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小口儿童食品

搜索文档
20个工作日已过,英氏控股延期回复问询函
观察者网· 2025-08-12 12:58
核心观点 - 英氏控股因未按时回复北交所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问询函而申请延期至2025年9月4日 涉及问题包括股权清晰性、商标纠纷、经销模式内控及费用真实性等 [1] - 公司面临与另一婴童企业"英氏YeeHoO"的商标权纠纷 可能对品牌宣传和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2][3] - 公司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特征 销售费用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研发投入显著偏低 [4][5] - 股权结构及实际控制权稳定性受监管关注 存在一致行动人认定和股权转让合规性问题 [6][7][8] 商标纠纷 - "英氏"品牌名称与专注婴童服饰的英氏YeeHoO存在重叠 双方历史上多次相互提出商标异议与无效宣告申请 [2] - 2024年12月公司就商标权纠纷对英氏婴童用品集团等三家公司提起诉讼 进入法律程序 [2] - 北交所要求说明商标纠纷对产品宣传、销售及对应产品规模的影响 以及是否曾因此承担赔偿责任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6亿元、17.58亿元、19.74亿元 同比增长37.35%、35.67%、12.35%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2亿元、2.11亿元 同比增长64.91%、87.67%、-4.37% [4]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分别为4.54亿元、6.02亿元和7.21亿元 销售费用率35.04%、34.26%和36.53%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 [5] - 研发投入显著偏低 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552.98万元、921.24万元和1714.83万元 研发人员仅19人、25人和33人 [5]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马文斌、万建明和彭敏持股比例分别为19.85%、14.31%和14.31% 通过长沙英瑞间接控制3.55%股份 三人合计控制52.02%股份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至2027年12月 [6] - 北交所关注持股平台长沙英瑞、长沙英茂是否应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 以及董事会秘书易佳所持无限售股原因 [7] - 股东前海方舟等机构实际控制人均为靳海涛 但齐鲁前海未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 需说明关联关系认定理由 [7] 历史股权交易 - 2017年9月授予不同对象激励股权价格和数量不等 马文斌和李玮系无偿授予 [7] - 谭礼元曾以35万元转让46.75万股份 [7] - 2022年钟永龙转让股权超过其持股的25% [7] - 北交所要求说明这些股权交易的定价合理性、合规性及是否存在利益安排或纠纷 [8]
英氏控股IPO:业绩增长疲态尽显用近4成收入营销、研发费用率<1% 除米粉外辅食全靠代工、频因品控问题遭控诉
新浪证券· 2025-08-12 08:32
IPO募资计划 - 公司向北交所递交IPO申请并获受理 拟募集资金3.34亿元 其中0.72亿元用于湖南英氏孕婴童产业基地(二期)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0.48亿元用于婴幼儿即食营养粥生产建设项目 0.73亿元用于产线提质改造项目 0.47亿元用于全链路数智化项目 0.94亿元用于品牌建设与推广项目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9.74亿元 同比增长12.29%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下降4.36% [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96亿元、17.58亿元、19.7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7.35%、35.67%、12.29% [3]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20亿元、2.11亿元 同比变动64.91%、87.67%、-4.36% [3]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5.40亿元 同比增长12.29% 扣非净利润0.79亿元 同比增长4.73% [3] 业务构成 - 2024年婴幼儿辅食收入15.24亿元 同比增长5.48% 占总收入77% [5] - 婴幼儿卫生用品收入3.4亿元 同比增长31.28% 占比17% [5] - 儿童食品收入0.95亿元 同比增长159.7% 占比5% [5] 核心业务增速下滑 - 婴幼儿辅食销售额增速逐年下滑 2022-2024年增速分别为50.21%、40.26%、5.48% [1][6] - 婴幼儿辅食作为营收占比最大业务(77%)其增速下滑直接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6] 费用结构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4.54亿元、6.02亿元和7.21亿元 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5.04%、34.26%和36.53% [8] - 同期研发费用仅为0.06亿元、0.09亿元和0.17亿元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3%、0.52%、0.87% [8] - 销售费用率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8] 生产模式与品控风险 - 除米粉为自产外 其余辅食品类均采用委托加工模式 [2][10][11] - 2024年米粉产能利用率为72.53% 纸尿裤85.06% 成长裤85.73% 纸尿片16.79% [11] - 代工模式存在品控风险 在黑猫投诉、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出现多起产品质量投诉案例 [2][11][13][16] - 公司招股书明确提及代工模式下暗藏食品安全风险 [11] 研发与创新能力 - 截至2024年底公司仅拥有6项发明专利 其中两项为2023年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继受所得 [10] - 重营销轻研发导致产品与同行同质化严重 多数产品创新力度不足 [10]
英氏控股向北交所申请IPO,招股书披露其研发费用率不足1%
齐鲁晚报· 2025-08-08 04:33
公司概况 - 英氏控股是婴幼儿辅食行业龙头企业,旗下拥有"英氏"辅食、"舒比奇"婴幼儿用品、"伟灵格"营养食品、"忆小口"儿童食品等品牌 [1] - 公司总部位于湖南,拥有湖南长沙、江西奉新、湖南浏阳(在建)三大生产基地 [1] - "英氏"品牌创立于2008年,近三年在婴幼儿辅食市场销量连续排名第一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亿元、17.6亿元、1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4%、35.7%、12.3% [1][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2.2亿元、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4.9%、87.7%、-4.4%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3%至5.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5.4%至8117万元 [2] 业务结构 - 婴幼儿辅食业务占营收比重分别为79.75%(2022)、82.35%(2023)、77.4%(2024),毛利率稳定在61%左右 [2] - 其余营收由婴幼儿卫生用品、儿童食品和营养食品三项业务贡献 [2] - 代工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56.31%(2021)、53.68%(2022)、63.53%(2023上半年) [3] 费用结构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5.04%、34.26%、36.53%,远高于行业平均27.75%的水平 [3] - 2024年销售费用高达7.2亿元,其中电商平台推广费3亿元,平台使用费及佣金1.1亿元 [3]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3%、0.52%、0.87%,低于同行2.03%的平均水平 [3] 募资计划 - 计划募集资金3.34亿元,主要用于产业基地建设、品牌建设、项目推广等方面 [2] - 具体投向包括:7169.43万元用于湖南英氏孕婴童产业基地(二期)创新中心建设,4820.32万元用于婴幼儿即食营养粥生产建设,9405.8万元用于品牌建设与推广 [2]
英氏控股IPO背后:重营销轻研发被质疑,代工模式暗藏隐患
北京商报· 2025-07-28 13:41
IPO申请与资金用途 - 英氏控股近期向北交所申请IPO被受理并收到问询函 计划募集资金3.34亿元 [2]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7169.43万元用于产业基地创新中心建设 4820.32万元用于即食营养粥生产 9405.80万元用于品牌建设与推广 7281.49万元用于产线改造 4718.60万元用于数智化项目 [4] 市场竞争格局 - 婴幼儿辅食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品牌亨氏/嘉宝/小皮持续深耕 新锐品牌窝小芽/秋田满满/宝宝馋了依托线上渠道快速抢占份额 [3] - 跨赛道竞争者三只松鼠旗下"小鹿蓝蓝"2024年营收达7.9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亿元/17.6亿元/19.7亿元 同比增速37.4%/35.7%/12.3% 增长明显放缓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亿元/2.2亿元/2.1亿元 同比增速64.9%/87.7%/-4.4% 2024年出现负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12.3%) 净利润8117万元(同比增长5.4%) [4] 业务构成 - 婴幼儿辅食业务占营收比重稳定在八成左右(2022-2024年分别为79.75%/82.35%/77.4%) 毛利率稳定在61% [6] - 其余营收由婴幼儿卫生用品/儿童食品/营养食品贡献 [6] 生产模式与质量风险 - 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生产与委托代工相结合模式 自有产能仅覆盖婴儿米粉和卫生产品 [6] - 2021-2023年上半年代工模式收入分别达5.31亿元/6.96亿元/5.4亿元 收入占比56.31%/53.68%/63.53% [6] - 代工厂商曾出现质量问题:辽宁晟麦实业2021年4月产品被检出酸价不合格 佛山象尚食品2023年7月因排污超标被罚19万元 [7]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英氏"品牌投诉约144条 "舒比奇"品牌投诉23条 [7] 渠道与营销投入 - 线上渠道营收占比持续提升(2022-2024年分别为64.16%/66.45%/69.69%) [10] - 销售费用率远高于行业平均(2022-2024年分别为35.04%/34.26%/36.53% 行业平均27.75%) [10] - 2024年销售费用达7.2亿元 其中电商平台推广费3亿元 平台使用费及佣金1.1亿元 [10] 研发投入状况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52.98万元/921.24万元/1714.83万元 研发费用率0.43%/0.52%/0.87% [10] - 研发费用率不足1% 低于同行2.03%的平均水平 [10] 专家观点 - 上市具有战略意义 有望强化产能建设/渠道下沉/品牌营销和研发投入 [5] - 高营销费用可能侵蚀利润空间 低研发投入导致产品创新滞后 缺乏技术壁垒 [11] - 过度依赖营销可能使品牌形象建立在"流量"而非"技术"基础上 [11]
英氏控股北交所IPO:电商推广费一年超3亿,关联股东“临门”低价退股
新浪财经· 2025-06-30 13:18
公司概况 - 英氏控股已完成IPO辅导并被北交所受理 计划在北交所上市 [1] - 公司构建了四大品牌矩阵 包括"英氏"婴幼儿辅食、"舒比奇"婴幼儿卫生用品、"伟灵格"营养食品和"忆小口"儿童食品 [1] - 2022-2024年婴幼儿辅食销售额国内市场排名第1 [2] - 2024年营收接近20亿元 净利润超过2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96亿元、17.58亿元、19.74亿元 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35.67%降至2024年的12.29%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20亿元、2.11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4.36% [3] - 辅食产品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79.75%降至2024年的77.40% 增速放缓 [3] - 婴幼儿卫生用品销售收入从2.59亿元增长至3.4亿元 [3] - 儿童食品和营养食品增速较快 但2024年合计占比仅5%左右 [3] 销售费用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4.54亿元、6.02亿元、7.21亿元 平均销售费用率超过35% [3] - 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64.16%提升至2024年的69.69% [5] - 平台推广费从2022年的1.51亿元增至2024年的3亿元 年均增速近40% [5] - 2024年平台推广费占销售费用的41.6% [6] - 平台使用费及佣金从2022年的4648.52万元增至2024年的1.12亿元 [8]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52.98万元、921.24万元和1714.83万元 研发费用率从0.43%提升至0.87% [8] - 研发费用率显著低于同业公司如汤臣倍健、贝因美、百亚股份和可靠股份 [8] 行业现状 - 婴幼儿辅食赛道面临出生率下降导致的原有市场萎缩和代工企业泛滥导致的品控问题 [8] - 产品渗透率正在增长 但由于存量市场有限 竞争加剧 [8] - 品控将成为企业形成护城河的关键点 [8] 生产模式 - 2022-2024年委托生产产品金额分别为2.06亿元、3.39亿元和4.17亿元 占采购金额比例从39.83%提升至55.10% [9] - 主要代工产品为婴幼儿辅食 存在品控问题投诉 [9] 募资计划 - IPO拟募集资金约3.34亿元 用于产业基地建设、营养粥生产、产线改造、数智化项目和品牌推广等 [9] 股东变动 - 2025年1月和4月 多个股东以14.90元/股的价格通过大宗交易转让股份 [10] - 接盘方包括创业板公司可孚医疗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持有1.07%股份 [10] - 停牌前公司市值突破90亿元 折合每股约60元 [10] 股权结构 - 董事长马文斌、副总经理万建明和彭敏合计控制52.02%股份 为共同实际控制人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4亿元 同比增长12.29% 净利润8116.93万元 同比增长5.36% [11]
英氏控股拟北交所IPO:45岁董秘易佳法务助理出身,曾任职伟星股份
搜狐财经· 2025-05-20 14:50
公司IPO进展 - 英氏控股于2025年2月25日启动IPO辅导,共开展两期辅导工作 [1] - 2024年12月16日曾撤回IPO辅导备案 [1] - 公司股票于2024年4月23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代码874431)[2] 公司业务概况 - 核心业务以满足中国0-12岁婴幼儿营养照护需求为主,形成婴童食品与卫生用品两大协同板块 [1] - 旗下品牌矩阵包括:英氏辅食、舒比奇卫生用品、伟灵格营养食品、忆小口儿童食品 [1] - 2024年营收19.74亿元(+12.29%),归母净利润2.11亿元(-4.36%)[1] 股权结构与控制人 - 无单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马文斌(19.85%)、万建明(14.31%)、彭敏(14.31%)[2][3] - 马文斌通过长沙英瑞间接控制3.55%股份,三人合计控制52.02%股份 [2][3] - 注册资本15.053亿元,法定代表人马文斌 [2] 核心管理层背景 - **马文斌**:董事长兼总经理,工业与装饰设计专业,曾任职亚华乳业、英氏营养,2014年起执掌英氏控股 [2] - **万建明**: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香港大学整合营销传播专业,历任亚华乳业、英氏营养大区总监 [4] - **彭敏**:董事兼副总经理,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曾任乐百氏销售经理、亚华乳业全国销售总监 [5] - **易佳**:董事会秘书,法学本科背景,曾任职法制日报、伟星实业,2016年加入英氏控股 [6][7]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2] - 注册地址:长沙市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 [2] - 行业分类:制造业(C)[2]