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游

搜索文档
银发专列托起欢乐“夕阳红”
新华网· 2025-09-13 23:48
公司业务发展 -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继8月首趟适老化银发旅游专列后 于9月开行前往伊春和港澳等方向的银发专列[1] - 公司2023年以来已先后开行川渝 港澳 阿尔山 新疆等方向的银发旅游列车 贯彻落实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1] - 公司采用"一铺到底 同铺往返 车随人走"的游览模式 游客无需中转换乘或搬运行李[6] 产品创新与改造 - 公司对车体进行多维度适老化改造 包括地面平整无高差 拐角圆弧过渡 涉水区域防滑处理[3] - 专设1处无障碍卫生间 活动区域配套安全扶手 包间及卫生间配备一键紧急呼叫装置[3] - 包厢充电插座附带支架 4人软卧配备上下扶梯 下铺高度提升便于放置大行李箱 空调角度调整避免直吹上铺旅客[3] - 车厢设置医疗功能区 配备冷藏设备 应急医疗接口 脊柱专家理疗床和智能生物能量仪等设备[3] - 41项适老化设计全面覆盖安全 舒适和便捷需求 彻底改造老式车体不便之处[3] 服务优化 - 公司从客运系统选拔优秀乘务员组建专属服务团队 开展沟通礼仪 应急处置和急救技能专项培训[4] - 配备列车管家和红十字救护员等岗位人员 根据旅客性别 年龄和身体条件组织跳舞 棋牌 健康讲座等活动[4] - 餐食采用蒸 炒 炝等清淡烹饪方式 减少重油重盐炖菜 提供低盐低脂健康餐食组合和个性化点餐服务[4][5] 市场策略 - 公司依据客户数据精准调研需求 与市场同类产品对比突出价格优势与差异化特色[6] - 根据各地旅游淡旺季灵活调整开行方向 春秋主推重庆和港澳 盛夏主推黑龙江本省及西北地区 冬季主推冰雪游[6] - 银发专列推动旅游消费升级并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起开行"龙泰号"援疆专列累计59列 运送旅客超4.2万人次[6]
外国游客坐着火车游中国 特色专列解锁深度漫游新体验
央视网· 2025-08-08 06:45
跨境铁路旅游热度 - 跨境铁路带动中国内陆旅游热潮 四川 贵州等地成为外国游客热门目的地[1] - 旅游专列为外国游客提供深度漫游中国的全新方式[1] 旅游专列运营情况 - 成都安靖站作为全国首个旅游列车专属基地车站 开通成都至新疆热门线路[3] - 10月之前所有车票已售罄 其中入境游客占比达70%以上[3] - 列车配备单人和家庭客房 餐厅 厨房 娱乐区等多功能车厢[3] 文化体验特色 - 列车内饰融入熊猫 竹编等元素 提供川剧变脸等特色表演[3] - 传统文化元素为外国游客提供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3] 线路景点与行程 - 16天行程串联新疆赛里木湖 那拉提草原 天山天池等热门景点[5] - 游客可欣赏沿线风光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5] 高铁旅游发展 - 川青铁路高铁旅游列车成为"黄金旅游线" 外国游客数量显著[5] - 成都至九寨沟景区交通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3小时左右[5] 景区接待数据 - 九寨沟日均游客接待量达41000人次[7] - 入境外宾每日最高达5000至6000人次[7]
银发旅游列车开出新体验(人民眼·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31 22:22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 [6] - 2024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2024年实际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为历年最高,较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 [6][10] - 银发旅游列车分为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三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高性价比是舒适型和普惠型列车的显著优势 [11] 产品设计与线路规划 - 线路规划紧扣银发族需求,通过征集乘客意向目的地、结合季节特点和旅游资源制定开行计划,例如冬季安排前往海南、广西等温暖地区,春季则到湖南、江西等地赏春 [8][9] - 企业根据游客反馈灵活调整线路,例如国铁沈阳局因旅客强烈需求在川渝线路中增补重庆站点,尽管需协调大量调度工作 [8] - 银发群体信息获取主要依赖线下渠道,目前通过旅行社报名乘坐银发旅游列车的旅客占比超过60% [9] 适老化改造与安全保障 - 车体进行专项适老化改造,包括加宽爬梯踏面至9厘米、缩小爬梯间距、增设防滑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每节车厢设4个充电插座和1个USB接口 [12][13][14] - 普惠型列车同步推进改造,计划取消走廊门槛、降低卫生间门槛、增加防滑胶垫及USB接口,新车体预计2024年内投用 [14] - 随车医生提供常见病诊疗和慢性病防治服务,并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应对突发重大疾病 [19] 服务创新与体验优化 - 列车上开展丰富文化活动,如"新东方快车"举办歌舞表演,"熊猫专列"安排川剧变脸,"沈铁假日号"组织集体生日会 [17] - 乘务团队具备多项技能,包括舞蹈、调酒、视频剪辑等,国铁成都局成都客运段专设旅游车队及多功能学习室培训乘务员 [17][18] - 餐饮服务注重健康需求,例如"新东方快车"将羊肉抓饭油脂含量减少30%,馕饼改为蒸制,"沈铁假日号"将盒饭升级为自助餐后每餐营业额平均增长400多元 [18] 区域经济带动与产业协同 - 银发旅游列车为沿线文旅产业带来新机遇,例如焦作云台山、四川剑门关等景区对60岁以上游客免票,焦作另对组织专列的旅行社给予专项奖励 [22] - 列车与地方深度联动,国铁乌鲁木齐局与沿线30多家酒店民宿签约,确保旅客住宿体验;喀什古城依托特色商品和体验项目激发消费潜力 [21][22] - "熊猫专列·什邡号"自2024年4月首发后已开行30列,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国铁沈阳局自2023年5月起累计开行超400列,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国铁乌鲁木齐局2024年上半年开行30列,接待8800多人次 [23]
甘肃持续开行银发旅游列车,创新定制化服务 慢旅深游,乘火车享受老年生活(民生一线·银发经济促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23 21:50
行业趋势 - 铁路旅游行业通过"铁路+旅游"新模式深化客运供给侧改革,推出多种银发旅游列车线路如经典丝路线、甘青大环线等,满足银发群体需求 [1] - 银发旅游市场注重"慢游康养"和"夕阳红专列"等产品,强调适老化和定制化服务 [1] - 行业整合资源形成"列车+旅游团+景区+酒店+民俗文化+特产"的高性价比旅游产品模式,降本空间大 [7] 产品设计 - 银发旅游列车采用"昼游夜行"原则,全列软卧车厢,延长景区停留时间以实现慢旅深游 [3] - 列车中间两节车厢改造为功能车厢,配备卡拉OK、茶吧、书吧、棋牌桌等设施,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 [4][5] - 线路规划灵活调整,例如根据老年游客需求新增红色旅游景点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3] 服务创新 - 提供专属绿色通道、候车区域和标识牌,简化检票流程提升登车效率 [2] - 配备旅游管家全程服务,从行程规划到现场协助,覆盖全流程需求 [2][6] - 列车随车配备保健医生,提供免费巡诊和常用药品,并加强防滑、防诈等适老化安全措施 [5][6] 运营数据 - "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已连续发车4年,累计开行46趟,服务游客超8.6万人次 [7] - 公司共开行银发旅游列车线路236趟,覆盖大湾区、海南等远距离目的地 [7] - 单次行程团费控制在1000元以内,全程无购物店,入住花园式酒店保障性价比 [7] 市场反馈 - 老年游客对车上文化氛围和攻略式旅行手册设计表示惊喜 [4][5] - 游客满意度体现在"下车不发愁,到哪儿都踏实"的全程无忧服务体验 [6][7] - 产品复购率高,如樊庆华等游客返程时仍保持兴奋情绪并主动分享体验 [7]
新华视点丨“银发专列”为何成为老年人出游“新宠”?
新华社· 2025-07-07 09:35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铁路部门开行银发旅游列车1860列创历史新高 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2] - 九部门联合发布行动计划 明确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2] - 国铁沈阳局累计开行银发专列403余列 通达国内外40余个市 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3] 产品特征与用户体验 - 采用"车随人走、昼游夜行"模式 行程节奏舒缓 适合老年人出行需求[1][4] - 列车配备适老化设施:卧铺加宽加厚、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医疗室及娱乐功能区(棋牌室/KTV/阅读区)[6] - 提供定制化服务:北京局推出"三控健康餐"(控盐/油/糖) 杭州客运段开展五星级酒店式服务培训[6] 市场潜力与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底低龄健康老年出游人口超1亿人 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7] - 国铁集团计划2027年前完成100条以上精品路线 打造160组适老型专用车组 开行规模达2500列以上[7] - 当前市场仍处起步阶段 需推动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多元产品开发[7][8] 运营模式与区域合作 - 串联多省份优质景区(如新疆线覆盖11个AAAAA级和11个AAAA级景区)实现深度体验[1][5] - 跨区域联动案例: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开行"京铁乐游"专列 上铁国旅推出高铁三日游/八日游产品[4] - 银发专列从交通载体升级为消费引擎 形成覆盖广泛、主题多元的服务网络[4]
今年以来入藏旅游专列开行数量和服务游客量创新高
新华社· 2025-06-11 09:53
旅游专列运营数据 - 2025年入藏旅游专列显著增长 截至6月初已开行20列 服务游客8000余人次 创5年新高 [1] - 2020年至今累计开行旅游专列超170列 运送游客突破5.07万人次 其中入藏方向61列 [1] - "大美青海·幸福西藏"号品牌专列自3月开行以来累计14列 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1] 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 推行"旅行社联合+旅游团整合"模式 推出全年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专列服务 [2] - 青海西藏通过"定制化"专列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 构建"快旅慢游"新格局 [2] - 银发游客占比超70% 2024年计划新增20列进藏专列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旅游配套服务升级 - 专列配备供氧设备、专业导游、医护人员和文艺小分队 全程供应特色小吃 [2] - 利用"冬游西藏"等优惠政策 拓展计次票、团体票、研学游等延伸业务 [1] 旅游线路资源整合 - 进藏专列经青藏铁路、拉林铁路 串联青海湖、昆仑山、羌塘草原、雅鲁藏布江等景点 [1] - 旅游专列带动西藏城乡住宿、餐饮、文创等关联产业发展 [1]
“车票+景区+酒店”织就辐射网 银发列车构建移动文化消费体验空间
央视网· 2025-05-03 03:15
文章核心观点 “齐鲁1号”等银发旅游列车投运,通过适老化改造、配套消费政策等,为沿线文旅资源注入活力,拉动消费、激活经济,2025年全国计划开行突破两千列,我国银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1][18][20] 列车特色 - 设有老年艺术团进行文艺演出,功能车厢有特色商品售卖 [4] - 环境升级,增添新功能,设有吧台、茶室、棋牌室等,进行适老化改造 [8] - 推出适合老年人口味和营养需求的专属饮食 [10] 消费配套政策 - 沿线22个站点投用文旅驿站,游客可了解景区接驳和民宿优惠等情况 [11] - “车票 + 景区 + 酒店”联动,推出康养折扣等优惠活动 [12] - 构建移动的展销和文化体验空间,带来新消费体验 [18] 行业数据 - 2025年“五一”假期运输期间,全国开行跨铁路局银发旅游专列20趟,全年总数将突破2000列 [20] - 我国旅游列车数量每年以20%以上幅度增长,2024年开行1860列,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老年游客占比近八成 [26] - 到2025年末,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 [26] 政策支持 - 2024年8月,国务院要求增开银发旅游专列,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等 [25] - 2025年2月,9单位联合发文激励各地开行银发列车 [25] 各地举措 - 多地优化旅游列车运行图,开行不同主题“银发专列”,如“乐游长三角”“熊猫专列”“环秦岭”等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