联合争取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支持 构建闭环创新体系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解决方案[2] 人才与创新协同 - 建立跨单位人才交流机制 互派技术骨干参与重点项目 打造海洋创新领域人才高地[2] - 实施创新成果共享与激励机制 对联合攻关成果实行权益共享[2] 协议性质与影响 - 本次签署为框架协议 具体合作事项需另行签约 最终实施及进展存在不确定性[2] - 协议对本年度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未来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2] - 公司近三个月相关人员持股及限售股情况无变动 未收到减持计划通知[2]
智启津门·数聚上合丨外国记者眼中的上合“智造”
新华社· 2025-09-05 08:29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 鲁班工坊通过数字智能技术提升传统技艺水平 将天津智能制造技术推广至上合组织成员国[2] - 项目促进各国青年创新能力培养 激发创新活力[2] 智慧港口建设 - 天津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建设高效协同的智慧港口示范项目[2] - 港口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成为行业标杆案例[2] 数字经济发展 - 科技合作与数字化建设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形成[2] - 智慧技术应用与数字共识构建成为区域发展重要驱动力[2]
为世界稳定繁荣贡献上合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44
城市合作与互联互通 - 天津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已与5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其中许多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 [2] -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指出城市合作将在生态环保、数字化转型、交通互联、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市长希望扩大与上合组织城市在交通、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3] 港口与物流发展 - 天津港已实现全球首个"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智能系统,建成国内领先的港口智能管控中心 [4] - 天津港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往来,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47条,每月航班550余班 [4] - 2023年1-5月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2.076亿吨,中欧(亚)班列累计完成3.6万标箱 [4] 职业教育与技术合作 - 鲁班工坊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出海"的重要举措,已在24个国家建设26个工坊,其中上合组织国家占10个 [6] - 鲁班工坊致力于提升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为技术革新与产业转型提供人力支撑 [6] - 俄罗斯学者评价孔子学院与鲁班工坊形成"文化交流+技术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 [6]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天津出台全国首个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43家 [7] - 天津港建成146.5兆瓦新能源发电系统,年发绿电超3亿千瓦时,覆盖集团生产用电近70%,10家单位完成"碳中和"认证 [7] - 上合组织将生态友好型、宜居智慧型城市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年重点任务 [8]
南财快评|2万亿海洋大市场,打开广东经济增长新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0:28
海洋经济战略部署 - 广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挥海洋优势,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对国际海洋竞逐[1] - 全球陆地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推动海洋开发成为共识,科技革命为深度开发海洋提供可能[1] 广东海洋经济优势 - 广东大陆海岸线长达4084.5公里,拥有近2000座海岛,海洋资源优势突出[2]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2024年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1/5,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贡献率达27.3%[2] - 海洋经济拉动广东地区经济名义增长0.7个百分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2] 产业支持与企业发展 - 广东省政府2018年起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7年累计投入近20亿元,重点支持六大海洋产业[2] - 2024年广东新认定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9家,存量达804家,同比增长2%,涉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3家[3] 海洋消费与内需拓展 - 广东海岸线狭长、海域广阔,为发展海洋低空经济、滨海观光、邮轮游艇等消费业态提供资源基础[3] - 海洋经济为扩大内需提供新空间,带来投资新增量和巨大消费场景[3] 创新驱动与未来规划 - 广东强调创新驱动,布局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引育现代海洋人才[4] - 深圳计划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建成"5G+卫星"空天地一体海洋网络体系,应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打造智慧港口[4] - 推动人才"出海"、场景"入海",通过国际合作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4][5] - 深圳海洋大学等机构将强化海洋科学发现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5]
特写:潮起东海岸 世界共此“港”
新华网· 2025-05-15 11:56
宁波舟山港概况 - 世界级深水良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突破10亿吨 [1] - 拥有200多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分布于20个港区,构建南北绵延220公里的港口群 [1] - 长三角经济圈的黄金节点,"一带一路"连接中东、非洲、欧洲的重要支点 [1] 港口运营与技术 - 基础设施先进,具备强大吞吐能力和联通功能,被誉为全球互联互通典范 [1] - 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高效管理与绿色发展,展现"智慧港口"运营模式 [2] - 运营不仅依赖硬件,更依靠数字化和系统化管理能力,体现开放进取的现代形象 [2] "一带一路"港口合作 - 港口合作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点领域,包括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莱基深水港等项目 [3] - 现代化港口建设拓宽海上贸易通道,为共建国家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 [3] - 宁波舟山港成为多边合作象征,连接地区与发展机遇,体现互利共赢 [2][3] 国际评价与意义 - 埃及前总理评价其为全球贸易基石,远超其他港口项目 [1] - 非盟前副主席称其凝聚人力、科技与创新成果,定义"世界级"标准 [2] - 英国企业主席认为其展现全球枢纽港口应具备的水准 [2] - 被视为"希望之港、发展之港、未来之港",象征"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 [4]
14.7万亿招商局集团谈“第三次创业”:以更安全的资产负债结构穿越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03:27
招商局集团战略转型 - 集团推进"第三次创业" 打造微笑曲线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服务转型 打造马利克曲线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 [1]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 实现利润总额2272亿元 净利润1872亿元 [2] - 通过科技赋能传统领域 包括智慧港口 地产园区 智能交通 物业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1] 招商蛇口业务发展 - 2024年综合资金成本降至2.99%行业最优 上海拿地权益地价排名业内第一 [4][5] - 总资产8603.09亿元 归母净资产1110.07亿元 营业收入1789.48亿元 归母净利润40.39亿元 [5] - 签约销售金额2193.02亿元 销售排名行业五强 [5] - 构建租购并举 轻重结合业务结构 完成产业园区 租赁住房 集中商业三个REITs平台搭建 [6] 招商港口运营表现 - 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515.9万TEU同比增长8.3% 营业收入161.31亿元 利润总额101.31亿元 [7] - 归母净利润45.16亿元同比增长26.4%创历史新高 海外业务收入比重达34.2% [7][8] - 加强斯里兰卡CICT和汉港六大中心建设 关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下的机遇 [8] 招商公路财务与战略 - 2024年营业收入127.11亿元 归母净利润53.22亿元 总资产1591.69亿元 资产负债率44.22% [9] - 估值提升至1.48倍PB 总市值一度突破950亿元创上市新高 [9] - 交通科技 智能交通 交通生态三个板块营收占比达24% 将加大数字化和绿色化投入 [10] 招商积余业绩亮点 - 2024年营业收入171.72亿元同比增长9.89% 归母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14.24% [11] - 毛利率提升0.40个百分点至11.96% 应收账款余额21.93亿元下降4.36% [11] - 有息负债余额8.33亿元下降58.12% 第三方市场拓展规模36.93亿元 [11] - 非住宅业态贡献33.96亿元 在金融 政府 办公 学校赛道形成竞争壁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